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700字生作文 > 正文

【藏区大尺度同质景观格局背景下风景道的建构研究】 景观格局过程尺度的关系

时间:2019-02-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内容提要:在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藏区地域空间尺度较大、景观资源同质较强的旅游开发现状,必将影响其旅游进一步持续、有效发展。基于此背景,结合国内外目前对风景道的相关研究,指出风景道是促进藏区旅游发展的有效模式,并进一步探析了藏区风景道的构建思路,最后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从结构体系、沿线景观、沿线设施及管理与保障四个方面对风景道的构建进行了系统研究。
  关键词:藏区;风景道;同质景观;甘南藏族自治州
  中图分类号:F592.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1-0109-04
  
   一、引言
   风景道是旅游与交通功能相结合的具有交通价值、景观价值、游憩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自然价值、文物价值等多重功能的特殊景观道路[1]。近年来风景道在国内外的发展实践表明其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道路建设、满足审美游憩需求和拉动社区经济等方面成效显著,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新型旅游发展途径。目前国外对风景道的规划研究较为成熟:在规划范围上,已形成从国家到地方多层级综合覆盖体系[2-4];在规划出发点上,既有满足居民休憩生活的需求[5-6],也有基于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7-8];在规划方法上,存在景观生态网络法[9]、视觉评估法[10]等;在规划内容上,多以尊重文化景观和景观生态[11]为核心;在规划保障上,注重发挥管理制度及措施[12-13]的规范制约。相比较而言,国内学者对于风景道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实证研究上[14-16],对风景道的管理[17-18]涉足较少。
   综合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国外对于民族地区大尺度同质景观格局下风景道的研究较少,国内风景道理论与实证研究处于零散的状态,是适应地方规划的需要而衍生的[19],多侧重于具体旅游线路或道路的规划设计,对于风景道的战略指导重视不够。本文试从空间这一认知角度出发,将风景道提升为旅游发展模式,首次提出风景道适于藏区旅游发展,并认为其不同于以休闲游憩为主的绿道(或绿色通道)[20-22],不同于单纯注重视觉景观或追求与自然环境融合的道路(或高速公路)[23-25],也不同于拥有特殊地域文化价值的遗产廊道[26-30],而是集旅游资源整合、旅游节奏调节、旅游管理方式优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以解决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空间问题为主要目的,适合于广域大尺度地域环境的一种线性旅游发展空间。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藏区?①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丰富的历史文化使得旅游这一藏区最大的潜在产业[31]正逐渐成为藏区实现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引擎与突破口。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持续深入开展和国家关于支援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多项政策、意见的不断颁布实施,藏区旅游日渐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但同时,藏区旅游发展也面临着其特有的问题,最为典型的为地域空间尺度较大、景观资源同质性较强,致使旅游发展过程中地域空间联系较为松散、资源开发相对同质、旅游管理多为不便,其他主要问题有:第一,藏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旅游开发是民族地区合理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环境、实现产业替代的最佳结合点[32],但脆弱的生态环境与不健全的旅游开发模式加剧了两者之间的矛盾;第二,地域开阔,景区概念模糊,导致景区既难以收取门票,同时又存在内外管理及协调问题,旅游管理体制欠成熟;第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可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33],但文化资源分布相对松散、内涵挖掘不深,缺乏整体开发;第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必须加快空间结构演进[34],但地域间缺乏有效的空间组织联系,旅游发展仅局限于部分热点地区,无法全局带动。因此在国家大力支持西部开发的新形势与背景下,藏区急需打破传统旅游开发思路与模式,寻找新的发展战略,促使其旅游优化转型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二)研究意义
