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困生的主要类型\形成原因与转化策略】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培养策略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有关“学困生”的问题,国内外早有研究,但在新课改之前,由于教学大纲不同,教材的繁、难、偏、旧,国家对培养的学生的要求不同(课改前重在“精英教育”),因而产生“学困生”原因与执行新课程标准后完全不同;新课改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理念的不同、培养目标的不同、新教材内容的不同,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新特征,使“学困生”产生的背景和原因也不同.
  
  一、 学习困难学生的主要类型
  
  我们考察分析了学习困难学生的现状,依据他们的困难程度、形成原因及外在表现,具体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基础薄弱型
  学习基础差是这类学生学习上的主要障碍。据我们调查测试,发现学习困难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不同项目内容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并不是所有的方面基础都差。问题较大的如;数学学科中基础运算和代换失分率均超过50%;随着教育环境的改变、教学内容的扩展与加深,以及课业负担的逐步加重,这些学生难以适应新的要求,日积月累厌学情绪有增无减。从而成为稳定性学习困难学生。
  2. 动力缺失型
  这类学生在学习动机、态度、意志及自我意识等方面处于弱势。他们在学习上动力不足,常常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目过。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是否有意注意的稳定性为例,观察表明。学习困难学生课内大多数时间未进人学习角色。其中相当一部分甚至根本无意于学习活动。数字划消法的调研结果表明,学习困难学生的有意注意稳定性水平过低于普通学生的平均发展水平,相差两个标准差。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国内外研究资料都已证实,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其有意注意稳定性的相关程度达到0.5以上。再以学习习惯为例,据我们问卷调查,学习困难学生中有预习习惯的只占14.9%,有复习习惯的只占16?2%,有独立完成作业习惯的只占11?%。
  3. 能力低下型
  这类学生的动机、意志、自我意识水平都不低,但学习能力有限,基本的学习技能没有掌握,制约了他们的学习活动,尽管百般努力,然而收效甚微。转变这种类型的困难学生。往往要花较大的力气。
  4. 品德缺陷型
  这类学生学习目的不明,自我控制能力差,且受家庭、社会的负面影响较大,以致一些学生道德品行不端。演变成为“问题学生”。
  5. 暂时困难型
  这类学生在能力和个性特征上并无偏差,主要问题在于学习行为不良、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学习困难,一旦其不良行为得到矫正。困难局面也将随之改观。因此,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只是阶段性。暂时性的困难。
  6. 慢智思维型
  还有一种学生属于慢智思维型学生。他们平时作业成绩还可以(不是由于抄袭),但考试成绩不佳,其主婴症结在于思维速度慢。这类学生往往有一个特点:作业要么不做。凡是做了的。其正确率都比较高只要时间充裕,他们一般都可以正确完成全部作业。思维速度与可用时间的矛盾,导致他们平时作业成绩尚可而考试情况不佳――平时时间余地大,思维速度慢的问题不突出;考试时间很紧张,思维速度慢便难以适应了。严格地讲,慢智思维型学生不能归入学习困难学生这一群体,当然,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难度的提高,他们有可能愈加力不从心,长此以往,有可能会成为真正的学习困难学生,这是值得引起重视并需要采取预防措施的。
  
