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100字作文 > 正文

【《黄帝内经太素》杨注反切与《广韵》反切比较研究】 广韵反切查询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皇帝内经太素》为唐人杨上善注《内经》的一部医术,其中含有大量反切,对研究唐代语音具有重要语料价值。本文撷取部分杨注反切与《广韵》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出杨注反切的一些规律。
  关键词:《黄帝内经太素》杨注反切《广韵》反切
  
  《黄帝内经太素》(下文称《太素》),唐初杨上善注,成书于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至弘道元年(公元683年)之间,至今有1300余年。它是目前保存《黄帝内经》原貌较为完整的著作,在古医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南宋靖康之难后亡佚。幸唐中期东传日本,医学家传抄研习,但到14世纪末,日本亦亡佚不传。19世纪20年代,在日本京都仁和寺发现《太素》卷子抄本二十三卷,后又发现两卷,现存二十五卷。日本将《太素》封为国宝。日本江户时期清朝外交史官杨守敬将日本人手抄本《太素》带回国内,后经袁昶、萧延平等学者以改底本进行校勘。萧延平刊行的《太素》称为兰陵堂本(又称萧延平本)。本文所用底本为人民卫生出版社于1965年出版,该本以兰陵堂本为底本,用北京图书馆藏日抄本进行互校而影印。
  杨上善注(后称“杨注”)《太素》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注释《黄帝内经》的著作。杨注将释音、释词、释义、释形全面结合起来,具有六朝经书注家的释经特点①。清代陆心源《仪顾堂题跋》中称《太素》杨注云:“其语如汉人解经,疏通证明,训诂精确,为自来注医书者所未见。”
  本人在阅读《太素》过程中,发现杨注反切与《广韵》反切略有不同,遂撷取部分杨注反切与《广韵》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太素》不仅在古医学史上极具文献价值,而且对汉语史的研究也具重要的语料价值。
  【褊】
  士之才力,或有厚薄,知虑褊浅,不能博大深奥,自强于学未若细子,细子恐其散于后世,绝于子孙也,敢问约之奈何?(《太素》卷第十四?诊候之一?人迎脉口诊)
  杨注:褊,鞭缅反。
  《广韵??韵》:褊,衣急。方缅反。
  “褊”在《太素》和《广韵》里的反切注释同韵异纽。“鞭”属帮母,“方”属非母,皆为唇音,前者为重唇音,后者为轻唇音。
  【?】
  为虚与实,若得若失者,言补则?然若有得也,泻则?然若有失也。(《太素》卷第二十一?九针之一?九针要解)
  杨注:?,文一反,色仪和也。
  《广韵?质韵》:?,有威仪也。毗必切。
  “?”在《太素》和《广韵》里的反切注释同韵异纽。“文”属微母,“毗”属?母,前者为轻唇,后为重唇音。
  【丕】
  发鬓颁白,平盛不摇,故好坐。(《太素》卷第二?寿限)
  杨注:原钞“平盛不摇”,“平”字傍有“丕,彼悲反,大也”六字。
  《广韵?丕韵》:丕,大也。敷悲切。
  “丕”在《太素》和《广韵》里的反切注释同韵异纽。“敷”属微母,“彼”属?母,前者为轻唇,后为重唇音。
  【贞】
  刺足厥阴少阳,其头痛贞贞,脉引冲头。(《太素》卷第二十五?伤寒五脏热病)
  杨注:贞,都耕反,头切痛也。
  《广韵?清韵》:贞,正也。陟盈切。
  “都”属端母,“陟”属知母,皆为舌音,前者为舌头音,后者为舌上音。
  【惕】
  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太素》卷第八?经脉之一?经脉连环)
  杨注:惕,耻激反,谓惧也。
  《广韵?锡韵》:惕,怵惕忧也,又忧也。他历切。
  “耻”属彻母,“他”属透母,皆为舌音,前者为舌上音,后者为舌头音。
  【濯】
  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问候,取巨虚上廉。(《太素》卷第十一?输穴?腑病合输)
  杨注:濯,徒角反,肠中水声也
  《广韵?觉韵》:濯,汗濯,又姓。《风俗通》:濯辑之后。直角切。
  “徒”属定母,“直”属澄母,皆为舌音,前者为舌头音,后者为舌上音。
  综上所述,总结出两点规律:
  1.由《太素》和《广韵》校读“褊”“?”“丕”三字可以看出,《太素》和《广韵》在注释字词时,轻唇重唇互用。《太素》杨注反切里用轻唇,《广韵》反切用重唇,反之亦然。说明隋唐时期轻唇和重唇仍未很好区分,直到中唐以后,轻唇和重唇才开始渐渐对立。唇音中合口三等字变成轻唇。
  2.由《太素》和《广韵》校读“贞”“惕”“濯”三字可以看出,《太素》和《广韵》在注释字词时,舌头音和舌上音尚未明显区分。《太素》杨注反切用舌上音,《广韵》反切用舌头音,反之亦然。说明杨上善的生活年代,舌头音与舌上音仍未分立。
  
  注释:
  ①金栋《〈黄帝内经太素〉词义训话体例探》一文(载于《中医文
  献杂志》,1994年第1期)认为杨上善擅长训诂,其注多以传统训诂学典籍为依据,且遵汉儒注经。
  
  参考文献:
  [1]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
  [2]吴葆勤.宋本广韵?永禄本韵镜[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钱超尘.黄帝内经太素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4]徐麟.《黄帝内经太素》杨注反切的音韵学价值刍议[J].中医文
  献杂志,2005,(1).
  
  (祝凤祥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10097)

标签:反切 黄帝内经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