   基于藏区同质景观格局,研究风景道可实现交通、游憩、景观、文化和生态保护等复合功能、价值的有机整合;有助于提升线性旅游发展空间的重要性,突破传统点、面开发的二元空间模式;可顺应目前藏区休闲度假和自助旅游较快发展的趋势,促进藏区旅游的转型与深化发展。更为关键的是,通过风景道的建设与管理,可推动旅游开发由点向面延伸,旅游管理由点向面覆盖,生态环境保护由点向面扩展,有助于解决当前藏区旅游发展过程中切实存在的景观同质严重与审美视觉疲劳、旅游资源丰富与特色内涵不足、局部开发过热与整体松散滞后、项目资金不足与建设活动无序、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矛盾。
   三、研究区域概况
   甘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南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处,是全国十大藏区之一,历史上是中原地区通往青藏及川北的交通要道,是丝绸之路河南道和唐蕃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甘南州地域广阔,其国土面积占甘肃全省近10%,境内拥有亚高山草甸草场4 084万亩,占全州总面积的70.28%,主要联片集中分布在夏河、合作、碌曲、玛曲4县(市);临潭、卓尼、迭部和舟曲以典型的森林峡谷景观为主,地广人稀的地域环境与大尺度同质景观(草原、森林及峡谷景观)格局是甘南藏区旅游发展最大的现实条件。近年来,随着西部民族旅游的兴起,甘南旅游发展迅速,2003―2010年全州累计接待游客1 075.9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47.4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55亿元,旅游人数、综合收入(除2008年外)每年以两位数递增,甘南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在国内外不断提升。
   四、藏区风景道构建思路
   藏区风景道构建必须遵循其地域特有属性,因势利导。首先,既要有所“突破”,又要有所“保留”,需要突破的是传统以资源环境为支撑的旅游发展观念和以点、面形式为主导的开发模式,需要保留的是无法突破或者突破后会出现不良后果,同时又是地域特色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及人文要素,如脆弱的生态环境和传统的宗教民俗等。其次,在做好藏区内部旅游发展要素优化调整的基础上,以环境(发展趋势、政策引导)、资金、项目为主要内容,“利用”一切外在可控的积极要素,为风景道构建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见图1)。
  图1 藏区风景道构建思路
   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确定风景道构建的一般原则:首先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根本,注重对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严禁对周边景观资源的过度开发与破坏,严禁无任何可行性研究指导的游憩服务设施的建设;其次应确定某一特定主题统摄风景道建设规划,以加强对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方便风景道的建设管理;再者应协调道路的景观、历史、休闲和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使风景道成为交通、游憩、教育和遗产保护等多功能完美结合的产物,为使用者提供教育、生态、文化和游憩等多方面体验[15];最后应积极调动公众参与风景道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将风景道建设纳入社区发展规划,通过健全公众决策及利益分配机制,使其自觉加入到风景道的建设管理中。
   五、甘南州风景道构建
   甘南州风景道构建应突出地方和民族特色,以“追寻藏族历史文化、体验藏族民俗风情”为总体形象定位,通过构建不同等级与类型的风景道,形成覆盖全州的风景道网络体系,逐渐将甘南风景道打造成中国西部民族地区风景道旅游发展的典范与实验样本,逐渐形成一个既能体现地域旅游空间特色,又能承担全州旅游组织协调功能的旅游空间骨架。
   (一)结构体系规划
  表1 风景道沿线主要旅游及景观资源分布
  风景道名称主要途径县市途径的主要景区(点) 典型地表景观宗教人文风景道 夏河县、合作市、碌曲县 土门关、米拉日巴佛阁、当周草原、西仓寺、尕海、则岔石林、郎木寺 河谷、草原、低山丘陵、湿地
  历史民俗风景道 夏河县、合作市、卓尼县、临潭县 拉卜楞寺、达尔宗圣湖、牛头城遗址、西道堂、禅定寺、洮州古城 峡谷溪流、森林草原
  草原峡谷风景道 玛曲县、迭部县、舟曲县 黄河首曲、然闹古城、嗷嗷水帘洞、古芳洲遗址 草原牧场、峡谷溪流、构造地貌
