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作文 > 正文

长三角vs珠三角竞争力【海西区与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经济竞争力比较与联动机制探讨】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区域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学术界和广大民众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将“十一五”期间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纵向与横向比较,拟通过对这三个经济区的经济竞争力比较分析中,寻找和发现有助于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同时,文章还就“十二五”时期如何加快推进海西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推动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竞争力;发展比较;联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12)02-0095-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日益引起了我国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所研究的三个区域即海峡西岸经济区(简称“海西区”)、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都地处东南沿海地带。改革开放以来,这三大区域都充分享受到我国早期实施对外开放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区域经济发展迅猛,已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三个重要增长极。
  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一直是我国大陆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也是经济最富朝气、活力和潜力的地区,区域合作相对成熟,发展经验丰富。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处于加快发展之中,在区域合作和协调方面还需借鉴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的成功之处,而且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受到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发展带来的压力,三者之间将是既相互竞争又相互融合的关系。鉴于此,适应国内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着力构建有利于加强三地之间的联动协调机制,这对推动中国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海西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经济竞争力比较
  本文选取人口规模与土地面积、经济基础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国内消费、外向型经济、地方财政、金融、科技、就业、收入等11个方面,对“十一五”期间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在人口规模与土地面积方面,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土地面积最广,人口密度最小,总人口远高于珠三角经济区,但略低于长三角经济区。从土地面积来看(表1),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土地面积最广,为270180平方公里,珠三角经济区的土地面积最小,为41515平方公里。从人口规模和密度来看,“十一五”期间,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人口总数一直处于中等水平,略低于长三角经济区,远高于珠三角经济区,而人口密度最低,约为300人/平方公里,仅约为长三角经济区的1/3,约为珠三角的1/4。
  
  2、在经济基础与发展速度方面,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小,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的差距较大,但增长十分迅速,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从经济基础来看(表2),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地区生产总值比较低,远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约为长三角经济区的1/3,珠三角经济区的2/3;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是三个区域中最小的,远小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且差距在逐年扩大,2010年与长三角经济区相差达40355,97元,与珠三角经济区相差达42788.25元。根据钱纳里等人对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划分,2010年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250.19美元,处于工业化后期(2912-5460美元),而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均已处于发达经济阶段(8736-13104美元)。考虑到钱纳里的划分标准是按1982年美元计算,而多年来价格不断上涨、美元持续走低,三个地区的工业化实际进程可能要迟缓一些,海峡西岸经济区可能刚刚跨入工业化后期,长三角经济区可能处于工业现代化阶段(5460-8736美元),而珠三角经济区可能刚好跨入经济发达阶段。但尽管如此,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它们相比至少还差一个发展阶段,差距仍然较大。
  虽然海峡西岸经济区在经济总量和人均经济水平上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有较大差距,但在发展速度上,海峡西岸经济区表现不俗,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活力。除2009年外,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均在15%以上,2007年、2008年和2010年均高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2007年高达20.8%。虽然在2009年,增长速度略低于长三角经济区0.04个百分点,但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能达到10.92%的增长已经不易;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情况也类似,除2006年和2010年外,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增长速度均在15%以上,在2007年、2009年和2010年均超过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总的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的差距较大,但增长十分迅速,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
  
  
  3、在产业结构方面,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产规模和比重过大,二产和三产的规模和比重过小,产业结构水平较低。表3反映了“十一五”期间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的产业结构情况。从三次产业所占比重来看,“十一五”期间,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产比重有所下降,但仍在10%左右,远高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它们的一产比重均小于4%;二产比重约为51%,略高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三产比重约为40%,远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从三次产业的规模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产增加值总量在三个区域中最大,二产和三产增加值总量均最小,远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并且差距在逐年扩大。总的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第一产业规模和比重过大,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规模和比重过小,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的差距较大,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
  
  4、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投资规模处于中等水平,略高于珠三角经济区,远低于长三角经济区,但增长极为迅速。表4反映了“十一五”期间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从固定资产投资的总体规模来看,除2006年外,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均略大于珠三角经济区,但是一直仅约为长三角经济区的1/3,差距还很大。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投资增长非常迅速,除2009年外,其他各年的增长率均高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2007年高达30.56%。总的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投资规模处于中等水平,且增长非常迅速。这可能是由于2004年《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2005年《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决定》的批准实施,以及2006年中央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出现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由此产生的巨大“海西效应”,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建设海西的热情,推动投资快速增长。
  
