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周公解梦 > 正文

【“活”读名著在于“动”】活在名著中的女性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文学名著是文化精华的沉淀,是人生智慧的结晶。名著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学生对于阅读名著兴味索然,只是出于考试的压力他们不得不强迫自己去读名著,造成阅读效率低下。有的教师在名著教学中以考代读,通过让学生做名著阅读的题目背诵答案的方式应付教学任务。这些都造成名著阅读死板僵化,达不到应有的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传承优秀文化的目的。高效的名著阅读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这就是所谓的“活”读。笔者认为“活”读名著在于“动”,这里的“动”指开展一些与名著阅读相关的活动。通过开展观看音像、微博发帖、百家争鸣、舞台演绎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把学生从死读书的困境中解放出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使名著阅读发挥较好的育人功效。
  一、动用音像,鲜活记忆
  虽然我们要求学生阅读名著要多看纸质原著,这样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想象能力,但是在看原著的基础之上,也要让他们了解相关的音像材料,这样能使学生对于名著记忆更加鲜活,印象会更加深刻和持久。由于名著里故事情节的时代背景与现代社会相距甚远,因而动用音像材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原著文字描写的场景。没有一定基础的真切体验,文字上描写的内容就越趋于符号化,对文学名著的理解深度是和人曾有过的社会体验有直接关系的。体验越丰富,把文字转换成场景就越生动鲜活,理解也就较为深刻。实际上,观看有关名著的音像,是我们能够提供给学生名著描绘内容的最有效的体验活动。因为我们很难带着学生走进名著所描绘的环境里去,我们能做到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选取相关音像材料,让学生观看。
  另外,观看视听材料,也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例如《三国演义》,故事繁杂,人物众多,而且原著带有文言文的特点,不少学生缺乏阅读兴趣,不愿意认真读下去。我们组织学生观看了录相《易中天品三国》中的片断――《真假曹操》,易中天教授讲评时语言的幽默、风趣和内容的生动、充实,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我们还选择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片断“赵子龙单骑救主”、“张飞大闹长坂桥”等。曲折的故事情节,鲜明的故事形象,大气磅礴的场面、豪迈雄壮的音乐,无不让在座的学生为之震撼、倾倒。他们阅读原著的愿望,立即变得十分强烈。
  动用音像资料组织名著阅读教学,要明白阅读原文与观看视听材料的主次关系,不能仅用观看音像代替阅读原文,观看是为了更好地阅读,动用音像材料是为了给学生阅读原文作铺垫,也是为了巩固阅读的成果。对于音像材料也要适当地剪切,这样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二、动用网络,活跃氛围
  有效的阅读离不开对阅读内容的点评,对原文进行点评是阅读的良好习惯,不少名人对阅读内容点评得都很好,值得学习推广。例如毛泽东点评《二十五史》,金圣叹点评《水浒传》,蔡元放点评《东周列国志》,这些点评提高了阅读效果和阅读品味,也是智慧火花的闪耀,成了后人阅读的借鉴和宝贵文化财富。
  不作点评,在阅读过程中的主观感悟,往往流星般地稍纵即逝;作了点评,哪怕是只言片语,也会积少成多,汇成灿烂星空。这对下一步的作文或阅读,都是非常有益的。点评可多可少,文字可长可短。如阅读《三国演义》第一回,曹操诬陷叔父,骗过曹嵩的一段,我们可以在旁点评:“曹操奸诈机变,天生一个小滑头。”或是“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等。
  在时尚流行文化的冲击下,在高雅艺术、精英文化日渐衰微的现实中,应该正视现实,合理利用时尚因素,积极推行文学名著阅读,这对于读者的精神建构以及今后一个良好文化环境的形成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时下流行的网络微博的特点就是简短、及时、互动。动用网络微博对名著点评随意性强,简单灵活,不拘一格。动用网络微博,开展短平快的名著点评更能让学生乐于接受和参加。利用微博开展对名著的点评活动,能更好地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于活跃阅读和点评的氛围有很大作用。学生通过微博发表名著点评,可以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跟帖交流观点,不仅能有效促进和激发学生阅读名著,也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师也通过微博及跟帖,了解学生的阅读名著的状况,便于调整阅读名著的教学计划、改进名著教学方法。阅读本是一种个人行为,动用网络微博点评交流,使它变成一种集体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效应。同学们相互学习,相互感染,相互竞争,不仅营造了浓郁的读书氛围,而且使自己的阅读目标得到了支持,阅读兴趣得到了强化,阅读视野得到了拓展。有了网络这个平台,名著阅读和点评就一定会活跃起来。
