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政治 > 正文

【民国范儿】 民国范儿图片

时间:2019-01-2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史量才(1880―1934)      报有报格    1914年,袁世凯颁布《报纸条例》,意在钳制舆论。《报纸条例》一出台就遭到报界激烈反对。史量才主办的《申报》时评称“报纸天职有闻必录,取缔过严非尊重舆论之道,故应取宽大主义”,并陆续报道了北京新闻界反对该条例的消息,称“自新报律颁布以后,中外报纸评论纷纷,多表反对”。
   5月27日,《申报》发表时评《自由平等与法律》,指出“权势之辈以蹂躏自由,严分等级为法律,是法律与自由平等不相容也”。
  
  拒贿
   1915年7月,袁世凯授意的帝制闹剧甚嚣尘上,《申报》连续发表时评批评复辟。自称“臣记者”的薛大可携十五万巨款南下运动报界,影响举足轻重的《申报》当然是他首选的目标,但却遭到了史量才的断然拒绝。
   9月3日,《申报》以答读者问方式刊出《本馆启事》:“有人携款十五万来沪运动报界,主张变更国体者”,“按本馆同人,自民国二年十月二十日接受后,以至今日,所有股东,除盈余外,所有馆中办事人员及主笔等,除薪水分红外,从未受过他种机关或个人分文津贴及分文运动。此次即有人来,亦必终守此志。再本报宗旨,以维持多数人当时切实之幸福为主,不事理论,不尚新奇,故每遇一事发生,必察真正人民之利害,秉良心以立论,始终如一,虽少急激之谈,并无反覆之调。此次筹安会之变更国体论,值此外患无已之时,国乱稍定之日,共和政体之下,无端自扰,有共和一日,是难赞同一日,特此布闻。申报经理部、主笔房同启”。
  
  开天窗
   1927年4月13日,《申报》详细报道了“四?一二”惨案的真相,为历史留下了可信的实录。国民党政权在血泊中浮起,试图保持独立发言地位的报纸面临着新的更为严峻的考验,新闻自由首先遭遇了一党的检查,从此“开天窗”抗议成了家常便饭。仅1930年2月至10月,《申报》就开了九次天窗。《申报》是当时唯一拒绝国民党官方派员进驻的报纸。
  
  被禁
   1932年6月30日、7月2日、7月4日,《申报》连续发表三篇时评《论剿匪与造匪》。7月3日,发表时评《中大学潮评论》,披露了教育部长、原中大校长朱家骅挪用三万多元水灾捐款的丑闻。
   蒋介石大怒,下令:“《申报》禁止邮递。”经疏通,蒋介石提出三个条件:一是《申报》改变态度,编辑陈彬?必须离开;二是立即辞退黄炎培、陶行知等;三是国民党中宣部派员指导。
   史量才权衡之下,接受了前面两条,但断然拒绝了第三条,他说:“《申报》是自力更生的报纸,从没拿过政府津贴,倘若定要派员指导,宁可停刊。”从7月16日到8月21日,停邮三十五天后,蒋考虑到《申报》的影响才同意解禁。
  
  被杀
   蒋介石曾找史量才谈话说:“把我搞火了,我手下有一百万兵!”史冷冷地回答:“我手下也有一百万读者!”对话的双方一个是不可一世的枭雄,一个是报业巨子,这是枪杆子和笔杆子的一次对话。笔杆子拒绝了枪杆子的威胁,注定要为此付出血的代价。
   1934年11月13日下午,史量才遭国民党军统特务暗杀,终年五十四岁。14日,《申报》以醒目大标题刊出《本报总理史量才先生噩耗》及遗像,《新闻报》、《东南日报》等各大报纸也报道此噩耗。全国舆论一片哗然,评论、悼文、唁电及要求当局缉拿凶犯的电报雪片一般,飞向各大报馆。16日,蒋介石也假惺惺地发出电令,要求浙江省主席鲁涤平严缉凶犯,并慰唁家属。
  
  齐白石(1863―1957)
  
