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作文 > 正文

技术创新对于就业的冲击 技术创新对中国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时间:2019-02-0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技术创新对就业来说有利有弊。文章阐述了技术创新对就业的破坏机制和创造机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30多年的技术创新对我国就业总量的综合影响为负。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劳动力素质与高技术的不匹配以及劳动力流动性差而造成的结构性失业严重,且由于我国产品创新不足、工资刚性、劳动资本市场不完善等原因,使得技术创新的就业补偿机制发挥不充分。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行建议。
  [关键词]技术创新;就业破坏机制;就业创造机制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2-0162-04
  技术的创新给全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保持长久竞争力的法宝,然而技术创新对于就业的影响似乎并不是完全的正面。19世纪的“李嘉图之谜”概括了技术创新对就业的积极及消极影响,古典经济学家与马克思等著名的“机器之争”揭示出技术创新与就业的关系似乎并非一个简单的正负能说清楚。进入现代,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用实际的数据来验证两者之间的关系:阿吉翁和霍伊特为代表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将熊彼特“创造性破坏”机理模型化,得出技术进步增加失业率的结论;Vivarelli(1995)和Petit(1995)则总结出技术创新对于就业的补偿机制;而Bharat Trehan(2003)则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的技术优势来判断其对就业的影响。在国内也不乏用中国的宏观数据考察技术创新与就业关系的学者,大部分学者认为目前我国技术创新与就业呈现非一致的变化。张军(2002)认为,技术创新及其相应的资本深化过程,使得资本对劳动的挤出效应不断扩大,从而就业弹性不断下降。姚战琪、夏杰长(2005)认为,现阶段技术创新和进步带来严重的结构性失业,主张利用禀赋优势选择正确的技术发展路径。宁光杰(2007)认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补偿是不充分的,各种补偿机制之间存在内在的矛盾。然而,很少有人分别从技术创新对就业破坏机制和补偿机制人手分析这种非一致变化的原因。本文希望能在这方面做出相应的分析,为解决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提出建议。
  一、技术创新对就业的影响机制
  (一)技术创新对就业的破坏机制
  技术创新对就业的破坏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作用机理可用图-1进行简要概括。
  1 生产率提高的替代效应。技术创新使传统产业的机器设备更新速度加快,从半机械化、机械化,再到自动化和信息化,因而,相对原来的机器而言,如今的机器操作更加简单,生产流程速度加快,降低了劳动强度,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据统计,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消除130万个就业机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在同等时间内所能支配控制的物质资源将增加,出于对超额利润的不断追求,人们将追加物质投资,这也意味着资本有机构成将不断提高,即投资增加时劳动的份额将减少,因而其对就业的破坏作用将扩大。
  2 “高技术”对“低技能”的挤出效应。技术创新会引起传统产业的改造以及新产业新部门的出现,新技术的出现对劳动力会有一定的要求,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会发生极大变化,许多劳动者的技能可能不能满足新技术的要求,从而被排挤出企业。同时,即使能够符合其他企业的要求,也可能由于地域和时间等原因不能及时就业。如图2所示,假设劳动供给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S1,在技术创新前企业对劳动的需求为D1,这时就业量为L1。随着技术的创新,企业产能扩大,对劳动需求增加到D2,均衡就业量为L3,但是由于许多劳动者的技能不能满足当前企业的需求,于是企业对当前技能水平劳动力的实际需求为虚线所表示的量,均衡交点为E:,此时就业量为L2,而所谓高技术对低技能的挤出就业量则为L3-L2。
  
  (二)技术创新对就业的创造机制
  技术创新对就业的创造机制相较其破坏机制而言更为复杂,其主要通过产品价格、新产品、实际工资、新投资、收入这五个方面影响就业,其作用的分析框架如图-3所示。
  1 低成本带来的生产扩大效应。单位产品产出时间缩短,资本回收周期也缩短,继而减少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另外,新的工艺或创新的管理方式的出现能够减少资本和劳动消耗,减少了投入成本。而随着产品单位成本的降低,竞争的市场中企业倾向于用自己的低成本优势,采用降价政策吸引更多的需求。需求增加,企业必然会扩大生产,于是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则更多的就业岗位就被创造出来。其作用的机制可概括为:技术创新→投入的劳动成本的节约→产品的价格下降→购买力增大→需求增加→就业增加。
  2 工资下降的产出效应以及劳动对资本的替代效应。技术创新会导致机器对劳动的替代,于是出现大量技术性失业人口,随着劳动供给的增加,劳动的价格必然下降,即劳动者的实际工资降低。工资的下降引起的产出效应指的是,由于劳动价格降低,企业雇佣同样多的劳动力所需费用降低,则单位产品的成本降低,于是在总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有能力雇佣更多的劳动;工资降低引起的劳动对资本的替代效应指的是,劳动者的实际工资的降低使得劳动相对于资本更便宜,于是企业倾向于在产品生产中更多使用劳动力,采用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技术,这样一来,劳动对资本就产生了替代,继而增加了劳动需求。
