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招生 > 正文

[花开三月分外红]共大花开分外红歌词

时间:2019-02-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40年前,南京军区某部老班长董长春,本着“要做好人就要做好事,多做好事才能做好人”的理念,学雷锋做好事,被军区表彰为“雷锋式的好战士”。   40年来,一茬茬四班战士弘扬雷锋精神,先后25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军委首长的亲切接见,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7次、三等功33次,1999年被南京军区授予“学雷锋模范班”荣誉称号。既要做好事更要有本事
  2004年4月16日,四班战士在驻地开展学雷锋便民活动,一位中年人抱来一台笔记本电脑让他们帮忙维修。
  虽然,四班战士人人会电脑操作,但是没有人能够维修。中年人见状,扔下句“原来你们只会干粗活”,走了。
  “既要做好事,更要有本事。”尴尬地望着求助者离去的身影,四班战士深刻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必须不断丰富拓展学雷锋的内容,才能紧跟时代脉搏,不被社会所摒弃。
  上等兵倪玉伟在给兄弟连队制作网页时遭遇“滑铁卢”,回来后马上订阅电脑报,加班学习计算机和网络知识,2个月后,旅里组织网页和平面设计竞赛,他拿到了第一名。现在,倪玉伟成了电脑维修保养的“小专家”。
  近10年来,四班先后有70多名战士参加法律、计算机、经济学等十多个专业的函授学习,其中40多人拿到了专科或本科结业证书。
  一次,四班到徐州古彭广场开展学雷锋活动。看到桌子上摆出的“法律咨询台”、“手机养生站”、“轻松致富经”等标牌,过往群众眼中尽是怀疑:就这些土里土气的兵,能懂啥?当他们帮一位个体老板解决笔记本电脑黑屏问题后,大家争先恐后地围了上来。
  翻看四班“好人好事记录本”可以发现,上世纪70年代,学雷锋活动以缝缝补补、打扫卫生为主;上世纪90年代,学雷锋活动以维修小家电、自行车为主;如今,学雷锋活动则以维修电脑、法律咨询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主。
  有一次,四班在火车站广场宣讲党的“十七大”相关知识,徐州工程学院的一位政治教员刚巧路过,发现战士们不仅理论素养高,宣讲的形式更是丰富有趣。随后,他就邀请四班战士担任大学生学员的校外辅导员,在军校学员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此外,四班还被邀请担任王杰小学、徐州教育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等院校的校外辅导员、国防知识宣讲员。近5年来,四班通过宣传政策、提供信息、传授技术,协助4个乡办企业走出了困境,先后帮助驻地13个贫困户、20余名个体户走上致富路,帮助60多名驻地群众和战友解决了家中涉法问题。既要学一时更要学一世
  一天上午,四班副班长刘春新从邮局寄完包裹匆匆忙忙往连队赶,看到路边有一辆自行车倒在地上,他想都没想,走过去扶了起来。
  可他刚要转身往回走,就听到身后一中年男人大喊:“当兵的,你给我回来,摔坏我的自行车,就这么走了!”周围的群众听到声音围了上来。“我没有弄坏你的车,我只是见到它倒在地上,顺手把它扶起来。”小刘解释道。可那人毫不退让,围观的群众也七嘴八舌。小刘只好掏出10元钱赔给那个人修车。
  群众的误解并没有减少四班学雷锋的热情,时间的流逝也没有冲淡四班学雷锋的足迹。从1980年起,四班开始照顾5位参加过淮海战役的孤寡老人。他们经常帮老人买粮、买煤、理发、洗衣、拆洗被褥……生活上的难题几乎全包了。班里战士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照顾从未间断。前些年,部队搬到徐州市区,老人们禁不住叹息:“孩子们不会来了。”想不到,四班战士照样风雨无阻,利用业余时间出城照顾老人。前年7月份,常子玉老人因吃了变质食物而中毒,住进医院。四班的战士知道后,主动请示连队,轮流到医院看护。给老人送饭喂药、擦洗身子、端屎端尿,有的战士还拿出津贴费给老人买来水果、点心等补养品。在战士们的悉心照顾下,老人身体恢复得很快,出院时,他紧紧握住战士们的手,激动地说:“你们就是我的亲生儿子啊!”
  同样终生感激四班的还有徐州工程学院大三学生周成波。从1997年开始,四班开始资助父母重病的周成波上学,每年不仅给他学费和生活费,还定期帮他辅导功课,一直到2009年周成波考上大学。饱受四班恩情的周成波,又开始反哺社会,在学校利用休息时间勤工俭学,帮助其他的同学。
  既要全班学更当“播火者”
  来自福建莆田农村的战士陈志杰,是单亲家庭,仅靠母亲种几亩薄田维持生活。一次,班里组织集体捐款,他把给妹妹准备的学费捐出去资助了别人。后来得知妹妹饿着肚子上学,他偷偷地在被窝里掉眼泪。这种情况在四班历史上并不是个例。
  四班在驻地出名后,求助电话和信件一年有上百起。让四班战士高兴的是,学雷锋活动在老百姓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让四班战士头痛的是,因为救助的对象增多,班里战士省吃俭用,还是有很多无法顾及。
  战士的难言之隐引起了大家的思考,作为雷锋精神的“播火者”,如何才能更好地照亮别人?大家在讨论中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多数人有意愿也有能力献爱心。于是,他们决定让“雷锋”走出去,在社会上“寻根”。
  一次四班战士外出做活动,当听说是到敬老院义务劳动时,出租车师傅坚决不收车钱。原来这位师傅来自驻地“雷锋爱心车队”。跟“雷锋爱心车队”联谊,是四班找到的第一支“根”。去年国庆节期间,四班就与车队一道,将敬老院20多名老人接出小院,到云龙湖景区秋游,老人们玩得很高兴。
  徐州万事达集团是驻地经济实力非常强的企业,四班时任班长沈国节听说后,主动来到该企业,和他们谈共建资助。最后,万事达集团不仅设定专门资金建立“青少年军营成才基金”,还邀请四班战士担任军营教员。
  一次,别的单位战士看到四班出去活动时树旗帜、拉横幅、搭台子,就私下问他们“学雷锋就学雷锋,何必这么大张旗鼓,这不是有意在张扬自己吗?”班长沈国节对他们说:“走上街头搭起台子学雷锋,张扬的是雷锋精神,是向社会宣传雷锋精神的一种形式,就是希望用我们自己的行动,传播新风、影响社会、感召他人。”
  走一路、红一线,驻一地、红一片。四班的温暖,就这样不断延伸、不断放大。此后,四班还与驻地“下水道四班”、“好妈妈”服务队、心缘志愿者服务队、徐州电视台、徐州广播电台等12个单位一起开展“弘扬雷锋精神、传播文明之花”实践活动,为民服务近18万人次,救助2000多人次。

标签:花开 分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