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饮食 > 正文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工艺_“卓越计划”下“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教改研究

时间:2019-01-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是高等学校机类和近机类学生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也是今后作为一名机械工程师的必修课,在实施“卓越计划”的背景下,只有针对“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这门课的课程特点,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模式等方面都应作出相应改革,才能达到工程上对人才的使用标准。
  关键词:卓越计划;教学改革;教学理念
  作者简介:张建军(1973-),女,河北唐山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讲师;蔡晓君(1963-),女,北京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北京 102617)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校级重点教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4-0088-02
  
  我国的工程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全国的工程科技人员总保有量也超过1400多万,然而,大而不强、多而不精,工程教育普遍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一直是困扰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难题。[1]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2-4]“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作为高等学校机类和近机类学生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在“卓越计划”的号召下,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模式等方面都应作相应改革。
  一、教学理念要更新
  美国工程院院长查尔斯?韦斯特曾经指出:“拥有最好工程人才的国家占据着经济竞争和产业优势的核心地位。”很多国家都将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以后,美国等发达国家正在通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重新回归实体经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带来新的就业岗位,摆脱当前危机。“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课程是今后作为一名机械工程师的必修课,高校教师面对当前的国内外现状,应迅速转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切实从思想上重视工程实践教育,着力培育学生的特长与技能,为“卓越计划”的实施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贴合机械工程师行业标准要求,深入进行教学内容改革
  “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重点依赖于教学内容的改革。“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课程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在高校进行机械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高校教师在围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国家通用标准的前提下,要深刻了解机械工程师的行业标准,以及“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在机械工程师标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依据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深度改革,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提升学校培养学生的教学目标。
  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试验方法及其选用。掌握钢的热处理原理,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及其选用。了解常用工程塑料、特种陶瓷、光纤和纳米材料的种类及应用。掌握制订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这些就是一名机械工程师在材料学习方面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为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渗透材料理论的同时,要加大在工艺运用方面的授课比重,让学生尽可能了解现今国内各种热加工工艺生产状况,掌握一定的生产工艺制定过程。此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增加新材料、新工艺方面的授课比例。
  三、大力发展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教育质量
  教学方法改革是“卓越计划”目标实现的突破口。面对“卓越计划”的最终目标,各高校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在课堂教学、实践环节、考试等方面做出成绩。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课程的最终落脚点是材料理论及不同工艺过程的加工及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大力引进实例教学,在教学手段上,可以采用已有的教学录像,也可以联合企业制作最新的生产影像资料,由于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学生对该部分知识学习兴趣都很高,观看完录像后,再结合学生的工程实训,让学生自己比较总结出不同工艺的特点、应用范围,最后让学生再回顾一下相关的理论基础。这样既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又为学生今后社会实践铺路。另外,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渗入教学当中,开阔学生学习视野。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可适当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通过给学生设计一定的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当然,由于教学实际情况不同,在学时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这种教学方式尽管效果不错,但教学进程缓慢,教师只能适当采用。另外,教师在采用的情况下,一定要考虑学生人数,对于人数较少的小班教学,采用上述教学方式才会更好。对于人数多的大班,若采用问题教学,教师要适当改变教学策略,可以将学生分组,将课堂讨论部分放到课后,由学生自己组织完成,在课上由各组学生代表进行整理发言,教师给出简评,为了保证讨论过程能够在课下实施完成,要求学生做好讨论记录,教学结束后,要求学生课上对上述教学过程进行书面总结。问题教学方式的采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分组讨论的实施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也适合采用项目教学,可以让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自愿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让学生在学习解决的同时,学会全面考虑问题,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重学生的实践环节,通过实践促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验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分析实验,锻炼学生分析思考能力。例如,热处理工艺讲解完毕,可以给学生设定一具体材料及材料的相关性能,让学生自己设计热处理工艺及材料性能检测方法并进行实验。
  在学生考核方式上,教师应改变以往传统的试卷性考核,切实针对“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这门课程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并且要改变以往以分数来评定学生学习好坏的传统思路,变分数考核为过程考核。具体做法如下。
  1.加大学生平时成绩比重,将期末考核转变为章节考核
  传统的情况是学生平时成绩占20%或30%,期末成绩占80%或70%,所以学生平时学习动力不足。为改变现状,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可以将平时成绩所占比重提高到50%或60%,将期末考试变成章节考试。由于“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具有概念、术语多,教学内容分散、系统性不强的特点,通过上述考核形式改革,可以让学生将知识点各个击破,便于牢固掌握,还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学习动力。
  2.实践考核应与理论考核应相互结合,做到有机统一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学部门的不断细化,很多高校都有独立的工程实训教育中心和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教学部门则更多地侧重于理论教学。这样的教学细化当然对提高教学水平有很大促进,但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又多有不便。在“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中,在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上,在分散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上应做到一定统一,在考核形式上应做到相互渗透。例如,在学生理论考核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工程实训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验环节,设计一定的综合分析题目,并且可视题目的大小采用试卷考核或论文写作等不同形式进行学生评价。
  3.提升学生自学能力,并采用适当形式进行考核
  作为一名机械工程师,光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是不够的,在当今知识快速更新的国际形势下,若不及时吸收新知识,就达不到机械工程师的要求。教师在“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引进新材料、新工艺介绍的同时,要激励学生自己去学习。为达到上述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做点的概述,关于具体内容可以就某一材料或工艺设计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根据问题去寻找答案,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教学目的。也可以就当今科研前沿领域或大众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写作,例如可以围绕神州六号、神州七号,设定一个与材料或工艺相关的写作范围要求学生写作,这样看似与教学内容有一定偏离的教学设计,却可以极大地开阔学生学习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让学生了解了最新的科学前沿。
  总之,在围绕“卓越计划”提升学生工程能力这一核心的引领下,面向机械工程师的行业标准,教师针对“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这门课程的特点,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学生培养标准,并多方面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一定能达到工程上对人才的使用标准。
  
  参考文献:
  [1]张建勋,陈国铁.“卓越计划”背景下的工程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建设教育,2010,5(9-10):4-7.
  [2]王汉成,姜乐军.论国内外校企合作模式对我国实施“卓越计划”的启示[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论坛),2010,8(8):14-16.
  [3]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6-59.
  [4]赵韩强.国外大学产学合作教育对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10,(4):49-52.
  (责任编辑:刘辉)

标签:热加工 教改 工艺 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