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承诺书 > 正文

乐坊【推开乐坊之门】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唐代宫廷乐坊   “乐坊”的称谓出自唐代,是朝廷为培养音乐、舞蹈人才专门设置的机构,也称   “教坊”,隶属掌管礼乐的太常寺。据史书记载,唐初在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各设左、右教坊两个。左教坊以培养舞蹈人才为主,右教坊以培养歌唱人才为主。无论舞者还是歌者,乐器演奏都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她们学习的乐器主要有琵琶、箜篌、三弦等。
  教坊学员均为女性,她们吃住都在教坊内,不能回家。每个月的月初和月中,家人可来坊内探望,过生日时全家人可在坊内团聚、庆贺。学习成绩优秀者,可以得到朝廷颁发的额外赏赐,进入前十名的各赏宅第一套,供其单独居住。
  据唐代《教坊记》一文的记载,教坊中所列的曲目多达300多个,演出时点哪个演哪个,无论哪个曲目,演出时都是既有优美的舞蹈,又有动听的音乐和歌曲,构成完美的视听艺术组合。
  唐代乐坊以严格的管理、高水平的教学,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才华出众的词曲作家、乐器演奏家、歌唱家和舞蹈家。歌唱家许和子就是教坊中培养出来的一位著名宫廷歌手。她是江西吉州永新县人,父亲是一名乐工。由于家庭的熏陶,她从小就喜欢唱歌,练就了一副“金嗓子”,后被选入宫廷乐坊,以籍贯“永新”作为艺名。她的声音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史书上说她“喉转一声,响传九陌”,就是说她唱歌时,九条街巷的人都能听到。她把自然清新、生动活泼的江南民歌曲调巧妙地融汇到典雅、庄重的宫廷乐曲中,古调新声相得益彰,创造出一种新的歌唱艺术。许和子不仅歌唱得好,而且美貌贤惠、聪明好学,深受唐玄宗的喜爱,曾不止一次地称赞说:“此女歌值千金。”
  一次,唐玄宗在勤政楼宴请百官,同时下令上演歌舞百戏助兴。当时,前来观看演出的除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外,还有成千上万的平民百姓,演出场地人声嘈杂,淹没了音乐之声,执事冒员几次出面维持秩序也未能奏效。本来想与民同乐的玄宗皇帝十分扫兴,意欲退席。这时,他身边的侍从高力士建议:“让永新高歌一曲,必可止喧。”于是许和子走上舞台,她文雅的举止伴随动人的歌声立刻使场地安静F来。清脆洪亮、富有情感的歌声深深打动了在场的听众,一曲歌罢,欢声雷动。演出场地也因此变得秩序井然。“永新善歌”的美名遍及朝野。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歌唱艺术家,把她唱的歌曲编为国乐曲,曲名就取为《永新妇》。
  名曲动天下
  中国民乐中有许多独具特色的表演乐器,如古筝、琵琶、二胡、笙、箫、笛。这些民族乐器有的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如筝和箫,也有外来的,如二胡、琵琶等。当然,后者传入中国后不断改良,已经完全融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东汉史书记载:“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表明它来自西域游牧民族,传入中原地区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左右。唐代是中国琵琶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唐朝乐工们巧妙地将传统直颈琵琶与外来的曲颈琵琶结合起来,在形制上作了改进。同时,在演奏姿势上由横抱改为直抱,演奏方法上由用拨子弹改为手弹,琵琶的种类也增多了。这一系列改进大大提高和丰富了琵琶的表现力。
  古曲《十面埋伏》可以说是把古代琵琶表演艺术和这一乐器的优良性能发挥到了极至,创造了以单个乐器的独奏表现波澜壮阔战争史诗场面的光辉范例。《十面埋伏》描绘的是秦朝末年,两支农民起义军为争夺天下进行最后决战的过程。这场决战史称“垓下之战”,是人们熟知的历史事件。曲名《十面埋伏》是战胜者为摧毁对方,在军事上和心理上使用的一种谋略。
  全曲共13段,采用章回小说结构,既可以单独成章,又有紧密相连的故事情节。在演奏过程中,高明的琵琶乐手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法模拟频频敲击的战鼓、声声低鸣的号角以及悲切的箫声。那疾风暴雨般的节奏变化充分展示了交战双方兵刃相击、人仰马翻的惨烈情景,全曲气势恢弘,自始至终扣人心弦。
  过去,人们时常认为中国古典乐器,特别是弹拨乐(如琴、筝、琵琶等)、拉弦乐
  唐代是中国琵琶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唐朝乐工们巧妙地将传统直颈琵琶与外来的曲颈琵琶结合起来,在形制上作了改进。同时,在演奏姿势上由横抱改为直抱,演奏方法上由用拔子弹改为手弹,琵琶的种类也增多了。(如胡琴等)和某些竹制吹奏乐(如笛、萧、笙等),由于音域、音量、音调等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更宜于表现清高淡雅的意境(如《平沙落雁》、《鱼樵问答》)和大自然的壮丽与秀美(如《高山流水》),大多反映了古代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在古代名曲中,这类曲目占有较大比重。古琴曲《梅花三弄》颇具代表性,它以梅花傲雪、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古人认为:“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人们将此曲誉为“双清”之作。名列十大名曲的《十面埋伏》所表现的题材是唯一的例外。然而它的巨大成功,证明了民族乐器可以胜任更加广泛的题材,非不能也,乃不为也。
  在古代名曲中,神秘的古琴曲《广陵散》始终是个议论不完的话题。此事与1700多年前一个叫嵇康的人有关。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有着很高的音乐造诣,尤善弹琴。他极富才学,桀骜不驯,做过朝廷的中散大夫,但更多的时间是隐居山林。嵇康性情刚烈,又直言不讳,很容易得罪人,后来被仇人诬告,说他“言论放荡,诋毁儒家经典”,招来杀身之祸。其实导致嵇康送命的根本原因,是他对当权者司马氏的蔑视和不合作态度。这个离经叛道、才华横溢的奇男子,早被他们视为必除之而后快的心腹之患。
  嵇康在狱中时,京都3000名太学生为他奔走“请以为师”,社会名流和富豪绅士们也曾设法营救,但均未成功。行刑那天,他神态自若,从容走向刑场。他举目望天,见时辰尚早,便向行刑者索要一琴,当场抚奏一曲。刑场上,《广陵散》的琴声回肠荡气,哀愤之情催人肺腑。曲罢,嵇康不无遗憾地说:“袁孝尼尝请教此曲,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广陵散》因嵇康而名声大振,但是否真的绝世令人猜疑。因为直到今天,此曲还广泛收录在占曲唱片和光盘之中。当然,有人认为今存之曲非嵇康的《广陵散》。
  古曲是失是存,尚无定论。但今之《广陵散》贯注着一股愤然不平的杀伐之气,嵇康在枉死前要弹此曲,也合乎情理。不管如何,在存世古曲中反映这种内容和情绪的唯有《广陵散》,它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历代琴家看重。

标签:之门 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