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标语 > 正文

楼市有紧才有稳 [2012年楼市“先撤后稳”开始“入冬”]

时间:2019-02-0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从2012年中长期看,调控博弈高房价将是主旋律。市场先跌后稳。上半年继续低迷,下半年趋于企稳。   对于楼市的未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近日撰文称,中国房地产市场将迎来第一次大调整。短期来看,中国房地产业正进入消化库存阶段:目前的周转期即从拿地到销售回款的周期约为40个月,与2008年房地产行业低谷时45个月的周转期相比已经相差无几。这决定了2012年的一大趋势是降价,其中一线城市的平均房价降幅在20%至30%之间,二线城市则在10%至20%之间。开发商将更多地向三、四线城市布局。产业外资本也将不再涌入房地产业。
  房地产开发和建设增幅继续下滑。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指出,201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幅还将继续回落,考虑到保障房投资仍将有所增长,所以预计全年商品房增幅为10%左右,好于2008年的近2%。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面积增幅还将继续下滑,考虑到2012年保障房新开工面积将少于2011年,预计全年将出现近十年来的首次负增长。
  而业内发出更多的声音是,未来的十至十五年,中国经济和城市化仍将高速推进,仅这两点就会为住房市场提供巨大的新增需求体量和需求能量。所以房价长期缓慢上涨的趋势难以改变,那么政府保持对房地产调控的趋势也就不会改变。
  对此,本刊邀约业内专家、学者、伟业代理行等房产机构对2012年房产市场走势进行判断:首先,商品房的整体价格上涨将保持在10%以内。一线城市房价会回归到2010年初水平。二、三线城市房价涨幅将在20%以内波动。另外,一线城市优质商品用地的性价比高且机会多。二、三线城市成交量再下挫,价将回落,拿地成本降低。
  总体而言,2011年房地产市场是“先扛后撤”的一年,2012年将是“先撤后稳”的一年。分化、整合将成为2012年楼市调控年的一大主题。
  一手房市场趋势判断
  2011年,一手房市场表现为,全国成交总体平稳。一线城市的一手房成交量全部下滑,大部分跌幅在15%左右;总体成交价格同比依然有所增长,但涨幅收窄,幅度在30%左右;二线大部分城市的成交量下滑不明显,跌幅在10%以内,成交均价总体也呈上涨趋势,但大多城市涨幅已明显回落,幅度在10%~20%。而伟业所代理的九成城市中的一手房成交量呈现下降,仍上涨城市涨幅有收窄趋势。伟业代理的所有城市中的一手房成交价格均呈现上涨,但涨幅明显回落,幅度在15%~25%。
  由此预判,2012年,商品房市场也不会比现在好,整体价格上涨将保持在10%以内。其中,一线城市房价会回归2010年初水平;二、三线城市房价将保持平稳或微涨,涨幅将在20%以内波动。
  (一)2012年市场不会比201 1年好
  1.2012年库存积压越来越多――各地待售新房的库存积压量大,开发企业去库存化降价促销力度越来越大。
  2012年上半年,北京、上海、广州一线城市潜在供应总量将达2902万平方米,是2011年下半年供应总量的1倍多,由于2011年库存消化艰难,这意味着2012年上半年市场供应量又增l倍。(见表1)
  
  上海当前的新房住宅库存已经达到824万平方米,接近2009年1月的845万平方米库存量历史高位,随着楼市低迷的持续,这一纪录将很快被打破,年底楼市库存将破千万平方米。(见图1)
  
  2.2012年观望态势浓厚――房价看涨时,大家争相购买,在看跌预期形成时,消费者大多采取观望态度,不会急着出手。
  2011年第三季度,计划一两年内考虑置业的受访者,比重由第二季度的27.2%上升至31.6%,环比增加4.4%。(见图2)
  (二)全国的房价将保持微涨态势
  2012年政策不会变宽,价格上涨将保持在10%以内。
  调控目标未达到――目前,包括一线城市在内的大部分城市的房价虽然同比涨幅已经持续缩小,但整体仍保持上涨态势。如今的调控结果还远未达到预期目标。此种情况下,政策不会放宽。
  价格上涨空间有限一一在这种限购政策不放松的情况下,刚需客户为支撑市场的主要力量。刚需客户对房价十分敏感,为了抢夺客户,企业势必会调低价格,所以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将在10%以内浮动。(见表2)
  2012年一线城市房价回归2010年初水平
  北京作为重点调控的一线城市,2011年1~11月成交均价为18270元/平方米,预计触底时房价或会回到2010年初水平的16789元/平方米,下跌8.8%,并稳定―年后政策会变宽,房阶可能稳步回涨。(见图3)
  上海2011年1~11月成交均价为14489元/平方米,2010年初为12765元/平方米,回到2010年房价水平会下跌13.5%。
  2012年二、三线城市房价保持平稳或微涨,涨幅将在20%以内波动
  后十年,中国核心问题是发展二、三线城市和中小城镇,二、三线城市还有很大的扩张余地,但考虑政策持续的严厉状况,短期内不会松解,因此二、三线城市的房价可能会持续的波动。(见图4)
  