  3 新产品和新机器创造的需求效应。技术的创新,会创造出新的产品、新的机器,而新产品和新机器会带来新的消费与投资,随着产出的扩大,就出现了新的就业机会。首先,新产品、新机器本身的出现就会刺激消费,创造需求,从而增加就业人员;其次,产品创新还将影响其他产业,特别是与其关联度很高的产业。随着该新产品在商业上的极大成功,通过扩散效应,该行业对上游企业的产品需求增加,同时会带动下游企业出现新一轮产品创新等,进一步增加社会需求。另外,也会对其周边企业产生冲击,刺激其改进工艺,提高企业竞争力,继而引发整个产业结构发生变革等,最终带来更多的产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4 新投资带来的资本化效应。首先,技术创新会引起社会平均成本下降,继而产品价格下降,社会需求增加,产出随之增加,企业获得的利润增加;其次,个别企业的技术创新会给其带来成本优势或垄断优势,工艺的创新使得创新企业拥有成本优势,而产品创新将使企业拥有独一无二的产品,两者都会使企业获得高额垄断利润。为了谋取更多的利润,企业有了追加投资的动力,而由于获得了更多的收益,企业家也有了追加投资的能力。另外,由于该行业技术创新带来的高利润也会吸引其他投资者的加入,所有这些新投资的加入,都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5 高利润带来的收入效应。技术创新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而这些利润会引起全社会收益、平均收入的增加,于是从以下方面带动就业。首先,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预算线外移,整个社会有效需求旺盛,诱致社会供给增加,从而导致就业增加。其次,人们对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卫生保 健、旅游等精神需求增加,这些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它们的快速发展也就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另外,人们出于谨慎动机,将获得的收入不用于消费而进行储蓄,这样就为投资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从而为各类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我国技术创新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的构建
  本文选择的具体模型如式(1)。
  1n(L)=c(1)+c(2)×1n(Y)+c(3)×TFP (1)
  式(1)中,ln(L)指的是对就业人员数取对数;1n(Y)指的是对全年产值,即对当年的实际GDP取对数;TFP指的是技术创新率。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实证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9》。首先,有关就业的描述指标,本文选取就业总量的对数这个变量,而解释变量生产总值则选用的是扣除价格指数的实际GDP。其次,对于技术创新的度量,本文借用全要素生产率这一指标来代替技术创新率,其计算方法则采用索洛残差法。
  (三)实证结果分析
  1 1nL与TFP之间的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1)平稳性检验。对1nL与TFP进行平稳性检验,运用ADF单位根检验法,借助Eviews软件的检验结果(见表-1)。(2)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建立变量?1nL与TFP的组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到实证结果如表-2所示。我们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lnL与TFP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即TFP的变动可以引起?lnL的变动,TFP是?lnL变动的原因。这样可以说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技术创新确实对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技术创新是就业变动的原因。
  2 数据的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表明,本模型拟合优度十分理想,全年产值及技术创新率对就业都有显著影响,对应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3455、-0.2439,国民生产总值对就业存在正的影响,而技术创新率对就业增长率有明显的负效应。据此,我们得出目前来说我国技术创新对就业的综合效应为负,即“破坏”效应大于“创造”效应。
  三、我国技术创新的就业综合效应为负的原因
  (一)高技术与低技能的不匹配等劳动力供需不匹配现象严重
  我国国民整体素质偏低,教育水平十分低下,中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且我国近年来对职业教育也越来越不重视,技工学校的数量、教职工数以及在校学生不断减少,从而导致专业技术工人短缺。与此同时,随着企业不断地技术创新,其衍生的新产业对劳动力的技能有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的是掌握先进技术、能熟练使用先进设备的劳动力。而新技术的掌握需要时间成本和培训成本,劳动力的供给不能得到及时相应的改变,以至于这些新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得不到满足。另外,由于我国目前的劳动力市场并不完善,传统的户籍制度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分散又进一步阻碍了各地区之间劳动力的流通,从另一方面加剧了结构性失业。
  (二)技术创新的就业补偿效应未充分发挥
  1 产品创新缺乏,且技术创新扩散力不够。目前,我国取得的技术创新大多是工艺创新而非产品创新,大多是在引入国外技术和新产品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渐进式创新。一方面,缺乏新市场的开辟,没有增加更多新需求;另一方面,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较弱,扩大投资积极性不够。另外,我国技术创新基础薄弱,研发经费和科研人员不足等使得技术创新的扩散的客观条件不够完备,即使出现技术创新,也难以扩散形成规模产业。
  2 工资刚性,缺乏劳动替代资本的积极性。尽管经济增长很快,但促使经济增长的信息技术进步造成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无法使对劳动的需求按经济增长的比率增加。与此同时,所有制的改制,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使得企业按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支付工资,并解雇低效益的工人。虽然我国没有国外那样势力强大的工会组织,但为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我国设立了最低工资等制度,这些都影响了工资的升降。另外,我国本身就存在大量失业人口,再加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即使增加一些技术性失业人口,也不会影响劳动供给曲线太大变化。
