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表扬信 > 正文

【频繁跳槽会导致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测试

时间:2019-01-2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26岁的张先生工作经历颇为复杂,4年间竟然转换了七八个工作,最短的一次只在单位工作了一个月就辞职了,而且对现在的工作仍不满意,觉得枯燥无味,没有前途,又想到跳槽。但多次跳槽使他产生了自卑心理,认为自己能力差,加之父母对其的唠叨,内心很是纠结、矛盾,几乎每晚失眠,感觉人都要崩溃了。造成这样的结果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他们的心理状态陷入了误区,从而引发了诸多心理问题。
  跳槽意味着离开原工作并选择新的工作,融入一个新环境需要我们付出的更多,从工作内容、人际关系到企业文化都需要重新适应。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人频繁跳槽呢?
  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有各种各样的需要,而人的社会属性又决定了人经常在和周围的人进行比较,人的能动性就取决于在进行比较后的心理趋向,这种趋向影响着人的工作动机。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报酬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还要关心相对量。因此,他要通过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得的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直接影响工作的积极性。
  幸福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以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职业幸福感来自工作的实际情况和某种标准比较后的一种评价,当工作情况高于标准时,幸福感就会增加;反之,幸福感就会降低。研究表明,与更幸福的人比较,会降低自己的主观幸福感;与不幸的人比较,会提高自己的主观幸福感。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免将现在的生活状态与其他同学、员工或者同行业、同职位的人做比较,即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如果别人的状态优于自己,就会产生职业幸福感的缺失,为了寻找职业幸福感,就会想到别的企业或单位去寻求幸福。
  而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个体的非智力因素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其他个体的影响,“从众心理”是社会心理和行为的普遍现象。越来越多的人没有正确地认识社会需求,没有公正、客观地评价自身的素质、特长及其他条件,在跳槽问题上,轻率从事,盲目从众,随波逐流。当发现跳槽后新的工作并不适合自己,或者还不如原来的工作时,为了挽回因跳槽带来的“损失”,就会再次选择跳槽。
  其实,跳槽并没有好坏之分,民间一直都有“人挪活,树挪死”的说法,任何人都有选择职业的自由,适时跳槽的人能够为职业发展提供良机。但是,没有充分的准备,没有经过客观的分析,无目标、无规划的频繁乱跳是非常不可取的。具体到如何进行自身的职业规划,以下是几点建议:
  注重积累与沉淀。知识、财富、人生的体验需要积累,频繁跳槽不利于对经验的积累。许多有杰出成就的人都离不开经验积累,在一个优秀的组织中注重积累沉淀才能学到其优秀的精髓。不然浮光掠影,频繁跳槽,什么也学不到。
  对热门行业的追逐应慎重。不少人择业时易受社会舆论的影响,求热门而不考虑自身条件及职业特点,结果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败北,或者在其位难尽其职,既影响工作,又压抑自己。
  评估新的工作,要对职业进行规划。跳槽时要看清大趋势,不要短视,避免盲目追求高薪。应先从宏观上仔细分析一下你将要从事的行业的发展前景及方向,再分析将要加入的公司的文化氛围,看是否与自己的条件相吻合。
  正确地评价自己。对自己的性格、能力、专业技能等进行客观的评估,从而得出: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自己要“跳”的地方适合自己吗?并为迎接新工作做好心理准备。
  设计“超越”的理想目标。跳槽的目标是越跳越高,高的不仅仅是薪水和职位,更重要的是能使你的职业生涯步入更高的阶段。每一次“跳”都应该是对自己职业和发展目标的重新设定。
  克服跳槽时的心理障碍。人们常说“冲动是魔鬼”,由于一些突发事件,如未获得期望的奖励,与同事、上级发生争执,人际关系紧张,被人误解等,有些人冲动之下愤然离开,这是非常不可取的。择业时以他人的工作为标准,这个标准可能会是薪酬、福利、出国机会、管理等级等。这种攀比心理的危害是片面强调单方面因素而忽视其他重要方面。择业时患得患失、反复权衡的犹豫心理往往会导致错失良机或莽撞从事,而最终做出错误的决定。
  (摘自《北京晚报》)
  

标签:跳槽 自卑 频繁 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