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比喻句 > 正文

【从普通话地域变体看语言的强势成分和弱势成分】 普通话考试有地域限制吗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本文通过对普通话地域变体的分析认为语言系统中的成分存在?势和弱势,并对?势成分和弱势成分的特点、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势成分和弱势成分表现出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在表现形式上是一个线性连续统,在产生原因上有语言内部和语言外部原因。
  关键词:普通话地域变体?势成分弱势成分
  
  一、普通话的地域变体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方言纷杂的国度。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我们在现实的语言交际中不难发现,普通话的运用呈现出的是一种层级变化的状况。从普通话运用的具体实践来看,并非所有的汉语使用者都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绝大部分人最后形成的是一种介于标准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语言体系。这一体系带有汉语方言特点或说话者母语特点。以往研究中所提到的“中介普通话”“地方普通话”“准普通话”“兰青官话”“亚普通话”等,指的就是这样一种带有方言特点的普通话。我们认为这些带有方言特点的普通话可以看作是普通话的地域变体,因为这些普通话都带有明显的地域方言特点,例如:江浙地区的人说的普通话和湖南境内的人所说的普通话就有明显的差异。
  应该说各种不同的普通话地域变体目前是标准普通话的主要存在形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现象都将长期存在。目前,对于这种普通话地域变体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二、普通话地域变体的特点
  普通话的地域变体非常丰富,从大的方面来看,吴语区、湘语区、西南官话区的普通话都是不一样的,从小的方面来看,湘语区的长沙和湘潭,两地虽然相隔不远,但是所使用的普通话也是有差异的。也就是说因为地域的不同,普通话就会存在差异。尽管各地的普通话都不尽相同,但是这些地域变体还是显示出一定的共同特点。
  (一)过渡性
  普通话的地域变体的基本特点在于它的过渡性,它兼有普通话和方言两种成分,既不是方言又和标准普通话存在一定的距离。
  (二)层级性
  各个方言区都会有普通话的地域变体,它们之间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构成方式。但是不论从历时还是从共时的角度来看,普通话的地域变体都呈现出层级性。从历时的角度来看,不同历史时期,大众的普通话水平是不一样的,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大众的普通话水平越来越高。从共时的角度来看,在同一时期,大众的普通话水平也不是完全一致的,由于各种原因,普通话的水平会存在差异。
  (三)可变性
  正是由于普通话地域变体的这种层级性使得其内部的语言成分表现出可变性。普通话地域变体内部的语言成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层级性的变化呈现出可变性。随着普通话水平的提高,普通话地域变体语音系统中的方言成分会逐渐减少,普通话成分会逐渐增多。
  (四)稳固性
  普通话的地域变体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出现停滞,不再变化或者很难再发生变化,语音系统内部的要素趋向稳定。例如:普通话受到长沙方言的影响产生的变体,普通话程度中等的和普通话程度较好的在对普通话翘舌音的吸收上就基本是一样的,两者都没有习得普通话的这类音,在语音系统的变化上处于停滞。
  三、语言成分的?势与弱势
  普通话的地域变体并不是一个稳定的、一成不变的系统,而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系统。在由母语方言向普通话运动变化的过程中,人们逐渐放弃自己母语中的成分,从而获得普通话中的成分。但这个放弃与获得过程并不是所有语言成分都是同时进行的,而是会有先后差别,甚至有的母语成分永远也无法放弃,有的普通话成分永远也无法获得。这种语言成分获得的不平衡性可以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
  由此我们认为,不仅仅是语言有?势和弱势之分,语言系统的内部成分之间也会有弱势和?势之分,也就是说,在语言系统中存在?势成分和弱势成分。每种语言中都会存在这样的?势成分和弱势成分;在同一语言中,这种?势成分和弱势成分会表现在语言系统的各个方面。
  具体到普通话的地域变体来看,我们认为,对于普通话来说,那些普通话说得比较好的人都无法掌握的成分,就是普通话中的?势成分;而那些普通话水平很差的人都已经习得的成分,就是普通话中的弱势成分。例如双唇音,即使是普通话水平很差的人在双唇音这个系统上习得效果都是很明显的。长沙人说普通话,到中等水平时双唇音的错误已经全部消失,这说明普通话中的双唇音这类成分是一个弱势成分,因为人们很容易掌握。但是舌尖后音这类语音成分却恰恰相反,即使是普通话水平较好的长沙人也无法完全掌握,这说明舌尖后音是普通话中的?势成分。对于方言来说,那些普通话水平很差的人都已经放弃的语言成分,是方言中的弱势成分;那些普通话较好的人都保留的语言成分,是方言中的?势成分。例如普通话在上海地区的变体,浊音成分是很容易消失的,这说明浊音在上海话中是一个弱势成分;入声却是很难消失的,我们发现,即使是喉塞韵尾没有了,普通话水平较高的人依然会把声调读得非常短促,也就是说入声是上海话中的?势成分。
