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周公解梦 > 正文

【贫困大学生的互助】 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

时间:2019-02-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当前的贫困生资助机制局限于物质资助,尚不能满足贫困生的深层次需求。直面贫困生群体特征,切合群体多层次需求的整合性机制:互助――服务机制,能实现贫困生资助工作从“他助”向“自助”、“受偿”向“服务”、“输血”向“造血”的功能,为培养贫困生的互助、服务意识。推动其互助、服务行为提供一个重要的途径。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资助机制;互助;服务
  [中图分类号]G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1-0144-02
  据教育部2010年的初步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人数2285.15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527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人数166.1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7.27%。贫困大学生成为大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而解决贫困生的问题也成为国家、社会、大学的普遍性难题。贫困生的助困工作之所以成为一大难题。有现行助困机制存在缺陷的制度层面的问题,也有相关理论探讨的不足、没有适切性的对策等技术性问题。亦有助困工作管理者的“不作为”的因素。本文从中观层面的高校的助困机制构建方面来探讨进一步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机制问题。
  一、现有助困机制的缺陷:“资金助”的单一取向
  自从2007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之后,高校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主体各履其责。相互磨合,稳步推进着大学生资助这一民生工程的实施,“奖、贷、助、补、减、绿色通道”五位一体的多元化贫困生资助格局已基本形成,国家机构与民间奖助基金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补充角色。各省也逐步加大对助困工作的投入,各项贫困生奖、补助金也有了大幅的提高,体现出国家以及各级政府对贫困生工作的高度重视。
  纵观现有的贫困生政策及其资助举措。不论是国家、社会还是学校本身的资助行为,更多的是一种单方面的财物补偿。资助的重点更多地倾向于物质层面。忽视了精神层面、社会化层面等深层次的需求。当前的校园个体突发事件中,因贫困生心理因素产生的犯罪恶性案例比比皆是;贫困生恶意拖欠助学贷款的行为也成为高校的助困管理工作的大难题;在大学校园里,贫困生被烙上了“红字”般的标签,贫困生在现有资助体制中受益颇多。但是却始终难以摆脱贫困生的身份约束,贫困生陷入身份危机窘境;贫困生的感恩意识、社会责任感较为缺失。可见,有关贫困生的深层次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因为现行的资助机制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输血”功能,而非“造血”功能。单纯的财物补偿,只能解决贫困生的燃眉之急,却无形中忽视了这一群体的深层次需求。
  解决贫困生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综合工程。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去关注和管理。在部分院校,主要是本科院校,有诸多大学已经在探索新的贫困生资助体制,如通过成立专属的大学生资助中心专门管理助困工作,联合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关注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成立学生社团满足贫困生的群体需求,为贫困生提供就业创业的机会等。但是,尚缺乏整合性机制的出现,而这以整合性机制必须正视这一群体的特征及其各层次需求。
  二、贫困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及其群体需求
  观察、分析、总结大学生的群体特征,是开展助困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贫困大学生至少在三个方面体现出与一般大学生相区别的特征:在经济方面,体现出家庭贫困,经济来源受限;在情感方面,体现出性格内向、不苟言笑,心灵脆弱、害怕挫折,“套中人”一样拘谨地生活。不善沟通、敏感易受伤害;在社会化方面,缺少社会实践能力及实践锻炼。缺乏群体归属感,不自觉地会成为大学的边缘群体,难以从容地融入现代社会。这些群体特征折射出的便是贫困生群体的各层次需求。
  准确、全面地把握群体需求即是对助困工作开展的“内驱力”的把握,这是一切工作开展的源泉所在。贫困大学生至少有三方面的群体需求:首先,物质需求是贫困生的基本需求,对应的是经济救助与物质补偿;其次,情感需求是贫困生的深层次需求,对应的是心理平衡感、满意度、个人成就感与自我实现欲;再次,群体化需求是贫困生需求的理性层面,对应的是群体归属、社会化能力培养,交流平台、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等。助困工作的整合机制必须直面贫困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并能对其群体需求实现充分的体现和满足。
  三、整合性行动:贫困生互助――服务机制建构
  目前的贫困生资助机制主要着眼于“他助”。而非“自助”,也就是说停留在外在力量推动下的“输血”功能,而非激发贫困生主体本身的“造血”功能;贫困生资助方向主要着眼于“受偿”,而非“服务”,也就是说停留硅单纯地被动接受。而非主动地让贫困生在接受社会援助的同时,去培养贫困生的感恩意识和服务社会、回报他人的行为。整合性机制的构建即着眼于培养贫困生的互助、服务意识,推动其互助、服务行为。
