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倡议书 > 正文

浅谈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关于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评价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实施新课程标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上好每一节物理课,本文通过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诱导学生参与教学、注重教学信息的反馈调节、加强学法指导”的论述,阐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实现教学的优化,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学习兴趣 参与教学 反馈调节 教学效果
  
  全国许多省市中学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材,这对新时期的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物理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上好每一节物理课,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属于人的非智力因素,它对认识活动起着指导、调节和强化的作用,是学习过程顺利而有效进行的心理条件。只有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在观察、思考物理现象、认识现象本质的过程中感到兴奋和激动,使之体会到学习物理知识的乐趣和成功的愉快。从而以兴趣激发起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这是物理教学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兴趣的源泉在哪里?
  第一,兴趣在于探索隐蔽的现象或事物。物理学涉及知识广泛,可作为学生观察、研究的对象十分丰富。我们应该把物理学的背景扩大到现实生活之中,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物理知识探索物理现象的本质。如在学习《浮力》一节时,对学生说:“我们已经知道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却看到有的物体在水中漂浮,有的物体在水中下沉,为什么呢?”以这样的实际现象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
  第二,运用知识,激活思维,是兴趣不竭的源泉。“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创造者、探寻者”(苏霍姆林斯基语)。我们应该不断地激发、强化学生的这种精神需要,尽最大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创造者、探寻者”,体验成功的快乐。如在学习《用伏安法测电阻》一节时,让学生改变导体两端电压(用电压表测出),同时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导体的电流,然后根据测出的电压值U和电流值I,利用“欧姆定律”计算出导体的电阻R=U/I,学生就会惊奇地发现,不论导体两端电压U如何变化,导体的电阻R是不变的。课外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小实验”,从亲自动手中来验证所学知识,领悟物理学观点,并从已知中不断地引出未知,这种做法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起到很大影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特点和爱好都得到相应的充分的提升,才能共同发展,各显其能,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让每一个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积极诱导学生参与教学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双方必须共同参与、相互配合才能获得成功。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应该为“学”服务。学生只有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中,才能使课堂中的问题成为学生自身的问题,学生才会学得积极主动、生动活泼。正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任何知识、解决的任何问题,是他们自己获得的,所以就比通过其他途径得来的更彻底地属于他们自己。但是陈旧的教学组织形式,造成了课堂教学的少、慢、差、费的现象。如,教师满堂地讲,学生毫无兴趣地听;教学内容封闭;教学信息缺少双向交流,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教学效果较差,优秀学生吃不饱、后进生消化不了等。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注重学生思维的参与。课堂中的参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如学习《杠杆》一节时,取一根硬棒放在桌面上,问:“这是不是杠杆?要它成为杠杆应该怎么办?”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问题的回答也比较准确深刻;二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创造性。如,教学目标可由学生提出,使教学中的问题真正成为学生的问题;教学过程主要学生自学、讨论完成;实验先由学生设想、设计、操作,再由教师点评等等。在整个教学中,学生获得的知识不是教材或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而是自己主动努力获得的丰硕成果。
  三、注重教学信息的反馈调节
  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越巩固。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信息的获得、反馈和调节上。教学过程是一个结构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系统。在课堂上教师应不断地从学生学习中取得反馈信息,了解教学情况,并相应调节教学的内容、难易、进度、方向,使学生忙而有序、忙有所获。虽然教师退居二线成为课堂教学的旁观者,但是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求提高。如在学习《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我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并得出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位同学大胆地提出还跟导体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有关,这是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我捕捉到这一消息鼓励这位同学向全班同学阐明自己的观点。该同学的观点引起全班的一次大讨论,这是一次探索求知的大讨论,这次讨论加深了学生对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理解。成功的反馈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强有力手段,它能够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激起追求更大成功的欲望与信心。成功反馈的一方面要及时,另一方面教师要采用鼓励性评价,扩大反馈范围和内容,争取“东边不亮西边亮”的效果。在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这种做法能够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创新潜能得到激发。当学生独立思考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及时给以提示、点拨;当学生对某个问题争论不休时,教师应及时引导或转移学生讨论的主题。
  四、加强学法指导
  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习方法不够科学、有效。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法指导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会学知识,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会学生学习”(陶行知语),“一个优等教师教学生自己去发现真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语)等都说明学法指导的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法定教法,使学法符合学生的特点,适合学生的学习要求,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主学习的观念。学生只有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会观察、会思考、会自学、会应用,才能学会学习。
  学习方法的指导应注重物理学科的特点,这是学法指导的核心。也就是说,学法指导应着重指导学生学会理解物理知识,学会解决物理问题,学会交流,学会阐发自己对物理现象的认识与理解。教师应通过观察调查、归纳总结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中存在的问题。如学习懒散,不肯动脑;不会听课,事倍功半;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等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
  课堂教学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动态系统,教学效果受许许多多因素的影响、制约,上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认识,然而追求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每个教师强烈的愿望。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当前的重要任务是探究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传授知识、激发兴趣和提高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作为主导的教师,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同步进行,实现教学的优化,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南京师范大学主编. 教育学. 河海大学出版社.
  [2]那瑞琴,于民伟主编.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许志.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标签:课堂教学 浅谈 新课程标准 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