  赠画
   国民党上海浙沪警备司令宣铁吾生日,举办盛大的宴会大事铺张。宣铁吾虽一介武夫,却也知道齐白石的声望和地位,于是派人请齐白石赴宴。齐白石没有理会,他再三去请,齐白石只好勉强接受。席间宣铁吾还附庸风雅强要齐白石现场绘画。齐白石略加思索,在纸上画了一只斗大的螃蟹,栩栩如生。众宾客赞不绝口,宣铁吾亦觉颜面有光,非常得意。齐白石又提笔在画的右上方题了几个大字“横行到几时”,接着又写了“铁吾将军”字样,尔后落款盖印。
  
  告示
   1937年日军侵占北平后,齐白石辞去北平艺专的职务,宁愿在家过清苦生活,不愿为敌伪政权服务。但是日方不甘心,常派人到齐白石的寓所以买画为名,企图劝其加入日本国籍。齐白石愤怒地说:“我是中国人,不去日本,你们要齐白石,可以把齐白石的脑袋拿去!”齐白石特意写了个告示贴在门外:“中外官长要买齐璜文画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可是告示贴出去,还有特务上门来。齐白石便把告示换成:“停止见客”。几天后他觉得这告示作用还不够大,干脆换成:“白石已死”。
  
  门规
   齐白石心情烦闷的时候,就在自家大门上写一个大大的“心”字,来访的学生一看,便解其意,不再敲门。如果门上的字变成了“木”,则表明老人得“闲”,可以见客。这是齐白石家一条有趣的门规。
  
  价钱
   齐白石是一个职业画家,他的客厅里就挂着润笔单:“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钱。”还有一张告白:“花卉加虫鸟,每一只加10元,藤萝加蜜蜂,每只加20元,减价者,亏人利己,余不乐见。”一次,有人请他多画一只虾,这只虾便走了样,毫无生气。那人有点奇怪,齐白石说:“你要添的这只虾是不在价钱以内的,所以替你画了只死虾。”
  
  订单
   齐白石对大客户非常重视。据齐白石孙女婿说,每天早晨,白石老人吃完早饭走到画案前的第一句话就是:有没有荣宝斋的订单?如果有,每天清晨的第一张画就给荣宝斋。
  
  考题
   作家老舍登门拜访齐白石。一见面,老舍就出了个“蛙声十里出山泉”的课目,请齐白石画一幅“蛙声十里”。数月后,齐白石画成了,老舍急不可耐地展开一看,立即拍案叫绝,赞叹不已。原来白石老人并没有去画那些鼓腮鸣叫的青蛙,画的是山涧乱石中泻出一片急流,有几只蝌蚪在戏水,高处画了几笔远山。这乱石、急流、蝌蚪、远山水乳交融,十分和谐,虽然画面上看不见一只青蛙,但却使人隐隐如闻远处的蛙声。
  
  戒烟
   齐白石年轻的时候烟瘾很大,被朋友们取笑。于是他说:“各位诚意劝我戒烟,也罢!从今天起我一定下决心戒掉它。过去诗画依靠吸烟来,今后让他从肚里来吧。”说着,从口袋里取出制作精工的烟斗烟盒,抛向了门前的溪流之中,并口占一副戒烟对联,曰:“烟从水上去,诗自腹中来。”从此,齐白石果然再不吸烟。
  
  发财图
   有客人到齐白石府上求画一幅《发财图》,齐白石有些为难,脱口便说道:“这发财门路太多,到底您要画哪一种财路呢?”客人答道:“麻烦先生说几路听听。”白石说:“要不要财神爷赵公元帅图?”客人摇头。白石说:“要不要官印官袍之类?”客人又是摇头。白石说:“那就画张能够猎取不义之财的刀枪绳索之类?”客人还是摇头。客人见白石老人实在无法猜到自己心之所想,便和盘托出说出自己的心思:“就一只算盘,如何?”白石老人闻言连连称妙,说道:“太好了!欲人钱财而不施危险,乃仁具耳。”于是一挥而就,画了一幅算盘图,取名为《发财图》。在空白处题字时,白石老人回想刚才与客人的对话,觉得非常有趣,于是以纪实的风格将这些对话题写在画面上。客人携画离去后,齐白石仍然意犹未尽,越琢磨越觉得回味无穷,于是展开宣纸,按原样再画一幅《发财图》作为家藏。
  
