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资源 > 正文

2016嘉兴语文中考

时间:2017-03-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2016年嘉兴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和答题卷)

s="txt">出卷人: 复卷人:

温馨提示:

1.全卷共四大题,21小题。满分150分,其中含卷面书写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

一、语文知识积累。(23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青春是一种令人羡mù ① 的资本。凭着顽强的毅力,你可以攀登上一座座wēi ② 峨的高山; 凭 着旺盛的精力,你可以开垦出一片片肥沃的土地;凭着超人的智慧,你可以描绘出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凭着洋yì ③ 的热情,你可以áo ④ 游无边的汪洋大海。

2.古诗文填空。(10分)

①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②_____▲ 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吊影分为千里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望月有感》)

④竹篱茅舍,______▲______。(白朴《天净沙·冬》)

⑤走进唐诗宋词,处处可以感受到人间的深情厚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 ▲ , ▲ ”的词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苏轼对弟弟苏辙的美好祝愿之意。

⑥面对浮躁的世界,我们更需要坚守内心的安宁与从容, ▲ , ▲ ,要知道贫贱亦能安乐,富贵不可骄人,囿于处境便会无视风景,只顾赶路将致心灵迷失。(用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的句子作答)

3.名著阅读。(5分)

(1)根据下列对人物提示,写出“他”或“她”是谁。(3分)

①▲说,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 ② ▲ 中等身材,宽肩阔背,四肢发达,肌肉结实。因劳苦过度,身体有些变形,走路时,昂着头,背佝偻着??一生致力于艺术创造,终身未婚,以超凡的智慧和毅力完成世界上最大的壁画《创世纪》。

③陈寿:“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据四州,强盛莫敌。 ▲ 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① ▲② ▲③ ▲

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2)根据你的阅读印象,下面名著内容描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简·爱》以回忆自述的口吻,写孤女简·爱如何受到收养她的舅母及其子女的歧视和虐待,如何

在冷酷艰苦的慈善学校中长成一个勇敢坚强的少女,如何尝到爱情的滋味而突然遭到惊人的意外

变故,如何在经过出走、流浪甚至乞讨的生活后收获幸福。

B.格列佛到达小人国后,帮助利里浦特人打败了邻国不来夫斯古帝国的入侵,又机智地扑灭了利里浦

特王宫的大火,赢得了包括皇帝、皇后在内的小人国上下一致的称赞。

C.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了范爱农,当时彼此都有好感。回国相遇后,两人交往甚密,成为好友。后

来鲁迅还因为爱农溺水身亡深感悲伤。

D.“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出自《马说》的作者韩愈之手,他和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

的倡导者,两人和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等人被后世尊为“唐宋八大

家”。

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A.且(并且)焉放置土石猛浪若奔(飞奔的马) ..

B.皆朝(朝向,投靠)于齐也拟(打算)泛轻舟 ..

C.执策而临(靠近) 之高可(大约)二黍许 ..

D.其两膝相比(靠近)者 环而(连词,表修饰关系,相当于“地”)攻之 ..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5—8题。(16分)

布鞋情结 ①一生太长,没有谁会记住生活中的所有小细节;一生太短,谁也不能保证什么可以在生命里不离不

弃。唯有一种情结,不受似水流年的羁绊,穿过光阴的缝隙,在回眸的斑斓光影里,那份美好、那份温暖,常常在不经意间,就被连根拔起。布鞋,就是一直萦绕在我心中的一种情结。

②前几天,当我经过我家附近那条街,发现新开了一家“老北京布鞋”店时,忍不住停下了脚步,望

着古色古香的招牌,那一刹那,内心波涛翻滚,那些与布鞋有关的旧时光就这么被轻易地唤出来了。 ③在我记忆中,布鞋是伴随着童年一起成长的,只是后来不知不觉就走丢了。小时候,印象中的奶奶

与母亲一有空就会坐在宽敞的屋檐下,每人身边一个针线篼,时而穿针引线,时而漫不经心地闲聊几句。

很多时候,隔壁的周姨李姨也会来一起凑热闹,一边纳着鞋底一边用手缝针往头顶上习惯性地摩擦两下,

再拉开嗓门闲侃几句,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切磋手艺,互相欣赏。在农村里,一个女人勤劳不勤劳,只要

