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100字日记 > 正文

一道中考试题的思考_中考试题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2006年河北省课程改革试验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第26题:请你根据图8提出三个与物理知识相关的问?。笔者猜想:此题的命题意图是落实课改精神以及选拔具有潜力的合格高中生生的考试性质,体现对考生提出问题能力的考查。但就答题情况和对基层教学的导向作用等方面值得商榷。
  物理学科的《课程标准》对提出问题能力作了明确要求:一方面是能够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另一方面是能够从物理学的角度明确地表述相关问题,强调学生个体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但此题的设问方式没有设计让学生在客观情境下发现某一问题或事实的过程,更没有对客观现象、事实通过质疑形成问题,客观上起到了让学生“自己编题自己解答”的作用。学生对本题的回答无非是根据规律、原理提出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简单工具、电路分析的一些问题。这些内容都是他们学过的知识,而不是通过质疑提出问题。此题只是套用了“提出问题”的形式,实质上没有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的“提出问题”的基本能力。因此就提出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和考查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思考。
  
  思考一:关于物理问题的认识
   
  就物理学习而言,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的形式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要求用已有的知识回答解释相关的题目,即师生根据不同的认知层次通过归纳、分析、推理提出需要回答的题目。例如:用一个温度敏感元件代替图8中低压控制电路中的开关。当温度低时,低压控制电路断开,当温度升高时,低压控制电路接通。将工作电路中的电动机换成一台空调器,试说明整个电路的工作过程。另一类则是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或疑难,即通过过程体验、研究、分析引出相关的疑难并进行分析论证,得出比较正确地结论或实验事实。例如:用以下器材:螺线管、电源、电键、小磁针和滑动变阻器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和通电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本题则是通过学生对过程的体验,探索学习新的知识,注重体验过程和学习方法来源。我们所说的科学不单是指某种已被公众接受的、既定的结论,更重要的是指人自由的、不断的、持续着的科学探究活动。从学习的本身来看,学习具有探究的性质,而科学的本质就在于探究。两类提出问题的方式相比较:前者强调的是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后者更加重视问题研究过程和方法的体验;前者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后者强调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强化了科学素养的培养。学习过程中要两种提出问题的方式交替使用。
  
  思考二: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提出注意应注意事项
  
  1 关注学生已有知识
  学习是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生长点,运用分析、综合能力形成对事物的基本认识,从而提出问题,进一步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包括考试评价)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回忆、搜索和提取头脑中的已有信息,在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激发学生进行学习的意向,并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到定向和引导作用,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方法去通化新的问题。例如:初中教材(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三章中什么是声音一节研究,学生已有的知识就是从感知上能听到声音,而且知道声音的存在;另一方面观察细致的同学可能了解声音的产生需要敲打或物体的振动。教学中一般以学生已有的关于声音的认识为生长点确立这一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而通过实验探讨声音的产生条件,气体、液体和固体传播声音的特点比较等。
  
  2 创设相关的问题情景,关注过程体验
  所谓问题情景是指个体察觉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的心里困境。问题的产生既与新知识有关,更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密切联系,让学生感知到新知识与已有经验之间的矛盾,从而产生心理上的困惑。创设问题情景的目的就在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在新旧经验之间、在日常生活与科学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通过对已有的知识经验的运用、改造来学习新的知识。
  教学过程中可以直接运用图片、文字、实物照片以及演示或学生实验来创设问题情景。既可以直接将问题呈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形式各异的问题素材将学生引入蕴含问题的情景之中。例如:初中教材(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中《科学探究:平面镜的成像》一节问题设置。学生对平面镜很熟悉,可以通过录像观察“桂林山水”“九寨风光”等水面成像,并观察平面镜实际成像,让学生粗略的总结出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往往出现两种情况:1,虚像和实像问题模糊;2,像与物大小关系的问题。一般情况学生认为像略小于物,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手直接放到平面镜上,用笔描出手的像的大小,学生就得到了不同的结果,在心里产生了认知冲突,从而提出“平面镜成像到底遵循什么规律”的问题,接着进一步通过实验探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增强了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具体问题提出过程的体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与学没有特定的方式、方法,笔者认为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设问方式,以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和强烈的求知欲,这是提出问题的根本目的。

标签:思考 中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