  土地市场预判
  2012年土地市场总体表现,成交价格受成交区域影响,价格将有所回调。首先,成交区域因素――一线城市政策调控力度较大,限购范围较广,市场成交量快速下探,致使开发企业均转战二、三线城市。二、三线城市整体土地价格远远低于一线城市所以,全国的土地成交价格被拉低。其次,溢价率因素――2012年大部分开发企业的战略就是“现金为王”,快速完成销售任务,所以土地市场竞争力不高,致使溢价率控制在低位,价格无上涨动力。
  具体表现为,一线城市优质商品用地(性价比高)频出,机会多多;二、三线城市成交量再下挫。(见图5、图6)
  2012年一线城市优质商品用地(性价比高)频出,机会多多
  2012年企业对一线城市拿地热情不高的原因有三点:1.对楼市前景预期悲观;2.地块总价太高,对企业的资金链产生巨大压力;3.配建保障房,压低了项目房价。对此,政府会考虑解决该问题的两种方法:1.将地块分割成几块小地块,降低总价成本;2.推出纯商品住宅,吸引开发企业关注度。
  2012年二、三线城市成交量、价格将回落,拿地成本降低
  由于流拍现象已由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蔓延,杭州、沈阳、天津、南京等地均出现了大规模的流拍现象,流拍宗数分别为19宗、98宗、16宗、15宗。虽然部分开发企业转战二、三线城市,但二、三线城市客户购买力有限,从二、三线城市流拍增多来看,2012年二、三线城市土地成交量将回调。(见图7)
  20 1 2年北京市土地市场
  供应平稳微涨,需求继续萎缩
  第一,住宅用地供应总量同比有所增长,但涨幅有限;所供土地以近远郊区域为主,其中远郊区域所占比重将继续上升;配建保障房的住宅用地将进一步加大,同时也将有更多的纯保障房用地推出;由于北京土地一级开发涉及成本过高,土地价格也不 会有明显松动。
  第二,出于对资金链的担忧,以及对利润的考量,房产开发企业在京拿地将更为谨慎,品牌房企将延续2011年的趋势,更加注重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的二、三线城市拿地。而除个别企业可能积极介入保障房开发建设外,大多数企业对此仍将视为“鸡肋”,从而影响拿地热情。
  第三,在供应小幅增长、需求继续消退的情况下,未来一段时间内北京市土地市场仍将持续低迷,总体成交量仍将维持低位,除了个别优质地块外,很难出现往年多轮哄抢的局面。(见表3)
  房企运营预判
  在2011年的政策严控下,“招保万金”等十大品牌房企销售业绩依旧保持同比大幅增长的态势,三季度后销售业绩增幅开始放缓。2010年上半年,十大品牌房企业中80%的企业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其增长幅度大于40%。受2010年上半年业绩带动,多数品牌房企额均同比增长超过30%,平均增幅为37%。与2011年上半年相比,各大房企的销售业绩增速明显下滑,从2011年上半年的60%下降到前三季度的37%,其中万科、中海、保利、金地的降幅均较明显。万科2011年1~11月累计实现销售面积1015.3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157.2亿元。而2010年全年万科实现销售面积897.7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081.6亿元,首次出现连续4个月销售金额同比下滑。
  库存压力增大是不争事实。2011年前三季度,深沪16家上市重点房企库存总量达到668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0%,环比增长13%,占所有深沪上市房企的56%。四大行业龙头“招保万金”无疑是库存大户,四家企业库存总额达到4524亿元,同比增长47%,环比增长9%,占到所有上市房企库存的近四成,占到16家深沪上市重点企业近七成。(见图8)
  另外,高负债率的压力显现。2011年前三季度,16家重点深沪房企中38%的企业资产负债率高于均值,其中保利、金地的资产负债率高过80%。因此,导致各房企的资金链和库存压力进一步增大。(见图9)
  2012年中国经济仍处于平淡状态,政策组合处于中性货币和财政的平庸状态,结构转型处于有潜力、更有难度状态,外部经济环境处于对中国更为观望的怀疑状态。尤其在目前和2012年上半年,政策超调的风险明显存在。
  由此看,2012年,房企的预期不容乐观。推盘量将增加,在降价的基础上,刚性需求还将继续释放,这将制约成交量大幅下跌。全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均价涨幅同样继续回落,70个城市的房价指数环比下跌,预计将持续至2012年二、三季度,其后趋于振荡式复苏。在2012年,房企首先要应对的是注重保现金流、保销量、丰富产品线;其次是谨慎拿地,重心向二、三、四线城市倾斜,择优拿地。
  2012年,房地产市场依然不会迎来春天,房企势必无法冰山融化。而众多房企将迎来一场救赎与重生,在发展和经营模式上正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所以,房企除了保持与产业的高度结合的情况下,应该在发展和经营模式上有更多的思考和探索。不妨采用“金融+地产”的方式来拓宽自己的资源面,向更专业、更轻资产的运营服务商层面转化。

标签:入冬 楼市 先撤后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