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自我评价 > 正文

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及对策 [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时间:2019-01-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作者对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进行了实证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大学生网络群聚的四大现象,并对具体的网络群聚行为进行了分析,对当代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的三大特点进行了总结,结合研究结果,对引导大学生进行健康积极的网络生活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群聚 对策研究
  
  网络群聚是一个融合了生态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概念,生态学中的群聚(aggregation)是指因相似或相同生态要求而聚居在一起的各类生物。近年来,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逐渐成为学界研究和探讨的热点,大学生也因此获得了自身所需的资源,满足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网络群聚的现状,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引导大学生开展健康向上的网络生活,我采用自编的“关于大学生网络群聚的调查问卷”,以在宁某高校为样本,对该校大学生的网络群聚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96份,问卷回收率为99%,有效率为100%。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一、调查结果统计
  我在对大学生进行网络群聚调查时发现,大学生在网络聚集的现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聚集的网站分散,但上网的类别则相对集中。
  当问及“您经常去的网站依次是哪三个”时,调查发现大学生经常去的各类网站共计有76个。其中,排在第一位的网站中,列前三的网站有人人网(26.5%)、百度(25.5%)、新浪微博(6.8%);排在第二位的网站中,列前三的网站有人人网(19.4%)、QQ空间(13.9%)、新浪微博(6.8%);排在第三位的网站中,列前三的网站有QQ空间(8.6%)、新浪微博(8.3%)、人人网占(8.1%)。虽然大学生常去的网站数量众多,且在调查中每个网站占有的比例都不高,但综合起来看,大学生聚集的网站种类却较为集中,归纳起来共可分为以下10类。
  1.各类论坛,如Keyfc论坛、南大小百合、南师大扬帆论坛、星期五论坛等;
  2.各类网络社区,如天涯社区、19楼等;
  3.各类网购网站,如淘宝网、卓越网、当当网、京东商城等;
  4.各类网络游戏网站,如WOW魔善、雪酷网、CS官网、3996、5173等;
  5.各类人际交往网站、个人主页,如人人网、QQ、QQ空间、新浪微博等;
  6.各类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等;
  7.各类休闲娱乐网站,包括提供各类视频的网站,如猫扑网、豆瓣网、土豆网、优酷网等;
  8.教育网站,如小木虫、学校的相关网站;
  9.综合性网站,如九尾网、凤凰网等;
  10.软件网站,如机锋网、CSDN等。
  (二)网络生活是大学生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网络群聚提供了条件。
  在调查中,当问及“大学生的上网时间是多少”时,52.4%的学生选择了“每天2―5小时”,37.4%的学生选择了“每天2小时以内”。可见,上网占据了大学生不少时间,为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1.网络游戏
  以网络游戏为例,我认为参与网络游戏是出现网络群聚行为的重要方面。从调查中可以得知,共有73%的被调查大学生玩过网络游戏,玩网络游戏持续的时间70.7%持续在2小时以内,20.80%的学生持续在2―5小时。
  对“是否玩过网络游戏”和性别进行交互分析后发现(如下表所示),在参加网络游戏方面,超过60%的男生玩过网络游戏,而在选择玩过网络游戏的男女生中有70.8%和69.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持续时间在2小时以内,各有22.8%和26.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玩游戏的时间在2―5小时。
  性别?网络游戏Crosstabulation
  当问及大家是如何知道各类网络游戏时,46.9%的同学选择了“朋友告知”,17.4%的同学选择了“别人玩我也玩”,16.3%的同学选择了“网上分享”。可见,超过八成的被调查者参与网络游戏与其所处群体的性质及身边的朋友有着紧密的关系,这也为网络群聚现象的出现成为可能。此外,共有近一半选择玩过网络游戏的同学,在回答“您认为网络游戏可以使你获得什么”时,46.6%的同学选择了“打发时间”,24.7%的同学选择了“获得成功的喜悦”,21.9%的同学选择了“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2.人人网和QQ空间
  被调查者认为,在目前知道的网站中,与“娱乐休闲”和“人际交往”相关的网站是极具大学生人气的网站,其中,“娱乐休闲”占93.1%,“人际交往”占83.8%。而人人网和QQ空间是大学生常去的两大兼顾“娱乐休闲”和“人际交往”的网站。因此,当问及“你是否经常使用人人网或QQ空间”时,有91.4%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是”。可见,人人网和QQ空间是当代大学生网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朋友告知”和“网页上的分享”成为大家知道这两个网站的两大途径,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59%和24.9%。在问及“浏览或使用该网站的原因”时,72.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非常同意和同意登录该网站是为了“联络感情”、64.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关注朋友动态”、60.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分享网络资源”。
  3.班级的网络平台
  我认为班级的网络平台是实现大学生网络群聚的有效载体。在调查中,85.3%的调查者指出所在班级有共同的邮箱、空间、群、主页。其中,公共邮箱的使用量最高,占到调查对象的54.3%。但是,班级的各类网络平台的访问量并不高,选择“一般”的占据42.9%,而大学生使用这一平台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分享相关的学习资料;其二,是班级事务的告知和讨论。
  (三)大学生愿意融入社会,社会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
  我认为社会上的民间组织是可能吸纳大学生的重要方面,各种网络群或各种讨论版成为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的载体。在调查中有72.4%的同学参加过网络组织的讨论,但真正参加过网络组织开展活动的同学只占到38.3%。在所参加的网络组织中,有64.2%的组织有自己的相关规定。在参加过网络组织的活动的被调查者中,关于参加网络活动的种类,70.5%的同学选择了“结交朋友”,其后分别是社会公益服务、旅游和跳蚤市场。参加网络组织的活动超过六成的被调查者则更倾向于在现实中的聚会,究其原因,主要是被调查者认为现实更加真实可信。
  (四)对于网络群聚行为的产生,大学生有共同的理解。
