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作文题目 > 正文

浅谈初中“线”的教学|浅谈初中地理地图教学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线段、射线、直线是最单的平面图形,是研究其他图形的基础。因而,教者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背景在恰当的问题情境中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现实性、趣味性,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同时,教者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我们在小学里已经对线段、射线、直线有所了解。那么,请观察下面三幅图片(图1),你能找到可以看成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图形吗?
  
  图1
   设计意图斑马线、夜晚的灯光、延伸向远方的列车轨道,分别形似线段、射线、直线。让学生在这些熟知的生活图片中寻找可以看成线段、射线、直线的图形,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
  二、数学运用
  1、说一说
  你能说一说线段、射线、直线三者的不同点吗?
  设计意图教者组织各学习小组讨论这个问题,交流不同观点,之后请小组代表发言。在活动中回顾线段、射线、直线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2、探究活动
   (1)三角形由几条线段组成?为了区分这些线段,咱们不妨将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标上字母,下面请大家给这些线段分别起个名字(如图2)。
  
  (2)我们将线段AB向AB方向延长就得到了一条射线,你能帮着给这条射线起个名字吗?
  (3)我们将线段BC分别向两端延长就得到了一条直线,你能给这条直线也起个名字吗?
  设计意图用探索活动来引导学生思考线段、射线、直线的符号表示方法,并在学生探索后教者适当地给予点评和总结归纳。这样,就可以避免枯燥无味地直接讲授线段、射线、直线的符号表示,同时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3、做一做
  (1)下列表示方法是否正确?如果错误,请你说出正确的表示方法。
  
  设计意图设计3个判断题及时巩固线段、射线、直线的符号表示方法。其中第①题和第③题巩固直线的符号表示方法(直线可以用这条直线上的两个大写字母来表示,两个字母没有顺序);第②题是考察学生对射线表示方法的掌握情况(一条射线可以用它的端点和射线上的另一点来表示,其中,表示端点的字母必须写在另一个字母的前面);第④题是训练线段的符号表示(线段可以用它的两个端点大写字母来表示,且表示线段的两个字母没有顺序)。
   (2)下列图形中有几条线段、射线、直线?能用字母表示的线段、射线、直线又有多少条呢(如图3)?
   设计意图在学生巩固线段、射线、直线的符号表示方法后,设计该练习在于引导学生掌握认识图形的一种技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图形。第一问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到黑板前示意出各条线段、射线、直线;第二问由学生在黑板上分别写出能用字母表示的线段、射线、直线。
  4、议一议
  小兔子想从A地到B地,问:
  (1)图4中的三条路线,哪一条相对近一些?
   (2)有没有最短的路线,为什么?
  
  设计意图议一议中的问题是为探究“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的性质而设计的。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交流,在图中画出连接AB两点的线段,并结合生活常识得出“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的性质,引人“两点之间的距离”这一概念。
  三、归纳新知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1、判断题
  (1)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直线最短。
  (2)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设计意图设计本练习用于巩固学生对“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的性质的掌握;同时,让学生注意线段(图形)与距离(数量)的区别与联系。
  四、巩固练习
  如图5所示,点B,C在线段AD上,问:
  (1)图中以点A为一个端点的线段有多少条?以点B为一个端点的线段有多少条?
  (2)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请分别表示出这些线段,并与同学交流。
  
  
  图5
  设计意图 第(1)小题学生较容易解决,但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出数线段的方法。对于第(2)小题,不同的学生可能给出不同的方法,教者都要给予及时地肯定。不过,最终要引导学生总结出常见的方法。
  五、拓展延伸
  教室里有4位同学,如果每位同学都要和其他的每一个人握一次手,问:
  (1)这4位同学,一共握手多少次?
  (2)若是5位同学,一共握手几次?
  (3)若是6位同学,一共握手几次?
  设计意图学生讨论后,请小组代表展示方法。教师组织四位同学进行现场表演,验证学生讨论结果的正确性。安排四位学生成一字形排开,依次让左边第一位同学和他右边的三位同学各握1次手,计3次;再让左边第二位同学和他右边的两位同学各握1次手,计2次;最后让左边的第三位同学和他右边的一位同学握1次手,计1次,合计:3 +2+1 =6次。
  (4)若是n位同学,一共握手几次?
  设计意图在前三个特殊问题解决之后,教者抛出第四个一般性的问题,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目的在于体现“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这一理念。
  (5)一条线段上有n个点(包括2个端点),那么该图上共有多少条线段?
  设计意图如果在学生练习环节中就直接给出该问题,学生解决起来较为困难。笔者这样设计在于,引导学生用上一环节数线段的方法,来解决拓展延伸部分的前三个问题。学生对于握手这样的实际问题解释较易接受:
  自己不能和自己握手,每个人只能和剩下的(n―1)个人各握一次。现在有n个人,一共就是握n(n―1)次手。
  又因为甲与乙握手和乙与甲握手是重复的,因此还要除以2,那么n位同学,如果每位同学都要和其他的每一个人握一次手,共握握手n(n―1)/2次。
  同时,经过上一环节的学生现场展示活动,学生很容易解决第5个问题,回答出共有n(n―1)/2条线段。
  六、回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又得到了哪些启示呢?
   设计意图本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交流,及时总结的良好习惯。本节内容注重学生的主动发现、探究,变革了知识的呈现形式,使数学从“抽象与玄妙”中走出来,架设了“课堂数学”与“生活数学”的桥梁。同时,让学生走进数学,并自主地研究和感悟数学。

标签:浅谈 初中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