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200字作文 > 正文

历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怎么培养学生的历史审题能力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要讲究教学方法,应根据思维的内容、特点等运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的提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心里学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前提,积极的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不可或缺的心里品质。”中学生的兴趣特点是:兴趣容易激发,但难以保持稳定和持久。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很重要,但更要能够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中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教学中可运用生动形象的讲述方法,根据课文内容穿插故事。比如七年级的历史课堂,因为时间较宽松,学生的压力较小,更因七年级的中国古代史本身就充满故事性,教师用此方法可培养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喜欢历史。但高中生因为辩证思维的能力已经有了很高的发展,不满足于获得浅表的知识过程和现象,他们渴望了解历史事件的现象的本质之间的必然联系。因此,教学中要将历史哲理、规律寓于讲述之中。
  
  二、设置问题.解决问题
  
  “思源于疑”,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提问,才能引发他们思考。比如七年级的一课:有朱元璋手下宰相胡惟庸权力过大的问题。可以问学生,朱元璋会怎么办,如果是你会怎么办。学生对于这种问题非常感兴趣,既激发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上下结合。左右结合
  
  因为初中生的年龄小,解决问题的时候就难免顾此失彼,很多时候老师、家长会叹气说:“这孩子怎么这么粗心,这种题目明明会的呀,也会出错!”这种情况很多学生都有,一个小知识点他们都会,但放在一个大的情境、背景下,立刻就不知所云了,这是知识的连贯掌握的不好。平时上课时,要使学生在学习中打开思路。根据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分析问题。
  如学八年级的1954宪法,学生在掌握其性质的同时,教师可以请他们开动脑筋,再想想我们还学习过什么宪法没有,学生会回答《共同纲领》、《中华民国临时宪法》。教师继续提问:“这些宪法中性质都相同吗?”这种在上课时以一国历史为线索,上下时间相结合的是纵向法。还可以用历史事件为线索,把不同国家相似的事件结合这是横向法。在平时就注重联系,学生的学习思路就得到了拓宽,训练了其思维的广度。
  
  四、比较是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学习中,引导学生对有联系的历史现象进行对照,比较其异同点,从而使学生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比较法很多,可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历史现象(如1929―1933的经济危机,美、德、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也可以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历史现象(如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忽必烈改制对比),或一个历史事件的不同发展阶段(如“/iilgt"运动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一个历史事件的两个对立面(如美国内战的南北双方)等都可以进行比较。比较的目的是找出异同,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以使学生对历史现象达到更系统、更深刻的理解。
  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应联系实际,切实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告诉我们,要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广泛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要发展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创造性思维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即要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其主体性进一步发展,把被动接受“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实施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只有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成为课堂思维活动的真正主人。
  其次,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教师培养思维能力,应注意每个学生(或每类学生)的差异性,因为每个学生(每类学生)的个性特征、知识结构、思维类型等是各不相同的,必须因人而导(因类而异)。另外,还应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总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师循其“序”而引导最后,反馈强化,举一反三。
  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时,教师要注意接受学生发出的反馈信息,并及时地作出相应的控制调节。这就要求都在课堂上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细心倾听学生的回答和发问,及时地捕获准确的反馈信息。同时,对于学生的回答和发问,教师应作出评价,以强化学生思维操作,充分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教师恰到好处的表扬或赞许,会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积极强化;教师恰如其分的批评或否定,会使学生及时改正思维过程中的错误。

标签:培养学生 能力 历史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