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自荐信 > 正文

高职涉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探索:广州涉外经济职业学院官网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提出更高要求。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结合高等院校教学实际,探索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于增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提升学生能力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应成为培养复合型英语技术人才的验证标准。改进目前相对滞后的专业课程设置,是培养复合型、创造型应用英语人才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高职 复合型人才 培养模式
  
  服务区域经济,培养复合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高等职业英语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真正办出特色。”由此可见,为区域经济服务不仅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责,更是高职院校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的需要:一是在服务区域经济过程中可提升办学水平和学校知名度,彰显办学特色。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成绩,其社会声誉就会进一步得到提高;二是在服务区域经济过程中可加强与地方的联系,能得到地方的支持与鼓励。高职院校要和其他高校相同专业保持一定的差异性,避免正面竞争,就应根据其所处的特定区位,以就业为导向,前瞻性地瞄准区域经济增长热点,服务区域经济,在职业教育上真正办出特色。
  一、现阶段涉外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应侧重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但现阶段的高职涉外人才培养模式,采用的基本上还是传统意义上的以教授知识为主的方法,教师以教材为本源,缺乏实际例证,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没有进行合理有效的训练和辅导,使得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自信和处理能力。
  涉外专业的教学,既包括语言类课程,又包括其他专业课程,而这些课程都是由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和商务管理专业毕业的教师分别授课。语言类课程的授课教师对专业知识不甚了解,缺乏相应的行业背景,所以授课重点放在语言教学等内容上,不能使学生通过英语专业课学到专业知识,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得比较缓慢。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专业类课程的教师身上。部分教师由于自身英语水平所限,无法讲授专业方面的一些重要词汇,介绍国际市场的最新动态,教学内容体现不出时代性和前瞻性。
  专业教学实践对于在校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是增强实践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近年来各高职院校为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学校知名度,纷纷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但是这种合作在某种程度上只是停留在表面,双方各取所需,学校完成其教学计划中的实践课要求,企业得到廉价劳动力,降低用工资源成本,至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否符合从业要求却很少过问,这就使得教学与实践脱节,在就业竞争中无法体现出学生在专业和英语两个方面的优势。
  二、对我院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认识和探索
  1.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学校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开设的学科及其结构、顺序和课时分配。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培养21世纪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关键所在,建立复合型英语人才的课程体系就是要实现单科向多科的转变。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要求应该是在抓好语言基本功的同时,着重促使学生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培养应用能力。在教学的原则上,要注意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性。既要注意各门课程内在的系统性,又要注意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符合学生整体知识结构的要求。在课程安排上,要注意英语课、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基础课的合理配置。要把英语专业知识与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相关知识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科学的授课体系。
  优化课程设置,促进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平台”即公共基础平台、英语专业技能平台、英语专业知识平台,三者层次不同,但相互联系、逐层递进,构成必修课,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宽口径、厚基础”;“模块”即相关专业知识必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目的是实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分流培养,体现个性,培养复合应用型英语人才。同时,课程设置应迎合人才市场的需要,学生的就业要求及本学校的办学定位,强化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进一步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的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河北具有土地资源优势、矿产资源优势、港口优势,在太阳能、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欣欣向荣。高校应结合河北的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努力培养受社会欢迎、有特色、高质量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创出学校和专业培养人才的特色。
  2.确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础,较为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为深厚的人文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应用型英语人才。根据学生兴趣和意愿可以将相关专业分为三种培养模式:(1)钢铁冶金英语培养方向;(2)英语+文科培养方向;(3)英语+其他相关专业知识。
  (1)开设钢铁冶金英语方向等课程,结合本院的办学特色,利用优势学科资源。突出就业导向,把职业资格证书纳入教学计划。为适应社会对就业人员职业资格的需求,各个专业把职业资格考证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与专业教学相衔接,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就业竞争力。
  (2)进行英语+文科方向的课程改革,此类课程方向可以直接利用本院的师资力量,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在基础阶段,将英语作为基础平台,以学习英语为主,需修完所有英语专业基础课程学分。学生的英语基础需要比较牢固之后,加大商务英语学习力度。以对商务案例的分析和解决为主线,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组织学生对国际商务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使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贴近真实商务工作,学生在课堂上可直接面对今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真实商务问题,实现教学与商务情境的沟通与融合。同时,通过对某个商务案例的相互争辩、讨论直至共同解决,学生不仅可以巩固理论知识,还可以对概念理论形成更深刻的理解。在案例教学中,提出问题是起点,解决问题是归宿,由此达到学生知识建构的目标。应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商务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工作过程”学习法,它能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培养“知识+能力”复合型人才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
  (3)英语+相关专业知识
  我校英语专业培养计划中,其他相关专业知识主要涉及自动化、计算机和环境化学。文管经法的知识涉及较少,参照其他行业特色高校,可将各相关知识分为科技、经济贸易、法律等不同板块的知识体系,各门类涉及课时量较小。许多理工类院校采取的正是此种课程设置。尽管类似行业特色高校的英语专业已经为其英语专业开设各类相关专业知识课程,但我校外语系必须结合自身的宏观办学方针、生源质量、学生意愿和学院师资情况综合考虑。同时也需经历需求分析、目标确立、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内容测试等阶段,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复合型人才的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要把提高现有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放在首位。我院教师大多毕业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他们虽然精通英语,但对于英语以外的其他专业知识不甚了解。目前,英语专业教学中存在着从事ESP教学教师严重缺乏的问题,“这类专业往往因缺少真正能用英文讲授具有专业深度的专业课程的合格师资而举步维艰,其教学与科研既不能进入相关专业的主流,又与英语专业格格不入”。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下高校外语专业教师必须更新知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素质。
  因此,教师除要精通本学科专业外,还要了解邻近的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教师质量问题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之一,教师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英语人才的关键,要建立一支英语水平高、具备其他扎实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就需要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及自主学习和培训的方式,高校可以引进具有丰富的其他专业知识的英语人才,也可以聘请其他专业的教师承担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可以聘请非语言专业毕业的外教,利用其语言和专业优势教授课程;还可以选派英语教师进修,聘请校内外优秀教师对外语教师进行培训。应鼓励教师更新知识,为自身创造更多的学术发展机遇,为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实现教师个人的知识结构和教师队伍整体结构的多元化。
  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调整课程设置,增设新的教学内容;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体系,建立多渠道、宽口径、一才多能的涉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陈葵阳.ESP教学与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5,(6).
  [2]刘峻.高职分层次教学研究与实践.高等教育理论,2007.7.
  [3]朱敏红.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等教育理论,2007.9.
  
  本文为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立项编号为10457235)结题文章。

标签:高职 涉外 探索 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