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体育 > 正文

关于现代服务业的认识及实践意义_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意义

时间:2019-02-0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城市化的规模发展,促进了多种服务业的产生,形成服务业的纵横网络,推动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建设转型。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发展新兴的第三产业,较之传统第三产业初期发展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未来的现代服务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
  关键词:服务业;产业发展;实践
  
  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态势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产业,在未来时期,现代服务业将以较好的就业弹性保持着职业总量的持续增长,成为容纳新增和转移劳动力的重要渠道。一方面,中国现代社会正步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轨道,这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将成为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欧美发达国家早在近二百年就完成了城市化框架构建和发展进程,当前的发展速度明显变缓,而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现代服务业的产值比重、就业比重都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正处于方兴未艾时代。
  据世界银行统计,早在2000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62%,其中22个高收入国家为65%;48个中等收入国家为52%;34个低收入国家为43.5%;我国平均水平仅为41%左右。从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口的比重看,2000年发达国家为60%-70%,中等收入国家为45%-62%,低收入国家为30%-45%。我国平均水平不到40%。
  近期统计数据表明,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和就业比重均在70%以上,即使是发展中国家,其占GDP比重较高的也超过了50%,就业比重也在50%-60%之间,与国际水平相比,中国平均水平仅为50%左右,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还有10-29%左右的增长空间,就业比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和潜力,比照发达国家就业水平推算,中国现代服务业职业总量的增量还有容纳近3亿人就业的能力。以重庆为例,农业、工业、三产业占比例为2:3:1,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滞后全国平均水平。
  二、加速发展现代化服务业的实践意义
  上世纪,我国第三产业以生活性消费和物资流通服务为主,如交通运输和仓储物流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住宿业、金融保险业、美容保健业等。跨进新世纪,我国已步入了知识经济和全球贸易时代,科学技术、信息技术革命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将主导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方向和潮流。在这个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下,世界发达国家推动着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全球更加关注绿色、生态、低碳,探索研究经济建设、人类生存、自然环境既相适应又协调可持续发展。对GDP的贡献已由传统的农业、现代化的工业逐渐转移到现代服务业。城市化的规模发展,促进了多种服务业的产生,形成服务业的纵横网络,推动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建设转型。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发展新兴的第三产业,较之传统第三产业初期发展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未来的现代服务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
  首先,现代服务业具有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的特点,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必然有由行业特点所决定的相关要求,只有掌握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和技术的人员,才能成为行业发展的后备劳动力。其次,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对国内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所采取的保护措施已基本失效,第三产业发展环境已经融入世界经济格局,面对国际市场竞争,也迫切需要全行业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再次,我国教育事业步入了新的阶段,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也使新增劳动力的文化和技术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为第三产业吸纳更多的从业人员创造了条件,可以预见,未来时期的现代服务业对从业人员的文化层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职业准入的门槛也会相应提高。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和对GDP贡献将更加突出。本文以重庆第三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重庆市作为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改革的试点,党中央、国务院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扶持,批准为继北京、上海、天津、广州之后的第五大中心城市。2010年又批准成立“两江新区”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的又一改革试点区,并允许先行先试,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改革经验,促进大城市带大农村,包括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新的发展模式。在近期出台的“十二五”规划目标中,明确了重庆将建设从工业化城市向第三产业转移的大城市,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包含金融中心、商贸中心、科技文卫中心。在改革开放前,重庆的工业化是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开始,资源配置都是向重工业倾斜,造成服务业的基础非常薄弱。改革开放以来,重庆的经济发展战略依然强调推进工业化进程,目前基本处于工业化中期加速发展阶段,政府投资及政策调节的民间投资主要进入第二产业,如曾经辉煌的摩托车制造业和后来发展的汽车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被工业强大的发展势头所限制,使得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
  近几年,工业的投资见效快、利润率高,政策扶持效果明显等优势成为最大的受益产业,在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中,各级政府多选择先发展工业,经济发展战略仍然偏重于工业,在财政支持力度、税收政策方面,投入的重心一直在工业上,对服务业的扶持力度相对不足。据统计,重庆服务业在GDP中的贡献仅占6%-8%,与全国五大中心城市相比明显落后于其他四大中心城市,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相比,更是落后。可以说未来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和特大型城市是第三产业,特别是商贸流通业占绝对优势,凝聚着人气、商气、财气。
  重庆市规划未来5年,GDP将由7800亿上升到1.5亿,人均GDP将由4000美金翻一番,其中城镇人均GDP75%,人均收入增加3万-3.3万人民币;农村人均收入翻一番多,由4000元人民币上升到1万元(万元增收工程),尽管这一目标的实现仅相当于2010年上海发展水平(较之上海落后5年),但无疑为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更大的空间。第三产业、商贸流通、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及电子结算及为城市化、国际化配套的服务业将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各级政府必然高度重视,要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重庆在未来的5年要建中国最大的笔记本制造基地,保税港区、物流基地建设,使得电子、信息、IT业将获得很大的发展。重庆中心城市的骨架将由现在的外环圈内的500平方公里,500万人口,未来10年扩大到1000平方公里,拥有1000万城市人口。这一体量相当于重庆建埠以来几千年的总量,如此之大的规模和“五个重庆”的建设,必然要求与之相伴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应如何来提供如此巨大的服务,是今后一段时间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早在汉代,人们对城市的认识,就明确为城即人居住的地方,市即商贸交易的地方。随着今天大都市建设、城市化、城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多的农民工转移进城,新增劳动力进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农民转户为城市、城镇居民已是当前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职业教育同样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针对现代服务业具有“软化”和“智能化”特点,其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职业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认识服务业的重要性,熟悉现代服务业经营理念和现代服务管理理论,解决服务业高端人才十分匮乏的危机,已是燃眉之急。大量的服务业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加快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当前迫切的任务。职业教育要立足高远,放眼在国际大都市视野,挖掘和培养现代服务业的文化底蕴,抓住发展机遇,培养更多的各类服务业人才。(作者单位:重庆商务高级技工学校)

标签:现代服务业 意义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