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助学贷款 > 正文

《桃花源记》的对比艺术赏析|桃花源记英文译本对比赏析

时间:2019-01-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桃花源记》的成功在于对比艺术的运用,作者将世人与桃花源人对比,现实的世界与世外桃源对比,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作品中的人暗比。文中一笔带过的刘子骥,亦是对比艺术的体现,以刘子骥之高尚,对比突出渔人人品的“低劣”(见利忘义),太守官品的“鄙劣”(急功近利)。
  关键词:对比艺术;刘子骥;高尚;桃花源记
  
  一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这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一个句子,按照鲁迅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的意见,“高尚士也”四字,似乎也在可删之列。然而文字简练干净之美恰恰是陶渊明的显著风格之一,《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可视为代表。那么是不是“高尚士也”四字,还蕴藏着我们尚未发现的深意?
  我们去探寻“高尚士也”深意的时候,却生出一份惶恐:刘子骥的高尚在哪儿?一般文章在“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的后面,常常会叙述刘子骥种种事迹,给读者一个高尚者的具体形象,可是陶渊明没有这样做。自然,陶渊明不是在做《刘子骥传》,无须也无法给读者一个清晰的高尚者形象,但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用判断句的形式,对刘子骥是高尚士加以肯定,且语含赞美之情,即是对“高尚士也”作了强调――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本可以连读,为文章补标点的人读成“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可算是间接的明证。既然作了强调,读者依然没有感知刘子骥的高尚,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
  二
  刘子骥的高尚到底在哪儿呢?我们总不能去南阳档案馆里查找。我们还是梳理一下文章内容:渔人发现桃花林,渔人进入桃花源,渔人作客桃花源,这些算是写渔人的文字;太守在渔人的带领下派人再寻桃花源,这些算是写太守与渔人的文字;刘子骥也寻桃花源,这是写刘子骥的文字。我们不难发现,在渔人发现桃花源之后,分别有太守再寻桃花源与刘子骥也寻桃花源,这两次寻找有什么不同吗?比较显然的是,性质不同,太守代表官府,代表一个政权去寻找。政府行动,规模一般比较庞大,“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可见端倪;刘子骥是个体,代表民间,规模相对比较小,“后遂无问津者”,能够证明在刘子骥以前有不同的人陆陆续续去问路。
  两次寻找的目的是否相同?一般说来,政府行为都有明显的功利色彩。人类对外太空的探索,通常是政府主导下进行的,攫取外太空已知与未知的资源是最鲜明的动机之一。太守在渔人“说如此”之后,“即遣人随其往”,文章是没有明说随其往的目的,然而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紧接着就是血腥的掠夺的人类历史看,就不难得出就是为了血腥的掠夺这一猜想。依据有二:其一,渔人离开时,桃花源人再三叮咛,“不足为外人道也”,正是担心发生血腥事件。渔人“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如果事情得以顺利,太守的人怕不会仅仅是在桃花源里吃住几天。其二,把刘子骥也寻桃花源,换成高尚人也寻桃花源,是不是意味着太守,包括渔人不是高尚的人,至少他们再寻桃花源的动机很不单纯。
  三
  比较太守渔人再寻桃花源与刘子骥也寻桃花源之后,我们发现这里别有洞天,但要说刘子骥高尚在哪里,我们还必须对发现、再寻桃花源的人物心灵进行探索。
  先说渔人。
  渔人是谁?众说纷纭,引经据典、洋洋洒洒的文章在,似乎不必多说。因为“高尚士也”,说的是刘子骥的品质,因此我们现在关注的是渔人的品质怎么样?陶渊明用“高尚”两字评价刘子骥,我用“低劣”一词概括渔人。
  渔人“缘溪行”是为了寻鱼汛,找鱼源吗?其实不见得。
  1.“缘溪行”,只见他行,不见他撒网;不撒网的渔人无论怎么说,都不是个尽职的渔人;
  2.“忽逢桃花林”,他醉心于桃花林美景,没有专意于鱼,竟至于“欲穷其林”而忘了鱼;
  3.发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时,“便舍船,从口入”,舍船便是不打鱼;
  4.进入桃花源之后一味吃酒谈天,打鱼事更是忘得九霄云外。
  5.出桃花源得船之后,也是径直“及郡下,诣太守”,心中无鱼,其意甚明。“忘路之远近”,可见到了忘我的境地,真是可笑之至了。
  渔人“缘溪行”是漫无目的的。因为漫无目的,一般行船速度不会太快,即算是寻鱼汛,因为要“寻”,且又从“林尽水源”句得出渔人是逆流而上,速度想快也快不了,所以那一天渔人的行程是远不了多少的,作为职业渔民偏不知道自己到了什么地方,能算一个合格的渔人吗?他的责任心何在。
  渔人在桃花源中“停数日”,事前是没有规划的,出来也没有先回家探亲,可见渔人不以家人为念――如果我们能够设想他有家,那么他的游手好闲、不孝不亲的形象,不就是呼之欲出吗?
  渔人出桃花源后置桃花源人的郑重告诫――不足为外人道也于脑后,先是“处处志之”,再是“诣太守,说如此”,后是“随其往”,想要做什么呢?背弃诺言,失信于人在前,媚官媚权,置人于危在后。桃花源人对于迷路的渔人,先是献酒献肉,家家邀请,临别谆谆相嘱,礼至,言尽,实在是有恩有德了。渔人偏要招引外人以相报,岂不是一个口是心非、阳奉阴违、不诚不信、以怨报德的家伙?
  再说太守。
  渔人“说如此”,我们相信不仅是说了发现桃花源的过程,还说了桃花源里的情况,而且也肯定说了桃花源的告诫,说了自己处处志之的情况。可是太守有批评渔人不诚信、不重诺的语言行为吗?教导子民,培育良知,是历史上任何一个留有政绩的官吏都想做的事情,所谓化民成俗,说的就是这个。“说如此”之后,“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一个“即”字抵得上万言千语,把太守闻报后得意的心情、贪利惟恐落后的心理、张狂无所顾忌的行为刻画出来了。太守的官品也鄙劣。
  渔人人品的“低劣”,太守官品的“鄙劣”,难怪陶渊明要在文章中强调“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因为对渔人的“低劣”,太守的“鄙劣”,作者已经作了穷形尽相的揭示――自然不在于文字的多少,而在于能够入木三分,因此读者只要按图索骥,反弹琵琶,自然就能把刘子骥的高尚提炼出来。
  从阅读角度看,我们需要把渔人、太守、刘子骥对比起来,各个人物的形象才会豁然鲜明的,即写作的时候,作者使用了一种对比的艺术。这种对比,如地下水分,隐藏于泥土岩穴,轻易不为人们所注意,需细细挖掘,原来深广汪洋。

标签:桃花源记 赏析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