看看家里人脚上穿的鞋就知道了。

④那时候,女孩嫁人前是要做很多鞋的,包括婆家的所有亲戚与娘家的所有亲戚。我姨妈家的几个姐

姐在结婚前,都被母亲接来家里住上一段时间,主要任务就是做鞋、以及绣那些布满了五颜六色花朵图案

的鞋垫。每次只要母亲叫我做事,我就会发脾气,故意甩响东西或者大声反抗,这时候,姐姐自然就会过

来帮忙,我便溜之大吉,如今想来,真是太聪明了。

⑤还记得一个寒冷的冬天,当我穿上母亲做的新棉鞋上学时,经过邻村一个阿婆家门口,她正在院里

晒太阳,看到我脚上的鞋好生羡慕,一双黑得发亮的灯芯绒棉鞋,一连问我好几遍,是不是好暖和啊。我

心里既高兴又不安,因为她脚上的单鞋都快磨破外层了,回去把这事告诉了母亲,母亲立刻对我说:“明

天你先穿旧的吧,把这双鞋送给阿婆穿,她没人为她做。”第二天,当阿婆的小脚穿上我的棉鞋时,她满

是皱纹的脸庞顿时乐开了花。许多陈年旧事早已模糊不清了,阿婆也早已做古,一些记忆却如黑白电影在

脑海里不经意循环回放。

⑥手工做的布鞋虽然实惠、舒适、轻巧,但是每当下大雨时,就很不方便。在我上一年级时,父亲就

为我买了黑色雨靴,当我看着老师和光着脚丫手里提着布鞋的同学都围过来观看时,才发现全班只有我一

个人有靴子,老师还开玩笑地对我说:穿了这么好的鞋,一定要考一百分啊。大概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开

始对布鞋有所挑剔了,加上街上又开始流行一种白帆布鞋,同时还有一种塑料底布鞋,看起来比做的布鞋

要精巧,鞋口还有绣花,所以越来越觉得布鞋有些土气,母亲做的鞋也只是偶尔换换脚才穿,尽管家里做

好的布鞋装了几口箱子,而我总是常常穿了一两次就扔一边去了,等母亲发现时,脚已经又长了一截。直

到多年后,我望着母亲那双粗糙的手以及针脚渐稀的布鞋,如饮醍醐,幡然醒悟。 ⑦北街有一位身价过亿的老总,每天穿着普通夹克衫,一双黑色布鞋,骑着那种老式28寸黑色自行

车上下班,穿行在繁华热闹的街道,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众说纷纭。其实,这何尝

不是一道朴素的风景呢!我想,在他的心里,一定有着根深蒂固的怀旧情结吧!挥之不去,又无法追寻。

不管流年远逝,时光破碎,沉沦在自己眷恋的情怀中,是谁也体会不到的一片冰心在玉壶。

⑧如今在故乡荒芜的地边再也见不到做鞋的苎麻了,而母亲的眼睛也渐渐老花,不再做鞋了。但现在

我的鞋柜里,却摆了几双精巧的老北京布鞋,当我工作累了回家时,它总是静静地陪伴我,与我一起感悟

流金岁月的时代文化;在我的心里,也一直珍藏着一双布鞋,它柔软、结实、耐磨,行走在我心上。 (有删减改动)

5.文章围绕“我”和布鞋写了哪几件往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6.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别说说其表达效果。(4分)

⑴ 在我记忆中,布鞋是伴随着童年一起成长的,只是后来不知不觉就走丢了。 ..

⑵ 如今想来,真是太聪明了。..

7.有人认为,文章主要写“我”与布鞋的故事,文中第⑦段北街老总的例子显得多余,应该删去。你认为

呢?说说你的看法并简述理由。(3分)

8.作者说“布鞋,就是一直萦绕在我心中的一种情结。”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你对标题“布鞋情结”丰

富内涵的理解。(6分)

(二)阅读下面内容,完成9—12题。(14分)

【A】《时间都去哪儿了》(歌词)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儿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

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她/只为那一声爸妈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B】 人一生的时间表(以平均年龄72岁计算)(根据新浪网材料整理)

【C】①为什么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科学家从三个方面解释了这种现象。

②首先从人的生理变化上来解释。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生物钟变慢了。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从路边随机找一些年轻人和老人,让他们估测一分钟有多长。结果是:年轻人估测的时间比较快,通常还没有到一分钟,他们就认为已经到一分钟了:而年长的人,他们通常过了一分钟,才觉得这是一分钟的时长。对年长的人来讲,时间就这么“漏”掉了。在衰老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③第二个原因与新鲜感能刺激大脑记忆有关。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新去一个地方时,去的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似乎要短得多。原因是,去时走这段路对你来讲是崭新的经历,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变少了,时间似乎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

