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循环经济】 把循环经济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

时间:2019-02-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同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发展的初期都会经历由高能耗、低产出向低能耗、高产出的阶段过渡一样,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资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循环经济,有着客观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当前,我国改革开放需继续向纵深推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之路,是中国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循环经济 绿色 GDP 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高投入、高能耗的发展模式,虽在发展的前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当前已成为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改变发展模式,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势在必行。
  一、 循环经济的内涵以及运行机制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模式。[1]“减量、再用、循环”(即 reduce、reuse、 recycle)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我国循环经济应该从末端开始控制并向前推进,进而涵盖整个经济以及生产的全过程,不能仅仅把循环思想停留在末端产品上,只在末端进行控制是不能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性要求的。
  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式包括经济的增长方式与资源的消费方式两个方面,循环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减量化、循环利用、再生产”的资源利用模式。“减量化”是指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实现经济的增长目标,提高单位资源的经济效益,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以及尽可能的减少环境污染,防止以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污染换来GDP的增长;“循环利用”是指在资源的第一次利用之后,通过对其的修补以及加工,实现资源的再次利用,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再生产”是指在循环利用的基础之上,对需要进行进一步加工的产品进行加工,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的要求就是再生产所形成的产品所能创造的经济效益必须超过再生产的成本,最终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 我国循环经济的理论以及实践探索
  我国很早之前就有了对循环经济的探索,只是当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由于早期的物资缺乏,我国形成了物资循环利用的思想,“桑基鱼塘”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但是早期的思想都是围绕节约资源的利用为基础的,并没有探索如何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原有的资源的利用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为了加快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步伐,我国的一些学者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进行了一些理论上的创新。[2]孙广生等认为通过构建包含产品消费与固体废弃物的效用函数累积折现值所代的社会福利的动态最优化模型,认为面向供应链的整体式环境政策可能比传统的环境政策更有效。[3]高洪深等认为,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个经济活动过程,而不是一个经济要素”,因此,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质是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就业统一起来,从三维分裂发展走向三维整合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性变革在于实现从开环的末端性治理到闭环的全过程控制的变革;促进经济发展的实质在于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到质量型的服务增长变革;推进社会就业的核心在于从就业减少型的社会到就业增加型的社会变革。我国在“十一五”规划纲要对传统生产模式的局限提出了改进方向,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我国传统的生产模式是“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单向流动型线性经济,这种模式在经济发展的初期能够为GDP的增长带来较大的贡献,但是,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在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在以惊人的速度污染环境和吞噬国家资源,在经济发展的后期就会导致资源危机、环境危机,最终将会引致社会危机,也会导致国际间的信用危机,这对于国家经济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我国的循环经济思想起步比较晚,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才正式引入了循环经济的思想,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我国于1998年引入循环经济的概念;2002年从新型工业化的角度认识循环经济的发展意义,着力探索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并将循环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观,重点落在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上;2004年,上海、江苏、辽宁等省市陆续启动了循环经济试点,使“循环经济”迅速从概念走上前台;2005年国务院下发的一系列文件也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基本方略;2006年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进一步提出要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至今为止,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并把“绿色GDP”作为衡量经济效益好坏的标准,循环经济的核心观念便是把实现“绿色GDP”,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4]
  三、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性和必然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以资源消耗翻一番换来了经济总量的翻两番,但是如果保持这样的资源消耗率,预计到2020年,要实现GDP翻两番,即便是按资源再翻一番考虑,保障资源供给也有很大困难。但是,目前我国资源利用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较低,突出表现在:资源产出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低。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成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
  因此,为了减少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是衡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对GDP的贡献率,即“绿色GDP”。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以及国际合作的加强,绿色经济已经成为一国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壁垒”。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之路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因此,要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走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之路。
  (一)发展循环经济须自觉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对于循环经济的发展,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自觉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不能操之过急。要从源头开始,不断优化和调整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遵循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扎扎实实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以及理论体系的构建,把循环经济推向更高的层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循环经济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全面协调各方的经济发展要求,提高循环经济对人民幸福指数的贡献率。
  (三)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以“生态设计”为蓝图。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要求就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同步性,使两者之间不要出现冲突。做好资源利用的规划以及环境保护的工作,建立典型示范区域,加快立法保护,进一步加大对“经济绿色企业”的扶持力度,着力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
  (四)发展循环经济须从制度层面予以支持。通过政策引导,促使企业节约资源利用,加快落后产能的淘汰,建立企业淘汰机制,对于能耗高、产出低的企业予以坚决的关闭。建立资源能源密集型、重污染行业及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改革资源定价制度,健全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彻底改变资源低价状况,使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成为自觉行动。加快立法调节,全面护航循环经济的发展,如国家发改委已经提出了《节能产品目录》和《关于政府节能采购的意见》,对于促进企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龚建文.从科学发展观视角看循环经济发展[J].企业经济,2008(02).
  [2]孙广生.田海峰面向供应链的环境治理组织模式研究-基于交易费用视角的考察[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
  [3]高洪深.常泽鲲循环经济的系统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06).
  [4]万兴禄.经济普查与“绿色GDP”的探讨[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作者简介:唐聪,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2010级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哲学;周明辉,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2010级马克思主义哲学班。

标签:科学发展观 循环经济 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