  二、 影响学习困难学生的主要因素
  
  那么,形成学习困难学生的原因究说是什么呢?根据我们的研究。从困难学生的视角来看。主要因素不外乎外部和内部两大方面。
  (一) 外部因素
  1. 传统教育的消极影响从封建时代的科举取仕直至今天的升学考试,本质上体现的是应试式教育和淘汰式教育。长期积淀的“劳心者治人”及教育中“优胜劣汰”的观念,给学生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导致一部为学生害怕读书甚至干脆放弃学习:社会上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以及某些不良信息的传播。也使学生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
  2. 家庭教育的负面效应。家庭教育具有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特殊性,而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着种种不良现象,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家长们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情愈加迫切,也给学生造成了严重的精神负担,使他们视学习为畏途。一些家长素质不高、文化程度偏低,或者对子女的学习漠不关心,或者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使子女学习的内在需要得不到强化。学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得不到正确的引导,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其消极作用不言而喻。
  3. 学校教育的不当举措一方面,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客观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一时之间难以适应;另一方面,中考指挥棒使教师产生了急功近利的倾向,在教学过程中偏爱学习上的“尖子生”,而对学习困难学生则关心较少,甚至置他们于不顾,使之几大翻身之日。
  (二) 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即学生自身的因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毫无疑问,内部因素是学习困难学生之所以形成的根本性、关键性的因素。众所周知,上面所讲的几种外部因素,对所有学生而言,都同样客观地存在看。并非仅仅对学习困难学生构成影响,因此,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学习困难学生自身的素质。
  我们在成功教育研究中证明:不管学习困难学生属于哪一种类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存在心理缺陷。学习困难与心理缺陷往往互为困果,或者是学习困难导致心理缺陷,或者是心理缺陷导致学习困难。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他们的心理状态都主要表现为:
  1. 抑郁和自卑
  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大多表现为厌烦、厌抑,处于一种被动学习、无可奈何的状态,对学习无任何兴趣可言。在行为上往往表现为情绪低落。沉默寡言、孤僻自怜。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常常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挫折,容易在学习上丧失自信。产生自卑心理。他们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与那些成绩优良的学生作比较,于是产生了“我不行”的自我暗示。过低地评价自己,长此以往,自卑心理日渐强化。
  2. 迷惘与矛盾
  一部分属于能力型、基础型的学习困难学生,他们也想学好,但由于学习基础未打好,或学习技能差、方法不对头,虽然学习很努力,但结果还是不如人意。因而常常感到无所适从,产生了严重的受挫心理。对改变自己的学习状况束手无策。有些学生内心的成就感与学习的期望值差距较大。他们原本学习成绩就比较差,在学习上没有较大的成就感,但在其内心深处,却又希望自己也能象学习成绩优良的同学那样,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重视,因而也在暗地里下功夫努力,可收效并不是很大,处于较深的矛盾之中。
  3. 自慰和侥幸
  有些学习困难学生由于意志薄弱,往往管不住自己。他们常常自我安慰。认为自己学习虽不好,但还有其它的长处;自己尽管差劲,但回头看看还有比自己更差的同学垫后因而甘居下游,且心安理得。还有的甚至盲目地认为自己平时不行,考试的时候不一定不行,存在着侥幸取胜的思想。因而不思进取,无意改变现状。
  4. 逆反与嫉妒
  由于学习困难学生常常受到种种程度不同的歧视,因而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并由此滋生出对他入的嫉妒心理。他们对于别人胜过自己的地方不服气。耿耿于怀,表现出对对方的不满、怨恨,甚至讽刺、挖苦;做出一些既不利人又不利己的事,如故意捣蛋,影响他人学习。散布读书无用的言论等。
  5. 焦虑和放纵
  实际上,许多学习困难学生也想在学习上能有“翻身”之日,于是在无形中给白己加压,整天忧心忡忡,生怕自己赶不上人家,导致心种不宁,甚至心中时常充满无名之火,学习状况非但未能好转,反而呈下降趋势、于是反向发展、原谅并放纵自己,听大由命,自甘落后,甚至走上邪道,真可谓水行舟,不进则退。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认为;形成学习困难学生的决定性因素是其内部因素,而内部因素的主要方面则是心理因素。
  
