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表扬信 > 正文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新课引入】八年级物理透镜怎么引入新课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 本文主要是针对高中物理新课教学的引入的方法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对这些方法运用做了简单的事例,仅仅对新课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方法 新课引入 中学物理??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时代在进步,知识的快速更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新的教育理念产生、教学的新目标以及新的教学评价机制的提出,都迫使每一位物理教师不得不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技能?如何能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实现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如何实现物理教学的新目标?新课引入是课堂教学中的起点,是新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物理教学中尤为重要。呆板、缺乏新意、针对性不强的引入方式,不但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而使学生觉得学习物理枯燥乏味。相反,如果教师能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地导入新课,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并明确学习目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新课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学生能兴趣盎然、精神集中、劲头十足地投入新课的学习,自然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1.提问――复习法 ?
   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常常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巩固与发展。教师可以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复习旧知识着手,有目的、有系统地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把学生的思路引到新课边缘,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在引导学生进行回忆、联想和推理的过程中引入新课。 例如讲“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时,首先可设计如下:复习提问:(1)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公式是什么?分别写出向心力与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关系式(2)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如何用公式表示? (3)万有引力和重力的关系是什么?重力加速度的决定式是什么?(学生回答:地球表面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物体受到地球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但这个分力的大小基本等于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如不全面,老师予以补充。)引课提问:根据前面我们所学习的知识,我们知道了所有物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而且这种万有引力在天体这类质量很大的物体之间是非常巨大的。那么为什么这样巨大的引力没有把天体拉到一起呢?(可由学生讨论,老师归纳总结。)因为天体都是运动的,比如恒星附近有一颗行星,它具有一定的速度,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如果不受外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在它受到恒星对它的万有引力,将偏离原来的运动方向。这样,它即不能摆脱恒星的控制远离恒星,也不会被恒星吸引到一起,将围绕恒星做圆周运动。此时,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恒星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老师边讲解,边画板图)可见万有引力与天体的运动密切联系,我们这节课就要研究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这种旧知设疑的方法,既复习了上一节课的内容,又为学生搭设好了认知阶梯,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很自然地引入新课。这种方法虽然是传统的方法,但是,在逻辑性、连贯性都很强的物理教学中,仍是常用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即复习了上一节课的内容,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很自然地引入新课。这种方法虽然是传统的方法,但是,在逻辑性、连贯性都很强的物理教学中,仍是常用的有效方法。?
   2.练习――综合法?
  通过课堂练习,复习巩固上节内容,从学生答案中找出疑点,引入新课。比如在讲授动量守恒定律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个例题来引入。在一个水平面上放了一个速度为Vb质量为mb的长木板,某时刻一个速度为Va质量为ma的木块冲到长木板B上。经过时间t后,A B 两物体的速度分别变为V?a和 V?b,求AB合冲量。?
  当学生做完以后,讲题目改为光滑面,对比可以得到动量守和定律的内容和条件。这样的方法对新课堂教学起“承上启下”的过程作用,而且能顺利引入新课内容。?
   3.演示――议论法?
  物理课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指出一些实验,指出一些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归纳发现规律,掌握知识。以实验开始课堂教学,利用实验的真实性,直观性将学生引入好奇求知的境地,为新课的展开创设学习情境。如进行《动量定理》的教学时可以演示:讲鸡蛋举到高处,落到桌面上,发现鸡蛋却没破。学生看后惊叹不已,对这个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后公布是因为鸡蛋落在海绵垫上。这个时候才说:“我们学习这节课的知识后,就能够解释这个现象。”此时学生都怀着极其兴奋的心情准备听课。这种方法引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会分析问题,探索问题。?
  4.故事引入法?
  物理知识的很多内容都有历史事实或名轶事或趣闻笑话。这些内容在日常生活、科学技术中都有重要应用和发展,教师从中选出精彩部分用于教学,对激发学生兴趣,开发他们的思维和促进其掌握知识都有明显的效果。如讲《参考系》时,教师首先问学生:“你们听说过用手抓子弹的事吗?”待学生凝神倾听后,教师便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一个小虫在身边蠕动,伸手一抓,大吃一惊,原来是一颗正在飞行的子弹。“这个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飞行的子弹呢?”引入课题。?
  5.检查预习法?
