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100字作文 > 正文

[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进展、面临的困难与对策]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学校布局作为一定区域(国家或地区)学校在空间上的分布结构,与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年龄与空间分布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由于这些因素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使得学校布局需要进行相应地协同调整。本文首先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成效,其次提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所面临的偏远地区学生上学路途更加困难,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使学生家庭负担加重等问题,最后就存在问题提出加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绩效评估。加大对贫困家庭的资助力度。完善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本身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
  
  1.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现状
  据相关资料显示,2009年,西安市有小学1666所,比上年的1781所减少115所,减幅为6.46%。与2000年的2323所相比,减少657所,减幅高达28.28%。其中农村小学1406所,比2000年减少110所,减幅为7.26%。2009年西安市有农村教学点86个,比上年减少8个,2000年―2009年减少农村教学点335个,减幅达79.57%。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有力推动下,小学校点布局得到逐步调整,全市小学在招生人数与在校生人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校均规模连续两年扩大,2009年达到315人/校,比上年增加8人,增幅为2.73%。其中农村小学在校人数比上年减少7.25%的情况下,校均规模与上年持平,为189人/校。2009年西安市初中校数为259所,总量与上年持平。其中农村初中201所,比上年减少1所。2000年以来,西安市初中经过布局调整,校数呈现不断减少的态势。2009年初中数量比2005年减少11所,减幅为4.07%;比2000年减少19所,减幅为6.83%。由于初中校数变化和在校生人数减少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西安市初中校均学生规模从2000年的875人/校扩大到2001年的992人/校后逐年下降,2009年达到838人/校,比上年减少45人。其中2009农村初中校均规模为851人/校,比上年减少99人,减幅达10.39%。
  2.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成效
  2.1 义务教育布局调整不断推进,教育资源利用率有所提高
  在布局调整之前,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着布局分散,校点过多,学校规模过小等问题。由于教育资源的投入具有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学校无论规模大小,都要有校舍建筑和教学设备等固定资本投入,都要有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等人力资源投入,这使得本来就短缺的资源过于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当规模小的学校和一些教学点被撤并以后,各地就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使用,从而避免了过去分散办学时普遍存在的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2.2 提高了农村学校的规模效益
  学校规模是判断和评价农村中小学布局是否合理的主要标准之一。因为在教育资源一定时,如果学校过多、单个学校规模较小,那么每所学校就无法发挥规模效益,必然导致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学校数量得以减少,每所学校可支配的教育资源大大增加,形成了规模效益,其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整体得到提高。
  2.3 提高了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之所以能促进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除了布局调整后教育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外,关键是教师的责任心增强了。布局调整后清退了大量民办教师,改变了以往农村教师“教书农活双肩挑”的局面,教师能更专心于教学工作,家长和学生也更切实地体会到了所发生的变化。
  3.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仍面临的困难
  3.1 学校布局分散,交通不便
  随着一些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撤并,其他保障跟不上,形成新的学生上学难问题。部分地区脱离当地农村实际情况,快速撤减了大量的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没有考虑到当地的人口密度和地理环境等问题,盲目将学生集中到乡镇的中心学校,使得许多农村学生上学路途更加困难,由于没有校车接送,运气好的学生会碰上顺路的农用三轮车搭乘,否则一些农村中小学生一天往返要步行十里甚至二三十里崎岖的山路到乡镇中心学校上学,就近上学成为奢望。在上学路途中,一旦遇到糟糕的天气,他们还可能面对严重的安全隐患。
  3.2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使学生家庭负担加重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从财政角度来看,撤点并校后成本是降低了,基建战线缩短了,但对农民来说成本增加了。”这主要表现在:其一,西部边远山区大规模撤点并校后,许多原来就近上学的学生因寄宿产生了寄宿费、生活费等,一部分年龄小的学生需要父母或者祖父母“陪读”,产生了生活费和租房费。这客观上增加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其二,部分农民家庭因距离学校太远,又承担不起寄宿所产生的费用,只得购买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送小孩上学,徒增了这些家庭的时间成本和经济负担。
  4.进一步调整的对策思路
  4.1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绩效评估
  在一定区域内是否设置学校和如何设置普通中小学校,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既要受经济社会发展、地理环境、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及增长速度,又受到学校规模、服务人口、服务范围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决策前,要充分考虑上述这些因素进行总体性评估。经过布局调整,人们最关注的教育资源是否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区域内教育是否得到均衡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是否得到提高等这些问题。
  4.2 加大对贫困家庭的资助力度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有的学生因住所离学校距离的增加产生额外交通费用,有的学生因住宿增加的额外生活成本,都给贫困家庭造成新的经济负担,严重的可能使学生辍学。现在,我国城乡均已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但其中的“一补”(即对贫困住宿生的补助)的标准按小学生每生每天补助2元,初中生每生每天补助3元这一全国统一的标准执行。这一标准首先没有考虑全国各地消费价格水平的差异,其次也没有包括贫困家庭学生在布局调整后所发生的额外交通费用。因此,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应结合“两免一补”政策的完善,加大对贫困家庭的资助力度,从而保证义务教育整体实施的质量。
  4.3 完善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本身
  政策从执行角度上讲,更像是一个方案或计划,而并不是只有一个政策目标就完事大吉了,需要在实施执行过程中不断完善、修改和补充、就目前情况看,要使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顺利实施,减少冲突,主要措施是增加投入,完善资金和建立灵活长效的财政保障制度。国家虽然拨出了大量资金用于中小学布局调整,但从冲突论的角度看,在投资上仍有盲点。资金流向除了要解决布局调整的发展问题,还要解决因布局调整造成的公平问题,如能解决农村初中学生交通食宿费用,为走读学生加开班车等,也许这一现象就会得到改善,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基本上都与布局调整政策的执行有关。
  
  参考文献
  [1]张建国,夏泽民.2009西安教育发展报告[R].西安:西安出版社,2010.11.
  [2]许小平,杨挺.公平与效率视野下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之深思[J]2009.8,18-20.
  [3]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合理布局结构研究课题组.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背景、目的和成效――基于中西部地区6省区38个县市177个乡镇的调查与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7.

标签:对策 农村义务教育 进展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