  5、在国内消费方面,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消费规模远小于长三角经济区,也略小于珠三角经济区,但增长很快。表5反映了“十一五”期间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的国内消费情况。从消费规模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 消费规模比较小,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的差距明显,并且差距在逐年扩大,至2010年,分别小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15365.51亿元和4022.22亿元。从消费的增长速度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消费增长速度保持快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2008年高达20.72%。总的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整体消费规模较小,增长迅速。在当前外需不振的情况下,海峡西岸经济区应该进一步扩大内需,千方百计刺激国内消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6、在外向型经济方面,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对外贸易和实际利用外资规模都很小,远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而对外贸易依存度也最低。表6反映了“十一五”期间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的外向型经济情况。从对外贸易的规模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对外贸易规模很小,远小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2010年,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进出口总额仅约为长三角的1/7,约为珠三角的1/5;出口总额约为长三角的1/6,约为珠三角的1/4。这也显示出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作为我国出口基地的潜能与优势。从对外贸易依存度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都在逐年降低,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最小,2010年仅为40.70%,远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一方面,这说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增长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较低,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小;另一方面,这也说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和贸易一体化程度还不够高,发展将受到限制。从实际利用外资情况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利用外资的规模非常小,2010年仅为82.96亿美元,约为长三角的1/5、珠三角的2/5,差距非常明显。
  总的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对外贸易和实际利用外资规模都很小,远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而对外贸易依存度也最低。今后,应该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和利用外资规模,同时保持合理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降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保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7、在地方财政方面,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地方财政收支规模较小,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低,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还有一定差距,而且地方财政赤字较大。表7反映了“十一五”期间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地方财政情况。从地方财政收支的规模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财政规模远小于长三角,也略小于珠三角。三个地区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均小于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财政赤字规模最大,而且增长十分迅速,2010年的财政赤字已接近财政收入。从地方财政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最小,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一直介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2010年达到11.91%,略低于长三角经济区0.01个百分点。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财政收支占GDP比重都保持很高的水平,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财政收支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过低,反映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地方政府利用财政手段调控经济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也要注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生产性财政支出的比重,减小消费性财政支出的比重。
  总的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地方财政收支规模较小,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低,财政赤字较大,还需进一步加强政府通过财政手段调控经济的能力。
  
  8、在金融方面,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和储蓄存款规模较小,远小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表8反映了“十一五”期间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金融情况。从金融机构的存贷款规模和居民储蓄规模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存贷款规模和居民储蓄存款规模逐年扩大,但仍是三个地区中最小的,存贷款余额约为长三角的1/4,珠三角的1/2。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银行信贷规模较小,反映出海峡西岸经济区通过金融手段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增强,同时应该加快以资本市场为基础、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现代金融体系的发展,服务地方经济。
  
  
  9、在科技方面,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专利授权数量很小,远小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与长三角经济区的差距尤为巨大。从专利授权的总量来看(表9),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专利授权总量非常小,2010年仅为41559项,不到长三角的1/6,约为珠三角的1/2,差距非常巨大。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专利授权量较小,反映出海西的科学技术水平仍比较低,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弱,应该进一步加强在科技方面的投入,积极引导科技创新活动,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加快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10、在就业方面,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水平高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与珠三角经济区差距明显。表10反映了“十一五”期间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就业情况。从城镇登记失业率水平来看,“十一五”期间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均在3.2%以上,2008年至2010年均高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而珠三角经济区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维持在约2,3%的水平,是三个地区中最低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城镇登记失业率高于珠三角经济区,但低于4%,说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整体就业状况仍比较稳定,经济运行良好。
  
  11、在收入方面,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居民收入水平远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差距很大。表11反映了“十一五”期间海西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收入情况。从收入情况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三个地区中最低的,仅约为长三角和珠三角的2/3,农民人均纯收入也是最低的,约为长三角的1/2、珠三角的5/8。这说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居民收入水平与长三角和珠三角还有很大差距,亟待进一步提高。
  二、海西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经济竞争力发展
  比较中应吸取的经验与启示通过以上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经济竞争力发展比较中可以看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明显的劣势,从这些劣势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积极吸取借鉴这些区域的有益经验,有效应对当前面临的问题,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
  
