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自主招生 > 正文

用数学的眼睛画世界 [让学生拥有一双数学的眼睛]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数学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让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和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能有意识的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理解和表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善于捕捉一般问题中潜在的数学特征。在小学教学中,我们要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拥有一双数学的眼睛呢?
  
  一、 联系生活,理解数的概念
  
  数的概念本身是抽象的,学生理解和掌握数的概念需要一个过程。让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多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如,一年级认识10以内各数,让学生数出具体的物品的数量或找出表示序数的量,把抽象的数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联系起来,使得这些数变的有血有肉,富有生机,孩子们印象深刻,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孩子们认识“1”,让他们理解“1”可以表示1支笔、1棵树、1个人等,还可以表示1家人、1筐苹果、1群鸭子、1所学校、1座城市等等。使学生深刻理解“1”的概念,为今后理解单位“1”打下基础。认识大数时,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会和理解大数的意义。如通过调查、计算等活动说出“一本书有多少字”、“体育馆有多少个座位”、“参加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全体运动员有多少人”等等。通过这样具体的情境,大数在学生头脑中就不是一串不着边际的数字,而是具有实际内涵的生活中的数。学生头脑中一旦形成了对大数的理解,就会有意识的运用它们理解和认识有关的问题。数不仅可以表示事物的数量,还可以表示周围事物的现象,如李生军是四(2)班的学生,他的学号是0320040242其中“03”是黄川小学的代号,“2004”表示是2004年入学的,“02”表示二班,“42”表示在班级里是第42号。这个问题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数的作用和有趣,拓宽了学生对数的认识。
  
  二、 联系实际,重视数学应用
  
  在学习中,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确立应用数学的信心,是形成良好教学意识的重要条件。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分析、理解、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我带学生到操场上进行实践活动:怎样测量操场上旗杆的高度?有的同学提出爬上去量,有的建议测量升旗的绳子,大多数同学面面相觑,想不出办法。我拿来一根标杆,笔直得插在操场上,这时出现了杆影,我让学生测标杆和杆影的长,再让学生算一算标杆长和杆影长有什么关系,并根据这种关系推测旗杆的长度。学生茅塞顿开,根据此时杆长是杆影长的3倍,量出旗杆影的长,再推算出旗杆的长度。通过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对数学作用的体验,强化应用数学观察、分析具体事物的意识。
  
  三、 重实干之,培养估计意识
  
  估计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数量的直觉判断。《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对学生估计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有了较强的估计意识和一定的估计能力,那么他们就会在日常生活中用它来解释或解决问题。估计与数的认识,量的认识及空间观念相配合,有助于增强学生灵活处理日常数量关系的能力。学生在估计时头脑中要不断地将被估算的事物与已有的数学模型或经验对比,不断的尝试和修正,直到两者出现相容。估计的结果合理清晰与否、活动经验丰富与否有关。在教学中,特别是在计量、空间观念的教学中,要充分放手让学生去实践,组织剪剪、拼拼,掂掂、量量、比比、折折、画画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清晰地、牢固的数学模型,使估计有清晰的可参照对象。如,教学《毫米、分米的认识》一课,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模型,再让学生估计一些事物的长度有几毫米或几分米。这样进行估计教学活动,能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增强估计意识。
  学生有了较强的数学意识,就会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体验生活。数学在学生的心目中就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富有生命力、有应用价值的。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那么,孩子们心中的数学就变得生机盎然,奥妙无穷。

标签:眼睛 拥有 数学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