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中考作文 > 正文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路径研究 [江苏省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分析]

时间:2019-02-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运用产品内分工理论,特别是模块化分工及其组织机制,分析江苏省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及其症结所在,为江苏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服务。   关键词:产业集群;产品内分工;模块化;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6-0057-02
  1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的产业集群抓住历史机遇,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江苏省产业集群大多集中在承接外国公司“来料加工”、“贴牌生产”的劳动密集型制造行业,集群组织内部“自稔性”风险突出,创新动力不足,多年来一直被锁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低端。因此,分析江苏省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探索集群转型升级的可行路径,是摆在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部门面前的一项非常紧迫和重要的课题。
  2 江苏省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江苏省的产业在地域上的集中度较高。江苏省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纺织等行业集聚效应明显。即江苏省的产业集群主要为传统比较优势行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造等)、机械(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专用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等)、化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塑料制品等)、冶金(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和部分接包行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其中,电子信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纺织等行业主要以中小企业集群的形式存在,如电子信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主要集中于苏州、无锡等地,苏州的丝绸、亚麻生产集群,常州灯心绒、牛仔布生产集群等;医药、化工等行业则是集中度较高的行业,其产值主要集中于大型企业,如医药行业主要为南京医药产业集团和扬子江药业集团,石化行业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石油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金陵分公司为主。江苏省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机械制造业有比较完整的价值链,如南通是纺织基地,主要提供初级加工品,常州为牛仔布的生产基地,提供中间产品,而无锡是服装加工基地,生产出最终产品,且这些传统行业主要集中于苏南,地域集中度较高,行业集中度较低;石化、冶金等传统重工业则主要为大型企业,地理分布较分散,但是集中度相对较高;电子信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集中于苏州、无锡等地,主要为外商投资企业,负责零部件加工,属于接包型企业,处于电子信息行业的价值链低端,没有完整的价值链。
  3 江苏省产业集群的主要问题
  江苏省的产业集群较发达,即产业组织的空间结构较集中,但是江苏省的产业集群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纺织业过度竞争。江苏省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纺织业的年产值分别占全国的21.4%、21%,且主要集中于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等苏南、苏中城市,地理集中度较高。但是,江苏省的纺织业也存在着中国纺织业的通病。首先,纺织行业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现象,即产品研发、品牌营销等附加值较大的部分小,普通加工等低附加值部分大,如江苏省知名服装企业只有红豆、波司登两家企业;其次中小企业协作能力不强,且过度竞争现象严重;第三,纺织机械生产水平低,大型生产机械需要从国外进口。
  (2)钢铁等传统重工业集中度较低。由于钢铁行业进入壁垒高,规模经济比较明显,所以钢铁行业的合理集中度应该处于较高水平,这样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和降低成本,江苏省内就有江苏沙钢、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申特钢铁有限公司等十几家钢铁公司,且规模大小相当,所以钢铁行业集中度较低。
  (3)电子信息等制造行业的同构性、附加值低。江苏省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全国的份额为23%,且主要集中于苏南地区,地域集中度较高,如苏州工业园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个集群2010年总产值占江苏省GDP总量的3.92%、4?14%、3.48%。苏南地区成为了全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领头羊,但是苏南产业集群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苏南地区制造业以FDI为主,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中,国有控股44家,私营企业969家,外商投资1660家,可见外商占据了半壁江山,这些外商投资企业以出口为主,如2008年外资企业出口量前100家企业中,电子信息制造行业72家(其中苏州57家),外商投资行业或外商并购本地企业并不会带来预期的技术外溢和技术转移(Joel Stiebale and Frank Reize,2011)。
  其次,苏州等电子制造业集群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利润率较低,如2008年利润率仅为6.65%,在江苏省制造行业中排倒数第三(家具制造业利润率为6?2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为2.28%)。
  第三,苏南电子产业集群内部同构程度较高,即生产相同产品的行业聚集,而不是一个较完整的产业链,这些大多集群内部的企业多是国外企业下包网络中的加工厂,如2009年江苏省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总产值的68.8%用于出口,这些加工企业之间的大多数是相互独立的,企业之间并没有合作关系,如昆山工业园区最大的电子制造企业仁宝、富士康是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企业产品多直接出口到日本、韩国、新加坡、韩国等地,就连规模最小的产品也用来直接出口。