  1、亟需扩大规模,实现跨越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面积是三个地区中最广的,人口也只是略低于长三角,远高于珠三角,但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总体规模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差距很大,在地区生产总值、投资、消费、出口、利用外资、地方财政收支、金融机构存贷款等各个方面都远远不如它们,与长三角的差距尤为明显。海西的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在“十一五”期间都增长得非常迅速,但总体规模仍然偏小,只有投资略高于珠三角,消费和出口都是三个地区中最小的,远低于长三角经济区。今后,海峡西岸经济区应该充分发挥海西效应,不断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努力扩大经济发展规模,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实现跨越式发展。
  2、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现代经济学把第二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由实物经济转向服务经济作为产业提升和转型的标志。珠三角经济区在2009年已经率先完成了转 型,呈“三二一”的产业结构,而海峡西岸经济区仍呈“二三一”的产业结构,而且第一产业比重严重偏高,超过10%,第二产业比重约为50%,第三产业比重仅约为40%,这一方面说明第一产业比重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而第三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说明发展第三产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当然,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人均GDP只有大约4250美元,还处于工业化后期,仍需进一步发展第二产业,但在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变大、国内劳动力成本升高、出口受阻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步伐,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已显得刻不容缓。
  3、加大科技基础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对比可以看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科技实力比较弱,科技水平和创新水平比较低,还需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花大力气将科学技术水平提上去,培养科技拔尖人才,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4、统筹城乡收入差距,切实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居民收入水平比较低,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而收入水平是决定居民消费的根本因素,收入水平过低,将极大地限制居民的消费范围和水平,对刺激消费需求、扩大内需产生不良影响。今后,海西应该积极改善居民就业环境,千方百计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优化供给结构和消费结构,切实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三、“十二五”时期加强海西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协调发展的联动机制探讨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定位为“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这意味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将在服务、引导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服务周边地区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具有很好的地理区位优势和重要的战略地位,既可以向广大内陆延伸从而带动内陆的纵深发展,又可以作为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的连接枢纽,实现整个东南沿海经济带的联动协调发展。而要实现东南沿海经济带的协调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三者之间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互补互助,加强合作,健全和完善“以区域市场机制为基础,利益协调机制为前提,区域协作机制为核心,政府调控机制为手段,区域互助机制为补充”的区域联动协调机制(如图1所示),形成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新型合作区。区域联动协调机制的完善,将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重要的体制和制度保障,也是今后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着力加强的工作重点。
  1、健全和完善区域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区域互动协调机制的基础。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可以说就是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过程,市场机制像一只看不见的手,遵循比较优势原理,自觉引导资源要素、生产要素在区域内流动,通过资源互补、产品互补和产业互补链条,实现区域的合理分工和优势互补,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内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还存在许多不足,市场化程度不如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这也是海西区之所以逊于它们的重要原因。在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合作的过程中,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学习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的先进经验,加快推进市场经济建设,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紧密对接,打破区域壁垒和市场分割,加快构筑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区域大市场,制定统一的区域性商品市场法规和标准,创造公开、透明、稳定、和谐的市场环境,真正建立区域市场机制,实现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
  2、健全和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互惠互利、利益共享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提。区域互动协调机制只有建立在利益均等的基础上,才有存在的可能。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区域的经济分工是在市场的自动支配下进行的,必然导致不同区域的收益不同,不可避免地将会引起区域利益的冲突。受益大的区域希望能够加强分工合作,扩大分工的领域和规模,受益小的区域希望能够采取保护措施,阻碍分工和合作,最终必将导致区域分工协作的破裂。因此,必须要建立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有效维护各区域利益的协调,收益均沾、利益共享,才能充分调动区域协作的积极性。
