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自我介绍 > 正文

《浮士德》与《围城》中知识分子形象比较 围城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时间:2019-01-2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浮士德》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而《围城》被称为近代的“新儒林外史”,两部都是描写知识分子精神探索的书,但由于所除时代和国别的不同,各有其特点。本文浅要分析了其中的浮士德也方鸿渐的形象,借此来比较两部作品。
  关键词:浮士德 围城 知识分子
  一、《浮士德》与《围城》简介
  歌德是德国伟大的诗人、文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被称为近代人的圣经,《浮士德》是他经过六十年的辛勤劳动和不断探索的思想和艺术总结。
  《浮士德》是一部长达一万两千一百一十行的诗剧,第一部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分五幕,二十七场。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这部不朽的诗剧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生活道路。是一部现实主义和烂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围城》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称作20世纪40年代的“新儒林外史传”。作者钱钟书,江苏无锡人,1933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后留学英、法,学贯中西,所以作者以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来写《围城》。《围城》动笔于1944年,完稿于1946年,其时,作者正蛰居上海,耳闻身受日本侵略者的蛮横,“两年里忧世伤生”,同时又坚韧地“锱铢积累地”把自己对人生、对学术的感悟与思考付诸笔端,完成了小说《围城》。
  作者在《围城》出版序言里曾自述创作意图说:“我想写现代的某一部分,某一类人物。”[1]参照小说内容,可以看到,作者着意表现的是现代中国上层知识分子的众生相。通过主人公方鸿渐与几位知识女性的情感、婚恋纠葛,通过方鸿渐由上海到内地的一路遭遇,《围城》以喜剧性讽刺笔调,刻画了抗战环境下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彷徨和空虚。作者借小说人物之口解释“围城”的题意说:这是从法国的一句成语中引申而来的,即“被围困的城堡”。“城堡外的人想冲进来,城里的人想逃出去”。小说的整个情节,是知识界青年男女在爱情纠葛中的围困与逃离,而在更深层次上,则是表现一部分知识者陷入精神“围城”的遭遇。而这,正是《围城》主题的深刻之处。
  二、知识分子定义
  1、西方概念
  按照西方的标准,“知识分子”一词是具有特殊含义的,它并不泛指一切有“知识”的人。知识分子首先且必须是以某种知识技能为专业的人,他可以是教士、新闻工作者、律师、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等任何行业中的脑力劳动者,但是如果他的兴趣仅限于本专业范围,那么他仍然不具有成为“知识分子”的资格。依据西方学术界的一般观点,知识分子“除了献身于专业工作以外,同时还必须深切地关怀着国家、社会、以至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是超越个人(包括个人所属的小团体)的私利之上的。所以有人指出,‘知识分子’事实上具有一种宗教承当精神”[2]。
  2、我国界定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知识分子,但是,“士”作为知识分子的原型居于四民(士农工商)之首。孔子所言的“士志于道”便已规定了“士”是基本价值的维系者。“士”虽然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前身,但却远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更谈不上是一个自立自明的阶层。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是伴随着列强入侵、民族救亡等一系列痛苦而无奈的现代性进程而生成的。从封建宗法体制的崩溃到现代民族国家的成立,从科举制度的废除到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这一系列具体的现代化实践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面貌,标志着中国社会由古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在这一过程中,知识分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首先是知识分子自身实现了这种转型,然后将之投诸整个社会,引发了整个社会的巨变。
  三、浮士德与方鸿渐的比较
   (一)共同点
  在哲学层面上,都体现了文明的危机和人生的困境。浮士德在经历知识悲剧,爱情悲剧,事业悲剧,婚姻悲剧和社会悲剧后,也就是从一座围城不断走向另一座围城,不断追求与奋斗,不断有新的希望和失望。这即体现了他的奋斗与追求,失望与无奈,表现出普通的人生困境和生存意义的哲理思考。除此之外,在任务形象上,浮士德与方鸿渐都不是完美的高大全的人物形象,他们都有着人性的普遍弱点,浮士德的贪图享受贪婪,方鸿渐的懦弱无能等。而方鸿渐为了“光耀门楣”,“好比前清代花钱捐了个官”,为了父母面子和家族名望,而不是追求知识,进入了知识的围城,却学无所成,买了一张假博士文凭;回国后,在岳父照顾下,进了“点金银行”挂名做临时工作,由于他的浪荡,惹恼了岳父母,被赶出岳父母家门,丢了饭碗,走投无路后,跟赵辛枚进了三闾大学这个职业围城,在乌烟瘴气的三闾大学,他受尽冷遇排挤和歧视后,事业无成,逃回上海;逃回上海后,他与孙柔嘉进入了婚姻围城,在家庭生活中,由于父母妯娌等各种原因,又于孙柔嘉离婚,逃出婚姻围城。
  浮士德与方鸿渐他们都是悲剧人物,似乎一直在摆脱困境,但却始终走不出困境;想摆脱危机,但始终走不出危机;想走出围城,但人生处处是围城。
  (二)不同点
  1、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浮士德运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浮士德与魔鬼梅菲斯特的较量来展现浮士德的形象。浮士德作为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面貌的写照,通过浮士德和魔鬼梅菲斯特之间的斗争来展现欧洲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断进取追求,努力探索,寻求人类幸福家园和发现人类自我的过程。它涵盖了许多相同的人生经历和共同的生命体验。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言:“《浮士德》是人生的全部反映和其他问题的解决”[3]。浮士德精神的出发点就在于寻求人类生命的全部奥秘和最高限制。
  方鸿渐则是运用讽刺嘲疯等手法来展现方鸿渐代表的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现状和知识分子生存处境,三闾大学的勾心斗角,虚伪,相互倾轧及各种人生丑态和家庭矛盾的。有种幽默和冷眼看世间百态之感。方鸿渐一方面有着这知识分子进取正直善良的一面,另一方面他懦弱无用。他一方面不喜欢他的家庭,但却要依赖沓。他受欧洲新思想的影响但中国传统文化对他的浸透已根深蒂固。
  2、人物形象的不同
  浮士德展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人类对自身的追求与探索,而《围城》则是通过方鸿渐来批判当时四十年代国统区的众生相,以及旧中国教育文化落后腐败等,同时反思了中国传统文化劣根性的一面。
  
  
  参考文献:
  [1]钱钟书,《围城》,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
  [2]余时英:《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3]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王雅妮:女,汉,山西运城人,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方向:西方戏剧。

标签:浮士德 围城 知识分子 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