   风景道的发展受交通状况影响明显,针对目前甘南南北向交通联系密切、东西向沟通不足的现状,规划形成宗教人文、历史民俗、草原峡谷“一纵两横”三条风景道(见表1)。宗教人文风景道以国道213线为依托,联通大九寨国际旅游区与兰州都市圈,调节快捷的旅游节奏,延长旅游时间,带动国道沿线旅游经济发展;历史民俗风景道以省道312和306线为依托,促进甘南州东部宗教文化旅游资源与西部历史民俗旅游资源间的互补协调联动发展,打造甘南州历史文化旅游品牌;草原峡谷风景道以省道313线为依托,整合甘南州南部草原牧场、森林峡谷等景观资源,增强其南部与青海、四川等地联系,构建区际知名旅游品牌。此外,为促进三条风景道之间的有效衔接,增强风景道与主要发展节点的联系及风景道旅游的灵活性、便利性,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若干风景连接道和风景支道。
  (二)沿线景观规划
   风景道沿线景观规划应立足甘南特殊的地域环境,以主题性、协调性和有序性为构建导向,划分特色景观功能区域,整治景观风貌、营造景观节点。首先,根据甘南各县市资源属性和发展要求,将全州划分为藏传佛教旅游区、民俗风情旅游区、草原牧场旅游区、红色遗址旅游区和藏乡江南农耕旅游区,景观功能区的划定可为景观风貌改造、优化和景观节点营造提供潜在的规划主题、内涵及特定的空间场所,从而便于风景道的建设管理;其次,景观风貌立足景观类型及其属性,力求客观真实体现藏区原生态、古朴神秘的环境特质(见表2);最后,景观节点的营造应以旅游节奏为设计依据,考虑功能配置、景观特质、资源影响三个因素,在景观区域与景观风貌的统摄下,在不同节点处进行具体的景观营造(见表3)。
  (三)沿线设施建设及管理
   自助旅游(包括自驾旅游、背包旅游)是风景道构建的重要牵引力,与旅行社组团旅游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相对灵活性和自主选择性,同时自助旅游活动的时空规律对服务设施配置意义重大。风景道沿线设施规划及管理(见表4),
  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①对目前风景道沿线已有设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度改造利用;②根据游客需求及设施利用现状,补充建设部分旅游相关设施;③根据风景道建设相关要求,对全州风景道沿线及附近地区已存在或新建设施进行统一分类、规范管理。
   (四)管理与保障
   注重对风景道进行科学的管理保障,是不断强化风景道的旅游资源整合、旅游节奏调节和旅游管理方式优化的功能作用的重要手段。根据国外风景道建设与发展实践经验,建议在法律、管理、资金及经营等方面规范和约束甘南州风景道的建设发展。
   法律保障,应加紧制定《甘南州风景道建设与运营管理条例》,研究制定风景道建设规范标准,对全州境内不同类型的风景道,进行评估和资格认证,对风景道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以及运营管理等进行管理和协调。
   管理保障,明确风景道管理主体及其职责,建议由甘南州交通部牵头,联合州旅游局、环保局、城建局、文化出版局,在合作设立风景道管理中心,下辖旅游开发、景观设计、政策法规、生态保护、安全维护等主要部门。
   资金保障,应积极争取国家、省及州上有关部门(尤其交通局、环保局、农林局)的资金扶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实施风景道建设,在此基础上,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实行招商引资,通过各种形式吸引社会资本和利用民间资本。
   经营保障,风景道沿线的休憩服务、餐饮住宿等可通过实施特许经营制度委托私人经营,但应严格规范市场准入手续,防止因大量投资者、经营者涌入并盲目开发建设而造成旅游资源的浪费与低效利用。
   六、结语
   藏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风景道作为旅游发展的一种新的思路、战略和模式,对于新时期藏区旅游实现持续深化与转型发展意义重大,尤其适宜在大尺度同质景观格局背景下促进旅游资源整合、优化旅游空间布局、强化旅游环境保护,并推动旅游开发由点向面延伸,旅游管理由点向面覆盖,生态环境保护由点向面扩展。但同时,风景道发展涉及范围较广,实施难度较大,且藏区独特的自然及经济环境能否支撑风景道发展,以及寻求何种方式发展,才能在实现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带动整个藏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仍需进一步深化研究。
  注 释:
  ①这里主要包括西藏藏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藏区(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藏区(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和云南藏区(迪庆藏族自治州)。
  参考文献:
  [1]余青,樊欣等.国外风景道的理论与实践[J].旅游学刊,2006,21(5):91-95.
  [2]Tom Turner.Greenway planning in Britain:recent work and future plans [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6,76:240-251.
