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300字日记 > 正文

略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体系的构建

时间:2019-02-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工具性作用。要克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重技术教育轻公共基础教育、课程设置脱离实际等问题,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要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贯彻“能力本位”的思想,采用“活模块”结构,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2)01-0150-04
  我国的高职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现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并以其鲜明的职业性、技术性和市场紧密结合等特征,昭示着它强大的生命力。但由于部分院校对“以就业为导向”等办学理念的认识偏差,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不断削减公共基础课,在实际工作中轻视公共基础课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与渗透,且呈愈演愈烈的趋势,如果任其长期发展下去,就会严重背离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轨道。因此,对高职院校构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问题进行认真探讨是有益的。
  一、构建具有高职教育特点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的现实意义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前,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的高职教育在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时,对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存在两种片面的倾向:一是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科的完整性,按照学科的逻辑顺序来确定公共基础课程体系,与职业教育的实用性、针对性衔接不够;二是只重专业技术技能知识、实用工具类知识的传授,轻人文等综合素质培养,从而轻视公共基础课程,把它放在无足轻重的位置。上述两种片面的倾向都不利于高职院校培养“德才兼备”的毕业生,难以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因为,以学术和学科为中心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必然造成教学内容上的重理论、轻能力;在培养方式上,重统一的规格要求,轻学生的个性发展。最终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挥,束缚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而过分强调职业岗位当前必需的专业技术知识来设置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势必导致公共基础课程的杂乱无章,最终影响公共基础课程在教育教学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功能。
  我们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公共基础课程在高职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工具性作用。这是因为高职教育在重视和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还必须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学生的职业能力如适应能力、竞争能力、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不是专业类课程能独立做到的,还要依赖公共基础课程才得以实现。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公共基础课程的建设,使之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学生人格修养、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高职教育在我国已经实施20多年,但由于受办学理念、办学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传统的以学术和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过分强调课程的独立性与完整性,以课程为中心的倾向明显,理论与实践脱节,而高职教育没有形成稳定有效的实施规范,更加大了构建科学合理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的难度。我们既要立足于高职教育的现状和特点,又要着眼于21世纪知识经济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的要求构建新型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这一新型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既要突破普通高校着重学科建设、强调理论体系的“学科本位”观念,又要避免职业教育片面针对职业岗位技术,单纯强调能力培养的“能力本位”思想。
  当今世界是人才竞争的世界,人才的竞争不仅局限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更在于人才的基本素质,这些基本素质主要包括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科学的思维、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健康的心理。高职院校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开阔视野、优化知识结构、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职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正确理解人才综合素质的丰富内涵,认识未来社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从而自觉地从旧的和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解脱出来,积极投身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二、高职院校构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1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技术教育轻公共基础教育的倾向
  高职教育是中国社会工业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结果。高职院校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而高职教育由于它鲜明的职业定向性和岗位针对性的人才培养特点,也使一些人误认为,高职教育既然是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就要千方百计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办学要以就业为导向,课程设置、实践学习都要以技能学习为主。因此,只重视对学生进行专业性理论知识的灌输和实用技术的培养,而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所应该进行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一切课程安排的原则是看其是否实用,实用则开,不实用少开甚至不开,存在严重的重技术教育而轻公共基础教育的倾向。在重技术教育轻公共基础教育的教育模式下,学校和学生往往关注操作性较强的技术教育,而将一些操作性较弱且在短期内没有明显效果的公共基础课程放在后一步考虑,甚至不作考虑。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技能水平尚可,但普遍存在社会适应能力差、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的高职教育,由于受到教育体制、教育政策、专业特点、培养目标、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管理水平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尚未形成稳定有效的实施规范。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基础课程更有进一步被削弱的可能,这就迫切需要探讨高职院校如何才能确保技术教育与公共基础教育并重的问题。
  2 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存在严重的脱离实际的问题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往往脱离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学生的实际,如上所述,以学术和学科为中心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在培养方式上,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挥,束缚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而过分强调职业岗位当前必需的专业技术知识来设置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势必导致公共基础课程的杂乱无章,最终影响公共基础课程在教育教学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功能。高职院校既要完成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又要完成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十分艰巨,这就必须研究公共基础课程的科学定位,探讨构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的依据,从而合理地调整、设置公共基础课程,更好地为高职培养目标服务。
  3 师资队伍严重制约公共基础课程建设