④人生也是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事物已经少了一些新鲜感,更多的只是一种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于生活中的信息处理得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的状态。这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因而显得一天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⑤第三个原因则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五岁的孩童,他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占他生命的5%;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过程的2%。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就会觉得很快。

(有删改)

9.围绕“时间去哪儿了”,三则材料表达的主要内容各是什么?请逐一概括。(3分) 10.指出材料C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分)

11.比较材料A与材料C画线句主要表达方式及效果

2016嘉兴语文中考

的不同。(4分) 12.请结合材料A与材料B,联系生活实际,分别谈谈你得到的启示。(3分)

三、古诗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3-14题。(6分)

横塘

[宋]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13.诗以石桥、朱塔等物的“ ▲ ”(用诗中的词语填写)反衬出人事的变化。(2分)

14.诗末句寓情于景,颇具情韵。试分析诗人的情感与景物是怎样巧妙融合的。(4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9题。(19分)

(二)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知越州赵公,于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库钱仓粟几人,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 ①②③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 (选自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

注:①赵公:赵抃(1008—1084),字阅道,谥清献,衢州西宁(今浙江衢县)人。晚年执越州政务,政治卓著。②故事:向来规矩。③朔:农历每月初一。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A.知越州赵公 .

B.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 .

C.忧其且流亡也 .

D.虽死得无失敛埋 .

篇二:2016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稿含扫描答案

p class="txt">语文 试题卷

温馨提示:

1 全卷共6页,四大题,20小题,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

一、语文知识积累(25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互联网及社交媒体(jué) ▲ 起的时代是新闻最多的时代,我们被(guǒ) ▲ 挟在信息洪流中,看似享受着信息带给我们的便(jié) ▲ ,有时却未必看见真相。我们只有尽可能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才不会被舆论所迷(huò) ▲ 。

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博学而笃志, ▲ 。 (《<论语>十二章》)

(2) ▲ ,天山共色。 (吴均《与朱元思书》)

(3) ▲ ,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4)拣尽寒枝不肯栖,, ▲ 。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5)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民族危难之际,辛弃疾“ ▲ , ▲ ”抒发了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被俘临刑之时,文天祥“ ▲ , ▲ ”展现出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

(6)嘉兴人杰地灵,文化名人众多,古代有朱彝尊,近代有王国维,现代有矛盾,正如古诗云:“ ▲,▲ ”。

3.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8分)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标书,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光。

B.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小说《套中人》刻画了别里科夫这一沙皇专制制度的忠实卫道士的典型形象。

C.英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列夫·托尔斯泰传》。

D.“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称颂,如柳宗元的《醉翁亭记》、欧阳修的《小石潭记》、王安石的《伤仲永》等。

(2)阅读下面名著片断,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完成题目。(2分)

一个清晰而离的很近的声音突然大叫:“婚礼不能继续举行,我宣布存在着障碍。”……我瞧见罗切斯特先生的双唇被一个狞笑扭曲了,他嘟囔地说:“老天作证!我很留神不让人听说有这件事,至少不让人听说有各这样称呼的她。”

片断中加点的“我”是(人名),罗切斯特所说的“这件事”指 (事件)。

(3)“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是清朝文学批评家毛宗岗对《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赞誉。小说中,下列哪个人物也当得起这样的评价?说说你的理由(50字以内)。(3分)

A.赵云 B.吕布 C.诸葛亮 D.刘备

4.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杂然相许 时人莫之许也 ..B.及鲁肃过寻阳 人恒过,然后能改 ..

C.执策而临之 策勋十二转..

二、现代文阅读(29分)

(一)喊魂(17分)

从我记事起,湖村人爱有意无意地跟我说:你是你爹捡的! 他们说:那日潘河上跑水,鱼跟着泄洪道往潘河下溢,你爹拿着鱼叉在河下叉鱼。就在这时,上游漂来一只大木盆,盆中放了一个女婴,你爹当时就扔了鱼叉,鱼都顾不上要,把你抱回了家。

D.苟富贵,无相忘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这个版本初时我并不相信,我们村的大人最爱吓唬细伢时说那个谁是从哪儿哪儿捡来的。但说的人多了,说的次数多了,我忍不住问我娘:我当真是我爹捡来的不?娘听了当即怔了一下,神情很不自然,但她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你个傻二丫真是捡来的呢!娘接着又说,你爹当时叉了一天的鱼,累得很,一路抱你回家时手都酸了。

我姐大丫此时靠在门外捂嘴偷笑。

娘见我嘴巴翘得高高的,停了笑,对我说,二丫你真个是傻丫头,我都生了你大丫姐,还捡你这丫头片子咋甚?

