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心理 > 正文

家庭心理问题

时间:2017-05-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离异家庭子女的常见心理问题及成因分析

离异家庭子女的常见心理问题及成因分析

李学容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400067)

摘要:家庭结构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离异家庭的孩子存在着孤独、自责、对人焦虑、冲动、身体症状明显等问题。但离异并不必然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离异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要通过一些中介因素发挥作用,亲子关系的失调、监护者教养方式的适当、实际或臆想的社会评价压力、个体对家庭缺损的适应性困难才是引发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真正原因。

关键词: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成因

家庭结构的稳定状况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正常的家庭结构,儿童得到较多的关心和爱护,有安全感,它有利于青少年维持一种顺畅、和谐的状态;而家庭的缺损,势必会给家庭成员带来精神上的压力和心理上的痛苦,正如前苏联社会心理学家瑟先科指出的那样,家庭环境和家庭中父母间紧张的冲突关系会成为孩子心理创伤的背景,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儿童心理学家李.索克曾经说过:“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离婚带来的创伤仅次于死亡。” 专家指出,“离婚问题是当代儿童面临的最严重、最复杂的精神健康危机问题”。

家庭的缺损到底会给儿童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些影响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围绕这一课题,许多人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就本人目前所涉猎的材料看,这些研究较多关注离异家庭子女认知发展与学习状况、情绪状况与发展、社会适应性、行为问题,主要从认知、情绪和社会适应等角度来关注离异家庭子女,着力于对现状的描述;以往的研究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的认识较为笼统,认为是家庭结构的缺损和爱的缺失导致孩子心理的问题,这种分析的解释力有限,无法说明为什么有些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仍然健康。

因此,本文拟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研究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试图找出他们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 离异家庭子女的常见心理问题

具体说来,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孤独倾向严重

离异家庭学生由于被父母所疏远而产生抑郁,不愿与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戒备、厌烦的心理,表现出神经过敏的症状。他们总怀疑别人会在背后议论自己家庭的缺损和父母的离异,认为别人都瞧不起自己,不愿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他们缺乏积极从事交往活动的勇气,离群索居,自我封闭。许多学生对人对事无动于衷,缺乏应有的热情,好像一个用壳封闭的海螺,总是一副冰冷的表情。

对“你和大家在一起时,是否也觉得自己是孤单的一个”、“同学们在交谈时,你是否不想加入”、“你和大家在一起时,是否觉得自己是多余的人”等问题,超过半数以上的单亲家庭子女选择的答案是“是”。许多单亲家庭的子女认为自己朋友很少,“不喜欢同别人谈话”,“在人多的地方觉得很怕”。

2.自责倾向突出

自责倾向表现为对个人能力和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从而自我责备、自我鄙视、自我轻蔑,将一切的不如意归因于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调查结果发现: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在自责倾向上与完整家庭子女有着显著差异。在这方面表现得较为严重的学生中,离异单亲家庭的子女占了其中的23.8%。这部分学生有较为强烈的自卑感,他们感到自己不如别人,悲观失望。由于对自己的评价偏低,因此他们把工作和学习的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无能,产生不安、内疚、失望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导致自己的整个心理失去平衡。久而久之,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许多单亲家庭子女“受到批评后,总认为是自己不好”;在别人笑自己的时候,“总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

3.存在明显的对人焦虑

对人焦虑是调查与他人接触时,对困难和失败的预感程度的指标。研究发现:在对人焦虑方面,离异单亲家庭子女与完整家庭子女有着异常显著的差异。很多孩子在他们父母亲离婚的过程中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攻击,学习到的是讨价还价、相互敌视,因此,他们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信心;他们的

监护人由于家庭缺失而引起情绪失调,极易把这种情绪带到与孩子的交往中,孩子生活在提心吊胆中,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应付家庭破碎后的家庭关系,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到焦虑,缺乏安全感。所以,他们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敏感,结交伙伴时总怕别人说自己的坏话,被人说了什么总是不开心,在对人关系上具有退缩、焦虑的特点。

4.冲动倾向严重

离异单亲家庭的子女常常感到压抑、郁闷、烦躁,心理困扰无处排解。由于压抑太久,一旦爆发出来,能量也就越大,极易产生极端行为。在调查中,有许多离异单亲家庭的学生表示他们有时无缘无故地想大声哭、大声叫,有很多学生曾经有过想离家出走或想死的念头。这种倾向在女孩身上表现为想痛哭或离家出走,在一些男孩身上则表现为攻击行为。在笔者所调查的一所学校,三年内共有18人次离家出走,其中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就有13个。

5.心理问题所引起的身体症状较明显

心理问题常常会通过身体症状表现出来,心理不健康、过度焦虑的人,可能会表现出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出虚汗、头晕、知觉异常等症状。经调查,身体症状比较明显的单亲家庭学生占了总体检出人数的21.8%。对“你是否经常头痛”、“你手上是否经常有汗”、“你是否很难入睡”等问题,许多单亲家庭的学生的回答是“是”;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经常觉得肠胃不好”、“经常感到呼吸困难”。这些身体症状实际上是学生心理问题的一种外部表现。

