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小组讨论”,提高阅读效能]如何开展小组讨论

时间:2019-01-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阅读教学课,如果长期地由教师讲,容易使学生养成只等现成知识的惰性,不利于学生独立探索精神的培养,特别是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育,所以在精讲的基础上要求精练,就要配合以一定的活动,如“小组讨论”。
   关键词:主体 阅读教学 小组讨论
  
   引文: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阅读是读者运用原有知识经验去解释语言文字所传导的信息的过程。由于各人的知识经验不同,对文章的解释就有所不同,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切磋讨论,互相启迪,交流各自对文章的独特体验,能够丰富对文章的理解,提高阅读的效能。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来完成,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的训练而逐渐提高的,“小组讨论”是阅读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
   所谓“小组讨论”, 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小组讨论”是讨论法的一种类型。
   一、笔者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小组讨论”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流于形式,缺乏深度。语文阅读教学课,经常能看到“小组讨论”的运用,从效果来讲,有些确实派上了用场,但有些却流于形式。教师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畅所欲言,相互讨论,表面上课堂气氛热闹非凡,但学生只是停留在同一水平的泛泛而谈,阅读中的深难问题实质并未得到解决。
   2、错用误用,使用不当。一般而言,当概念、型式较没有正式结构或较缺少共识时,较适宜使用小组讨论;而当教学目标在教学课文中已建立之完整概念、型式时,则讲述法通常会比讨论法更有效率。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笔者尝试设置以下问题进行“小组讨论”:(1)本文分几段?(2)如何分段?讨论开始不多时,便听到学生准确而一致的回答。笔者反思后发现,这是一篇结构非常显现的阅读课文,以上问题再运用“小组讨论”,根本没必要。
   再例如课外阅读《离骚》一文,笔者设置“小组讨论”的问题是:“大家对屈原的情感思想有何一致的评价?”,结果有学生赞成屈原之死,认为他死得悲壮,有气节;也有学生认为屈原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完全有理由弃暗投明,用另外方式比投江能更好地实现其人生价值;更有学生指责屈原逃避现实,甚至指说他愚昧,完全可以逃得更有智慧,为什么不能像陶渊明那样明智地选择逃避?尽管放弃政治理想,但可以做一个文人,寄情于山水,对自己和后人都更有价值。笔者课后反思,此处用“小组讨论”固然使各种观点和理由都得到了充分的阐述和表达,但讨论最终不会形成一致的看法。而“小组讨论”的特性之一是要有目标,即小组讨论是以分享观点,感受或寻求大多数人能共同接受的意见为目标。既然如此,这一问题运用“小组讨论”自然不妥当。
   3、“合作”不“合”,“讨论”不“论”。新课改倡导对学生进行探究、合作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小组讨论”强调“小组”和“讨论”两项特性。“小组”是组织形式,借助“小组”发展成员之间的“合作”。 “小组讨论”不“合作”,就无法通过小组学习,来弥补个体在思维、精力、时间和学习方式上的局限性,发挥集体的力量。“小组讨论”又重在“交流”,经过讨论达成集体共识。讨论不“论”说的就是不“交流”,表现为一部分拔尖生争抢着讨论问题,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眼前能参与说话的机会置若罔闻,不愿充分表现自己。
   4、只放不收,丧失“主导”。课堂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同时也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性”。我们反对“满堂灌”,“填鸭式”,但也要摒弃“放羊式”。笔者亲眼目睹有些教师实施“小组讨论”,自己就在教室内充当旁观者的角色,或踱着方步看学生讨论,或坐着一边旁听。在合作学习操作过程中,教师“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的角色根本得不到体现。把自己置身于讨论之外,淡化教师作为课堂环境“主导”要素的功能,使课堂教学放任自流失去方向,严重破坏和谐课堂文化的建构。
   二、通过实践,笔者认为“小组讨论”在阅读教学的运用中应重点把握好几个点