  3 市场竞争不完全,价格不随供求灵活变动。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就业创造机制即是价格降低而增加的商品需求。然而,在我国除了部分电子产品通信产品价格有所下降之外,许多生活必需品以及其他产品的价格并没有降低,有些反而在不断升高。目前,我国市场机制不完善,市场中存在许多影响有效竞争的障碍,且大多数市场都是垄断市场,市场价格由处于垄断地位的大公司一手操纵,以至于价格不随供求灵活变动。因而,即使技术创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产品的单位成本,产品需求也无法提升。
  4 资本深化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趋向资本密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在走一条资本不断深化的道路,且愈演愈烈,于是即使追加再多的投资,随着资本吸纳能力的减弱,对就业总量的负影响也就会加大。近些年来,虽然投资成为拉动我国经济的主要推手,但由于我国主要的投资为固定投资,创造的就业岗位较之服务业和民营企业少之又少。另外,随着劳动力用工成本的提高,一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今资本密集程度越来越高,如家具行业、食品加工等的资本密集度指标与机械制造、钢材等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差距越来越小。
  (三)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就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不够
  虽然目前我国产业结构正不断地完善,第一产业平稳下降,第二产业产值在稳定中有所上升,第三产业则持续上升,可是我国就业结构并没有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当前的服务行业主要以商业等低技能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为主,而智力型服务如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却发展相当缓慢,服务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很低。另外,由于目前我国许多第三产业比如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等行业,虽然就业弹性大,然而这些行业大多被垄断,进入门槛较高,缺乏有力竞争,高价又抑制居民的消费,继而进一步抑制了这些行业的继续发展,最终限制了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
  四、促进技术创新与就业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提高全民素质,减少结构性失业
  首先,要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尤其是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从而提高经济活动人口的整体素质。其次,优化高校的人才培养机构,开设与社会需求相对应的专业课程,及时根据社会形势变化对专业设置进行动态调整,并更多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社会经验。再次,完善职业培训制度,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进行针对性强的在职培训,并重视对劳动者的继续教育,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劳动者对新职业的转换和适应能力。
  (二)制定以增加就业为主要目标的技术创新政策
  一是通过补助、税收、贴息等政策,引导企业在引进技术时偏向能提高劳动吸收能力的技术,促进新兴行业的兴起,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加快科技产业化进程,加强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与联系,提高研究和开发的效率,加大对科研成果产品化、商品化、产业化的支持力度。三是大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设立创新基金,放宽进入市场的准入条件,拓展其融资渠道等给予中小企业足够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
  (三)放松对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管制
  目前来说,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不成熟,必须进一步放松对工资的管制,即由劳动力供求来决定劳动力价格,放宽对最低工资标准的管制。同时,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以放松对劳动力流动和就业的限制。而在资本市场中,适度放松对资本市场的管制有利于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提高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建设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监管体系。
  (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首先,健全服务行业的市场竞争机制,加快服务行业的改革和重组,让企业进入市场成为真正的主体,取消市场进入壁垒,使其完全市场化。其次,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行业的企业也注重技术创新,引进新技术、新产品,将技术创新的成果融入该产业,提高员工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再次,加大对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有关服务业的法律和法规,同时建立并完善信息咨询服务等,为服务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注释:
  ①本文并不是否认最低工资等保障民生的制度所起到的作用,只是为了强调我国工资的自由升降受到多方制约。
  
  [责任编辑:唐玉萍]

标签:技术创新 中国 就业 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