  高职教育就是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主动地学习,合理地组织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学生成为自愿的学习者和自立的社会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基础、要求、能力、兴趣爱好选修课 程。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开出大量的课程以供学生选择,而能否开出一定质量和数量的选修课程的决定因素在教师。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由于公共基础课师资严重匮乏,只能开设数量十分有限的公共必修课,而不能开设足够数量的公共选修课,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
  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对师资结构和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的质量和数量都提出了许多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要求。教师不仅应具有厚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素养、较高的学术水平、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能在交叉、边缘、新兴学科的科研中有所建树,能开出高水平的选修课,而那些理论水平或者实践水平较低的教师将很难有立足之地。
  三、构建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若干思考
  1 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坚持“必需、够用”原则
  传统的高职课程设置中存在着一种认识误区,即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学制又短,因此学生的素质、能力的提高与课程设置、内容是成正比的。在这种思维惯性影响下,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内容也越来越庞杂,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严重脱离专业实际、学生实际和社会需求的实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高职院校只有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来考虑设置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才能走出目前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困境,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所谓“必需”,是指课程内容和知识的讲授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和职业能力的需要。所谓“够用”,则是课程内容和知识的讲授不再追求学科体系逻辑严密性、完整性,而强调教学内容的实际、实用。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而设置的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模式,并非可以任意开设课程或删减课程内容拼凑而成,它应该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精选理论课程及教学内容,删除无用、少用、重复、过时的课程和知识点,确立质量与效益相统一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用,突出理论的应用;课程能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及时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2 公共基础课设程置要贯彻“能力本位”的思想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技术变革的步伐加快,一个人一生的职业变换次数和跨专业领域合作的机会日益增多,单一的专业或职业能力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和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人们在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同时,还要增强自己的职业能力,才能在人生的未来工作中获得可持续性发展。职业能力非常宽泛,一般包括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管理能力、竞争能力等等,高职院校学生上述能力的提高和增强不是单纯靠专业课就能完成的,更多地要依赖如文史哲课程、心理教育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外语类课程、就业与创业课程、体育课程等公共基础性课程才得以完成。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突出能力本位,必须根据对学生成长规律的分析和对学生未来所从事的岗位需要的能力调查,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各课程的特点,不断研究、组织公共基础课程及教学内容,开设一系列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用“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取代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上,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群)的需求。
  3 构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应采用“活模块”结构
  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必须打破平面型,实施立体性,对传统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优化,既要重视一门课程的系统优化结构,更要重视各门课程之间的系统优化结构,形成便于进行各种组合的“活模块”。所谓“活模块”,是指根据培养目标对本学科纵向知识的特殊需求所设的知识和能力单元。可以是一个知识单元,也可以是操作单元,还可以是一个情景模拟单元。总之,要体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智力教育与非智力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整合,形成知识单元串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能力迁移的作用。学生通过公共基础课程“活模块”的学习和训练,其职业道德素质、职业能力素质和综合职业素质能不断得到提高。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
  为适应高职教育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高职院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首先,提高教师理论水平、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高校应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学历层次的教师采取不同的培训形式,尤其要加强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训。要让教师深入生产和管理的第一线,及时吸收外界信息,获取前沿知识,不断学习新知识、新工艺和新方法,拓宽专业知识面,提高实践能力。同时,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创新意识,采取现代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活动。其次,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调动教师积极性。高校要想充分挖掘现有教师队伍的潜力,促进教师一专多能、积极开拓新的相关学科领域,促使教师尽可能地多开课、开好课,就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建立有效的教师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最后,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位决定了每一个专业的教师队伍不可能是清一色的校内教师,必须要有大量的行业专家参与教学。公共基础课程也不例外,需要聘请一定数量的既有丰富社会实践经验又具有教学能力的社会知名人士和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既弥补了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师实践经验欠缺的不足,同时也使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师之间优势互补,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熊贤君,金保华,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实施途径[J],教育评论,2004,(4)
  [3]胡旭晖,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5,(3)
  [4]陈家颐,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
  [5]刘红,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6]施新,高职院校完善学分制的探索[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6,(9)
  [7]陈阳,高校实行学分制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9)
  [8]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9]荀建忠,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探索[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黄文典,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构建探微[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
  [责任编辑:陈梅云]

标签:略论 课程体系 构建 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