  三、动口争鸣,激活思维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对名著理解也会不同,有不同就要有争鸣,网络微博点评是一种很好的互动、交流、争鸣的方式。举办辩论会是一种更为直接激烈的争鸣方式。让学生动口争鸣,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不应表现为居高临下和替代,而应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发现、讨论、争鸣中张扬个性,教师应该敏锐地捕捉学生刚刚萌生的思维之光,不失时机地艺术地加以培养引导,设计争鸣话题,并激发学生发表观点的热情,这样的教学才能呈现出开放的理想境界。开展辩论活动前,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辩题,教师提供意见和指导,再由学生自行确定组织正方和反方,然后各自选派干将精心策划,翻阅大量的资料。例如我曾在班中举行过一次林黛玉派和薛宝钗派的辩论,唇枪舌剑历时一个多小时,场面空前激烈,最终还未分出胜负。如果不是事先作好充分的准备,任何一方都将会不堪一击。而正因为学生们极其熟悉作品,并翻阅了大量的“红学”研究文章,所以能言人所未言,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以至老是使对方措手不及,一时不能取胜。在辩论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环境氛围,促进学生之间交流互动,鼓励大家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理解和宽容,要善待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养成虚怀若谷的美德,与大家共同分享收获的喜悦。
  四、动手改编,灵活运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和灵活运用名著的精华,可以要求和指导学生把名著的重要章节改编成各种体裁,如舞台剧、电影剧本、穿越小说等,这样能更好地将阅读和写作联系起来,在阅读名著教学中开展这种活动,能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关注语文教学中的读写一体化,在读中写,在写中读,这是语文教学中一种切实有效的途径。一个擅长写的人,一定有着很好的阅读与领悟能力,而一个会读的人,却不一定会写。这是因为读的是现成的、别人的东西,它并不需要我们去再创造,而写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它是自己独特的体会和感受,它需要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来支持,它存在一个如何设计与构建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写比读要难,要求要更高。指导学生将名著改编成舞台剧、电影剧本、穿越小说等,不仅培养学生较高的阅读和领悟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较高的写作能力。
  把名著重要章节改编舞台剧,和原著相比,显得形式活泼,短小精悍,可以培养学生选材、设置矛盾冲突的能力,以及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能力。通过对名著重要章节的舞台剧的自编自演,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开展这种形式的活动,可以说是学生阅读名著所有活动中最让他们终生难忘的活动。电影剧本比舞台剧复杂,只要注意好场景切换和环境描写就可以尝试。穿越小说是让现代人甚至是作者自己参与到名著描写的情节和场景中去,发生情感和思想的碰撞,这对理解名著内容及人物思想性格有促进作用,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灵活的名著阅读教学方式,生动而活跃的参与形式,这些都是名著的“活”读方式,开展有效的活动,改变僵化死板的名著阅读方式,“活”读名著,读“活”名著;开展多种与名著阅读有关活动,才能让名著阅读变得生动有趣深刻有效。
  
  参考文献:
  ①吴青霞、石玮《中国古典名著课外阅读教学初探》。
  ②《新课程与你同行》系列丛书(卷二)《注重语文基础,关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写一体化》2006年12月。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乐余高级中学)

标签: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