我立时破涕为笑。

但大丫从此没事时老爱冲我喊:二丫,二丫,你是爹从潘河捡来的野伢子,嘻嘻……我很生气,几次找大丫打架,但每次都输。

那个卖冰棒的跛子再来湖村时,我偷偷把大丫的新凉鞋提了出去。然后在大丫哭着找新凉鞋时,我伙同娟子躲在屋后吃冰棒,笑得不亦乐乎。

娘找到我,盯着我红彤彤的嘴,又看到屋后那堆冰棒纸,脸色铁青。在她转身找扫帚时,我赶紧和娟子一起从后院门溜了。

娟子说:二丫你别难过,我悄悄听到我娘跟人唠话时说,你爹把你捡来时,你娘哭了很久!捡了你,她就不能再生儿子了。

我很难过。整个下午,我躲在潘河里,玩水、摸鱼……到娘找到我时,天都黑透了。晚上娘还没来得及揍我,我就发烧,说胡话。连着几天打针吃药都不见好转。娘整夜整夜地抱着我哭,最后在奶奶的劝说下,娘提了一大堆礼物背着我去村头找神婆“三相公”。娘从前不信“三相公”,一向都绕着她家走。

“三相公”把我放在椅子上,手指头在指节上点点掐掐,最后说我被潘河中的淹水鬼缠了身,丢了魂。

娘信以为真,就和“三相公”一起去潘河,迷迷糊糊中我听到娘的声音从潘河传来:二丫!你在潘河吓了回呀——

迷糊中我也听到“三相公”的声音:回来了呀!

听见娘又叫:二丫!你在潘河吓了回呀——

唤声越来越近,娘走近我的床头,轻轻地把怀中的什么东西放在我的心口,掖紧被窝,轻拍着:我的二丫在这,我的二丫回来了喽!

我在迷迷糊糊中,眼泪却淌湿一大片枕头。早听别人说:细伢子在野外失了魂,只有亲娘唤才能把魂魄招回来,别人喊,会把魂魄吓跑,而细伢子也就没命活了。而我,是爹从潘河上捡来的野伢子!

潘河边又传来娘的声音,二丫!你在潘河里吓了回呀——

那一夜,娘的沙哑的声音在潘河边来来回回响起,直到天亮,直到我迷迷糊糊睡熟。因为这场突来的病,我逃过了一通海揍。但大丫从此记上我偷她凉鞋兑冰棒的仇,更频繁地冲我喊:二丫,二丫,你是爹从潘河捡来的野伢子。那天,上游漂来一只大木盆,盆中放了一个女婴,叫二丫,嘻嘻……

我不甘示弱,也冲着她喊:大丫,大丫,你是爹从潘河捡来的野伢子。爹那天在潘河下游叉鱼,就在这时,上游漂来一只大木盆,盆中放了两个女婴,一个叫大丫,一个叫二丫,嘻嘻……

娘在院中里听到,边作势找扫帚,边比比划划地打着手语——娘自那晚为我喊魂后,声带就拉坏了!因为娘听“三相公”说,就算不是亲娘,只要娘心在,魂魄都是能喊回来的。

(选自《大观<东京文学>》2016年01期,略有删改,作者:徐建英)

5.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充相关情节及二丫的心情。(4分)

村人告知身世时不信→① ▲ →得到娘确认后高兴→大丫取笑时气愤→ ②▲ →娘为“我”喊魂时感动

6.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5分)

(1)娘听了当即怔了一下,神情很不自然,但她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你个傻二丫真是...........

捡来的呢!(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2)“上游漂来一只大木盆,盆中放了一个女婴,叫二丫。”“上游漂来一只大木盆,盆中放了两个女婴,一个叫大丫,一个叫二丫。”(大丫、二丫的话同中有异,作者这样写有何..............

意味?)