二、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于其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则研究者较少,且已有研究笼统地认为是家庭结构的缺损导致了孩子的心理问题。但该结论的解释力有限,无法解释为什么一些离异家庭的孩子却仍然心理健康。因此,本文拟探讨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1. 父母双方离婚大战的伤害

在离婚的过程中,父母双方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在孩子面前相互伤害,讲配偶的坏话,相互诋毁,把孩子作为传递仇恨的工具。因此,在离异家庭中,孩子在与家人的相处中得到的多是反面经验,他们看到的是父母之间的讨价还价和相互敌视,看到的是如此相爱的人也可以这样相互伤害,这容易使孩子产生不良的社会学习,他们也变得不再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不信任会扩展为对整个社会的不信任,伴随着这种心理而长大的儿童,其婚姻观和幸福观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当孩子目睹自己的父母以如此负面的手段对待家庭和配偶时,这种负面经验可能会导致孩子对爱的信心不足,没有勇气去寻找爱情或接受爱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夫妻双方关系非常糟糕,这样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比离婚还要大。因此,如果双方实在无法继续生活下去,当然可以选择离婚,但千万不要选择“闹离婚”,理性地处理离婚的过程,好聚好散,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孩子的心理冲击力。

2. 亲子关系的失调

亲子关系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所谓亲子关系是指在儿童与父母亲(和其他直接照料他们的人)之间进行的、并伴随着情感关系的交往和互动。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就指出:心理健康的关键是和谐而稳定的亲子关系。离异单亲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异常主要表现在几方面:首先,家庭的缺损意味着从此有一方要从家庭中退出,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心理上则会产生被双亲中的一方抛弃的担心。很多离异家庭子女的监护者限制前配偶探望自己的子女,希望以此来惩罚他们,为了惩罚对方,不让对方接触孩子,谎称对方“死了”,“出国了”,对孩子隐瞒情况,造成孩子缺乏自信,产生自卑心理。其次,家庭的缺损容易导致他们的监护者或者沉浸在悲痛之中,或者因忙于工作而无暇给孩子以温暖和爱护,从而忽略和孩子的交往,造成亲子关系冷淡;而作为孩子,当他们看到父(母)情绪不好时,他们也不敢贸然地与父母交流,这势必会影响亲子交往的数量和融洽程度。更为极端的是,有的监护者根本就把孩子当做“累赘”、“包袱”,把孩子看作自己未来生活的绊脚石。在这样的观念下,他们轻则对孩子冷眼相对,重则对孩子拳脚相加,如学生孙某某,随母,其母下岗,该生前去找爸爸要生活费,却

被赶了出来。此事对该生打击很大,致使孩子离家出走3天。第三,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孩子不得不花大量的精力来应付家庭困扰带来的紧张,他们的心理调适受到家庭人际冲突的影响。

亲子关系的失常使儿童心理上产生“被遗弃感”,从而焦虑、感伤,变得孤独;父母之间仇恨的传递使孩子产生“怨恨感”,他们不再相信人的热情,不再相信人与人之间还有关心与爱,他们变得多疑、敏感;家庭缺损的挫折感压抑在内心深处,找不到合适的途径去宣泄,因而部分学生冲动,有出走、甚至自杀的念头,想以此来逃离挫折情境。他们孤僻、敏感,十分注重他人对自己的议论和评价,然而又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因此,对于刚进入青春期而涉世又不深、生理和心理上发生巨变、自尊心迅速增强的孩子来说,家庭的破裂会给他们心理上造成较大创伤,从而引起对人的焦虑和恐惧心理。

3. 监护者教养方式的失当

教养方式与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父母的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许多研究都表明: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是造成子女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前苏联、捷克等国家的一些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后,指出:“家庭教育方式对保持和巩固心理健康有最为直接的关系,不正确的家教方式——这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学和教育学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医学问题。因为由此而引起的一些个性品质(如易激动、情绪不稳定、内倾性格等)往往会导致病态的个性和神经官能症,而这正是引起许多其它神经——心理障碍的基本原因。”

尽管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离婚已经能够平静地对待,但这毕竟是一种离散,它给人们的心理不同程度地带来痛苦和无奈。在这种负面情绪的影响下,在较大的生活、心理和经济的压力之下,单亲子女的抚养者容易在抚养方式上走向偏颇。这种教养方式的偏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孩子要求很高,严教过度。有的家长总怕孩子因自己的离婚而开始“不学好”,而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对孩子赋予了极大的期望,相当多的离异单亲家庭的家长与孩子相依为命,对孩子的期望值比双亲家庭还高,有的把全部心思扑在孩子身上,自己节衣缩食,忍辱负重,寄希望于孩子的明天,他们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期望前进,对孩子的教育过度关注,一旦孩子的行为表现与自己的期望不相符合, 便会引起“严教过度”,出现责备、唠叨甚至体罚等不良教育行为。另外,单身父(母)亲长期的育儿疲劳无人分担,就会使他们感到孤立无助,从而出现过度严教。这种过度的严教剥夺了儿童的尊严,容易使孩子对自己产生否定感:“我不能干”、“我很笨”,从而出现自卑、自责等问题。

