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表扬信 > 正文

正文社奎章阁文选 [奎章阁本《文选》断句下注体例探微]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奎章阁本《文选》是秀州本的翻刻本,而秀州本又是五臣注在前、李善注在后的六家本的祖本,那么两者以五臣注为主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为文本下注选择断句时,奎章阁本却没有遵循这一要求,依从李善注处与依从五臣注处大致相当,而更为甚者,为了依从李善注,不惜破坏五臣注原貌,对五臣注进行了拆分;却没有为了依从五臣注而拆分李善注的情况。这表明奎章阁本在断句下注时有着自己的特殊体例。
  关键词:文选;奎章阁本;断句;拆分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2)02-0177-03
  奎章阁本《文选》是朝鲜于明永乐庚子(1420)至宣德三年(1428)以秀州本为底本的翻刻本。秀州本《文选》是北宋元?九年(1094)由秀州(今浙江嘉兴)州学刊刻的第一部五臣注与李善注的合注本,是以后所有六家本与六臣本的祖本,现已失传。奎章阁本保存的正是秀州本的原貌,反映了历史上第一部五臣、李善合注本的体例。它既然是五臣注居前的六家本,那么就应该以五臣本为底本,凡有两违之处,应以五臣本为主。这在正文文字上得到了明显体现。凡五臣本与李善本相异之处皆采用五臣本,并以李善本异文出校。但令人奇怪的是,奎章阁本在选择下注位置也就是断句时,很多地方不依五臣本,却依李善本。那么,奎章阁本到底是如何断句下注呢?我们将奎章阁本与五臣本、李善本的下注情况进行对比,来分析奎章阁本的断句下注体例。
  通过详细对比五臣本、李善本与奎章阁本中的断句位置和注文内容,可以发现,奎章阁本下注断句有以下情况:
  一、只有五臣本断句下注处
  当只有五臣本断句下注时,奎章阁本有五种处理方法。
  1 保持原貌。如:
  五臣本:怀贞亮之洁清兮,卒与我乎相难。翰日:卒,终也。终与我相难而不相近。(《神女赋》)
  五臣本:游跨三春情固二秋。良日:跨,越也。言同游经越三春,情之坚固亦已二秋也。(《答贾谧》)
  以上所举例子,奎章阁本同。这种处理方法是常态,奎章阁本中多数都属于此种情况。特别是诗类篇章中较多。
  2 并作一处。如:
  五臣本: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向日:仆夫,驭人。东路,东藩路。揽腓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铣日:抗,举也。盘桓,不进也。(《洛神赋》)
  奎章阁本: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向日:仆夫,驭人。东路,东藩路。铣曰:抗,举也。盘桓,不进也。
  这种单独合并五臣注的情况并不多见。翻检全书,不过十数处。
  3 移动至李善本独有断句处。如:
  五臣本: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向曰:陶陶,和乐貌。兀然而醉,侃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见泰山之行。不觉寒暑之切肤,嗜欲之感情。(《酒德颂》)
  李善本: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见泰山之行。不觉寒暑之切肤,嗜欲之感情。《庄子》曰:知反与帝宫,见黄帝而问焉。曰:何思何虑则知道?黄帝曰:无思无虑始知道。《毛诗》日:君子陶陶。
  奎章阁本: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帆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见泰山之行。不觉寒暑之切肤,嗜欲之感情。向日:陶陶,和乐貌。善日:《庄子》日:知反与帝宫,见黄帝而问焉。日:何思何虑则知道?黄帝日:无思无虑始知道。《毛诗》日:君子陶陶。
  这种情况在奎章阁本中亦不常见,全书不超过50处。
  4 移动至五臣本和李善本共有断句处。如:
  五臣本:汉室中微,铣曰:微,弱。篡,夺也。王莽篡位,士之蕴藉义愤甚矣。向曰:蕴藉,宽和貌。愤,怨也。言王莽篡汉,当时宽和之人皆怨而去之。(《逸民传论》)
  李善本:汉室中微,王莽篡位,土之蕴藉义愤甚矣。《东观汉纪》日:桓容温恭,有蕴藉,明经义。文颖日:谓宽博有馀也。
  奎章阁本:汉室中微,王莽篡位,士之蕴藉义愤甚矣。铣日:微,弱。篡,夺也。向日:蕴藉,宽和貌。愤,怨也。言王莽篡汉,当时宽和之人皆怨而去之。善日:《东观汉纪》日:桓容温恭,有蕴藉,明经义。文颖日:谓宽博有馀也。