   1、在认知上“小组讨论”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实际难题,要问得合理。合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问的题要合理。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讨论题的设计是影响讨论效果的关键因素,问题的设计好坏直接决定整堂课的成败。要利用“小组讨论”解决学生的疑点,就必须找准学生的难点开刀、进行发问。这就需要教师预先做足功课,熟知教材,对学生可能会碰到的疑惑进行假设和分析,做到课前教师先自我反思和探究。二是指问的量要合理。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竭力改变“满堂灌”局面,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便处处提问,“满堂灌”一不小心成了“满堂问”。 问题接二连三,导致学生讨论应接不暇,结果只呈现在肤浅层面,实际难点深处根本未提及。简单而频繁地提问,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势必给“小组讨论”带来无质量流于形式的结果。
   2、在情意上“小组讨论”是要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要抓住时机。例如课外阅读《祝福》一文,经过第一课时的讲解,学生们已初步了解小说梗概。但为了更深化主题,笔者经过反思与探究,在第二课时又尝试提出这些问题安排“小组讨论”:“祥林嫂”的名字是什么?她的丈夫祥林死了人们为什么仍然还叫她祥林嫂?她的第二个丈夫明明叫贺老六,但为什么人们仍然叫她祥林嫂?。学生讨论如下:“那是人们习惯了呗!”“不对,是因为当时封建礼教和思想对‘女人再嫁’的弊端认识,认为‘女人再嫁’在封建理学的伦理观念上,是女人最大的罪恶,所以即使她嫁了贺老六第二个老公,人们也不认可,仍喊她祥林嫂”;也有学生表示“祥林嫂又不是自愿嫁给贺老六的,她是被逼的呀,所以自然别人仍叫她祥林嫂喽!”“所以啊,祥林嫂,她嫁也不是,不嫁也不是,我认为最终她是死于封建礼教”。笔者看学生们分析得颇具全面,但仍未概括出要点,于是又问:“作品中,封建礼教(鲁四老爷为代表)、家庭(婆婆、大伯)、社会(鲁镇的人们),无不一步步地把祥林嫂推向绝境。社会迫使她不能守节,又不能不守节,这一点已有同学回答到了。那么祥林嫂的悲剧形象到底背后隐藏了一个什么深刻问题呢”?学生发言:“是当时的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迫害和摧残。正是罪孽深重的封建礼教和思想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此时“小组讨论”已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把学生的愤世嫉俗之情点燃到一个高点,笔者又及时明确:《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在那个时代,鲁迅还先后写了《娜拉走后怎样》、《论雷峰塔的倒掉》、《坚壁清野主义》、《寡妇主义》等抨击束缚妇女的封建伦理道德的一系列杂文,要想更全面了解鲁迅笔下的那个年代封建礼教和思想是怎么杀人的?请同学们课后多复读《祝福》和鲁迅先生的另外小说。适时的“小组讨论”不但激起了情感上的碰撞,更有效触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3、在技能上“小组讨论”是要发展学生沟通合作的能力,要促成学生合作。为避免“合作”不合,“讨论”不“论”,在运用“小组讨论”以达到发展学生沟通合作能力实践中,笔者作了这样的尝试。提前布置学生预习《毛遂自荐》一文,给班级学生分成8个组。各小组的成员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主要回答本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学目标,组内成员采用轮流提问和回答的形式;小组长把各组员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各小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经过预先分组合作讨论,最后形成全班“小组讨论”的问题是:毛遂的自荐成功说明什么道理?讨论如下:第一组学生A:毛遂自荐成功这件事说明了机遇和准备的重要性,一是平原君去楚国求救还缺一个人,这是一个关键点,如果人齐了,毛遂的自荐就失去了可能性。所以,对毛遂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第二,平原君很开明,为毛遂抓住机遇创造了条件。第三,毛遂的平时工作做得充分,既有才能和学识上的准备,又有自信心和勇气上的准备。第二组学生B:毛遂之所以成功,我觉得有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两个方面。第一,主观方面,毛遂敢于自荐,说明他有勇气和才能;第二,客观方面,平原君很开明,能虚心接受建议。第三组学生A:我觉得阅读这篇,要把握机遇和准备之间的关系。毛遂有了准备,在机遇来临时才能抓住它。第四组学生A:我补充两点,一是平原君很开明,这就给毛遂自荐提供了机会。