单身母(父)亲忙于生计或缺乏责任感,对孩子监管不力。离异后的单身父(母)亲在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没有时间、精力和物质条件抚养孩子,他们往往把孩子交给隔代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或者疏于管教,形成管理的“真空”;有的家长沉湎于自己的伤痛而忽略了孩子的痛苦,缺少对孩子的关爱;有的家长把孩子当成包袱和拖累,把孩子当作“皮球”那样踢来踢去,把自己的烦恼发泄在孩子身上,孩子成为父母继离婚大战之后绵延冷战中的牺牲品;甚至有的家长对孩子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把孩子遗弃。笔者所辅导的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该校学生大多来自于周围的企业。许多企业倒闭或处于半瘫痪状态,孩子的父母大多下岗,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生活窘迫,不得不外出谋生 ,对于他们来说,能够承担起孩子的教育费用就已经不错,至于对孩子的照顾与监管,他们实在是缺乏心力。还有一部分家长缺乏责任感,或沉迷于赌博;或各自重组家庭,忽视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冷落孩子,因为害怕孩子影响自己新家的和谐,甚至有家长冷酷地把孩子推到门外,给学生的心灵带来极大的伤害。由于孩子在家中得不到重视,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体会不到自己的成长在家庭中所起的作用,因而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情绪,不求上进;更为重要的是,孩子易在没有安全感的状态下变得焦虑、抑郁,最终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及扭曲的心理。

监护者心怀内疚,对孩子过度溺爱。有的家长离婚后,对孩子常有一种负罪感,将一切问题都归结在自己身上,无原则地一味满足孩子、迁就孩子,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对孩子进行补偿,倾向于溺爱型的抚养方式;有的父母为了博得孩子的欢心,“收买”孩子,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极易出现自我控制能力差、冲动等问题。

监护者把孩子放在封闭的家庭中进行抚养,使孩子缺乏社会交往。离异后,很多单身父(母)亲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与孩子相依为命,老是把孩子关在家里,以免受他人欺侮;他们按照自己给

孩子设计的“理想”的人生航线来对孩子进行培养。在这种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缺乏与他人相处、交往的经验,在与人交往时,必然会产生孤独与焦虑。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跟随母亲和父亲的孩子在心理问题上表现的侧面不同——随母的孩子在孤独倾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上表现得较为明显;随父的孩子则在冲动倾向上表现得较为突出。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不同性别的监护者所采取的教养方式不同而造成。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女性在抚养孩子上,常常喜欢控制与干涉;而男性则不同,他们对孩子的控制与干涉较少,但因此也可能致使对孩子的放纵。过分的控制与干涉容易使孩子缺乏自信,出现自责、焦虑;缺乏管教、过度放纵则使孩子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较为冲动,容易出现攻击等问题行为。

4. 实际存在或臆想的社会评价压力大

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并在某种特定的社会文化关系中生活、成长和成熟,由此形成某种特定的内在心理品质和行为方式。人对客观现实中各种刺激的反应,取决于由人的社会文化关系决定的刺激物对人所具有的意义,也取决于人对特定社会关系的理解。因此,人的心理活动能否正常地进行,是与人的社会文化关系密切相关的。一个人如果不能够根据社会关系的变化而作出适应性调整,那么这种变化就会使人的内部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冲突而难以调整,从而产生适应不良的情况。

在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家庭观念中,离婚虽然是可以理解,但毕竟是不光彩的。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的儿童,必然也会在内心深处习染上这种观念;加之他们思想意识尚不成熟,不能正确地看待父母的离异,因此,家庭的缺损特别是父母离异这种人为因素的出现,对于自控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的儿童来说,往往意味着突然的打击与压力,许多儿童难以承受,更无力调整和摆脱,这势必会导致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异常。

家庭的破碎,可能导致其他人对离异单亲家庭中孩子的歧视,精神上会受到他人的歧视,这种压力对孩子来讲是很残酷的。孩子在同学当中被认为是没有爸爸(妈妈),心里将是多么难过!有的孩子为躲避这种压力,远离同伴,形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其他孩子在离异家庭子女面前议论自己的父母和家庭,可能会使这些孩子触景生情,引起感伤,他人无意的谈话也会使这些敏感的心灵受到伤害;有的孩子怕别人提爸爸(妈妈),常常躲在角落里偷偷地掉泪。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承受着巨大的心理痛苦。当父母离异后,他们总会产生自己不如别人的感觉,把父母的离婚当作见不得人的事,非常忌讳谈到或问到相关的话题;他们总怀疑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嘲笑自己,这种实际存在或臆想的社会评价压力使他们为了避免伤害而慢慢从人际交往中开始退缩。他们自己给自己筑起一道心理的墙,把自己包裹在厚厚的壳中,表面冷漠,实际上内心非常虚弱。另外,这种社会评价压力还会使单亲家庭的学生对人产生怀疑,对人缺乏信任,极易导致多疑性格的形成。

5. 个体对家庭缺损这一挫折情境的适应困难

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父母离异、家庭破碎这些家庭生活的变故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巨大的、从未有过的冲击与挫折。一个人是否能顺利地应对挫折,取决于个体自身的挫折容忍力。挫折容忍力是指个体面对挫折时,免于行为失常的能力。挫折情境的产生,对于挫折容忍力较强的子女来说,一般尚能顺利度过;而对于那些挫折容忍力较差的学生,则会为挫折情境所困扰,如果没有合理的引导,就很容易导致心理的失衡。同样面对家庭的缺损,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产生心理问题,因为每个人的抗挫折能力不同。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生活的阅历还相当贫乏,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自我调节能力还较差,心灵更容易受到伤害。家庭的破裂对于孩子来讲,意味着失去与父(母)亲在一起生活的权利,甚至失去父(母)爱,它使孩子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被遗弃感、怨恨感。这些消极的情感必将作用于孩子与他人的交往,最终影响到他们的人际交往、同伴关系,造成与人交往能力的下降,甚至造成交往障碍、对人焦虑。