  这种情况在奎章阁本中相当多,基本每卷皆有多处。
  5 拆分它处李善注以就五臣断句处。如:
  五臣本:师旅无先定之班,君臣无相保之志。翰日:师旅,兵众也。班,次也。言下皆市人,故兵众悉散,则无斗心,何能有先定之次也。先定谓争勇于战而先定其乱。是以义兵云合,无救劫弑之祸。向日:谓逆徒劫杀帝族也。(《五等诸侯论》)
  李善本:师旅无先定之班,君臣无相保之志。是以义兵云合,无救劫弑之祸。范晔《后汉书》日:卓闻刘馥等兵起,乃鸩杀弘农王。文子日:用兵有五,诛暴救弱谓之义。《汉书》班彪日:假号云合。
  奎章阁本:师旅无先定之班,君臣无相保之志。翰日:师旅,兵众也。班,次也。言下皆市人,故兵众悉散,则无斗心,何能有先定之次也。先定谓争勇于战而先定其乱。善日:范晔《后汉书》曰:卓闻刘馥等兵起,乃鸩杀弘农王。是以义兵云合,无救劫弑之祸。向曰:谓逆徒劫杀帝族也。善日:文子曰:用兵有五,诛暴救弱谓之义。《汉书》班彪日:假号云合。
  由上可知,在只有五臣本断句下注时,奎章阁本有五种办法。最常用的是两种:一是保持原貌;二是移动至李善本和五臣本共有的断句下注处。另外还有三种情况:一是合并作一处;二是移动至李善本独有的断句下注处;三是为保持五臣本的断句,将它处李善注拆分后移至此处。
  二、只有李善本断句下注处
  当只有李善本断句下注时,奎章阁本有六种处理方法。
  1 取消本处。如:
  李善本:建武之世,建武,光武年号。侯者百数。(《后汉书二十八将传论》)
  奎章阁本中此注消失。这种情况为少数,可能为误脱。
  2 保持原貌。如:
  李善本:将军向宠,《蜀志》日:向宠,襄阳人也。建兴元年为中部督典宿卫兵迁中领事。性行淑均,晓畅军事。(《出师表》)
  李善本:圣帝明王,鉴其若此,《易纬》日:圣帝明王所以致太平。知天地不可以乏飨,故屈身以奉之。(《劝进表》)
  以上所举各例,奎章阁本皆同。
  3 并作一处。如:
  李善本:服阕,除中书侍郎。郑玄《礼记》日:阕,终也。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礼记》日:王言如丝,其出如纶。(《褚渊碑文》)
  奎章阁本:服阕,除中书侍郎。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善日:郑玄《礼记》日:阕,终也。《礼记》日:王言如丝,其出如纶。
  这种情况极为少见。对校奎章阁本和国图监本残卷,仅发现此一处。
  4 移至五臣本独有断句处。如:
  李善本:惨此世之无乐,咏在昔而为言。《毛诗》日:自古在昔。居充堂而衍宇,行连驾而比轩。(《叹逝赋》)
  五臣本:惨此世之无乐,咏在昔而为言。居充堂而衍宇,行连驾而比轩。铣日:言昔时宾族众盛若此也。充,满。衍,溢也。
  奎章阁本:惨此世之无乐,咏在昔而为言。居充堂而衍宇,行连驾而比轩。铣日:言昔时宾族众盛若此也。充,满。 衍,溢也。善日:《毛诗》日:自古在昔。
  这种情况较为常见,是奎章阁本处理单独李善注的常用方法。
  5 移至五臣本和李善本共有断句处。如:
  五臣本:所以海内嗟毒,志士穷栖,寇剧缘间,摇乱区夏。济日:蠹亦败也。殚,尽。毒,病也。穷栖,谓深隐也。寇,暴。剧,甚也。言阉官为暴之甚。缘其间隙,起其谗言,动乱于国。《宦者论》
  李善本:所以海内嗟毒,志士穷栖,韦昭《国语注》日:山居日栖。寇剧缘间,摇乱区夏。刘??《与李子竖书》日:下车负乘,剧贼未禽。《韩诗》日:谗言缘间而起。
  奎章阁本:所以海内嗟毒,志士穷栖,寇剧缘间,摇乱区夏。济曰:蠹亦败也。殚,尽。毒,病也。穷栖,谓深隐也。寇,暴。剧,甚也。言阉官为暴之甚。缘其间隙,起其谗言,动乱于国。善日:韦昭《国语注》日:山居日栖。刘驹赊《与李子竖书》日:下车负乘,剧贼未禽。《韩诗》日:谗言缘间而起。
  与移动五臣注至李善本和五臣本共有的断句下注处情况相同,这种情况在奎章阁本中亦最为常见。
  6 拆分它处五臣注以就李善本断句处。如:
  五臣本:选德则功不必厚,举劳则人或未贤,参任则群心难塞,并列则其弊未远。不得不校其胜否,即事相权。济日:若选有德则无功,若选有功则无德。参,三也。若三分而任,则众意不满。中半并列,其政之弊不远矣。校,考。否,恶也。言就功臣之中考取胜者,相与制其权宜为恩旧腹心也。(《后汉书二十八将传论》)
  李善本:选德则功不必厚,举劳则人或未贤,参任则群心难塞,并列则其弊未远。言选德弃功,参差杂用,即怨望必多,故云难塞。若论功弃德,并列於朝,即菹戮相仍,故云未远。不得不校其胜否,即事相权。言尊功而不尊德,此功权於德。任德而不任功,此德权於功。《汉书》曰:量资弊,权轻重。於是有母权子而行,有子权母而行。韦昭日:重为母,轻为子,衡平。