  在被调查者中,大家认为“大学生聚集于同一网站、社区或论坛”的三个原因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相同的平台”、“共同的兴趣”、“相似的经历”。大家认为通过网络群聚,大学在网络生活中获得的最重要的三点分别是朋友、信息和话语权。大家认为谈及最同意的几种观点中,同意在网站、社区或论坛中可以获得更多信息的占97.7%,同意可以发表个人观点的占88%,同意使自己能够接纳他人观点的占85.2%。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网络社会赋予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以新的内涵。
  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尔在他的网络社会理论中指出,“我们的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革命,这就是信息技术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信息技术就像工业革命时期的能源一样重要,它重组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而根植于信息技术的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范式……”,那就是网络社会。网络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并且是一个高度动态的、开放的社会系统,“无所不在的网络使决心、行为和积极性都变得空前活跃”。“网络就是信息资源的网络”,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具有普遍性和无限性,新型社会的这一特点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形成了大学生青年群体中新的社会认同。大学生这一青年群体,他们活跃、富有个性,具有创造力;他们崇尚理性、追求新潮、尊重知识而乐于交往;常常被称之为边际人或边缘人的他们尚处于各种文化边缘,网络社会的发展迎合了大学生群体的特点,网络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群体中的网络群聚现象,更是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研究的内容。大学生的网络群聚行为体现了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和个性的张扬,大学生利用网络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学生的兴趣多,体现出大学生的网络群聚行为的多样性。
  (二)同辈群体促进大学生网络群聚文化的形成。
  同辈群体“是由年龄、地位、兴趣爱好大体相同的人群关系构成的副文化”①,同辈群体形成的文化对青年社会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个体实现良好自我分化的重要环节。它为大学生个体提供了发展社会角色和技能的机会。因此,在对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对参与网络游戏情况,以及在对如何获得相关的网站信息进行调查中,发现从众的心理需求,“别人玩所以我也玩”的思想来自于同辈群体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同辈群体的发展是形成网络群聚的重要条件。
  (三)网络群聚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了网络资源。
  大学生这一青年群体是我国社会网民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学生网络群聚为我国的网络社会聚集了大量的资源,这其中既包括丰富的人群资源,又包括丰富的信息资源。
  所谓人群资源,“是指人们受某种因素的影响,以一定形式群聚在一起,或具有某种共同特质的人群所形成的资源效应。群聚既包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聚集于列车、会场等某一现实场所,又包含有聚集于网络社会、论坛等特定的虚拟空间。它的核心是具有规模的人群特质”。②大学生的网络群聚行为正是符合这一概念的定义。大学生的网络群聚行为体现了聚集网络的类别相对集中;“相同的平台”、“共同的兴趣”、“相似的经历”是形成网络群聚行为的自发力量,而网页上的分享成为该现象自我聚集,不断扩张、不断增值的保证。
  正如林南指出的:“所谓社会资源,就是那些嵌入个人社会网络中的资源,这种资源不为个人所直接的或间接的社会关系而获取。拥有此种资源可以使个人更好地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③“个体网络的异质性、网络成员的社会地位、个体与网络成员的关系强度决定了个体所拥有社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④“个体社会网络的异质性越大,网络成员的地位越高,个体与成员的关系越弱,则其拥有的社会资源就越丰富。”⑤网络社会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提供了条件,弱关系使大学生在其关注的网站获得了更为丰富的资源。
  三、对策建议
  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的产生和发展与大学生青年群体的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受到网络社会发展的影响,网络群聚行为促进了大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和独立人格的完善,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但是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的产生又是一把双刃剑,在研究中我还看到了其存在的弊端,如何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正确地利用网络是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对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
  上网时间过长势必影响大学生的休息和学习,大学生如何严格地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是一个需要长久规划的问题,通常利用宿舍气氛的配合和舍友的相互监督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
  (二)加强校园文化和班级氛围的营造。
  针对现有班级的网络平台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不高的情况,我们需要在全校范围内加大对校园网、班级网络平台的宣传,使大学生将登录校园网和班级网络平台作为逐渐养成的习惯。逐步扩大班级网络平台的功能,将其功能从下载学习资料、讨论班级事务扩展到其他更广阔的方面,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伴侣和助手。
  (三)关注社会,放眼当下的思考。
  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通过各民间组织,将大学校园中的志愿服务、义务支教、关注环保等活动纳入网络,从网络开始,走向广阔社会,积极思考当下,做符合网络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大学生。
  
  注释:
  ①金国华主编.青年学.中国青年出版社会,1998.8,第1版:523.
  ②崔新巧.人群资源及其营销政策略研究[硕士毕业论文].中国海洋大学,2008.4.
  ③赵延东.“社会资本”理论述评.国外社会科学,1998,(3).
  ④崔新巧.人群资源及其营销政策略研究[硕士毕业论文].中国海洋大学,2008.4.
  ⑤崔新巧.人群资源及其营销政策略研究.硕士毕业论文.中国海洋大学,2008.4.
  
  参考文献:
  [1]金国华主编.青年学.中国青年出版社会,1998.8,第1版:523.
  [2]崔新巧.人群资源及其营销政策略研究.硕士毕业论文.中国海洋大学,2008.4.
  [3]赵延东.“社会资本”理论述评.国外社会科学,1998,(3).
  [4]杨晓江.美国校园文化的理论与实践.比较教育研究,2000.
  
  项目来源: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项目编号:SZJ11216。

标签:群聚 对策研究 大学生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