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祝寿词 > 正文

关于高校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高校治安工作思考

时间:2019-02-0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大学生管理工作是高等院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的主要手段。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树立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高校管理新理念,对于提升高校管理工作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校管理工作;以人为本
  
  一、管理的界定
  关于管理的定义,在理论界至今仍未得到公认和统一。长期以来,许多中外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对管理作出了不同的解释。但一般可以认为,管理就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达到预定的管理目标,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和方法,对包括人、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等资源进行有意识、有目的协调活动的总称。从这一定义可知,管理是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标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要求管理者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式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高校管理工作的实质
  高校管理工作是随着高校这种高等教育的专门机构产生以后所出现的一种管理活动,它随着高校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而日趋丰富。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不同,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特别的教育阶段,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的传递、传播和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职责,因此,其管理工作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主要内容也更为丰富。但是,必须明确的是,对于高等院校而言,其管理工作必须以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为核心,服从、服务于这一根本任务。
  从国外有关高等院校的任务问题的认识来看,目前形成了以传授知识与发展文化科学知识,提高人的能力为主的学术本位说;以适应社会需要的社会本位说;以及以个人发展为目标,满足个体身心发展需要的个人本位说等三类主要的观点。在我国,一般认为高等院校的任务主要有三个,即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推进科学技术发展、服务社会发展需要等,其中,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最首要和最核心的任务,是不同层次的高校共同的办学目标。这也意味着,通过培养专门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智力支持,是高等学校最根本的任务,也是高等学校的各项功能中最基本的功能。由此也决定了,高等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都贯穿着育人这一核心内容,其实质就是要通过计划、组织、引导、协调等管理手段,使学校的各类资源在优化配置的过程中服务于学校人才的培养,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以人为本: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理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十七大报告则进一步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对人的主体作用的一种尊重和肯定,它既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目的地位,又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既回答了为了谁的问题,又回答了依靠谁的问题。同时,它又是一种价值取向,其核心在于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并特别强调要关注人们之间作为人的共同性和个体的差异性。因此,以人为本就是要求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的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以人为本的思想落实到高校管理工作中,就是要求高校的管理工作充分体现“人本”思想,始终强调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确立学生在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心及全面的素质,尤其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鲜明的个性,创造一种具有良好和谐、积极向上氛围的管理模式,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正如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曾经指出的:“教育是直面人、通过人和为了人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事业,人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过程的对象,所以,这是通过教书育人的活动”。也就是说,人既是教育的中心,又是教育的目的;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2005年3月,教育部修改颁布的最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则进一步明确指出“高等学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突出强调了高校教育的学生本位观,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目的。
  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贯彻到各项管理工作当中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体的差异性,帮助每个学生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的价值,通过不断满足学生各方面的正当需要来引导学生把个人的成才目标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在促进学生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的过程中,努力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这就要求高校管理工作者彻底转变观念,改变过去把学生管理工作看成“管理学生”的错误认识,改变以往的家长式、保姆式、裁判式的传统管理模式,改变过于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内在需求的做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精神,把单纯的管住学生转变为引导和服务学生,通过疏导、启发、自我教育等方式,增强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也就是说,高校的管理工作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围绕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创造各种可能创造的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内在成才动力,由高校的外在强制性管理逐步向大学生的内在自我管理转变。学生的自我管理就是指大学生自己在学校管理者的主导作用下,根据教育培养的要求,并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在高校管理工作中,这种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方法以及它在学生成才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高校管理不可替代的,也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思想的一种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小鲁. 教育作为人的生存方式[M].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2.
  [2]陈静,陈婕.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 文教资料,2010(29):175-177.
  [3]刘景昱. 坚持以人为本 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创新[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9(1):
  83-84.
  [4]史雪峰. 简谈高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艺术性[J].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3(2):
  156-157.
  
  作者简介:张娟(1981―),女,湖北仙桃人,黄冈师范学院化工学院教师。

标签:管理工作 若干 思考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