  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是从区域的整体利益出发,对区域内各次区域的分工合作所获得的经济利益进行协调的机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营造平等的发展环境。区域内要统一规则,规范各类政策法规,比如统一税收优惠政策、招商引资政策,防止各地区为了自身利益,出台特殊优惠政策,避免恶性竞争,使得各区域都有平等的发展机会,都有权分享区域协作带来的收益;二是完善要素价格的形成机制和分配机制。在充分考虑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程度和各区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要素价格的形成机制,合理确定要素在各个区域的价格,同时,合理确定各区域协作收益的分配比例与方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三是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在利益兼顾、适当补偿的原则指导下,对因参与区域协作分工而暂时蒙受损失的一方,或因自身发展能力相对较弱而处于相对落后的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和政策上给予适当的支持和相应的补偿。
  3、健全和完善区域协作机制。根据比较优势原理,由于各个区域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使得这些区域有进行分工的动机以提高收益和效率,在区域分工中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关系。而有分工就必然会产生合作,将能更有效地整合各区域的优势,实现整体利益的最优化。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都拥有自己的城市群、经济中心、出海口和相应的纵深内陆腹地,在发展上具有许多相似性,但在资源、要素、产业等各方面又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同时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比如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独特的对台优势、侨乡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和文化旅游优势,长三角经济区具有金融优势、科技优势,珠三角经济区具有加工贸易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它们的互补性比较强,通过完善区域协作机制,调整和优化区域内的生产结构,规范分工合作,有利于实现三个地区间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形成新的区域经济格局。可以说,健全和完善区域协作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
  健全和完善区域协作机制就是要从三大区域的共同目标和整体利益诉求出发,以“区域统筹、优势互补、合理分工、合作共赢、协调发展”为原则,采取统筹规划、高层协商、政策文件交换、建立信息共享和交流平台、召开区域协调会、论坛等各种运作方式,达成各种必要的区域性法规、协议等,并将之固态化、常态化,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运作机制。这样可以使三大区域结合成紧密型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合作区,使各区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整合各方面的优势,弥补彼此的不足,在优势整合中提高整体的素质和竞争力。同时,在各区域内部,可以根据本区域自身的特色、优势,在与其他区域协商对话的基础上,在发展规划上 实施错位发展,尽量避免重复建设和产业趋同,并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在本区域的龙头带动作用,负责组织、协调本区域内经济、社会的整体运作和发展。
  4、健全和完善政府调控机制。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的协调发展是通过协调来实现效率和利益最优化的,而协调的手段一是市场调节,二是政府调控。通过市场的自动调节,资源、要素可以在区域市场内自由流动,实现最优配置。但这还不够,还需要政府对整个区域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在市场和政府的协同作用下,才能实现区域利益的帕累托最优。特别是在我国特殊的国情下,政府还充当规范市场竞争机制的职责,可以说,政府既是规范市场竞争机制的主要责任者和引导者,又是完善区域协作机制的主导者和协调者,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
  作为规范市场竞争机制的主要责任者和引导者,政府的重要职责就是建立和保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引导区域间资源和要素在市场上的流动;同时,针对市场上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完善市场调节功能,弥补市场缺陷,纠正市场失灵,提高调控效率。
  作为完善区域协作机制的主导者和协调者,政府的重要职责就是通过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服务功能,研究制定规划、协议,出台相关政策,构建协作平台,主导区域协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同时,协调各区域开展多层次、多途径、多方位的合作,积极处理合作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
  为了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协调中责任者和引导者、主导者和协调者的作用,需要健全和完善政府调控机制。完善的政府调控机制就是要将区域管理协调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核心,在制度、机构建设、管理等方面予以创新和完善。首先,建立和完善规范区域竞争、协作、交流和管理的制度体系,从制度上保证区域合作的顺利进行。其次,组建跨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管理机构,由该机构统一对区域发展进行规划、实施、管理、协调,特别要监督和约束各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短期行为。最后,在政府的管理方式、方法、手段上予以创新,
  5、健全和完善区域互助机制。区域互助机制是区域互动协调机制的重要补充。目前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在经济发展上领先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并且与海西紧密相邻,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帮助海西更好更快地发展。同时,海峡西岸经济区在许多方面也有自身的优势和经验,也可以有效帮助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获得更好的发展。
  健全和完善区域互助机制,就是要建立起长效的区域互帮互助工作机制,在产业、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各个方面做好海西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对口援助,同时,制定区域应急保障互助方案,建立应急资源数据库,有效调配资源互相支持、互相帮助。
  整体上看,上述五个机制相互交融、相互联动,是区域互动协调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起完善的区域互动协调机制,将有效打破区域分割的状况,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合作的纵深发展,从而促进整个东南沿海经济带的大发展。
  
  

标签:区域经济 竞争力 探讨 联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