  在对同一地域变体普通话好、中、差三个层次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语言成分的?势与弱势是以线性连续统的形式存在的。水平层次的普通话地域变体,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实际上是从方言到普通话之间逐渐过渡的动态过程,对这个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表现出的语言成分间的?弱对比也应是一个动态、连续的集合,而非静态、离散的简单个体。例如在对普通话在长沙地区变体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对于长沙人来说,普通话声母的?弱势线性连续统基本如下:双唇浊鼻音―双唇清塞音、舌尖中清塞音、舌根清塞音―舌面前清塞擦音、舌面前清擦音―舌尖后浊擦音―唇齿清擦音、舌面前清擦音―舌尖后清塞擦音、舌尖后清擦音、舌尖前清塞擦音、舌尖前清擦音―舌尖中浊鼻音、舌尖中浊边音。
  在对普通话不同地域变体的对比中,我们发现,由于母语方言背景的不同,不同地域变体的?势语言成分和弱势语言成分会有所不同,但是在某一部分不同的地域变体又体现出惊人的一致性。由此,我们认为语言中的?势成分和弱势成分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相统一的。上文说过普通话地域变体的?势语言成分和弱势语言成分是以线性连续统的形式存在的。稳定性表现在线性连续统的主体是基本一致的,可变性表现在这个线性连续统的具体要素能够发生变化。例如:吴方言区的上海市、湘方言区的长沙市和西南官话区的武汉市,在普通话语音声母的线性连续统上都是基本一致的。三个地区的普通话声母的线性连续统顺序大致如下:双唇浊鼻音―双唇清塞音、舌尖中清塞音、舌根清塞音―舌面前清塞擦音、舌面前清擦音―舌尖后浊擦音―唇齿清擦音、舌面前清擦音―舌尖后清塞擦音、舌尖后清擦音、舌尖前清塞擦音、舌尖前清擦音―舌尖中浊鼻音、舌尖中浊边音。
  四、产生语言?势成分与弱势成分的原因
  从前文对普通话地域变体的描述与分析中可以看出,普通话地域变体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各地方言与普通话长期自然融合的过程。所谓“融合”,并非方言和普通话之间所有语言成分的简单混合,而是各自语言成分之间对抗式或侵入式地自然选择。其结果虽然是一部分方言成分被保留,一部分受到了普通话的?烈影响而由普通话的成分所取代,还有一些发生了更为特殊的变异,但其过程却是异常复杂的。每种语言成分都在不同因素影响下有互不相同的变异方式。我们认为影响到语言成分变化进而产生?势语言成分和弱势语言成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语言内部原因
  普通话地域变体的语言系统其实是一个两种语言碰撞而不断自我调整的系统,从语言内部来看,方言的自然融合是语言结构的互协过程。在这个互相协调的过程中,有的语言成分会首先达到一致,而有的语言成分会很难达到一致。每种语言都有一个自给自足的语言系统,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相互协调,共同起作用,使用者很难感受到哪种成分更?势或哪种成分更弱势。但是在方言与普通话两个语言系统相互碰撞形成普通话地域变体的过程中,这种语言系统中不同成分的?势和弱势之分就显现出来了。
  应该说这种语言成分的?势和弱势首先是由语言系统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这种语言系统的内部原因总的来说和这个成分的困难程度、常用程度等多方面都有关系。例如普通话中的音变现象,“一”“不”的变调、上声的变调属于弱势成分;轻声、儿化、“啊”音变属于?势成分。“一”“不”的变调、上声的变调比较简单,从困难程度上来看是比较小的,不同的地域变体在这几个音变上出错较少,很容易掌握,因此,这几个音变是普通话中的弱势成分;轻声、儿化、“啊”音变从音变本身来看比“一”“不”的变调、上声的变调要复杂,困难度比较大,不同的地域变体在这几个音变上错误都很多,甚至普通话水平比较好的人也会有错误,这说明轻声、儿化、“啊”音变比较难于掌握,因此,在普通话中属于?势成分。
  (二)语言外部原因
  语言是与社会息息相关的,所以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只考虑到内部的原因往往是不全面的。语言的?势成分与弱势成分也是一样,它会受到经济、文化等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例如普通话的语调特征,这是普通话中的?势成分,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听到的绝大多数是一种用本地方言语调说出的普通话,普通话带有方言语调,一是受“乡土情结”影响,二是受个人普通话水平的制约。虽然“乡音”最容易唤起“乡亲”意识和“乡情”萦怀,但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交际的需要,人们又不得不使用统一的语言。这就使得人们采取一种折中的方式,将自己方言的语调特点带到普通话中,这样,既便于交际,又能获得社会认同。
  
  参考文献:
  [1]徐大明.当代社会语言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汪平.上海口音普通话初探[J].语言研究,1990,(1).
  [3]劲松.中介语“僵化”的语言学意义[J].民族语文,2004,(2).
  (傅灵长沙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史系410005)

标签:成分 变体 弱势 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