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作文素材 > 正文

由孩子不会说家乡话说起:孩子不会说家乡话视频

时间:2019-01-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晨练时,听公园里两个老太太在交流,她们的孙子和孙女儿只会说普通话,不会说家乡绍兴话,为了便地交流,老人不得不卷起舌头跟着学起了普通话――用他们的话说这是一种“不懂话”,要学还真是难!而且老人的舌头没有小孩好使,说起来的普通话就成了标准的“绍普”。
  这里,笔者不想诋毁普通话,因为普通话是为了国人交流方便而国家统一使用的官方语言,如果你不会用,当然会给交流带来很多不便。但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不会说家乡话的孩子的家庭也想说几句,如果一味让孩子仅说普通话,可能比只会说绍兴话更不利孩子发展,而且这样的孩子很危险!不信,请听我细细道来――
  其一,从人的社会化与心理成长的角度分析,不会说本地话会让孩子人际交往面狭窄,人情味淡薄。作为绍兴人,大多数时间还是要生活在本地的,还是要同本地的群众接触的,而本地居民中,不会说普遍话的为数不少。如果只会说普通话,那只能是远离人际交往,特别是同年老一辈的交往。
  笔者小时候是外婆带大的,对外婆那一口地道的本地方言情有独钟,那时她的话就是我心目中的“官方语言”,所以现在我同所有绍兴的老一辈毫无障碍地交流,而现在的小学生不少只能同爸妈与老师交流,在外面碰到了要紧事就不能同本地的大爷、阿婆们沟通了。
  笔者想起了药家鑫,这位大学骄子肯定会说普通话,英语可能也不错,甚至对钢琴语言也是把握得出神入化。但他认为被撞的乡下人会“很难缠”,于是,他拨出了他准备好的刀子刺向面前这个对他来说没有共同语言的乡下人,于是乎,惨剧酿成了。笔者在想,要是药会说一口地道的乡下本地话,要是他有倾听本地普遍百姓心声的习惯,要是他能理解别人的地道方言,也许事情远没有那么糟!
  其二,从语言习得的规律看,不会说本地话是不利孩子语言能力培养的。适宜的语言环境是个体习得语言的必要条件,置身于一种语言环境并学习这种语言,无疑是获得和发展这种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对于本地人来说,普通话并非最好的学习语言环境。本人是中学教师,在单位当然少不了说普通话,但一回家,与家人交流就用绍兴方言,其乐融融。如果一定要我们全家都推广普遍话,首先年迈的父母会住不下去,只能另住车棚,我于心何忍!而且让我们夫妻都说上普通话,实在觉得不习惯,那只能变得没有情感交流,这们下去,不离婚才怪!而且普通话环境下,孩子也会变得“不自然”地成长,甚至难以得到绍兴方言的滋润而变得底气不足。
  笔者见到很多暑期英语培训班的广告,不少都打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走出国门,走遍世界”的标语,但细细品味,又觉得不对。如果孩子连本地方言也没学会,何谈学好普通话,更何谈学好外语。因为语言的习得是要有根植的土壤的,才五六岁的孩子,家长就把他们塞进所谓的培训班中“起跑”,他非但没有良好的语言基础来学外语,而且连普通话和本地语言也会学得像不好,到时候混出个“半吊子”,岂不让人饥笑。
  其三,从道德成长的角度看,不会说本地话让孩子变得自我中心。老人卷着舌头围着孩子说“绍普”,与此相类似的时,老人到校门口背孩子回家,孩子习惯了别人的施舍,怎么又能替他人着想?时下的小学生,很多在公交车一上车就抢位子,真正能让座的真没几个,至于“老年人”的概念根本没有了,因为他们同本地的老人之间没有共同语言。笔者有一远房堂姐,这几年与先生生意做大了,带孩子定居到了城里,尽管也经常到山里看看自己的年迈的老父亲,但孩子与老人之间就缺少了交流,甚至孩子连“外公”也不会叫,尽管孩子在城里成绩很好,但很少关心自己的外公,这中间一个重要原因,外公的“乡下话”让城里外孙觉得不值得与之交流、甚至把外公看成不合事宜的“乡下古董”,外公去世时,孩子为了所谓的“不耽误学业”竟然不愿去向老人遗体告别,家长也允许了。这样的家庭教育培养的是只会读书的机器,甚至连基本的情感细胞都没有。这样的人才塑造是畸形的,也是很适应时代的需要的。
  听罢本人的分析,您是不是觉得本地方言是一道不错的美餐呢?重庆电视台有一档开通了十多年的老牌节目叫“雾都夜话”之后,收视率挺高,这是人性本真所驱使的――人的潜意识会让人趋向于自己喜欢的事物。后来,各地电视台纷纷仿效。但笔者最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最爱看“师爷说新闻”的绍兴人竟然有那么多的人让孩子不会说家乡话而“只会”说普通话。如果这样也有理,那干脆直接舍弃本国话直接学英语得了,岂不可以直接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当然如果到时孩子不认你这个爹妈请不要哭哦!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绍兴县齐贤镇中学)

标签:家乡话 会说 说起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