第二,更为重要的是体现机遇和准备的关系,要成功,仅仅有机遇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有了准备,如没有机遇,也不可能成功。讨论至此,学生发言便停止了,但在笔者看来更深的探究还得继续。为发挥学生间再次的沟通合作能力,笔者就趁势点拨,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继续讨论5分钟后再发言。C组同学发言:经过我们组合作讨论,刚才所有发言的同学都没有强调机遇的平等性问题,在人生的道路上,机遇对任何人都是均等的,有准备的人如果抓住了机会,就能成功;B组学员也毫不示弱:现在这个势利社会,机遇能均等得了吗?当官的有几个是凭真本事考进去的?D组学员最后总结发言:“我们组讨论后一致认为不管如何,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们学生时刻都得准备着,要丰富自己的阅历,提高自己的能力,充分锻炼自己,机遇一来,紧紧抓牢,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智慧和正义来改变这个势利的社会。学习和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碰到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难题,就如今天的问题,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终究是有限的,只有大家共同探讨,才能最全面分析和解决问题”。发言博得全班同学的掌声。
   4、在效果上“小组讨论”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要发挥教师点拨。80年代我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钱梦龙先生就已提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点。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言而喻。例如九年级上册《致女儿的信》一文,采用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故事去阐释爱情的真谛。由于学生对爱情这个话题比较好奇、兴趣较大,所以教学中笔者就尝试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期望通过讨论交流对爱情的不同看法,从中探讨爱情的真谛。问题一:如果你拿同样的问题问自己的父母,可能得到的答案是什么? 很明显,课堂比较活跃,学生对父母在早恋等爱情问题上的做法,可谓滔滔不绝,连平时不太发言的学生也不隐匿。这时笔者明显感觉课堂难以驾驭,如果就此让学生停止讨论,学生定会反感,刚被问题激起的兴趣荡然无存,对今后再次组织“小组讨论”肯定会有影响;如果任其讨论,学生可能会偏离探讨爱情真谛这一重要教学目标。这时,笔者立马提问:“大家觉得上帝有没有爱情”?把问题一转,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另外一个思考,学生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有的说在本文中没看出来,我又顺势提问,文中的“我”对他女儿的态度如何?听到了学生们的几乎都认可的答案,大家都觉得苏霍姆林斯基是位通情达理的父亲。我又明确:天下的父母都怀着一颗同样的心对待自己的孩子,你们的父母也不例外,在对待早恋问题上,可能处理的方式与之不一样而已,但一颗爱你们的心是一样的。我们的父母或许没有机会学这一课,但我们阅读了这一课,我们懂得该如何珍视爱情。我想再过若干年,等你们学有所成时,也一定能够收获甜蜜的爱情。
   课后笔者进行反思,学生在讨论父母对待爱情的问题上如此热烈和困惑,是值得教师深思的。教育本身是来解答学生困顿的,而不仅是教育学生得高分,语文阅读课也不例外,教对书和育好人同样都是教师的责任。这堂课的关键点在于教师如何发挥好主导作用,适时进行引导和点拨。在学生的主体角色扮演过分时,继续放任和盲目阻断都不是明智的做法,都会影响“小组讨论”在阅读教学课的运用。放得开,还要利用有效点拨将之收拢,这样学生才不会盲然,教学目标也能如期达到。
   探讨和摸索有效教学模式是教学工作者一项永久的任务,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反思和积累。任何一种课堂教学形式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马上有效,也不可能解决学生的一切问题。本文是笔者对语文阅读教学中 “小组讨论”的运用浅谈了自己的一点看法和做法,还得继续深究和补足,以期能完善和有效些。
  
   参考文献:
   李冲锋《教学技能应用指导》
   周小山 严先元《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王金国(2000), 简介小?讨论教学法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

标签:效能 小组讨论 提高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