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主持词 > 正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对“实验稿”的坚持与调整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伴随着本世纪初启动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或“课标修订稿”)已颁布实施了整整十个年头。十年改革不寻常!
  回顾这十年,语文课程与教学在“课标实验稿”的指引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表现为教师观念的转变。新课程的实施对全体教师不啻是一次思想观念的大洗礼,不仅革新了教师固有的理念体系和话语系统,而且也深刻影响着教师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二是表征为课堂教学的进步。课堂正发生着“静悄悄的革命”,逐步呈现出以人为本、民主和谐、自主合作探究的态势。三是体现为师资队伍的群体性成长。对教师专业成长的行政关注和大规模、多角度培训,有效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成长与发展,一批新生代名师正悄然崛起。
  上述变化与发展不仅让我们亲身体验到课程改革的成果与收获,更让我们对这场教育变革的基本理念、基本方向和总体思路增强了认同,坚定了信心。然而,和十年前相比,当今世界,其社会经济文化的格局都有了太大的变化。时代的进步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课程标准的修订正是顺应了这样的形势。仔细研读“课标修订稿”便不难看出:课程标准的修订过程,其实是一个“变易与不变”、“守成与超越”的过程。
  那么,“课标修订稿”相对于“实验稿”,究竟有着怎样的变化与发展呢?下面试从“坚持”和“调整”两个方面略作阐释。
  一、“课标修订稿”对课改基本理念的坚持
  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这次修订,在“课程性质”部分增加了这样一句话:“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表述有两层含义:一是说明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应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二是说明这门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语文是什么”历来莫衷一是,有说“语言文字”,有说“语言文学”,有说“语言文化”。而“课标修订稿”的界说告诉我们:语文课程要学习的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要学会语言文字的运用,需要掌握一定量的字和词,但并不是记得成千上万的字词,就算学好了语文,还需要掌握由字词构成的言语运用范例,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从而学会获取信息和表达交流的技巧。
  关于语文课程性质,历来讨论最多最热烈的莫过于“工具性”与“人文性”。在我国语文教育界,“工具性”之说是对语文课程中一度以“政治性”“思想性”取代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状况的拨乱反正。而后来大力倡导“人文性”,其背景则跟语文教育过度的“技术主义”“功利主义”危机有关。“课标修订稿”保留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的表述,并把“实验稿”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句,上移到“修订稿”的“导语”部分。“课标修订稿”对这一课程性质的确认与完善再次清楚地表明:“工具性”“人文性”两者是统一的,语文教育必须紧紧围绕着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的核心――语言文字的运用。而语言文字这种工具又始终负载着人文内涵,语文课程的实施应将思想情感的教育融入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过程之中。这是当下语文课程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
  2.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课标实验稿”提出的基本理念有四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课标修订稿”继续保留了原有的四个标题及基本精神,也对一部分内容和语言表述作了修改和调整。其基本精神是:第一,坚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在语文教育中促进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良好发展;第二,坚持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正确把握本学科的特点――人文性特点、实践性特点、汉语言文字特点以及综合性特点,积极探索语文教育的规律;第三,坚持推进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积极借鉴当代教育的新理念,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中提高人文修养和创新能力;第四,坚持“课标实验稿”中提出的“素养―养成”的课程实践模式,改变片面追求熟记学科知识点的倾向;第五,坚持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认真吸取以往的成功经验,注重积累、感悟和实践,注意整合各种课程资源;第六,坚持语文课程的创新之道,使语文课程保持“开放”的态势,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
  3.关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地位。“课标修订稿”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这种“基础性”、“奠基作用”在“课标修订稿”中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最为显著的就是对于写字教学的重视。
  “课标修订稿”除了在四个学段都对“写字姿势”和“书写习惯”提出要求外,还明确指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第一、二、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此外,还要求习作教学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作练字的过程。”……这些文字,无不体现了“课标修订稿”对小学语文基础性的坚持和回归!
  二、“课标修订稿”对一些概念与思想的调整
  这次修订,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改革在新形势下的“价值追求”和实施改革的“行动方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特别强调,语文课程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第二,进一步明确了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进一步突出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围绕这一目标,突出了实施的基本环节和要素,增强了操作性。
  此外,“课标修订稿”还对一些概念和内容有所调整或增删,力求对课程改革精神的表达更加准确贴切,并对一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比如――
  “课标修订稿”把“实验稿”“基本理念”中关于“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一观点的陈述移到了“教学建议”中去。这一调整既体现了对该观点的坚持,也兼顾了课改十年在这个问题上的实践进展。
  “课标修订稿”将原“基本理念”第四条第一段的结尾“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修改为“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其含义是,当语文课程建设的成果落到学生身上,就应当体现出综合的效益,并彰显出取得这种效益的过程和方式,修改后,突出了当前语文课程实施的基本模式:“素养―养成”。
  针对阅读教学理性分析有余,感性认知不足,课标重申“阅读能力的综合性”,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强调感性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感性地揣摩课文是一切理解、探究的基础。
  针对教师在“理解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问题上的思想困惑和实践误区,课标明确提出:“在理解课文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阅读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有创意的阅读,是建立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的,两者并非对立或取代的关系。
  针对教学中教师架空教材、无度超越文本,课标指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增加了“教科书编者”作为阅读教学中对话的主体之一,要求教师在钻研、理解、把握的基础之上实现合理的开发与创造。
  针对朗读教学中“拿腔拿调”“矫揉造作”的偏向,课标要求:“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课标还对语文教材的编写提出更多具体要求,如“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设计的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要体现语文特点,内容适量,便于实施”,等等。
  ……
  以上只是对“课标修订稿”一些初读的体会,对于“课程标准”中一以贯之的以人为本的精神,求真向善的追求,儿童本位的取向,以及其他修订内容,读者还可以参阅后文同行不同层面、不同视角的解读。
  虽然对于“课标修订稿”的学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思考与解决当前语文课程中的问题,但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发现问题(思想层面),“制造”问题(实践层面),正如费孝通先生倡导的文化发展观:生存中的个体“把冲突看成存在的基础”,把生命看成是对“阻碍的克服”,没有了冲突与阻碍,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前途,即无穷的变化与无尽的创造。――这也许可以看成是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颇具辩证色彩的教学实践之路。
  (作者单位: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标签:修订稿 课程标准 语文 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