综上所述,离异并不必然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家庭结构的缺损也不一定就导致孩子的心理异常,离异对孩子心理的冲击要通过一些中介因素产生作用,如父母之间的离婚大战、父母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等。厘清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客观地认识离婚对孩子的心理影响,理性地处理离婚的过程,采用科学的教养方式,使其对孩子的心理冲击力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牟映雪.试析家庭教育中严教过度的成因及对策.教育科学,1999.3

2.周燕.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家庭环境因素.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6

3.董奇.离异家庭儿童良好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3

4.贺琛等.离异家庭对子女心理影响的调查报告.江西教育学院院报,1990.3

5.纪桂萍.破裂家庭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心理学动态,1995.4

作者简介:李学容,女,重庆綦江县人,1971年生。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心理发展与教育

通讯地址: 400067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联系电话:15998985575

E-mail:lxr710627@163.com

篇二:家庭环境与学生的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与学生的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

家庭美德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家庭成员之间理应和谐、融洽。尽管有时发生意见分歧,但在原则问题上是团结一致的。在这样合作、谅解的氛围中,学生不但学会了对人的互助、互爱、合作、谅解,而且孩子的思维意志、能力等也会得到和谐发展,并从中获得安全感,形成乐于接受教育的自觉性。相反,家庭成员之间形同陌路,处事自私,争吵不休,这样家庭的学生心理往往不健全,甚至是畸形的,他们对事情冷漠、偏执、不合作。因此要大力提倡家庭美德,正确处理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形成良好规范。要和睦相处,努力构建家庭的融洽气氛,父母说话办事不能以势压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样教人,充分体现家庭是生活之港湾,这才有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父母教育的结果。 在专横的旧式家庭环境中,教育强调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稍有不听从就以惩罚。在这类父母过分严厉的教养态度下,孩子自身缺少自主权,缺乏自信和独立性,会形成暴戾、横蛮、撒谎、逆反心理强的个性特征,并往往会在捉弄别人,寻找报复中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和平衡。

有些家长只想为学生提供无微不至的帮助和保护,过分娇庞,有求必应。父母过分包办代替,使孩子养成极大的依赖性,就会形成自私、任性、放肆、易发脾气、好夸口的品性。 有些父母采取放任自流的教养态度,学生因得不到关心,得不到父爱与母爱而产生孤独感,逐渐会形成富于攻击、冷酷,常常会有情绪不安,反复无常,容易触怒,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的心态。

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表现为能以民主、平常的态度对待教育学生。家庭中能互相爱护、关心、随和谅解,父母能多给子女鼓励和诱导,而对子女的缺点、错误能恰如其分地批评指正,提高子女的认识,改正缺点。这样就逐渐培养了孩子自尊、自立,对别人热情友好。能接受批评,经受压力,有独立处事的能力。

家庭结构的变化是心理产生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的急剧变化,家庭结构也随着发生变化。一些家庭结构的稳定正在动摇,家庭的解体与重构,单亲家庭不断出现。首当其冲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家庭的破裂更使学生内心的安全感和归宿感一下子消失,学生赖以生存的家庭乐园一下子被破坏,从而使孩子容易形成变态心理和怪癖性格,也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这都严重影响着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

因此,必须大力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提高家长的责任,认识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并努力克服家庭结构变化等带来的障碍,为子女的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第一节 家庭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家庭对心理健康的意义

个体生活在社会关系和网络中,社会网络对个体心理健康具有较大的影响。例如,心理健康研究的先驱、精神病学家格林布拉特(M.Greenblatt)等人的研究表明,心理健康与社会网络相关,当个体缺乏社会网络时,他的不健康水平会上升;而较广泛的、支持性的社会关系会使个体保持比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李维、张诗忠《心理健康百科全书·妇女家庭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27页家庭作为个体的主要社会网络,是个体心理健康重要的影响因素。组成个体心理健康的良好情绪情感、健全的人格,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方面所需的基本能力,如个体的道德行为规范、人际沟通能力、价值观念倾向等特征都是个体自降生那一时刻起就逐渐形成,并最终将个体塑造成心理健康或不健康的个体。家庭是学生心理健康形成的初始环境,是学生获得早期生活经验、形成最初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的主要场所。由此可见,家庭对个体心理健康的作用是其他影响因素所不能替代的。家庭对个体心理健康的作用是以血缘、亲情为纽带,在经济依托、生存依托的基础上进行的。家庭的所有因素都会给个体心理健康带来影响,如家庭结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以及家长的人格特征等都可能影响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