  奎章阁本:选德则功不必厚,举劳则人或未贤,参任则群心难塞,并列则其弊未远。济日:若选有德则无功,若选有功则元德。参,三也。若三分而任,则众意不满。中半并列,其政之弊不远矣。善日:言选德弃功,参差杂用,即怨望必多,故云难塞。若论功弃德,并列於朝,即菹戮相仍,故云未远。不得不校其胜否,即事相权。济日:校,考。否,恶也。言就功臣之中考取胜者,相与制其权宜为恩旧腹心也。善日:言尊功而不尊德,此功权於德。任德而不任功,此德权於功。《汉书》日:量资弊,权轻重。於是有母权子而行,有子权母而行。韦昭日:重为母,轻为子,衡平。
  按:此例是奎章阁本拆分五臣注的基本形式。即李善本分两处下注,就把五臣注拆分为相对应的两处。
  又如五臣本: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帅将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铣日:诸侯,三军也。中原,谓魏也。竭,尽也。驽,钝马,亮自比也。攘,却也。奸凶,谓曹丕也。备,中山王后,故云兴复汉室也。旧都,谓雍洛二州,两汉所都也。相则谋存社稷,事则开拓境土,而亮兼之,故云职分也。(《出师表》)
  李善本: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帅将三军,北定中原,《小雅》日:奖,劝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广雅》日:驽,骀也,谓马迟钝者也。毛苌《诗传》日:攘,除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奎章阁本: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帅将三军,北定中原,铣日:诸侯,三军也。中原,谓魏也。善日:《小雅》日:奖,劝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铣日:竭,尽也。驽,钝马,亮自比也。攘,却也。奸凶,谓曹丕也。善日:《广雅》日:驽,骀也,谓马迟钝者也。毛苌《诗传》日:攘,除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铣日:备,中山王后,故云兴复汉室也。旧都,谓雍洛二州,两汉所都也。相则谋存社稷,事则开拓境土,而亮兼之,故云职分也。
  按:此例奎章阁本就将五臣注一拆为三。
  奎章阁本拆分五臣注的情况不在少数,具体情况比较复杂,另有专文论述。
  由此可见,在只有李善本断句下注时,奎章阁本一般采取六种办法:一是直接取消;二是保持原貌;三是并作一处;四是移至五臣本独有断句处;五是移至李善本和Nile_本共有断句处;六是拆分五臣注以就李善注。其中第一种情况极为少见,第四、五种情况最多。
  三、奎章阁本断句下注的基本特征
  总而言之,奎章阁本断句下注的基本特征就是主要以李善注断句下注为标准,如果有单独的五臣注或李善注,则向李善注断句下注处靠拢,尽量减少单独的五臣或李善断句下注处。有把五臣注移动到李善注断句下注处的,而没有相反的情况。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为了避免出现单独的李善注,不惜破坏五臣注的原貌,拆分五臣注。
  我们可以奎章阁本第五十卷中的《后汉书二十八将传论》、《宦者论》、《逸民传论》为例进行量化分析。三篇文章共有断句111处。其中五臣本断句98处(独有断句6处);李善本断句105处(独有断句13处);两本共有断句92处。奎章阁本共有断句103处,其中从五臣本断句5处,从李善本断句6处,取消李善本断句1处。对于两本共有的断句处,既可以说奎章阁本从五臣本,也可以说从李善本。那么,奎章阁本103处断句中,从五臣本97处,从李善本98处,两者基本相当,但从李善本断句处略多。换个角度看,五臣本独有断句6处,奎章阁本从5处,依从率为83.33%;李善本独有断句13处,奎章阁本从6处,依从率为46.15%,奎章阁本从五臣断句更为明显。奎章阁本虽说是以五臣本为底本的六家本,但奎章阁本在断句时综合参考了五臣本和李善本。如果再考虑到奎章阁本为了依从李善本断句,不惜破坏五臣注原貌,对五臣注进行拆分,但却没有出现过拆分李善注的现象,那么甚至可以说奎章阁本更重视李善注的断句。
  另外,对于五臣本正文中出现的夹注,奎章阁本绝大部分予以保留,但是也有一些五臣本夹注在奎章阁本中被取消,原因可能是奎章阁本的刊刻者在翻刻秀州本时误脱。另外,奎章阁本还出现了五臣本中没有的夹注。如《宦者论》“嫱媛侍儿歌童舞女之玩”句“嫱”字后奎章阁本有夹注“墙”,五臣本则无此夹注。可能是平昌孟氏本有此夹注,而正德五臣本脱。不太可能是孟氏本无,而由秀州州学所增添。因为秀州州学主要是对所用底本“其引用经史及五家之书并检元本出处对勘写入,凡改正舛错脱剩约二万余处”。
  责任编辑:一鸣

标签:断句 体例 下注 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