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准考证 > 正文

学习《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几点体会

时间:2019-02-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一、内蒙古牧区也要建设高标准牧场    内蒙古牧区之大、之广是人所共知的,但是仍然没有高标准的牧场。因此,根据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牧区也应当在现有草原区域内,划出永久性的基本牧场,并启动对该地区的保护措施,利用维护草原的经费,提升草场保护的科技含量,集中力量确保牧场的植被生长,使牧业经营生产稳定和持续。
   二、转变牧区生产经营方式要注意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
   牧区顾名思义就是以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为主的生活区域。而内蒙古的牧区自古至今就是这样的区域。古时是逐水草而经营牧业,当代逐渐成为定点经营,当今内蒙古的牧区又处在生产经营方式转型时期。根据内蒙古2011年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内蒙古在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基础上,要培育壮大工业支柱产业,在农畜产品加工上要进一步做大,增强产业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在发展建设型畜牧业问题上,要加快转变传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推广实施联户家庭牧场等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模式,走建设型畜牧业的路子。这些推动生产方式转变的政策措施,无疑是影响内蒙古牧区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可能会对自然法则的延续产生矛盾。这些政策的运作过程“创造了新的物质条件和需求,促进了新的态度和价值取向的形成,强化了劳动分工。它还增加了社会内部的互相依赖程度,新角色、组织和活动体系也变得更加不同。”因此,在执行推进和指导内蒙古牧区社会发展的政策、制度时,很可能影响内蒙古牧区社会的变迁,此时既要考虑牧区发展的目的,也要考虑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牧区群众应当对政策和制度的实施认可,强制的态度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而且有可能导致社会情绪波动。
   三、牧区改良牲畜还任重而道远
   有专家认为气候在冬春季变暖对牲畜有利,“由于冬、春季气温升高,降雪减少,牧区雪灾趋于减少,牲畜死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 本地牲畜的体质在抵御自然灾害方面高于改良牲畜,但改良牲畜生长速度比本地牲畜要快,但成本高,主要需要耐寒棚圈和精饲料喂养。牧民认为改良牲畜抵御自然灾害的风险较大,比如,黑花白奶牛在寒冷的冬天容易被冻伤。在四子王旗主要利用母本为戈壁羊和小尾寒羊,父本为粗毛型黑头杜泊肉用公羊进行杂交, 羔羊初生重为5.3kg,最大可达7.2kg;3 月龄平均体重可达32.5kg,比当地羔羊只均增重15.20kg 。 由于培育的改良羊不断改进,养殖成本逐渐低于本地羊,而出栏时间要比本地羊快。但是改良牲畜适应于暖和又潮湿的天气,一旦冬天很冷或夏天太干燥时就不适应,有的时候冬天太冷就站不起来,尤其是改良牛。2009年冬天阿尔善宝力格苏木特别冷,有40多头西门塔尔牛冻死,本地牛生活正常。但是改良羊经过二三代的繁殖后,其适应能力也会逐渐与本地羊相媲美。在对70户牧民调查中,有68.6%的牧户还是认为本地牲畜品种较适应气候变化。因此,饲养改良牲畜还是饲养本土牲畜,仍是牧民不能确定的因素。
   四、基础设施建设及改造仍然困扰着农牧区
   当前农村牧区以前修建的小水利工程,都已长久没有维修,灌溉、饮水功能已经基本没有了。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问题,这笔资金能够及时为农牧业区解决较大的水利维修问题。例如,四子王旗江岸井灌区均存在机井老化问题。托县毡村10年前修建的引黄河渠道已经破旧不能使用,2011年因干旱,全村无水浇灌,没有种一亩地,生活窘困。
   不仅如此,如果有了维修水利建设的资金,怎样具体落实到村落和嘎查又是一个问题,也就是说已经有了维修水利设施的计划,但资金真正落实到村嘎查里还非常的困难,所以切实解决农村牧区水利维修的问题,还需把工作做得更细。
   (作者系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

标签:几点 科技创新 供给 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