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如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等也都或多或少强调了家庭对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主要从本能、无意识角度探讨和描述人的内心欲望、动机等意识活动,认为个体童年时欲望的挫折导致焦虑,在无意识中受挫的欲望会以症状、情结等神经症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该理论强调在家庭中,学生早期的生理习惯(如吸吮、排泄等)的养成、对父亲或母亲角色的认同等经验会进入学生潜意识,影响个体成年期的人格、行为习惯,甚至导致某些神经症。新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则从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三个方面讨论了个体人格的形成过程,提出了自我发展理论。这个理论将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划分为八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每个阶段都包含两个对立的相互斗争的心理社会任务。例如,乳儿期要解决信任感对不信任感的危机,婴儿期要解决自主感对羞耻感和怀疑的危机,幼儿期解决主动感对罪疚感的危机等。如果学生解决了冲突或危机,完成了每个阶段的任务,就能够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完成不好就形成消极的品质。可见,新精神分析理论强调学生在与社会环境,尤其家庭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发展出积极的个性品质,完善自我。行为主义认为个体的行为都遵循刺激—反应的模式,个体的学习就是在成长环境中不断习得对特定的刺激作出特定的反应的过程。例如,新生儿与生俱来的只是吃奶等本能反应,后来逐渐对母亲的喂奶姿势、亲热和抚摸产生了微笑、追随等反应,这些反应得到母亲的赞许和更多的亲热或抚摸(称为强化),因而保留下来并更多地出现。母子之间这种互动反应的彼此强化,使婴儿和母亲都得到心理的满足。如果家庭的物质环境、家庭的情感氛围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等都能以积极刺激的形式出现,学生相应也会作出积极的反应,获得良好的行为方式和个性品质。相反,若家庭中的各种刺激对学生发展而言是消极的,那么,学生会表现出消极的反应,习得不良行为,形成消极的个性品质。有研究发现,在肯定、鼓励声中长大的孩子特别有自信,有向上的动机;从充满爱的环境中走来的孩子会有爱别人的能力;在否定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学会了自卑和放弃;在惩罚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压抑、说谎、退缩、逃避和暴力;适当的挫折可以让孩子学会坚强;一味地娇惯就是培养孩子的无能、软弱和依赖。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认为个体具有自我发展与完善的潜力,同时个体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适应能力还要取决于他置身其中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家庭是一个小社会,已经具备了简单的社会关系,能够起到对孩子进行初步社会化的作用,是一个最佳的育苗场所。人本主义代表人物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个体需要从低到高可以划分为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的需要、受他人尊重及自我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生理、安全和归属的需要一般是在家庭中获得满足的,在这些基本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个体就有了向高一层次需要发展的动机。

近年欧洲新兴的派遣理论认为,父母与子女之间有一条忠诚纽带是派遣的基本要素。父母在哺养儿女的过程中,强化了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忠诚纽带。由于父母和子女间是一种无条件的忠诚孝顺关系,自然父母要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使命交给子女,形成一种派遣驱力,由子女来满足父母未能实现的愿望。而家庭的意识形态、权利斗争、疗病经验、教育方式、感

情关系、交流的动力模式对个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甚至命运有重大影响。正如家庭雕塑疗法的创始人沃伯(Wober)所言:如果一个家庭中有酗酒的人,某一后代会是酒鬼;上代有自杀的人,某一后代也会自杀;一个人会有高于父辈的成就,但不可能有高于父辈的健康水平。

二、家庭结构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变化的速度自20世纪以来极快。这使得连续几代学生都是在与他们父母的学生时期极不相同的环境中成长的。这里将从家庭背景、家庭组成的规模和家庭类型的变化几个方面来探讨家庭结构的变化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家庭背景

家庭背景首先表现在地理位置,在我国最重要的是城市和农村的差别。城市和农村的家庭在结构特点、文化观念、经济状况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学生出生在什么家庭里,不仅受到来自家庭的直接影响,同时也受到与家庭相关的一些社会资源的影响。这使得农村和城市家庭的孩子由于拥有不同的社会资源而有不同的发展道路,甚至经历不同的命运。

家庭背景的影响还通过家庭的流动表现出来。随着社会流动性的加剧,父母因为工作的调动或者其他原因而搬家是常有的事情。伴随这样的迁移,产生了对社会适应技能的需要。对学生来说,经常迁移的困难包括结交新朋友的问题、对新学校的适应等,这些都将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年龄较大的青少年来说,迁移可能意味着破坏已建立的友谊,其中有些可能包括很强的情感联系。经常迁移也影响到家庭,家庭与他们居住的社区难以形成稳定的联系。这些就可能使学生,特别是青少年觉得被疏远,并可能增加犯罪和其他青少年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二)家庭组成

家庭组成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家庭成员的多少或家庭规模的大小上,还表现在家庭类型上,如完整家庭和单亲家庭的区分。

目前,家庭的大小已经变得越来越小了,这是两种主要影响的结果。

第一,我们变成了核心家庭(包括父母及其子女)的国家,而不是大家庭(与其他亲戚一起居住的家庭)的国家。

第二,核心家庭的大小在缩小,因为父母生育的孩子越来越少。传统的“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观念正在淡化,致使家庭的规模不断变小。