  美人
   新凤霞、吴祖光结婚之后,在家里举办“敬老宴会”,年逾九十的齐白石也来参加。坐定之后,齐白石老人目不转睛地直盯着新凤霞看,也不说话,也不理睬别人。一时有人捂住嘴乐了,但老人仍呆呆地盯住看,毫不察觉。终于齐白石的护士忍不住轻轻推了他一把,低声说:“您总看着人家做什么,跟大家说说话嘛,不要老看人家。”齐白石说:“我这么大年纪了,有什么看不得?就要看!”护士带着责备的口气说:“老看老看,不顾别人,不大好。”齐白石却说:“她生得好看,我就爱看!”
  
  
  吴佩孚(1871―1939)
  
  学者
   吴佩孚是秀才出身,军政界人物当面称呼他“玉帅”、“吴二哥”,背后全起哄叫他“吴秀才”。而美国史学家费正清则在《剑桥中华民国史》中称他“学者军阀”。
  
  军费
   吴佩孚欲北上讨伐张作霖,却发愁军费不足,左思右想,得一妙计。他致函邀请一向攀附直系的下野军政大员,要他们立刻进京商议国事,并都给以“顾问”、“咨议”、“参赞”等名目的聘书。接到聘书的人喜不自胜,争先恐后到北京赴会,想攀附吴佩孚以求发财。不料吴佩孚开门见山地说:“诸公来此襄助,不胜感激。实因军费支绌万分,敢请各位出来帮忙,代为筹措。就请每人承担100万之数,这个数目对各位来说,也不过是九牛一毛,但对国家好处太大了。以后战争胜利,就发行公债归还,幸勿见却。”说罢,拱拱手离席而去。这些大财东听罢面面相觑,可是吴佩孚军权在握,谁敢不听,只好认捐。
  
  妙答
   某先生曾在别处为官,名声不好,得知吴佩孚主政直鲁豫,便托关系到河南谋个官职。报告呈上,吴佩孚的批示是:“豫民何辜?”
   德国驻华某公使的千金正值妙龄,对吴佩孚无限仰慕,便径直写信向吴佩孚求婚。吴佩孚不识德文,吩咐秘书译出呈上。情书上写:“吴大帅,我爱你,你爱我吗?”吴佩孚回复:“老妻尚在。”
  
  发迹
   吴佩孚随曹锟去天津与张作霖会晤,他因屡屡插话而被张作霖好一顿挖苦:“我同三哥(曹锟)有事相商,一个师长跟着掺和什么?要是师长能参加的话,俺奉军有好几个师长呢!”颇有自尊的吴佩孚羞恼离去,上车前恨恨地说:“早晚要让你张胡子认识认识俺这个师长的厉害!”没过几年,张作霖入主中南海,与吴佩孚成了合作伙伴。吴佩孚抵京时,张作霖在门前恭谦地迎接并亲昵称其为“大哥”。待吴佩孚坐定后,开口说:“过去一切错误,承容海涵原谅。”
  
  气节
   日军侵华,北平沦陷,江朝宗出面组织“治安维持会”,想请吴佩孚出山担此“大任”。江跟吴说明来意之后,吴佩孚把桌子拍得震天响,大骂:“你个老而不死的东西!”吓得江朝宗抱头鼠窜而去。
   日本的大迫通贞受命进入北平,邀见吴佩孚,请其出山担负“兴亚”大任。吴佩孚却使出搌布术,口中念念有词道:“眼前大事,玄黄未判,不可不可。”弄得翻译无可奈何,大迫通贞更是不知所云。吴佩孚接着又说:“只需本人掐诀念咒,向空中抛出一团团麻线,你们日本人的飞机就被缠绕下来!倘若不信,你先对着我开枪,这绝对伤不了我。”大迫通贞沮丧而去。
   董必武说:“吴佩孚虽然也是个军阀,但他有两点却和其他军阀截然不同。第一,他生平崇拜我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关(羽)、岳(飞),他失败时不出洋,不居租界。第二,吴氏做官数十年,他统治过几省地盘,带领过几十万军队,他没有私人积蓄,也没有田产,有清廉名。”
  
  于右任(1879―1964)
  