  [3]Lucilia do Carmo Giordano,Paulina Setti Riedel.Multi-criteria spatial decision analysis for demarcation of greenway:A case study of the city of Rio Claro, S?ao Paulo,Brazil[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8,84:301-311.
  [4]Charles C. Schrader.Rural greenway planning:the role of streamland perception in landowner acceptance of l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5,33: 375-390.
  [5]Paul H. Gobster,Lynne M. Westphal.The human dimensions of urban greenways:planning for recreation and related experiences[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4,68:147-165.
  [6]C. Scott Shafer,Bong Koo Leea,Shawn Turnerb.A tale of three greenway trails:user perceptions related to quality of life[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0,49:163-178.
  [7]Forster Ndubisi,Terry DeMeo,Niels D. Ditto.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areas:a template for developing greenway corridors [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5,33:159-177.
  [8]Jamie Mason1,Christopher Moorman,George Hess,Kristen Sinclair.Designing suburban greenways to provide habitat for forest-breeding birds [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7,80:153-164.
  [9]John Linehan,Meir Grossa,John Finnb.Greenway planning: developing a landscape ecological network approach[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5,33:179-193
  [10]Scott Shannon,Richard Smardon,Melinda Knudson State.Using visual assessment as a foundation for greenway planning in the St. Lawrence River Valley[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5,33:357 -371.
  [11]Thomas G. Yahner,Neil Korostoff,Timothy P.Johnson,A.Mark Battaglia,Daniel R. Jones.Cultural landscapes and landscape ecology in contemporary greenway planning,design and management:a case study[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5,33:295 -316.
  [12]Anne P. Hoover,Margaret A. Shannon.Building greenway policies within a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framework [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5,33:433-459.
  [13]Barbara A. Ryder.Greenway planning and growth management:partners in conservation? [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5,33:417-432.
  [14]吴必虎,李咪咪.小兴安岭风景道旅游景观评价[J].地理学报,2001,52(2):214-222.
  [15]余青,胡晓冉等.风景道的规划设计:以鄂尔多斯风景道为例[J].旅游学刊,2007,22(10):61-66.
  [16]魏遐,白梅等.基于景观评价的高速公路风景道旅游规划――以福宁高速风景道为例[J].经济地理,2007,27(1):161-165.
  [17]王乐.美国国家风景道投融资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18]刘志敏.国外风景道的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6.
  [19]侯文静.美国国家风景道对中国的启示[J].才智,2009(30):139-140.
  [20]张毅川,李东升,乔丽芳.城市“绿道”类型、功能与设置浅议[J].防护林科技,2004,(4):50-51.
  [21]张文,范闻捷.城市中的绿色通道及其功能[J].国外城市规划,2000,(3):40-42.
  [22]周年兴,俞孔坚,黄震方.绿道及其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6,26(9):3108-3116.
  [23]杨斌.重庆市广阳岛风景道路设计创意[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4,(5):10-12.
  [24]洪琳燕.高速公路视觉景观设计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06,33(4):12-15.
  [25]周洁.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方法――景观与环境的对话[D].南京:东南大学,2010.
  [26]Charles A.Flink,Robert M.Searns.Greenways.Washington:Island Press,1993,167.
  [27]凌生金,张敏等.昌都地区“茶马古道”旅游开发的思考[J].四川林勘设计,2006,(3):25-27.
  [28]黄先超.福建省古驿道旅游研究――以南平“三千八百坎”为例[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9.
  [29] 杨冬冬.京杭大运河廊道景观遗产的考证和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30]乔大山.漓江遗产廊道构建研究[D].桂林:桂林理工大学,2009.
  [31]杨多才旦.藏区旅游开发的前景、特点与问题[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106-10.
  [32]肖星,侯佩旭.论西部旅游开发与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1):69-72.
  [33]白俊奎,朱德东.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与弘扬民族文化的融汇――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水流域为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1):141-147.
  [34]李昌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空间结构演进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1):88-93.
  [作者简介]刘润(1987―),男,安徽合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管理。
  [收稿日期]2011-12-15
  责编:董积生;校对:一丁

标签:同质 建构 尺度 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