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标语 > 正文

传统文化遭遇现代传媒_中国传统文化

时间:2019-01-2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2006年10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舞台上出现一位宣讲孔子之道的“学术超女”,以致后来被媒体追捧为“女孔子”,她就是北京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教师――于丹。自从在央视一炮而红后,于丹将其讲稿整理,由中华书局出版,命名为《于丹〈论语〉心得》也取得相当不错的销售业绩。但是对于于丹这种用现代传媒宣讲传统文化的方式,学术界众说纷纭。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传统文化 于丹现象 现代传媒
  当于丹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讲她的“《论语》心得”时,有没有人会想到,这样一个节目会在中国乃至海内外华语圈中引发后来那么大的轰动?
  一、于丹现象之纷争
  于丹现象的受众主要有两个:普通大众和学术精英。作为普通大众来说,这种以‘心灵鸡汤’解读传统文化的方式不仅是传统文化更加让大众喜闻乐见而且使普通受众了解到传统文化的内核,从前人的经验中得到启迪。深入浅出,极大的降低了经典的入世成本。于丹讲的《论语》,“不仅有用,而且好看。”
  但是作为另一受众――学术精英来看,情况就颇显复杂。赞扬与反对互相交杂,难分胜负。
  首先是赞成。著名学者许嘉璐在题为“全民阅读与社会进步”的中国出版高层论坛上对于于丹利用电视及出版物传播国学经典给予了肯定:“毫不讳言,于丹在讲解过程中可能有这样那样的纰漏,但我们这些年连戏说都能接受,何以就不能宽容她小小的过错呢?何况她做的是对国学的普及工作。我代表广大读者向于丹致谢。”①不难看出,许嘉璐对于丹做法的赞扬之情。同时,在谈到于丹现象的启示时,不少学者认为这种现代性文化的呈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于丹现象’的出场,以新瓶装旧酒的‘工夫’极大满足了大众的文化需求和精神慰藉。不同的是它选择了一种‘与时俱进’的道路,尝试用古琴弹奏雅乐的时尚消费文化之路。这种大众文化传播与消费,以集体无意识的当代文化需求和时代发展为契机,创造了中国‘现代性文化’实践的新范式,呈现了‘现代性文化’批判的新理念。”②
  于丹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人性化阐释是处于变革时期的中国人在迷惘、无助、空虚的精神文化领域中找到与传统文化相契合的地方,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了精神的力量。这些对于平复社会的迅速发展变革和经济发展不均衡带来的心理危机和失衡都有积极的作用,进而对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与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与此同时,对于于丹现象的斥责之声更是不绝于耳。“人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自在体,文化传播中的人亦莫过于如此。在传统与现代的边沿,在大众文化的喧嚣中,传统精英们总忘不了发思古之幽情而又不能从生活的当代抽身而出,大众文化精英、潮流人物总要借传统文化之躯壳在大众传媒中贩卖大众的文化快餐,而大众并不自然而然地接受浅薄的快餐文化,而是希冀自己接受的是一种有底蕴的文化,希冀在享受大众文化的快乐中沐浴传统文化的光辉。于是,大众便欣然在传统文化的虚假光环中懵然而快乐着。”樊昌志教授从于丹现象深得大众喜爱的原因着手,分析了于丹现象之所以深入人心、蒙蔽大众的受众原因。
  而另一群学者则于丹现象的深层次进行剖析,很大一部分批评者质疑的是于丹的学术水准。于丹对一些基本概念的把握严重不够。她说这个人那个人的名字,要知道,古人的名和字是完全不同的,名什么、字什么;对孔子弟子的一些东西,基本属于无知;还有《论语》的分章等等问题。连传统的分章也没有搞清楚,朱维铮说“我就知道,这个人连常识都没有。”朱维铮借用朋友的话评论:“她书里讲别的话我都同意,就是讲《论语》的部分我不同意。”④
  二、学术界的共识
  但是对于“于丹现象”,学术界是由共识的。主要归纳如下:(一)“于丹讲《论语》”基本不是学术性的现象,她也没有对《论语》有开拓性的研究。《论语》有其不可否认的思想文化价值,在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传统中也被历代文人学者反复解读,于丹所做的不过是将前人的观点进行通俗化的解释,并没有什么石破天惊的观点,也没有提出什么独创性的研究方法,这并不是学术研究,而是大众演绎。(二)“于丹讲《论语》”获得了公众的认可。于丹用通俗化的语言解释经典的行为,确实使原来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经典走进千家万户。(三)于丹的成功,跟她得到了强势媒体的支持密切相关。
  三、怎么做呢
  毫无疑问,“于丹现象”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社会的科学发展不仅要建立和谐的物质世界,也许要建立和谐的精神世界。我们只有认识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才能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其实,‘大众传媒’也好,‘中华文化’也罢,从来不是人想象的那样铁板一块。知识分子虽不可能再奢望启蒙时代的偶像地位,但面对于丹这样必然且已然受到大众热捧与追随的现象,他们也实在无须大嚷大骂,用娱乐的武器对抗娱乐文化。保持适当的缄默与冷静的思考,尽可能地发表严谨的知识表述与价值判断,或许仍是知识分子群体作为社会‘文化平衡器’的存在意义。”⑤
  
  
  参考文献:
  [1]《许嘉璐向于丹鞠躬》. 载http://www.省略/html/2007429191047.asp。
  [2]《现代性文化批判的别样呈现:“于丹现象”》.李武装,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2009年7月15日。
  [3] 《在虚假的光环中懵然而快乐着――“于丹现象”中受众的接受行为分析》, 樊昌志,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8年5月30日。
  [4]《历史学家朱维铮:于丹不知〈论语〉为何物》,《南方人物周刊》,2007年3月30日。
  [5]《评价于丹:学术规范还是传播法则》,杨早,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月15日。
  
  作者简介:王萌萌(1989―),女,山东烟台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生。

标签:传统文化 遭遇 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