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50字日记 > 正文

阅读教学新思维_新思维教育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与“实验稿”相比,“课标修订稿”的整体设计框架不变。针对课改中出现的种种偏向,课程标准在修订时力纠时弊,回应了实践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并且及时更新了一些教学内容,体现了阅读教学的新思维。
  一、学段目标:强调梯度意识
  阅读目标基本未变,但注意整合相关条目,阅读素养拾阶而上,梯度意识更加明显。如各段均提出默读的要求,第一学段是“学习默读”,第二学段增加了“略读”,第三学段提出速度的要求,“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课程标准还在第三学段首次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非连续性文本”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它来自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连续性文本是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文本,例如小说、散文等,非连续文本包括图表、表格、清单等。当前,图表以越来越高的频率不断地介入我们的生活,这就需要增加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机会,在教学中建构适切的教学策略。
  课程标准加强梯度意识,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确立“适时”、“适性”的原则。“适时”就是注意年段重点,“适性”就是顺应学情、规律,不能“该教的没有教,不该教的乱教”。哪一个文本最适合教哪一个知识,开展哪一个活动,教师应该心中有数。单元整体中的课文教学,努力做到相对完整、相互结构起来。――这里提的是“相对”,课程标准坚守“阅读素养――养成”这一设计思想,重视语言的整体感悟与运用,而不是把阅读素养分解成一个一个知识点、能力点机械地去操练。
  二、教学对话:增加编者维度
  课程标准坚持了“对话”的阅读本质观。同时发展了这一认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加入“教科书编者”是有背景的。课改之后强调学习的主体性,课堂上的对话意识强了。然而对话教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把文本及编者丢弃在一边,忽略了语文的课程意识和价值导向。一位教师教学《秦兵马俑》,提出“面对这雄伟壮丽的秦始皇兵马俑,你觉得最应该感谢谁呢?”学生答出“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秦始皇”“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第一个发现秦始皇兵马俑陶片的农民”“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考古专家”“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这篇文章的作者”这样的答案,教师也一一肯定、赞赏。这样的对话,“学生主体”已经走向“主体神话”,语言学习、体验的目标也只能是空中浮云了。
  课程标准提倡的对话主要包含着这样的意思:(一)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对话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自觉地体验文本的语言,而不能游离于文本之外;(二)阅读教学是通过对话完成课程目标的过程,了解编者意图可以提升阅读教学对话的质量。根据修订的标准,教材将往“学习化、活动化”的方向走。教师明晰课文及导学、导练的编排意图,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引导学生与文本发生深层的对话,实现课程目标。
  三、阅读活动:体现品质追求
  “课标修订稿”运用辩证、融通的思维,坚守了阅读活动的个性化取向,同时强调“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坚守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坚守了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取向,同时“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标准强调教师在阅读活动中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作用,同时提醒防止“模式化的解读”。
  课程标准在修订时,对“有感情朗读”活动作了专门的解释、提醒:
  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为什么要加上去这些话?倡导“自然”的朗读,原因在于教学中出现了“不自然”的现象。新课程实施以来,大家把朗读提高到应有的位置。在一些公开课上,执教者也不约而同地把“有感情朗读”当做利器。但是,有些朗读只是拘泥于形式,朗读表现出来的东西,不是文字背后的情感,而是矫揉造作的外部表现。
  有感情朗读的这个“情”,不是表层的张扬,华而不实的渲染,更不是拙劣的东施效颦,可笑的邯郸学步,而应是真实的、由衷的,是从文本深处传递出来的。如果撇开真实的情感体验,一味强调这个词要重读、那个句子速度要快。――朗读也就异化成了表演的道具,失去了特有的生命。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时,千万不要搞表层的“舌头的运动”,而是“心的运动”。好的朗读要重视相应的技巧,同时又不能降低在“技巧”这个层面。声音裹挟着意义,语言包容着和谐,文字生发着底蕴,朗读造就着美感,这才是有感情朗读的美好境界。
  阅读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实际上是“文化”的实现方式。反过来,利用“文化”也可以提升阅读活动的品质。新修订的标准强调了“文化”的熏陶感染功能,它是在语言的品味、朗读等活动中自然实现的,绝不是穿靴戴帽,外加什么标签性的东西。在实施阅读教学时,我们要抓住语言文字这个核心不偏离,争取综合效益不偏废。
  四、语文知识:注重知行统一
  为了帮助理解课文,课程标准倡导“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知识问题一直困扰着语文课改。关于语文知识,过去有一个所谓“八字宪法”的表述,即字、词、句、篇、语、修、逻、文。那时的“大纲”把语文知识分解成多少个知识点,以这些知识点编写教材、组织教学,语文教学异化成了语言要素的教学。――这已经被证明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
  进入新课程以后,新课程的“人文性”有所加强,一些老师高举“人文”的旗帜,却忽视了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一股“轻视知识”,甚至“反知识”的教育思潮暗流汹涌。“人文追求”一旦成了“绝对权威”,也就进入空气稀薄的高空。――“泛语文”“泛人文”的教学,也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
  “课标修订稿”强调了语文的实践特性,“语文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并不轻视知识的作用,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一是强调“必要”;一是强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什么是必要的语文知识?就是对学生读、写有促进作用的知识。词类、短语、单句、修辞手法等等,篇篇文章都有,哪节课都能遇上。这就要求教师站在学生“怎样读”的视角,从具体文本的个性以及学情出发来选择有价值的语文知识,重点开发那些诸如“适应语境”、“选择语料”、“切合语体”、“语言创新”、“组织话语”等策略性知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语言、与文本对话。
  五、课外阅读:强调提升品位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一经典性的话保留了下来。课外阅读的基本量没有发生变化,但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优秀阅读材料,采取多种媒介阅读”,同时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利用读书报告会等多种形式提升阅读品位。这样导向的目的是为儿童建构一种阅读生活,一种有阅读相伴相随的童年生活。
  修订后的“阅读教学”这一领域还有很多亮点,需要我们在学习中一一比照,并且反观自己的实践,把握其中的“变”与“不变”,满怀信心地走向阅读教学改革的“深水区”。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教育局教研室)

标签:新思维 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