  1.理念倡导:勤俭、节约、博爱、自强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亦是机制构建的灵魂所在。助困工作的整合性机制自始至终会贯彻如下的理忿:倡导勤俭节约理念,让每一个人都具备贫困生的高尚品德;倡导学雷锋做好事,让做好事成为每一个人的习惯;倡导互爱互助,自然地展示自己的爱心;倡导从点滴做起,不忽略每一个细节。这种理念的核心便是“奉献和爱心”。它遵循一个从“微爱”通过“聚爱”形成“巨爱”过程。“微爱”的理念在于倡导群体里的每一个人以及群体外的大学生和社会个体奉献出自己微小的但却是持续的爱心;“聚爱”的过程在于通过这种从小到大,从微到巨的过程,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最后累积成一种巨大的力量。该整合性机制本身就是一个互助性机制,它使得贫困生能够相互帮助,共同抵御风险,有困难一起解决。
  2.组织保障:成立大学生助团自管中心
  大学生助困自管中心是整合性机制的实体性管理机构。大学生助困管理中心营造“公社”概念,倡导组织内部的民主、平等,以及和睦、友爱。该中心承担助困工作的日常管理事务,如贫困生信息登记、检索与统计,助困岗位发布与人员删选、助困工资核算与发放。以此来减轻学工一线的工作压力,并能在实践中锻炼贫困生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该组织以社团方式运作,其组织运作方式与一般性的学生会组织、社团组织一致。同时,大学生助困管理中心将实现一个学校内部从班级到院系再到整个大学的联盟,更要实现校际联盟,目的在于实现从“微爱”到“巨爱”的过程,能够尽可能地放大其社会效应。
  3.社区建设:建设“贫困生家圆”
  建立“贫困生家园”网站。在该网站设立国家助困政策、新闻发布、优秀贫困生事迹、贫困生档案、勤工助学岗位信息、心灵聊吧、交友社区与论坛等栏目。让贫困生之间的交流冲破时空的限制,随时了解相关信息,抒发自己的情感,并对社团的建设提出建议,对活动的开展进行评价。贫困生遇有心理上的问题,即可以匿名方式与心理咨询师进行直 接的咨询;同时引入贫困生网络咨询员制度让贫困生共同参与其心理治疗和心理疏导。
  举办系列贫困生特色活动。通过开设“茶话室”、开展趣味运动会、野餐会等实际活动,以加强群体成员之间的了解,提高贫困生的社会交往能力。通过与外界建立密切的联系,进一步将其组织力量拓展到校园之外,以将这种组织化之后的爱心进一步地传递。如贫困生走进单亲家庭、孤寡老人家里为他们免费提供家政服务;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免费家教;定期去儿童福利院、敬老院等开展敬老爱幼的社区关爱活动等。
  4.基金保障:成立助困风险基金
  助困风险基金倡导李连杰先生的“壹基金”理念,即鼓励学生和老师每天捐出一毛钱。其具体的运作方式是,在学校公寓的楼道和宿舍门口、教学楼的教室门口、学校超市、食堂门口等一些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设置爱心捐款箱,当学生或者教师身上有一些角币等零钱时就生动地捐献。这种看似不显眼的捐款方式。实际上最终也能形成巨大的资金流。它可以成为一批资金充裕、随时准备着的救急资金,而这笔资金可能会因为我们的生活习惯而无形地流失。该风险基金设置特殊的用途,当群体成员没有重大意外事故时绝对不动用,专门用来应付贫困家庭和贫困生的二次灾难。我们可以称为贫困生的“银行储备金”。
  5.服务机制:运营贫困生服务组织
  贫困生服务组织弘扬助人为乐、不求回报的精神,并使得这种学雷锋做好事的实施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偶尔为之,而是成为大学生的一种习惯和永恒的品德;不仅仅是使之局限于个人的行为上,而是成为一种聚合多人力量的组织行为,使之常态化、规范化。
  贫困生服务组织为资金自筹性质的输入组织,主要解决整个助困机制的经费来源问题,其运作模式采取准公司化运作。如二手交易市场:二手书店、旧物市场:“校园壹基金”:倡导每人每天捐献一角钱;提供有偿性家政服务,从事有偿性学术、市场调查等。其准公司化运作模式的内涵是需要组织实现盈利,或者至少做到收支平衡,为整个公社提供资金源泉和资金积累。其运行区域一般限于校内。即需要他们挖掘校园潜力,在大学内部寻求商机,发挥变废为宝、点石成金的功效。该服务组织同时也是服务师生、回报社会的输出性组织。如开展失物招领、社区环保、师生服务等项目。相应地成立每个项目组的子公司。实行风险基金的救急援助。将“校园壹基金”的资金用于贫困生中的特殊成员的常规性资助。在贫困生面临重大家庭危机或个人的重大变故时的集中支付行动,以及将援助的触角延伸到贫困生群体以外。提供社区服务,如贫困生走进单亲家庭、孤寡老人家里为他们免费提供家政服务;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免费家教等。
  四、结语
  作为一个根据贫困大学生群体特征,通过切合群体多层次需求而建立的切实为解决贫困生问题而建立的整合性机制,该机制着眼于组织结构的创建与助困活动的创新,其具备的多功能效应将为大学解决贫困生问题提供一个重要的途径,如能进行有序规划和组织实施,将对高校的整个助困工作产生很好的示范效应。首先,该机制是现有的国家和大学的常规性助贫措施的重要补充。其次,该机制将为解决贫困生各种层面问题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整合机制,是一个具备解决贫困大学生共同学习、生活、工作,共同进步、一起成长的机制。最后,其企业化运作模式是培育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社会实践基地。
  [参考文献]
  [1]全国贫困生占大学生总数23%国家开通资助热线[EB/OL].新华网:http://news.省略/edu/2010-08/16/c_12448414.htm
  [2]胡恩立,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资助模式变迁与改革构想[J],中州学刊,2008,(05):141―143
  [3]陈雄辉,孙婷,黄俊毅,高校贫困大学生状况的实证研究一基于某大学的个案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9,(07):25-28
  [4]张昌勇,贫困大学生的内涵及资助模式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03):163-165
  [5]何祥林,孙丽芳,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分析[J],求索,2006,(11):118-120
  [责任编辑:侯庆海]

标签:互助 贫困 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