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构成作业_图案的生命传递-自然形态生发的结构

时间:2019-02-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本文阐述了自然是如何在图案中获得了第二生命并将这种生命力通过视觉得以传递,强调了自然对图案的造型和象征意义的重要作用,并对人类如何把自己思想植入图案的设计作出了分析,挖掘图案的起源与延伸,探究图案背后的文化,本文是图案与自然形态结合的有益尝试,同样对图案发展的未来极具现实意义。
  关键字 自然;图案;形态;生命;象征
  图案是自然的人为“进化”,它就好像自然的崭新载体,是经过人类改造、加工、赋予人类思想的自然,图案与自然是相通的,自然影响着图案,并通过图案重现自然,它是自然的一种复活形式并让它的生命力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得以传递。
  图案与自然拥有着一种休戚与共的关系,丰茂的自然现象焕发丰满的图案,人类的意识也将影响图案的形态并最终被对象化于图案之中,赋予这种人化的自然不同的含义,图案从各个角度体现了自然形态生发的结构,诠释着自然地有机性,规律性和不断孕育生发的过程。
  图案与自然是一种脐带关系,自然地母亲不断通过脐带传输给图案营养,他是自然地再生,又是崭新的生命,它是自然所孕育的,是自然地生命传递。图案是如何体现自然形态生发的结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
  1.自然与自然的形态
  自然是指由自然环境与自然现象变化共同构成的规律系统新的形态和现象的产生,自然物的两种主要类别是物理现象和活物,它们是根据对立物的相互作用而同一的,生物形态是由生命力的生长造就的,生命力是一种内力,他是自然形态生成的根本原因,它通过克服自然环境的各种阻挠及以及外界力的斗争,使生命力的运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而形成自身的发展,形成各种各样的形态。
  人类对自然形态的认识是通过人的思维方式展开的,人对自然中所出现的各种图式以及形态具有一种本能的解析能力。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史,所有有机体都会出生、生长、死亡。在成长中,他们都要或多或少经历各种各样的变化。生物形态原形是一个生命,这多半会影响生物形态本身,所以它带有从生物体身上借来的活力。自然界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规律性,如水流动的弧线(如图1),云动雷闪,植物成长的藤蔓(如图2),这些优美形态的产生,都与自然物质的形态属性分不开。
  自然界中动植物的特有形态表明,有机体呈现出某些特定式样的可见形态一定是有所用处的。与此同时,生物生存的环境非常复杂,比如自然中的阳光、空气、水源、土壤都会对生物形态的生长、发展以及变化产生影响。同样,要了解一个地区的图案,必须对这一地区的物理条件、气候、植物群、动物群以及人类学等进行考察。因此,如果不涉及其他许多知识分支,就不可能全面地研究图案的形成。
  2.图案的形态仿生与重构
  人类的造型活动显然是以自然形态为基础展开的, 自然形态做为造型原型,对图案起着支配和指导作用。而生物形态的原形归根就是一个生命,这个生命影响生物形态本身,所以它带有从生物体身上借来的活力。许许多多好的设计都是受自然形态的启发,利用所具有的某种成分或因素而形成全新的设计。设计会把某一环境中具有特征的成分收集起来,组织到一起,形成自然地某种特征,给人新奇的感觉。人类不断对自然进行着形态仿生,无论是对自然现象还是各种动植物,对自然现象的描摹比如商代的云雷纹(图3),又好像西周的细云纹,对动植物的图案设计比如虎纹、鸟纹、龟纹(图4)、鱼纹、蛇纹、叶纹等等都记载着图案对自然生命的仿生和传承。
  作为自然形态,它以自身的结构以及保持生态的平衡而存在。它虽有量变和质变,但这种变化是缓慢的,自然物象只是对人类思维产生的一个关联性因素,是对智慧的刺激物。人是可以创造许多世界本来没有的东西。例如同时表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物或植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有融合的趋势,而它们引发的意义和感觉则属于心理学范畴并给予了崭新的含义。就好像商代的饕餮鸟(图5),鸟的造型渐渐的与饕餮兽融为一体,有虫、鱼、鸟、兽等多种动物的特征,制造出一种造型独特,结构精巧又赋有神秘感的崭新图案,赋予了传奇的象征意义和宗教韵味。
  生物体都有与他们自身相似或相异的后代这是研究过程中最常见的情况,某些简单的图案,因为自身的简单性,不断的被重复,没有变化,他们就像简单的化学复合物一样稳定,因为混合的元素少,并且元素间连接足够稳定。另一方面,当原创观念越复杂的时候,就越有可能产生变化,而事实上,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就像组成原生质的高度活跃的分子,无一例外都会产生一系列变化,而这些也是图案的重生的规律。
  生物学的基础法则体现在一句谚语中――万物同根。图案研究中可以得出一个相似的理论。当我们仔细研究发展脉络精密的图案,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复杂或者是简单的图案,都是从与这些形式毫无相似的一个起源,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发展而来。在许多情况下,他们的起源都是对自然或艺术物品的仿制或再现,显然,许多图案都是由实际物品的现实表现中自然发展得来,并不是艺术家的精神创造。当研究图案的人逐渐更了解自然特性,创作也就更加富有生机,图案的生命传递也在不知不觉完成。