  锋芒
   年轻的于右任写过很多忧国忧民、谴责清廷的诗篇,其中大多都是锋芒毕露,指名道姓的讥骂,毫不隐讳,痛快淋漓。他把这些诗汇集成册取名《半哭半笑楼诗集》,在诗集的扉页上,印有于右任的照片,他披头散发,脱去上衣,光着膀子,右手提着一把刀,作奋力拼杀状,照片左右是其自题对联:“换太平以颈血,爱自由如发妻。”
  
  太极
   于右任自幼学得一路北派太极,几十年勤习不辍,功力精进。又因他留五绺长须,号称美髯公,打起拳来仙风道骨,气度不凡,很为世人称道。
  
  褡裢
   于右任曾对人说:“我生平没有钱,年轻时以教书为生,现在仅拿公务员的薪水,所有办公费、机密费一概不受。袋里从不带钱,身上只有一个褡裢袋。别人的袋子是放银子的,我的褡裢袋里只放两颗图章,参加任何文酒之会,或者有人馈赠文物,我别无长物为报,只好当场挥毫盖上两个印就算了。”
  
  书法
   于右任精于书法,尤善草书。有一天,有人特备酒筵请他写字,于右任在酩酊之中挥毫“不可随处小便”而去。第二天,那人拿出这行字请教于右任,于右任自知酒后失笔,沉思良久,叫人取来剪刀,将一行字剪成几块,重新拼排成:“不可小处随便。”成了一句很好的座右铭。
  
  吃面
   于右任在台湾时年已八十,饮食仍然是粗茶淡饭,早餐常是一根油条,一碗豆浆,或者一碗麦片粥,半个馒头。中午回家用午餐是两个馒头,一碗稀饭,两三盘菜。晚饭大都是一碗粗面条、一盘炒肉丝、一盘青菜、豆腐之类的素材。
   于右任喜欢吃陕西三原的硬面、宽面。有次朋友特聘名厨请他吃面。开始端上来的是细如丝的面条,他连说好好,但又问有否粗些的?一会儿又端上形如灯草的面条,又夸好好,但不吃又问:“有否再粗一点的?”过后端了一碗形如韭菜叶粗的面条,于说:“比这个再宽些就好。”厨师另给做一碗形如筷状的面条,于大喜,连吃两碗。厨师大有感触地说:“于先生文人不文啊,这种面条谁都能做!”
   于右任结婚时因双方家庭都困难,女方送出二十多斤豆腐、粉条,于家买了两笼白菜。办喜事这天,招待亲友吃了一顿烩菜、窝头,皆大欢喜。
  
  办报
   于右任早年曾办《民呼报》,因其鼓吹革命,积极排满,言辞过于激进,清政府非常不满,有官员扬言要挖其双目。他便改《民呼报》为《民吁报》,自挖双眼,以示讥讽。
  
  友情
   于右任办《民吁报》继续批评清政府腐败,被当地官员诬陷入狱。期间邱于寄常给他送牢饭。听说于右任喜欢吃烧饼,因身无分文,无奈之下偷了烧饼,被摊贩发现,毒打了一顿。邱说出偷窃原因,摊贩说:“您要早说是送给于右任先生,我必定分文不收!”遂送了一堆烧饼让邱于寄带至牢中。后来于右任知道邱被打一事,万分感动,二人成为挚友,40年过从甚密。
  
  对联
   于右任和郭沫若并邀吴南轩一起到北温泉议事。当时正是暑热天气,行进途中口干难耐,吴南轩欲购西瓜解渴。于右任才思敏捷笑对郭、吴道:“适才得一下联,请二位作对。联曰:游北温泉,吃西瓜,吴南轩作东。”郭、吴两位大文人沉思良久,苦无佳句。当天于、郭两人搭公共汽车返市区,车抵上清寺时售票员说:“到上清寺的乘客请在这里下车。”一连说了两遍。仍然在思考对联的于右任一听忽然来了灵感,对郭说:“有了,有了,上联有了。联曰:到上清寺,请下车,于右任朝左。”原来于右任就住在上清寺的左边。联中亦含有上下左右四个方位词,天衣无缝。
  
  (选自《民国范儿:近代百人微历史》/张丽婕 著/同心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标签: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