7.结合全文,简析文中划线句的作用。(3分)

8.文章为何以“喊魂”为题?谈谈你的理解。(5分)

(二)“打游戏月入3万”的少年该力挺吗(12分)

【议题简述】

日前有媒体报道,江西南昌12岁男孩小新,因为擅长打某款游戏获得游戏直播平台青睐,月收入高达3万元人民币。对于一些人的质疑,小新的母亲王女士说,时代已经不同了,对孩子横加批评是不公平的。小小少年郎靠打游戏挣钱是不务正业吗?

【比较阅读】

9.请为两篇短文分别拟一个能体现文章主要观点的题目。(4分)

10.下列对两篇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3分)

A.[甲]文推断小新靠打游戏不足以维持今后的生活,作为家长应规划好子女的生活和工作。

B.[乙]文认为带有玩乐性质的游戏特长,对促进孩子成长发展是有利的,应该积极鼓励。

C.[甲]文认为小新打游戏月入3万,虽然不一定影响他别的兴趣、特长的培养,但少年靠打游戏挣钱过一生可能性不大。

D.[甲][乙]两文的内容异中有同,都谈到了家长如何处理孩子打游戏与学习文化知识的关系以及有关孩子健康成长的话题。

11.以下是两位初中生读了“小新打游戏月入3万”这则报道后的部分对话:

生1:看来,玩游戏并非不务正业,也能“成才”啊。

生2:一般人怎么可能?这只是个例啊,还是老老实实学好文化吧!

你是否认同他们的观点?请选择其中一个,根据两文内容和自己的阅读经验,亮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100字以内)。(5分)

三、古诗文阅读(25分)

(一)江上(5分)

【明】孙蕡

江上青枫初着花,客帆和月宿蒹葭。

云过疏雨数千点,临水小村三四家。

风起渔船依钓石,潮回归雁认平沙。

秋怀已向南云尽,又是沧洲阅岁华。

【注释】①孙蕡(fén):字仲衍,号西庵先生,广东南海人。②沧州:滨水的地方。

12.枫树是不会开花的,诗人却说“青枫初着花”,你如何理解?(2分)

13.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二)与王介甫第一书(20分)

【宋】曾巩

近托彦弼、黄九各奉书,当致矣。巩至金陵后,自宣化渡江来滁上,见欧阳先生,住且二十日。今从泗上出,及舟船侍从以西。欧公悉见足下之文,爱叹诵写,不胜其勤。间以王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其重之如此。又尝编《文林》者,悉时人之文佳者,此文与足下文多编入矣。至此论人事甚重,恨不与足下共讲评之,其恨无量,虽欧公亦然也。欧公甚欲一见足下,能作一来计否?胸中事万万,非面不可道。

巩此行至春,方应得至京师也。时乞寓书慰区区,疾病尚如黄九见时,未知竟何如也。心中有与足下论者,想虽未相见,足下之心潜有同者矣。欧公更欲足下少开廓其文,勿用造语及摸拟前人,请相度示及。欧云: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余俟到京作书去,不宣。

(选自《曾巩集·卷十六》,略有删改)

【注释】①王介甫:即王安石。下文中的王回是其好友。②区区:自称的谦词。③潜:藏。④开廓:开阔,扩大。⑤相(xiàng)度示及:意思是选择适度,表达思想就行。

1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间 以 王 回 文 示 之 亦 以 书 来 言 此 人 文 字 可 惊 世 所 无 有

篇三:2015-2016学年度初三语文一模试卷

class="txt">语文试卷 (201512)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风劲角弓鸣,。(《观猎》)

2. ,此日中流自在行。(《观书有感(其二)》)

3.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

4.,思而不学则殆。(《孔孟论学》)

5.青山绿水, 。(《天净沙·秋》)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梁州”和“天山”都代指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觅封侯”写出了词人当年建功立业的抱负。

B.“尘暗旧貂裘”流露出词人消极颓丧的情绪。

C.“胡未灭”三句写出词人悲愤、不甘等复杂感情。

D.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慷慨和悲壮。

(三)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第8—9题(8分)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

1

【乙】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

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9.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甲文作者“处江湖之远”不忧其民。

B.乙文作者“以物喜,以己悲”。

C.甲乙两文的作者都以百姓之乐为乐。

D.两段选文中加点词“归”的意思相同。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

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自言改过,且曰:“子既已赦宥,幸无使王烈闻之。”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遗之。或问其故,烈曰:“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劝为善也。”