  3.图案的有机性
  自然传递给了图案有机性,有机性的原本含义是自然界的一系列过程是相互联系的,一个过程会引发另一个过程。而在这些相互联系的过程中,存在被束缚能量的释放过程则是过程持续进行的关键因素。而图案就是与生物体有关的或从生物体演变而来的,对有机本质的抽象表现和对有机形态的模拟,力求表现与自然秩序相似的、寻求图案自身的一种和谐统一。
  自然是图案设计的源泉,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本身高效的结构、形态为图案的设计提供了素材,让图案具有一种有机的生命形式,创造出更加赋有活力和灵动的造型,我国传统哲学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有机因素,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对有机本质的抽象表现主要是因为图案是一种人工产物,有其自身的结构特征,受到面积和表现形式影响,但这并不阻碍图案设计时表现自然与生命的愿望。设计师Gaudi认为真正有生命的造型与装饰都来源于自然。如这张叶纹镜子图案(图6)就是一种生命力的象征,形态充满了生机和活力,都是有生命的,体现了整体性、自然性的有机观。与此同时这种整体的,流动的形态象征了运动的生命的空间。自然的形态与自然地理念有机的流动的流动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展示了图案的有机本质。
  4.图案的“人化”自然
  人类为什么人要模仿自然,从动机上可以分为:信仰和崇拜等宗教的动机,崇拜自然象征物的神秘力量,另一种以表达某种意义为目以及从爱好和审美立场出发为动机。而当人类模仿自然后又将暗示和期望作为图案动态和静态的驱使力,前者激发并产生变化,后者保存业已存在的东西。图案一旦产生,它便受制于赋予它个体性的驱使力和抑制力。
  另一方面,艺术家所处的环境直接影响着各个阶段的装饰艺术,当要了解一个地区的图案时,必须要对一地区的物理条件、气候、植物群、动物群以及人类学进行研究。
  因此如果不涉及其他许多知识分支,就不可能全面地研究图案这个主题。
  首先,任何活物都有特别的活动和特征,人类从这些特有的特征中寻求他独特的象征意义。例如,鸽子的平和、温柔以及它忙于照顾后代的特性,使它成为和平的象征。当原始社会还没有文字的时候,他们所创造的几何图案就开始显现出变化多样,结构繁复的特点,也渐渐赋予了象征意义。笔记南北朝以后,由于佛教的兴起,植物图案的造型盛行,莲花和牡丹花以及带有西方风采的忍冬纹,成为普遍的题材。比如宝相花(图7)的花朵大得惊人,而它的造型更可能是直接从自然中模仿而来,选取了自然界的某种花瓣,按照人的意识重新组成,这种花的象征使得花本身有足够的活力在世界上传播和滋生,而人赋予它吉祥、美满的寓意。唐代人崇尚丰满,所有缠枝纹画的繁复富丽,到了明清,吉祥图案盛行,像“岁寒三友”“四君子”“连生贵子”“五子登科” ,人们按照自己的思想赋予了图案崭新的生命,与此同行,还存在其他使得生物形态进入装饰艺术的手段,即使像“生命原则”或者生命能量这样的抽象概念都可能出现在装饰艺术中,在图案中得到体现。
  同样值得我们深醒的是,在我们追求传统外在形式和表面的东西时,不应该忽略了更深层次以及传统文化的精髓,我国传统哲学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美学,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喜欢用生命自然观来评判艺术作品。《周易》认为自然与人都在运动变化当中,美学和艺术也是如此,如太极图(图8)在抽象的图案艺术中通过形体的倾斜与扭转创造出一种运动升腾之势,给人一种自然灵动的感觉。太极这个实体是健运不息的,即宇宙在运动,动则产生阳气,动到一定程度,变出现相对静止,静则产生阴气,如此一动一静,阴阳之气互为其根,运转于无穷。 自然界也是如此,阴阳寒暑,四时的生长收藏,即万物的生长规律,无不包含阴阳五行,这就是人化的图案与自然地耦合。
  自然生命所具有的独特的生发特征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和变异等等都与图案的构成原则相匹配,正如陈道一先生关于工艺美术的十六字诀,即“乱中见整,个中见全,平中求奇,熟中求生”这种理念不正与自然地生发结构不谋而合么,图案融入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与生活息息相关,是精神和物质的结合体,虽然风格不同,或大气磅礴,或精巧细致,但是在艺术的精神上却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要把握这种精神。更好的认识自然进化和图案进化的差异和传承,认识到前者的优胜劣汰和后者的有意识选择,让自然地生命更好的在图案中得到传承。
  
  
  参考文献:
   [1] 张道一.中国图案大系[M].山东:山东美术出版社,1993.
  [2] 阿尔弗雷德?C?哈登.图案的生命史解析[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 盘剑.影视艺术学[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4] 常虹.动画片的前期制作[M].浙江: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
  [5] 孙立.影视动画镜头画面设计[M].北京:海军出版社,2008. [6] 栗丹倪,丘隶.动画的分镜头设计[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标签:生发 形态 图案 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