  三、 转化学习困难学生的基本策略
  
  学习困难学生存在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一些外部的问题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在现有条件下我们无法给予更多的干预,而对那些属于教育自身内部的问题,包括教育教学内部的问题,特别是属于教师、学生主体的内部机制问题,则是可以改造和转换的,因此,必须将转变学习困难学生的视角转向主体内部以寻求出路。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知识的传授成为教育教学的第一位任务甚至唯一任务。以后,随着教育观念的变革,对于正常状态下的普通学生;人们将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或培养目标)理解为传授知识,发展智能,培养人格。面对学习困难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成功教育则采取反向操作的策略,其基本思路就是;塑造人格,培养能力,启迪智慧。
  1. 塑造积极人格。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塑造积极、健全的人格,是转变学习困难学生的第一位的任务。其根本点就在于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建立和恢复自信。
  自信心是一个人不断前进的动力之源。成功教育在转化学习困难学生的改革实践中,始终坚持“三个相信”的教育理念,即“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追求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争取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获得成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强化了他们的成功心理。但是,自信心的建立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需要教师的耐心和诚心予以配合,需要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进行,操作上可运用以下方法:
  一是目标激励法。用切合实际的目标激发其自身积极因素,按照“目标――成功――新的目标――新的成功”的发展思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形成积极人格。首先,目标的确立要得当;既不能过高,否则不易达到;也不宜过低,否则没有动力作用。其次,目标须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便于学生在平时检查对照和及时进行目标调控。
  二是归因训练法。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归因,提高其自我归因能力。关键是使学生明确;学习困难并不是只由某一个因素造成的。若将学习成绩差只归因于相对稳定的能力因素。则必然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和对学习的恐惧心理。因此,对成绩差要具体分析,多从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找原因,使学生感到其“差”可变,调动学生改变自我、奋发向上的积极性。曾有这样一部分学生,由于以往在学习上经历了多次失败,情绪低落,信心不足,将失败归因于自己智力差、能力低。心理老师在对他们实施心理矫正的同时专门进行归因训练,帮助他们将失败归因于努力、意志、方法等与智力、能力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因素,改善其情绪,提高其抱负水平,使之自信心逐步增强,积极性不断提高,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三是情感沟通法。教师要有“偏爱‘差生’”的胸怀,全方位地关心、理解和支持学习困难学生,多与他们进行思想交流,达到情感“共鸣”,使自己的教育行为得到他们的“认同”。
  2. 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注重培养能力。
  学习困难学生因常常受到冷落、歧视,在学业上,人际交往中处于心理失衡状态。他们不仅自信心弱,而且耐挫力低。为了提高学习困难学生的耐挫力,在他们当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通过让学生省察、寻找自身的优点(包括既有的和潜在的优点),或者通过引导大家评价其优点,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从而提高自信心,增强耐挫力,找到新的生长点,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成功教育在改革实践中,创造了“帮助成功”、“尝试成功”、“自主成功”等多种成功途径。开展丰富多采的教育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比如:根据学习困难学生意志薄弱的特点,组织他们参加以班级为单位的对抗赛,让他们在集体力量的作用下,增强意志;针对学习困难学生在学习中的怕苦畏难情绪,组织他们参加户外的远足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磨炼毅力。增强耐挫能力,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学科教学中,尽可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些适合其年龄特征、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活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在活动中提高其自学、自治、自主能力。
  3. 讲究教育教学方法,启迪学生智慧
  学习困难学生自尊心比较脆弱,如果没有恰当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就可能使这些学生产生强烈的消极情绪。为了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教育方式,又要讲究教学方法。在教育工作中,按照成功教育的动力机制原理,以期望、机会、评价为杠杆。坚持正面鼓励为主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保护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批评学生时要讲究艺术性。做到讲场合、讲时机,设计好善后工作;再比如将尖锐的批评软化处理。将敏感的问题含蓄处理,将正向冲突迂回处理,将非原则矛盾淡化处理等。在教学实践中,成功教育根据学生能力培养的三种训练途径(帮助成功尝试成功、自主成功)采取了与之相应的三种教学模式,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启迪学生智慧。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学习困难的存在,尽量采用愉快教学、分层教学、尝试教学等方法,对后进学生实行提问优先、解答优先、辅导优先的“三优先”策略,布置作业时分层次、分梯度、分难度,确保学生作业收到实效。当然,培养学生合理的自尊还有许多渠道,它要求为师者能够真正做到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爱护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
  4. 树立榜样,典型引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抓住个别突出困难的学生作为重点突破,才有可能起到“解剖麻雀”、“以点带面”的作用。比方说,可以请原先学习情况不佳、后来逐步转变的学生讲自己的成长史,使大家懂得人人都可以转化,懂得转化不仅要靠老师、同学的帮助,更需要自身的努力与毅力。平时,教师注意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发现点滴进步都予以鼓励。当困难学生看到原来与自己相仿的同学受到表扬时,心灵就会产生震动,从而激起自尊、自重、自强的欲望,这样,就会走上不断争取成功的奋斗之路。
  多年来,成功教育坚持将塑造人格、培养能力、启迪智慧作为转变学习困难学生的重要使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以不少成功教育改革的试点单位为例,突出表现在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和谐的发展:在知识素质方面,认知程度深化,智力水平上升;在能力素质方面,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勇于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方法素质方面,学会了多角度思维、多途径择优;在心理素质方面,学习自信心增强,成功心理逐步形成。
  (高 飞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教师进修学校 210016)

标签:转化 初中数学 策略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