闲年之中,行路老父担重,人代担行数十里。问姓名,不以告。翌日,老父失剑于路,人拾而守之。还见之,前者代担人也。老父以为仁者,告之烈。烈遂使人推之,乃昔时盗牛者也。

【注】①宥:原谅,赦罪。②王烈:三国时人,以品德高尚闻名。③端:古布帛长度名。④闲(jiàn)年:隔年。⑤推:推举,褒奖。

⑤④③①②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盗者自言改过( )(2)幸无使王烈闻之( )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老父以为仁者,告之烈。

12.根据本文情节内容填空。(2分)

A.要充分相信别人。 B.知耻恶者能从善。

C.要勇于改正错误。 D.行善意在图回报。

E.要宽恕他人的过错。

2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9分)

灶头画

①灶头画是民间艺人用水彩、水粉等颜料绘制在农家柴火灶上的各种吉祥图案和花边纹样,又称“灶画”、“灶壁画”。

②据资料记载,灶头画大约起源于隋唐,兴盛于明清,距今将

近1500年了。在江南农村,“有家必有灶,有灶必有画”。

③灶头画主要绘制在灶身、烟箱、灶山、灶帽上。灶头画相传

与供奉、祭祀灶神有联系,一般以吉祥喜庆为主题,主要有神像、

历史故事、山水风景、动物植物等题材,常见的图案有“迎财神”、

“拜灶君”、“松鹤延龄”、“鲤鱼跳龙门”。民间艺人依灶而画,适形

造型,随笔运行,一气呵成,不讲究所绘景物的造型是否准确,只

求大红大绿、大吉大利,以寄托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④灶头画结构主次分明。主体画面有单幅和多幅之分,单幅灶

画构图完整,造型简单;多幅画面组合时,大小有别,错落有致,

图文并茂。灶头画的花边纹样也很有特点,它既是单幅的边饰,又是多幅画面组合的通联图案,尤其是通过各种回纹式的、水波式的、竹节式的装饰,将不同内容的画面衬托得鲜艳夺目,一眼望去像是多景式集中展示的壁画。

⑤灶头画( )有特殊的文化表征,( )有与众不同的技术工艺。

⑥在颜料调制上,灶头画大多使用水粉或水彩,基本色为红、黄、蓝三原色。为使颜色鲜艳且能渗入灶壁不流滴,嘉兴民间艺人摸索出一种特殊的颜料调制方法,即在各色颜料中掺入白酒进行调制。作画时颜料因酒精的挥发,很快渗入石灰灶壁。这种在水粉或水彩中调入白酒的技法,已广泛运用于灶头绘画中。

⑦在绘画技法上,灶头画通常采用湿壁作画,就是在灶壁石灰尚未全干的时候开始作画。这样画上去的色彩容易渗入潮湿的灶壁,色彩与壁面混在一起,日后随着灶火的烘烤加热及自然挥发,灶壁面渐干,灶上所绘的图画、纹样历经十载二十载不脱落、不褪色。这种画法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一种壁画画法——“湿壁法”十分相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⑧灶头画是江南民间壁画艺术中的瑰宝,是我国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新农村的建设,煤气灶逐渐取代了传统柴火灶,灶头画逐渐被印有吉祥图案的现代瓷砖所取代,灶头画艺人也越来越少。政府与民间正积极行动,采取一系列措施,抢救与保护灶头画艺术。如今,灶头画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海盐博物馆“泥香室”陈列的灶头画图片,成了对当地青少年进行民间艺术教育的活教材。

3

15.第⑤段括号内填写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之所以是因为 B.只要就

C.除了还 D.虽然但是

16.第⑦段中画线句运用了。(3分)

17.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

A.灶头画历史悠久,在江南农村流传很广。

B.灶头画依灶而画,题材单一而内容丰富。

C.花边纹样是灶头画的次要部分。

D.灶头画艺术体现了我国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

E.灶头画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得到很好的保护。

18.把下面这段文字插入选文②③段之间,有没有必要?为什么?(5分)

江南农家灶头的形状有三类:一是花篮形,人称“花篮灶”;二是长方形,人称“小方灶”;三是书桌形,人称“桌灶”。灶的大小按家庭人口的数量和需要,砌成两眼灶、三眼灶、四眼灶。灶头看似简单,但构造极其复杂,灶的正面有灶脚、灶身、灶台、烟箱、灶山和灶帽等;背面由下灶山、烧火口、出灰口等几个部分组成。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1分)

