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政治 > 正文

[注重提问设计,,提高探究质量]数学探究活动的组织应注重哪些方面

时间:2019-01-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开展探究性学习,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革的重要措施。新课程标准对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开展探究活动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高质量的提问对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地理教学;探究;引导;提问;设计
  地理课堂教学的提问是推动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常规武器”。开展地理课探究性教学,教师必须注重提问的设计,充分发挥提问的引导、激励和矫正作用。
  一、提问的质量决定探究性学习的效率
  地理教学提问是指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针对有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回答的一种方式。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有理由认为: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全部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人因此把教师称为“职业提问家”。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提问的形式,可以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能开阔学生思路,促进学生思维,增进师生交流;能活跃课堂气氛等等。实践证明,地理课堂教学中提问运用得好,对提启迪学生思路,提高地理教学探究的质量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目前地理教学中提问存在的不足
  (一)设计的问题范围太大,针对性不强。
  提问的范围太大,使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学生思考缺乏有的放矢,其回答往往是照本宣读,以偏概全。例如:在讲地球上的水一课时,教师问到:“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地球上有哪些水体?”学生回答往往是:地球上的水体很多,有海洋水、陆地水、湖泊水、冰川等等。这样的回答忽略了水体划分的依据,各种水体的范畴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使概念模糊。因此提出应具有针对性,使学生能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二)避重就轻,该设问处不设,随意性大。
  地理课堂教学提问应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而设计,若随意设问,导致与能使教学重点偏离,达不到启发目的。
  (三)不从学生实际出发,违背认知规律。
  课堂提问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如果不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而设计问题会造成“枪枪卡壳”,影响课堂教学过程的正常实施,甚至会出现课堂冷场。提问往往事倍功半。
  (四)缺乏系统连贯性,显得肤浅而零杂。
  提问是巩固复习的方法之一,但有的提问只重现象、不顾本质、肤浅零杂,则不利于对地理知识的深入理解。例如:对自然资源概念的复习提问,一位教师只是照本而提,不利于学生对自然资源概念的本质加深和系统理解。还有的教师在一提出问题立即叫学生回答或先让学生起立再布置问题,这有的样做没有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这些方式都是欠妥的。
  三、增强提问质量的基本方略
  (一)精心设计,注重问题引导性。
  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要为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服务。教师自身要理解教材的关键处,就关键处设问。例如,在“气温的日变化”教学中,教师设问:①一天中,地面温度最高值出现在什么时候?为什么?②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什么时候?为什么?只要对这两个问题有正确的认识,那么,太阳辐射、地面温度、地面辐射和大气温度几种关系及储热效应都迎刃而解。
  (二)设计的问题主题要明确。
  既要求问题不能有知识性和概念性错误,又要使问题内容及要求清楚明确,直截了当。要注意难度适中,大小适度,问题要有系统性。例如,在一个环节的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要先后有序、环环相扣,有主有次、连结一贯且具有内在联系。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重在引导学生积极地、主动地思维,在积极思维中解决问题。
  (三)提问要有所区别,因人而异。
  课堂提问是完成地理课堂教学目的的重要环节。通过提问及学生解答,使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及技能,因此,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全体同学都对问题积极思考,然后再选择答问对象。同时应注意因材施教,因人而问。容易的问题,提问中差生,问题较难,提问优等生。提问面应普遍,不要集中在一两个人身上。
  (四)把握准提问时机,适时点拨启迪。
  地理课堂教学提问要善于掌握时机,选择提问的时机要以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绪而定。一般来讲在教师作了较长讲解后,突然话题一转,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当一个问题已讲完,下一个问题即将开始时,采用提问的方法以作过渡等等。例如,在讲“大气环流”一节时,在教师完成“单圈环流”的讲解后,加以说明:“单圈环流是在不考虑地转偏向力及海陆差异的情况下形成的”。然后提问:“那么在考虑地转偏向力因素的情况下,大气环流又是怎样的呢?”用提问的方式承上启下,过渡自然,引起学生的注意,启迪思维;另外,当讲解的内容较易懂,为挖掘教材内涵找出其深刻含义时,也可以针对性地提出问题。
  (五)善于激发质疑,创设问题情境。
  提问就是要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愤”,“悱”的心理状态中,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的印象,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学生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疑问是思维的第一步。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因此作为教师,在课堂这块阵地上应善于质疑,造成悬念,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问号去寻找答案,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要对学生的答问给予正确的评介和总结。
  教师在运用提问法时,应注意平时对学生的训练与指导,要解除学生思维上的束缚,鼓励学生敢于发表和坚持自己的意见,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营造畅所欲言的良好氛围。对学生的发言要予以鼓励和表扬,对答错的学生要予以启发、扶持、搭桥铺路,引导他们把问题回答出来,使他们有成功感。要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总之,提问应贯穿于地理教学的整个过程。精心设计提问是促进探究性学习深入开展的关键环节,教师应对此努力研究与探索,以快速增强探究式学习的实效,促进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标签:探究 提问 注重 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