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祝福短信 > 正文

新课程下的初中历史教学_初中历史快速记忆法

时间:2019-01-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新课程的实施,必须深化教学改革,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线的教学套路,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创造性人。历史主体性教学还在探索、研究实施过程中,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能动地教、学生自主探究的主体性教学,这种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起着非常突出的一种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 主体性 个性差异
  新课程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法起着引领与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有效学习,现实教学目标关键在教师如何体现出主导作用。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人们的视点主要集中在教师的教课上,学生不过是教师的陪衬。教育要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但是怎样让学生发展,让学生向什么方向发展也是很重要的。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填鸭似地将学生喂“胖”了也是一种发展,但那样培养出来的可能不是人才。素质教育提倡让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这就必须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在理念上明确,历史教学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历史教学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在于让学生通过活动形成对历史的认识,形成进步的历史意识和价值观念。那么如何在教学中确定并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促使其思维、情感的发展呢?笔者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实施原则
  1.个性化原则。学生在历史学科知识和技能方面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状。主要在于学生的家庭背景,自身的学习历史的兴趣、习惯和初中教育的观念等等综合因素。
  2.主体性原则。以学生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作为历史教学的原则。因此,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让他们学会学习历史,培养历史的潜在的学科能力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历史学习活动。
  3.整体性原则。历史教学是以发展学生个性历史特征为出发点,以全体学生的历史基础和技能的提高为归宿点的教学。
  4.时代性原则。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现代教育正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的行为习惯,学生的历史学习品质和思维都已经明显地具有新时代的特点。因此,根据现代社会的要求,现在历史教学的规格和现在学生的个性差异的时代特点,我们在突出时代性的原则,这个鲜明的教学原则。
  二、命题的操作策略
  1.主题统揽策略。历史主体性教学必须以把学生作为“人”的发展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学习历史为主。困此,课堂教学就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能力为中心,以各类教学活动为重点,同时,以全面性、综合性发展性作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教学目标;以开放的、灵活的教学结构,多元互动的具体教学模式和确定教学的重点中心内容来统揽整个教学过程。
  2.个性塑造策略。由于学生历史学科个性差异突出,因此,以学生为主体的历史教学,就着眼于发展学生个性,达到最终的整体发展和提高。个性塑造或者是学生的个性发展,就是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实践的历史教学。
  3.分层分类策略。每个年级每个学生情况均有不同,同一年级同一班级学生之间也有参差,因此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实施分层分类策略。有的学生基础薄弱,有的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有的学生知识掌握熟练,但是学科能力有差距,学习方法不灵活,学习习惯不良好等等,这是现代历史教学的基本情况。面分层分类策略,就是针对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不同阶段的学生的历史学科的差距而进行的。
  4.分步推进的分阶段性策略。年级不同,时代不同,同一年级学期发展变化不同;同一学生,历史学科素质的阶段不同,因此我们因势引导,分步推进,阶段实施。
  5.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相结合的策略。历史教学不可能完全丢掉过去传统巾的好方法,因此历史主体性教学一样的要将传统的优势和新形势下拓展教学的策略相结合,适合班级学生情况,调动学生主动适应。
  6.综合发展策略。历史主体性教学,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充分施展其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按个性发展、分层发展、阶段发展策略的指导后,从而让学生在形成相应的历史学科习惯和历史学科素养以后,达到能够综合的解决、分析历史学科内综合性的问题,从而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益。
  7.创设情景策略。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说,“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这种看似没有学生直接活动的隐性方法也是一种主体性教育方式,这种方式创造的良好气氛会给教学带来好处,也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有助于课堂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特别是因历史具有过去性的特点,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历史感,在他们理解历史存在着一定困难神情况下,就更需要教师要创设一定的历史情景,通过倒设历史情景,学生“神人”历史,激发了学生兴趣,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感,从而使师生在共同融人的美好气氛里完成了特定的教学任务,增强了课堂和谐。
  8.形式、内容、手段相结合的策略。从形式上讲,每堂课教师调动20―30分钟,从内容上讲,教师选举一个或两个主干内容,以现实和历史的结合为切人点,以手段为活动的调动点,调动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愉悦地去参与操作,从过程上看,主要是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内化为自身的素质,通过技能的训练转化为学七素质,通过实践的锻炼,升华为学生素质,这样学生历史学科内在素质得以提高,得以自然强化,但是关键在于调动学生怎么做。
  9.效果检测评估策略。一是自评:阶段性总结,分类总结。调动学生自我总结,每个阶段历史学习的进步在哪些方面,是怎样提高的,突出的重要因素是什么,有哪些借鉴的经验。存在哪些不足。二是他评:学生间共同的畅所欲言,整体上的哪些进步,还有哪些该屏弃。三是师生评:通过师生对话,师生交流,信息反馈。四是巩固:学生自出单元检测,互评:学生写阶段性的历史随感,或者是阶嚣性的经验总结。五是评估体系是动态的、变化的、开放的、发展的。
  总之,只有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把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放在教学活动的首位,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注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真正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广平县南寺郎固中学)

标签:新课程 历史教学 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