今天的学生已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与大家庭的成员,比如(外)祖父母、叔伯、舅母、舅舅以及(表)兄弟姐妹有较强的联系,一般只与父母保持有意义的家庭联系。因此,今天的学生大多数失去了拥有各种成年期角色的隔代榜样的好处。米德认为这种情况产生了各代之间理解的缺乏,因为各代之间的联系减少了。在大家庭中,学生有可以学习的成人社会行为、日常礼貌和角色的榜样,有成人各代之间交往(比如父母和祖父母的交往)的榜样。这些榜样可能会促进社会技能的学习,促进隔代的理解。在今天的多数家庭中,这些好处都已失去。

(三)家庭类型

目前,核心家庭依然占据主流地位,但是新的非主流家庭在不断增加,这将对学生社会化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传统的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家庭模式,是人类长期发展中“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它顺应了自然的法则。传统家庭为男女的性生活提供了最健康的、安全和自由的空间,为学生的社会化提供了环境,至今仍是最主流的家庭状态。但是,新型的非主流家庭模式不断增加。(1)单身家庭。这是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结果,因为福利和保障使人们不再担心生活的经济来源问题和养老等问题,家庭的经济功能、“扶老携幼”的传承功能减弱。(2)单亲家庭。

由于离异和单身成年人收养孩子而产生了大量单亲家庭。(3)丁克家庭(DINK, double income and no kids),指那些“双收入且无子女”的家庭。很多夫妻双方文化程度都很高,并且不愿意生养孩子,愿意过两人世界。这样的家庭在京、津、沪、穗等大城市有60余万个。 由于很多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中,还有很多学生同一个继父或继母一起生活,这必然与完整家庭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有所不同。例如,父母对子女关心的减少或不正常,父母离异带来的阴影,继父母的嫌弃与责罚等,都会导致社会性发展不良问题,从而带来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家庭物质环境

家庭物质环境主要是由父母的经济社会地位决定的。家庭物质环境对学生社会性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就是通过父母在这种物质环境和社会地位中,对学生的期望和教养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几乎在每一种文化中,不同社会地位的父母都会形成对学生不同的期望和反应。社会地位是由父母的社会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财富的积累和职业决定的。一般来说,物质条件优越、社会地位更高的父母会伴随有以下几种情况:(1)父母会鼓励学生,并且花更多时间帮助学生的学业活动,对学生抱有更高的学业期望;(2)学生的阅读和数学成绩更好,成就动机更强,自尊更高。

(二)家庭心理环境

学生在家庭获得的最初的经验将决定他是否有安全感、关爱感等。研究表明,家庭心理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在气氛紧张、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家庭里,父亲和母亲都处于极大程度的情绪紧张状态,他们常常烦恼不安、性情暴躁、言语粗鲁,对长辈缺少孝敬甚至虐待。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完全依赖父母的学生容易情绪紧张,为父母关系失调而慌乱、憎恨,为忠实父亲还是母亲而烦恼和疑惑。紧张的家庭人际关系破坏了应有的温馨的家庭气氛,使孩子长期处于负性情绪中,又缺少温暖和关爱,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自私、玩世不恭等不良品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欢乐、和谐、健康的家庭生活有利于形成最佳的亲子关系,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健康的家庭里,父母双方彼此相爱,爱孩子,关心孩子的兴趣、能力和志趣,愿意设法帮助孩子。家庭成员之间能互相尊重爱护,家庭气氛安定和睦、融洽温暖、民主平等、愉快欢乐。为了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父母还要形成最佳的亲子关系: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学习,发展共同的兴趣,和孩子共享经验和成果,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和相互间的了解。父母要把孩子作为平等的人,尊重孩子的爱好,给他一定的自主权。

(三)父母的教养方式

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应该为学生营造爱的氛围,其核心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然而,对孩子的尊重不等于放纵,关爱更不等于溺爱,这取决于父母的教养方式。我们的研究表明,学习不良学生和父母教养方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溺爱型。现在很多家庭是“四二一”结构,即祖父母、外祖父母四个人,父母两个人,再加一个孩子。孩子是全家的中心和焦点,大人对孩子无微不至地呵护、无节制地满足、无原则地让步。溺爱型家庭的主要特点是: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和分寸,过度包容孩子的行为和要求。这种教育方式最终致使孩子易形成任性、幼稚、反抗、神经质等心理特征,缺乏坚强意志,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社会适应能力很差。在学习上,总认为自己应该比别人强,如果竞争不过别人,就嫉妒别人。

(2)专制型。在溺爱型家庭里,孩子是中心,一切都围着孩子转,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而在专制型家庭里却相反,家长要求孩子必须一切听从家长,用权利和强制性的训练使孩子听命。长期在父母的高压政策下的孩子易形成幼稚、依赖、神经质的心理,他们的独立性和

自主性较差,有些孩子可能变得更加依赖毫无主见,有些孩子则可能变得更加反抗、暴烈,更有些孩子在家里很听话,一到学校就欺负别人,违反纪律。

(3)放任型。无论是溺爱型家庭还是专制型家庭,都还是“爱”孩子的,但是爱的方式和教育的方式走向了极端。还有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对孩子漠不关心,放任自流,称为放任型家庭。放任型家庭中父母往往认为“树大自然直”,孩子还小,就不用教育他。还有些家长只顾自己忙工作或贪图个人享乐,而放弃了对孩子的教育。对孩子放任自流的结果是复杂的。对于有良好自我管理能力的孩子,“放任”就意味着自由宽松的环境,孩子反而能健康成长。但大多数情况下,放任的孩子表现出冷酷、攻击性强、情绪不稳定等心理与行为问题。