  所以苏南的产业集群内部并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企业网络,只是相同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而已,其竞争优势来源于廉价的劳动力和便利的交通。随着用工成本的增加和交通的日益发达,苏南地区的传统优势将消失,如不及时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可能会导致产业空心化。
  4 江苏省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上升,江苏省的劳动力成本以及环境成本也在逐渐上升,苏南一些中小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成本压力。因此,要借鉴国外高科技产业集群升级的经验,进行产业转型和升级,积极培育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生产方式上,积极利用模块化带来的竞争优势,嵌入全球价值链中去,并不断地向价值链高端攀升,通过创新大力推动江苏省产业集群升级。
  4.1 基于企业层面的分析与探索
  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使得原本的垂直一体化生产模式已显得力不从心。如何协调客户需求的多样性与大规模生产的要求,模块化组织的优势逐渐得到显现。模块化作为一种新的组织模式以及产业结构的本质,作为使企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巨大的变化,其地位日益重要。因此,要积极把握江苏省的新一轮产业发展机遇,借助全球企业网络分工带来的契机,使产业和企业融入到全球模块化生产网络中去,从而获得经济利益。第一,企业可以将业务流程分割成不同的模块生产加工单位,在内部形成模块化分工体系,将不同的模块化部件组装起来,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第二,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根据模块在业务流程中的战略地位及在价值链中附加值的高低,来确定哪些业务应该由自己完成,哪些业务可以外包给其他企业,形成跨企业的模块化价值网络。第三,企业可以通过削减管理层次,跨越组织部门界限,重组企业组织结构,使模块化企业网络更为扁平和柔性化。加强部门及员工间的沟通,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4.2 基于产业层面的分析与探索
  在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以及我国作为新兴市场等因素的影响下,不可否认我国已然成为全球制造业的极具重要性的“世界工厂”。跨国公司往往选择在本地购买原材料和零部件,但随着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跨国公司实施全球性发展战略,形成了模块供应商体系。这同时也为江苏的中小企业嵌入跨国企业的全球生产体系创造了契机。目前江苏中小企业集聚而成的产业集群为发展模块化企业价值网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是一大优势。因此江苏省应该积极创造外部条件,促进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优化和升级,扶持产业集群中的领先企业做大做强,以此带动整个集群的发展,提高江苏省产业集群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逐步从OEM(原始设备制造)过渡到ODM(原始设计制造),再提升到OBM(原始品牌制造),是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融入全球价值链、获取潜在发展空间的主要战略选择。江苏省目前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主要以OEM代工为主,在此基础上应积极发展自有品牌,着力于提升研发设计能力和营销能力,提高本土商品的国际知名度,进而增强我国的产业竞争力。
  为实现江苏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成功升级,应通过模块化分工,提高集群内企业之间的配套协作能力,将单个企业的优势集合为集群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链条,从而提升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同时,应该积极加强区域合作,通过完善产业服务链条,创立科技中介组织,以及建立技术检测等信息平台和服务机构,致力于营造创新环境,建立研发中心和商业协会,形成整合各方优势的模块化产业集群。
  4.3 基于政府层面的分析与探索
  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分工形态,产业模块化为集成商和模块供应商提供了良好的共同升级的互动机制。在模块化的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在关系上的互补性和对等性,使得模块供应商有更多机会向价值链的高端攀升,若江苏省的供应商能够积极嵌入到全球价值链当中去,就能在产业优化和升级中取得有利的地位。目前江苏省的电子信息产业的主导力量从品牌制造商向专业的模块供应商转移,并且在不同的价值模块领域这些供应商都具备关键性的影响,这为江苏省产业集群的升级和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江苏省的许多产业集群正在从价值链低端粗放型向价值链高端集约型转变。但高端集约型的经济系统更为复杂,这就要求江苏省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应当大规模地向模块化产业集群转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纵向一体化的生产模式应当被摒弃,通过横向的流程重组和产业重组,专注于研发核心模块,有能力为国内外的龙头企业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模块,形成一流的模块品牌供应商。而针对有具有竞争优势的国内大型企业,应将自身角色定位于模块集成者和标准的制定者。大型企业要努力控制“看得见的信息”,并处理好关键的“看不见的信息”,努力成为模块化系统开拓者,争取成为模块化生产网络中的领头企业。对于集群内的中小型企业,应该把发挥自己的优势,大力挖掘“看不见的信息”,潜心致力于模块的设计和研发,掌握最新的技术进展并且不失时机的进行技术创新,将本企业的优势与相关的新兴产业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地从模块设计中获利。
  参考文献
  [1]卢锋.产品内分工[J].经济学季刊,2004,(1).
  [2]钱书法.不同网络分工组织的效率比较[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7).
  [3]张纪.产品内国际分工中的收益分配[J].中国工业经济,2006,(7).
  [4]曾铮,王鹏.产品内分工理论与价值链理论的渗透与耦合[J].财贸经济,2007,(3).
  [5]高敬峰.国外产品内分工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7,(2).
  

标签:江苏省 路径 产业集群 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