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作文 > 正文

[厦门港情思]厦门港

时间:2019-01-2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1982年初春,在太湖之滨度过了四年大学生活的我。被分配到位于厦门港中心民族路的水产冷冻厂。在当地人被叫做“鹦哥楼”对面的华侨楼老房子里,我与厦门港相依为伴度过了三个春秋。
  春去秋来,斗转星移,三十载光阴岁月如梭转眼逝去。又是杨柳依依,燕语呢喃的季节,为了怀念在这里度过的时光,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我从湖里工业区驱车来到位于旧城区的厦门港。厦港这一片已经被七零八落地拆迁着,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代替了昔日的破旧不堪的石屋:演武立交桥从避风坞的顶端穿过,桥上桥下是一辆辆飞驰的汽车;一片片绿化带;一棵棵吐着绿芽的小树;一朵朵小花;一拨拨为?化生活所忙碌和穿梭着的人群:成功大道将民族路活生生地切断。昔日的厦门市渔市场变身为高大的中华女儿美术馆;停泊着插有五星红旗军舰的海军军港被飘扬着五颜六色的万国国旗的大型集装箱货轮所包围。
  我站在昔日散发着鱼腥味的水产冷冻厂的旧址上。青春年少时的往事像过电影般的闪过,触景生情,景由何来,莫不过当年的老街旧巷渔港风情让人浮想联翩。当年在闲暇之余,很多时间耗费在穿梭于民族路主干道的骑楼和旁边的小巷里。厦门港的街巷有许多别趣生动的名字,“打石市街”、“关刀河巷”、“鱼行口街”、“料船头街”、“配料馆巷”……新鲜地名。极具场景感,在斑驳的墙根和老人蹒跚的背影中,沧桑感立显。何为“打石市街”,几代人一直往在这里的一位老同事描述说。这里以前有人家靠打墓碑为生,所以就叫打石市街。不过后来早已找不到这样的人家了。不过百步,就是“关刀河巷”,就像此间所有的小巷一样,巷子间没有提醒,没有过渡,仿佛要给你惊喜,据说此“关刀”是因为这里从前有一条3米左右宽、形状像关刀的小溪,从碧山园流下。经过不远处的“鱼行口街”,可经常听到从上个世纪20年代就沿传下来的用当地话吆喝的声音。鱼行的人向渔民收鱼,再把鱼卖给鱼贩。“料船头街”、“配料馆巷”也是当年渔港的缩影,在料船头的码头,停靠着前往台湾的船只,据说“配料馆”则是清朝台湾驻厦专司配运木料的机关。负责采办木料、石料等。
  从小巷的每处地方都能通到沙坡尾避风坞,那小巷犹如时空隧道连接着两个世界,从市井喧嚣一下子进入早已渐渐远去的港口。早期这里并不像今天这样建筑环绕,而是呈月牙型的金色海湾。沙滩成片地连在一起。午后的沙坡尾避风坞,阳光刚好可以照耀到坞内的每个角落。出海捕鱼的小渔船一般这个时候都会回来,停靠在避风坞里,做饭、吃饭、休息。这些渔船一般是早晨的时候就出海了,有的要到达很远的海域,在固定的某个海域放下渔网便返回了。待到下午时分再去捞网,鱼贯而归,拿到附近大学路或者白城的市场卖了。这大抵就是她们一天的生活,历史文献记载:“朝出暮归,在大担南北采捕。风发则鱼贯而归,”“渔船返回厦门港,厦门城动一半”,当年的繁荣不在,许多人纷纷上岸,只留下一部分人至今仍出海。