(4)民主型。上述三种家庭不利于孩子的发展。民主型家庭是积极向上的,家长尊重孩子,与孩子能相互交流各自的看法,对孩子不成熟的行为进行限制,并坚持正确的观点,使平等尊重与适当限制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独立性、自信心与能动性的养成,孩子大多具有直爽、亲切、爱社交、能与人合作、讲友谊、爱探索等特点。心理学专家王极盛教授曾对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60名高考状元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几乎所有高考状元的家庭都属于充满温暖与理解的民主型家庭。民主宽松的家庭环境给学生心理和人格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发展。当然,民主的家长也对孩子的发展提出建议,理性地指导孩子成长。

从总体上看,我国民主型家庭所占比例较高,但是各种类型的家庭有较大的交叉。例如,在民主型家庭

家庭心理问题

中,也可能存在着溺爱、过分保护、粗暴专制等成分,各种不良教育方式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家庭教育效果。

(四)父母期望

家长的期望有强烈的暗示和感染作用。从心理学来说,期望是一种心理定势,家长对子女的态度激励着学生不断向前发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Rosenthal)的研究表明,教育者的期望对受教育者有重要影响。因此,父母对子女的美好期望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家长的期望越高,对孩子的激励越大,就越能强化他们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形成远大的抱负。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期望是有一定限度的,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合学生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如果家长盲目攀比,过分拔高对子女的期望,不但起不到积极促进作用,反而会使孩子屡遭挫折,丧失信心,形成消极心理。

科学合理的期望应该是长远目标与阶段目标相结合,还要联系孩子的兴趣爱好,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父母所要求孩子做到的应该是孩子经过一定努力可以达到的,并在孩子遭遇挫折时不断给予鼓励,增强孩子的勇气和自信,这样逐渐提高要求,并且将父母的关心、爱护渗透其中,就会使孩子从父母长期的美好愿望中吸取力量,不断进取,从而促进和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四、家庭功能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生理、心理、社会能力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比如,要满足家庭成员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需要,适应并促进家庭成员的发育和发展,应付和处理各种家庭突发事件等。麦克麦斯特(McMaster)提出了家庭功能模式理论,认为健康的家庭要实现其基本功能,须具备下面五个方面的能力。

(一)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

每个家庭都需要有解决所面临的各种物质和情感问题的能力。能否意识到家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否按照合适的方式努力解决这些问题,都体现了家庭的问题解决能力。心理健康水平高的学生家庭能较准确地意识到问题的实质,全家一起讨论,设想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尝试解决的过程中调整努力的方向;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学生家庭却很少遵循上述步骤去努

篇三:十种家庭关系种类与子女心理疾病的关系

十种家庭关系种类与子女心理疾病的关系

观察1:强弱

一个喜欢抱怨先生是软骨头的太太不知道,她恰好是他骨头越来越软的原因。

在孩子早年的心理发展中,母亲的作用远大于父亲。想想孩子是从母亲的身体和怀抱中逐步的分离出来,你就相信这样的观点没有错。与母亲的关系几乎决定了每个 人内心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感、亲密感、快乐感与成长动力。而父亲却是他最初的成长和自我认同中重要的伴侣和领路人。

在面对患有神经症性冲突(恐惧、抑郁、焦虑等)和行为紊乱的成人和孩子时,需要对早年母子或母女关系做细致分析,我们往往能找到一个很严厉很正确 很负责任的母亲或者有类似严母般仔细的父亲。和这样的家庭打交道,要说服母亲给予孩子犯错误说?假话?干?坏事?的自由有时比登天还难。因为这样的母亲肯 定是一个很讲道理的人,做事总在理上,做人做得勤勤恳恳,当母亲当太太也当得很认真。和她们说话,你常常感觉有点气短,有点理亏。

早在五十年代,从事家庭治疗的精神科医生就提出?婚姻倾斜?的心理学概念,认为家庭中父母的一方有采用破坏性方式来支配家庭的倾向,而另一方却显得依赖和 柔弱,对其逆来顺受。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将这种倾斜关系视为正常,失去成为平等关系的能力,要么依赖,要么强权。

观察2:倾斜

你们怕什么? 平衡是家庭关系的第一原则,倾斜是另一种平衡。 在临床治疗中常常观察到母亲的角色感太强,使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被弱化,甚至被迫游离于家庭的亲密关系与教养关系之外。由于不平衡,孩子与母亲的 互动中,没有因父亲的插入产生的心理缓冲空间,也失去了在双亲行为中作适应性选择的权利,孩子与母亲的行为应答方式被简单化到服从和不服从。久而久之,成 长的动力被压抑,变化与对抗的欲望被耗竭,导致孩子的心性发展延迟。正如漫画中表现的,母亲的咄咄逼人和父亲孩子的怯懦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

由此,处理时会不自主的想压制母亲,迫使母亲退后一点,再扶父亲一把,以此让孩子在居中的位臵上比较好过。实际上,家庭治疗师并不会匆忙的否认画面上的情景,?倾斜关系?常常隐含着一种内在补偿和和谐。换一句话来说,没有一个怯懦的父亲,也不会冒出了一个强悍的母亲,两者谁是因谁是果很难分清。