心守一事

①人生在世,能够结识几个隐藏民间的高手,是福气,也是运气。

②三月份的时候,我随朋友去普洱澜沧,专程采访做了一辈子茶的茶妈妈。第一眼见到茶妈妈,觉得她真年轻,完全看不出她已经六十多岁了。茶妈妈穿戴着布朗族的传统服饰,站在茶树林小路旁的一棵树下,双手交叠在身前,面带笑容,欢迎每一个前来参加茶祖祭祀的客人。

③祭茶祖仪式那一整天,茶妈妈都很忙,我只有短暂的机会与她面对面聊天。从十六岁开始,她就在景迈山上学习制茶,一做就是四十多年,从一个小小的学徒做到古茶公司的老总。她把这片高原深山上的古茶园当成自己的孩子,也当成家,浑然不觉劳累寂寞。她清楚地记得景迈山有多少棵古茶树,也清楚地知道,熟茶发酵时,应该洒多少水、开多大窗、盖多厚的被子。直至现在,她年纪大了,依旧会亲自去茶园采摘茶叶,制茶。她不是茶商,而是茶人。我问她:“茶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梦想?毕生追求?”她看着我,笑着摆了摆手:..

“没有那么伟大,我只是喜欢茶。”

④我还认识几个一辈子坚守一件事的人,他们都鲜为人知。

⑤老鲁,他在街上摆一个水果摊,就养活了全家老少,儿子还是研究生毕业。平时,像老鲁这样的人,挤在熙熙攘攘的人流里,你根本不会发现他这人有啥不平凡的地方,更不知道他有绝技在身。正月里的一天,老鲁邀我上山,他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开始模仿马在奔跑、

4

受惊、疲惫时的不同叫声,简直惟妙惟肖,让我叫绝。老鲁说,他还会模仿虎xiào猿tí、虫鸣鸟叫、雨打风吹等各种声音,这是他从小开始独自一人在山上练成的。我问老鲁:“你的口技这么好,为啥不去《星光大道》表演?”他嘿嘿一笑:“没啥意思没啥意思,我也就是找个乐。”

⑥老朱是个能在米粒上刻字的人。他用一把小钳子夹住一粒大米,拿一支缝衣针大小的特制刻字笔,几分钟就能把“粒粒皆辛苦”五个字刻在米粒上,当然,要用放大镜看。老朱是十多年前练就这个绝活的。我建议他用这门绝活去挣点钱,他笑着说:“我这活,是用来养心的。”我曾经想找他学学,老朱摆摆手对我说:“这活可不容易练,要耐得住寂寞。”

⑦老柏是一个诗人,早年写了很多诗,但名声不大。过了六十岁,他开始惜墨如金,一年也就写十多首,读他诗的人更少。有一年秋天,他一个人在巫峡,满山红叶如霞,他在诗里写道:“黄昏时热烈的峡谷,像为人布置的新房,而我只在幽暗处,静静守望……”他的诗句,仿佛在沸水里滚煮过,拎出来却又平和冷静,像是自言自语。我看见平时的老柏,大多是紧闭嘴唇,有时刚一张开嘴巴,又迅速合上了,让你感觉是早期无声黑白电影里的一个人物。在这个崇尚物质的时代,像他这样追求精神享受的诗人是稀缺的,也注定是寂寞的。

⑧还有我认识的纺棉花的吴大爷、做传统老秤的张胡子、在屋顶上顶一锅盖唱京剧的宋二宝……我偶尔与这样的人相处,感觉自己平淡的日子,也涌动着热烈的人间烟火。

⑨心守一事,一生专注。当一件事情成为你生命中心甘情愿的必须时,你就能忍受寂寞和艰辛;有了这样的态度,在任何领域,不管做什么事,都可能成为高手。

19.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虎xiào猿tí

20.第③段加点词“茶人”的意思是。(3分)

21

22.对选文主旨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能够结识几个隐藏民间的高手,是福气也是运气。

B.不必追求梦想,只要自己喜欢,人生就有意义。

C.一生只需做一件事,不要因贪多而事事无成。

D.专注一事,甘于忍受寂寞艰辛,才能成为高手。

23.请从语言表现力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⑦段画线句的妙处。(5分)

5

标签:嘉兴 中考 语文 2016嘉兴中考数学 2016嘉兴科学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