  八十年代在厦门港生活的那几年,除了饱览港区的老街旧巷和体味风土人情之外,最大的乐趣当属品尝厦门港的风味小吃。厦门港的风味小吃久负盛名,其中尤以咸食的烧肉粽、鱼丸汤、虾面、薄饼、芋包、蚝仔煎、韭菜盒、土笋冻、沙茶面、油葱裸、炒条;甜食的花生汤、园仔汤、贡糖夹饼、炸麻花、栗米炸、炸枣、炸蒜、面条等最为长盛不衰。土笋冻是用海产的“笋”(厦门人叫“土蚯”)加工烹制的冻品,具有鲜嫩清脆、晶莹剔透、凉喉爽口等特点,成为风味独特的名点。吃时要蘸点芥辣椒酱、芝麻酱、乌醋、蒜绒、调味酱油等调味料方有味道。还有白灼章鱼,章鱼的吃法很多,但是白灼章鱼却是厦门独有。白灼章鱼用的酱料也有讲究,用糖、芥未、厦门辣酱、酱油、黑醋等配料调成的酱料,芥未的多少很关键。江浙一带吃章鱼多用炒,吃过的人说,简直像个糯米章鱼,口感糟糕。而闽南人一般喜欢白灼。白灼章鱼不容易变质,很多人从北京、台湾等地来厦门特地要吃白灼章鱼。记得在冷冻厂厂门口的一条骑楼过道上,就有好几个摊点卖土笋冻和白灼章鱼,一般都是两种食品一起卖。那时有朋友来时,邀请到摊点边喝冷冻厂产的啤酒,边配土笋冻和白灼章鱼,边聊天,那是多么惬意啊!另外,厦门港的蚝仔煎(海蛎煎)也是远近闻名。它以鲜牡蛎(海蛎)为主料,掺入适量的地瓜粉,再加入已切成小丁节的鲜蒜或韭菜及少许的盐,倒入热油锅煎炒而成。其味鲜甘美。糯芳香,富有营养。若再加上一点沙茶、辣酱等佐料,或加蛋在一起煎制,味道更为可口,滋味更香。我所住宅的华侨楼对面便是老厦门人人皆知的“鹦哥楼”。因为楼顶有展翅欲飞的鹦哥而命名,鹦哥楼底下便是厦门老食客们念念不忘的招牌为“乌糖沙茶面”店,鼎鼎有名的一家老店。叫“乌糖”其实与糖无关,只因老板的小名叫“乌糖”。下午的它总是店门紧闭,想要尝尝味道就得赶在中午之前,因为店里的原料卖完就收工打烊了,去晚了可能排队也吃不上。既有穿着睡衣前来的街坊邻居,也有专门驱车而来的食客,更有外地远道拿着地图摸过来的。它经久不衰的口碑,除了它的“贵”和所谓“拽”。新鲜不冰冻的原料,香而不腻,有点微辣,淡淡的恰到好处的汤料更是法宝。厦门人多少有着沙茶面情结,金黄浓稠的酱汤由花生仁、椰子肉、川椒、陈皮、胡椒粉、丁香、虾米等30多种原料经磨碎或炸酥研末,加油、盐熬煮而成,味香辣而浓郁。据说沙茶原本应读作“沙爹”,与南洋的“沙茶糕”、“沙茶虾”等同宗,到了饮茶成风的厦门人嘴里,顺口被叫作了“沙茶”(厦门方言的“茶”与普通话的“爹”谐音)。沙茶面逐渐名声远扬,遍布厦门的大街小巷,成了厦门人生活习惯和饮食文化的缩影。
  岁月如梦,往事如烟,二十三岁开始踏上厦门港冷冻厂的这片土地的那几年。正是厦门特区改革开放大踏步起步的年月,啤酒工业在厦门还是一片空白,作为冷冻厂的第一个工业发酵专业本科生,我参与和负责了“鹭江”牌啤酒的酿制和生产的事业,填补了厦门自产啤酒的空白,并且培养了第一批厦门技工总校冷冻分校的酿造技术工人。春种秋收,为此我由一个普通技术员逐步升任为工程师直至?在的高级工程师,并为今日走上大学讲台传授知识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这里,我开始了人生旅途中的第一次单恋,我暗恋母校无锡轻工业学院日化专业低我一届的一位祖籍是苏南的安徽姑娘。我对她可以说是一见钟情。我每日到位于工厂大门边的传达室看有没有她给我回的书信,每当闻到那带有油墨香的信笺,看到那娟秀的笔迹,都使我心潮涌动着一阵阵波澜。每日工作之余,我会面对着大海。遥望着太湖之滨,遥望着扬子江畔,想念着我的梦中人,想象着她明亮的大眼睛。为了和她重新相聚,我在试产啤酒的百忙之中,忙里偷闲重返考场,试图考取研究生重返母校;为了和她重逢,我不惜和年过半百的杨工闹口角一定要借出差之机拐到扬子江畔。岁月蹉跎,但我决不后悔,我为此单相思了数十年,但我在她面前是自卑的,我不能不伤心。
  从充满憧憬的小年青到?在年过半百,屈指一数,我在厦门已经度过了快三十个年头。生命之河就好像一条快干涸的小溪,再也看不到它那奔涌的波涛,闪光的泡沫,感觉到溪水的清甜和凉爽。但春天己来临,绵绵春雨将给小溪注入新的水源。时光流逝。生命之河岂不是仍在奔腾和流淌着吗?
  [责任编辑 黄哲真]

标签:厦门 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