家庭治疗师把倾斜看成是家庭的一种存在方式,分析孩子的问题是非是在维持或者破坏这种关系。如果家庭希望孩子的问题消失,可以问家庭是否愿意先改变倾斜关系,看看在均衡的关系下孩子的问题会怎样变化,这是家庭的选择。

是非观念强的心理咨询师会无意识充当家庭的评判人,批评那个看起来很强,实际上内心很苦很累的母亲,使治疗产生很大的阻抗,

甚至引起家庭对治疗师的厌恶。

聪明的则会与母亲结盟来寻求母亲的大力协助。

最糟糕事莫过于咨询师试图帮助母亲?镇压?孩子,挫败孩子潜意识里的?反抗?,以为错都在孩子。其实,大多数孩子的行为紊乱最初都是指向家庭的,尤其是指向最亲密的人——母亲。要孩子有变化,父母要率先有变化。

观察3:平衡

你总不能不顾孩子。

母亲与孩子死死纠结在一起,有时不是为了要挟丈夫,而是为了自保!

?母子同盟?是心理医生对家庭关系的另一种描述,它几乎是?婚姻倾斜?的反转。在一些家庭里,我们常常看到一个很权威的父亲,斥责母亲过度的娇惯和纵容孩子,而不争气的孩子一心一意的粘着母亲。

?母子结盟?常常是经久绵长,无坚不催。这样的母子关系可能会是男人心中无穷的烦恼。你和太太红脸的时候,就能从孩子的眼中读到恐惧或是愤怒,你叫他?宝宝?的时候,他会扭头不理你,甚至不再管你叫爹。如果你有心要给孩子一些苦头,找孩子的一些别扭,你立即会发现自己陷入一种困境,因为任何对孩子的不满都 自然的归因于太太,本是一腔的好意转眼就成了驴肝肺。

?母子同盟?的另一个心理学描述是父亲在家庭情感关系或权利

系统中缺席,比如长期的出门在外,个性松散自由,放任不羁,没有责任感等。母子依恋成为家庭情感维系的中心,母亲和孩子构成一种补偿性?婚姻关系?。这样的家庭关系中,孩子是父亲腿上的一个?袢马绳?,母亲会主动的给丈夫呈现甚至夸大孩子的问题, 以此来向丈夫?索取?应该得到的关心。在旁人看来,这样的母亲有两个孩子,一个是永远长不成熟的丈夫,一个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第三类?母子同盟?的心理学描述是指那些人格不完整,内心缺少安全感,缺乏自我认同和对亲密关系不信任的母亲,通过下意识的对孩子的深层依恋来获取内在的 稳定。一般来说,母子热恋是孩子从出生到两岁之间的一种母子不可分离的相互依存的状态,个性依赖的母亲会被这种深度亲密带来的愉悦感所迷醉,以至于对孩子 ?成瘾?。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中,母亲要和孩子一起睡到孩子很大的时候,父亲却常常是过厅或小房子里的睡客。有时侯,个性弱的父亲可能成为一个家庭情感的边缘人或流浪者,他不得不靠讨好母子来维持他在家庭中的位臵。

观察4:恋母

儿不嫌母……!

当丈夫还没有长大时,母子的结盟有时也是为了家庭功能的补偿。 根据家庭病理学说,?母子同盟?让孩子成为夫妻个性冲突的一个投射‘容器’,夫妻无意识的把婚姻的问题转嫁给孩子,孩子活得像一个替婚姻受罪的‘道具’。 由于母亲性格,情绪对结盟中的孩子

有很强的认同与内化作用,孩子的自我发展被压抑,这种压抑会延续到青春期并被猛烈的释放出来。同样,母亲的过度亲密使男孩性别认同与性意识发展延迟,不少的男孩内心印刻着无论如何也摆不脱的?俄的浦斯情结?(恋母)。

对母子同盟关系的认识与临床心理治疗可能是两回事,心理咨询师并不会拘泥于以上简单的逻辑关系来看待?母子同盟?。

一般我们首先接受这种同盟是家庭关系的一种补偿状态,在新的平衡关系没有确立以前,?母子同盟?可能是家庭内部平衡的有效机制。带着这种观念走进家庭,心理咨询师更能保持位臵的中立和更广阔的观察角度。我们会狡猾的绕过家庭成员给予我们的是非因果,也不去充当家庭的教育者或关系的调解人。我们对家庭呈现给我 们的东西保持高度的尊重和认同,并协同家庭找到今后发展的多种变化的可能,以此来降低家庭内部的焦虑。我们不讨论家庭为什么会这样,或者孩子为什么会出现 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相反,我们乐于承认我们对问题的成因一无所知(装傻)。我们只愿意与家庭讨论这种?母子同盟?是怎样被维持下来的,如果家庭选择不改变 现状,每个成员需要怎样做才能使?结盟?看起来并没有那么糟。如果家庭选择变化又要怎样来建立新关系和怎么样维持变化的可持续性。

在治疗中,家庭治疗师很愿意和家庭坐同一个板凳,如果习惯坐在家庭的对面,让家庭把麻烦恼怒一股脑儿的抛过来,那才是吃不了,兜着走。

标签:心理问题 家庭 家庭主妇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家庭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