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400字日记 > 正文

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中考文言文大全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近几年,中考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方法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比较阅读成为重要的试题形式。考查的内容主要是词语解释、句子翻译、语句理解或语段概括和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以及其他一些理解运用方面的开放性试题。考查的特点是比较注重在语境中考查学生的语感和文言词句的理解,注重将文言文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从整体上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学习中表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文言文比较阅读”作为近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有它自身的特殊性。所谓“文言文比较阅读”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阅读,它既可以达到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能力的目的,又有有效的区分度。比较阅读的总体原则是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课内文言文阅读水平决定文言文比较阅读的结果。学生只有在能够对课外文言文疏通文意,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文中信息,才能够提炼和综合,对所述事件或道理进行判断和推理。具体而言,文言文比较阅读的比较点(狭指课内文言文与课外文言文的比较),我们以为其实与现代文对比阅读类似。它包括内容(主题、观点)、形式(写作方法、结构形式、表现手法)、语言(语句)、古今(侧重现实意义)等几方面。
  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的备考应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握命题的方向,采取有效措施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备考。
  
  一、加强阅读,提高对文言文的整体阅读能力
  
  1. 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
  古文和现代文一样,都是由信息组成。考生在疏通文意、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文中所写的人、时、地、言、理、情等信息,并能提炼表达出来或对文中的表述加以评价。
  2.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
  阅读中能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对所述事件或所说的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能够答出事件发生的原因,某个论点的论据,某个事物或人物的特征,文章内容的要求,作者的意图和所要表达的感情。
  3.揣摩写法,探究观点
  文言文阅读在疏通文意、感知内容之后,应揣摩全篇的写法,包括文章的结构、表现手法等。如《孟子二章》中《得到多助、失道寡助》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篇议论文论证的顺序和结构是完全不同的;《爱莲说》中用牡丹的反衬和菊的正衬来写莲。对书中观点的怀疑和探究能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如:《爱莲说》中提出的“出淤泥而不染”与平时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否矛盾。对陶渊明“世外桃源”理想的辨证分析,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的客观评析。教者在平时教学中加强引导学生对课文观点的探究、评析,注重今天的现实意义,批判吸收,就能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更透彻地领悟观点。
  
  二、紧扣教材,注重文言文知识的积累
  
  中考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多数取材于课内。课外的选文比较浅显,大多选取与初三学生认知水平接近的文章,且考查的词句在课内文言文中很多是出现过的,考查的目的是检验学生的知识迁移、举一反三的能力。而掌握好课内的基础知识,就奠定了阅读课外文言文的坚实基础,因此,复习好课内文言文是中考文言文备考的关键。复习必须紧扣教材,引导、组织学生系统地整理和积累文言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积累文言实词。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中要求解释的实词多数出现在书下的注释中,因此,应指导、要求学生熟记注释并积累文中的关键词。同时,还要归纳整理一些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以及通假现象等。要提醒学生的是,古今异义应重点熟记古义;词类活用应熟记语境义,语法现象不宜深究;通假字应读本字的音。
  2. 积累文言虚词。在初中阶段,学生应重点掌握的虚词有:“之、而、以、于、则、虽、因、其、为、且、乎、然、焉、者”等。
  无论是文言实词还是虚词的积累,都应该摘出词语所在的原句,结合语境掌握,从而提高复习的效率。
  3.积累文言名句。文言名句的积累不仅是完成默写类试题的需要,也是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关键,更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方法。对于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重点语句,要严格要求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准确无误地背诵默写,做到不漏字、不增字、不错字。
  4.积累文化常识。古代礼俗名物、人物典故、名号称谓、历法时节、历史地理、官职科举等,考试时不一定直接考查,但在文言文阅读尤其是课外文言文阅读中会经常出现,掌握它们,无疑会有助于进行准确的课外文言文阅读。
  
  三、 把握要点,重视文言语句的翻译和理解
  
  理解课内文言文和课外浅显文言文中一些重要句子的含义,让学生翻译文言句子是对其理解的最好检测方法。翻译的最高标准是“信、达、雅”,对初中生翻译的要求是“信”(准确)和“达”(通顺)。翻译时可以采用“留”“换”“补”“增”“删”“调”“扩”等方法,做到准确、通顺,在此基础上,力求做到语言优美,符合原文的语言风格。应要求学生翻译时注意文言句的句式特点,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等,注意译文保留文言文的原有语气,还要注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准确把握文言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受现代文阅读的启发,近几年,文言文阅读考查更加突出阅读理解能力、对文章的初步鉴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复习时,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结合全文深入理解和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段落大意,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体悟文中的思想、感情或所蕴涵的道理,并力求能对文章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 强调诵读,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感悟的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不仅有助于学生读准字音、揣摩语气、掌握断句,而且有助于培养语感、加深对文章思想、情感的理解,并达到熟读成诵、积累名篇名句的目的。从备考的角度来看,诵读的工夫做到了,解答默写、断句、解释、翻译、理解和运用等问题就容易了。就学生来说,有滋有味、声情并茂的诵读也比单调、枯燥的题海更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复习的质量。
  
  五、 精练精讲,巩固和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作为中考备考,适当的联系是检查、反馈、查漏补缺的必要手段。其方法一般是:第一步,以单篇单册或同一文体做单位,依据文言文复习要点,梳理、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第二步,以文言文试题的形式,或分课文或分册或分文体或针对全套教材进行训练。题目根据教材、学生实际精心命题,涵盖复习的知识要点,题型、题量与能度系数尽量与中考接近。第三步:总结测试情况,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复习成果。需要强调的是,练习的编排方式应紧扣中考考点,练习的题量、练习的形式和答题的时间要灵活而适度,尽可能减少因为大量、枯燥、重复性的练习而引起学生的厌倦,以保证学生进行练习时应有的兴奋度。另外,找一些与课文难度相当、题材相近的课外短文进行拓展性的阅读训练,可以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检测学生由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

标签:文言文 中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