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材料作文 > 正文

事必躬亲【疑而不探岂有知事必躬亲才增识】

时间:2019-02-2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张大文:1991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并被授予国家级“人民教师”奖章。1992年被评为上海市特级教师。现为复旦大学附中特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已发表文学作品1000万字左右。
  
  苏轼的《石钟山记》,是一篇议论性的游记,或者说是一篇游记式的议论文,总之是记叙与议论相结合,这不但是表达方式上的需要,也是完成主题的必然。
  对石钟山的得名之因的推究,苏轼之前已有郦元之说和李渤之说的存疑。郦元以为下临深渊,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因此顺理成名。但是,对这个说法,“人常疑之”。苏轼接着还为“常疑之”的“人”补充了一个理由:“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中空的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之鸣响,何况是实心的一大座石山呢!
  李渤之说似乎是亲历所得。你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止响腾,余韵徐歇。因此,一座石山如同一口大型的石钟,正是名副其实!而且,下文写道苏轼自己去那里时,寺僧也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而扣之。可见援桴扣聆之习相传已久。大多人定会信以为真,释疑而去,说不定相视而笑,争道不虚此行。
  但是,对李渤这样一个实在不像样的“考察”所得,苏轼是明确地“尤疑之”的,而且追问一句“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哪座山的石头不是用桴一击,便发出铿然之声的呢?既然这样,为什么其他的不叫“石钟山”,只有它独享其荣呢?这就是苏轼父子明月之夜乘小舟到绝壁之下作探究的动因。
  当然,这是后话。现在,到此为止,还是停留在疑而不决的阶段,首要任务是把疑的是谁,谁疑什么这个问题搞清楚:既然对郦元之说“人常疑之”,对李渤之说“余尤疑之”,那么,苏轼是不是也包括在对郦元之说“常疑之”的“人”之中呢?
  事实上,无论从这一段的行文措辞看,还是从文章结尾写“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看,苏轼对郦元之说始终是不疑的。“人常疑之”的“人”仅仅是指其他人,尤其是相信李渤之说的人,他苏轼是不在内的。也许有人会问,苏轼不在内,为什么紧接着还补充了一个理由呢?其实,那是他为“常疑之”的人们代言,以坚其意,以便在下文用事实让这个牵强附会的“理由”不攻自破。
  也许又有人会问,苏轼不疑郦元之说,而疑李渤之说,何必说“然是说也,余尤疑之”?这个“尤”字应作怎样的理解呢?其实,这个“尤”字用得很实在:你们怀疑郦元之说,我“尤其”怀疑李渤之说,你们怀疑郦元之说是八度八,我怀疑李渤之说是九度九。这样,还不“尤”了吗?
  搞清楚了两个“疑”字句的原来已经明确区分了的、真正意义的主语,我们便可深入下文的探讨了。当然,苏轼此文写于实地考察之后,因此,当他写出发之前求证两说谁是谁非之心切的时候,已可从容伏笔,虚晃一枪,而当他转而实写考察后的结果时,只须前后呼应,以详补略了:略的是郦元认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声如洪钟”便是得名之由;详的是苏轼先写大石侧立千尺之下,皆石穴罅,微波进入,涵澹澎湃处便发出噌?声,后写在两山见,有大石当中流,而它内里又是空的,多有窟窿,与风水相吞吐,便发出?坎镗?声。――真是两处水石相搏而相谐,便像管弦合奏而协调。对比之下,更能说明郦元虽谓“声如洪钟”却未明其故的症结所在,恰恰由本文为石钟山正名的根据在作了解释,真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于是得出结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是不可以的。这样,从个别性的前提,引出一般性的结论,便深化了主题。并且从中说明一个教训:凡事必须亲自实践,而且要重在由文字详尽地记载下来。当然像陋者那样以斧考击而自以为得其实那种走过场的做法,是求不到真知的。

标签:躬亲 知事 而不 才增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