  教师通过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预习情况引入本节内容,巧妙地进入教学发展阶段。例如,学习“能源的利用和开发”一节,该节内容虽多,但没有难点,事前要布置预习,要求学生明确几个主要问题。上课时,通过检查预习情况,就板书出该节的提纲,然后逐一讨论和充实有关的具体内容。?
  6.“开门见山”法?
   有些内容的课,用前述几种方法,就显得生硬或别扭,这时就可以开门见山地讲述新课。这时一般都先交代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说明本节内容与以前学习内容的关系,揭示学习本节内容的方法及要求等,每一单元的第一节课往往用这种方法。?
  7.联系生活引入法?
  在讲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播放电影《甜蜜的事业》的片段:剧中人物坐在行驶的拖拉机中,有说有笑……,司机突然刹车,连人带物一起从车厢的后面滚下来……。问学生这个情节告诉我们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惯性……”。 短短一二分钟, 学生注意力十分集中,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将轻而易举的将学生拉入课堂。在惯性的授课内容完成后,重放该片段,提醒学生该片段是否违背了物理原理。看后引起激烈的争论……得出结论:该剧中人物倾倒的方向反了,违背了物理原理。不仅活跃课堂的气氛,加深了对惯性的理解,同时也会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如进入“电磁场”的教学时,可以介绍目前市场上流行两种无火焰的新型炉灶(家用电磁炉与电磁灶)引入新课:家用微波炉是利用微波的电磁能加热食物的新型炉灶,家用电磁灶是利用电磁感应引起涡流加热的原理来工作的。?
  8.设置路障引入法?
   学生对某一现象或某一规律缺乏正确理解时,教师有意设置路障,使学生陷入“圈套”,回答问题自相矛盾,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为解决矛盾而进行新课的学习。例如,讲授初三“温度计”一课时,可先在桌面上从左到右放置三杯水,编号为1、2、3,分别是热的、温的、冷的,让两位同学分别用手指放入1号杯和3号杯的水中,稍待片刻,分别把手指从1号杯和3号杯中抽出,并立即一起放入2号杯的水中,问:“2号杯里的水是热的,还是冷的?”(左边的同学回答:“冷的”,右边的同学答:“热的。”)为什么两位同学对同一物体的温度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呢?这样引入新课的教学,学生思维活跃,兴趣较浓。?
  9.求异思维引入法?
   由教师提出与新课内容有关的实验现象或学过的物理知识,唤起学生的回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功能,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启发学生探索新知识。例如,讲“液化”一课时,一开始可提出:“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由液态变成气态,如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那么在另一个条件下物质能否由气态变成液态吗?如气态的水蒸气变成液态的水,如果能够的话,用什么方法可以达到目的?”接着引入新课的教学。?
   10.计算引入法?
  通过定量计算引入新课,既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工具是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之一,还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例如,讲授初二“功的原理”一课时,可通过举例计算运用简单机械和直接用人力把定量的砖块搬上楼房所做的功相等的结论,从而进入“功的原理”的教学。?
   以上是本人在物理教学和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引入新课的点滴经验,也是物理教学中常用的引入新课的方法,其共同点都是要为新知识创造一个良好的情境,找一个强有力的切入点,注意已有知识、经验和新知识之间的过渡和联系,合理地来安排新课的引入。虽说教无定法,但是只要我们多花心思,巧妙设计,总能找到一些理想的引入新课的方法,适当地为一些重点难点埋好伏笔,早作铺垫,这样往往可以使学生水到渠成、触类旁通,所以说研究新课的引入是很有价值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善于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新情景问题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和熏陶。因此,在新课的教学中,注意采用灵活的引入方式,既为本节新课的教学服务,也为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供机会,同时,还有利于实现向高考的平稳过度,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常玲 课题引入对物理教学的作用[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4月第23卷增刊?
  [2] 庞兆旺、顾伟 《物理教学落实素质教育任重道远》(中学物理)2001.9?
  [3] 何丰明《“实验引入”课例十则》(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1.1-2?
  [4] 张中伟《物理学家的失误》(中学生理化报)第108期?
  [5] 张仁跟《物理课堂上引入新课内容的方法探析》(学科教学)2010年11月号
  

标签:课堂教学 引入 新课 中学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