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创业 > 正文

[书店的另一种可能] 另一种开始

时间:2019-01-2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2011年调查数据显示,民营实体书店的数量稳中有升,但是那些极具个性的民营实体书店却避免不了接二连三倒闭的命运。经过探究不难发现,当前个性的民营实体书店经营困难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网络书店和大型书城的冲击,另一个就是图书价格原因。由于它们的发展定位于小众读者,因此造成发展规模和运营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局限,一旦资金链出现断裂,形势将会变得微妙。出台拯救民营实体书店的呼声越来越高,本刊编辑部对北京、武汉、南宁、台北的四家民营实体书店进行了走访,它们是不同城市文化的代表,同时其生存之道也极具代表性。
  
  读书沙龙带来希望
  书店:单向街图书馆
  地点:北京
  如果说在风入松、第三极、光合作用这些京城文化阵地相继失守之后,单向街图书馆依然存活着,并能一直坚持其独特的理念,散发它特有的气质,令无数读书人为之陶醉,这应该称得上是一个小小的奇迹。去过单向街圆明园旧址的读书人都知道,单向街图书馆原本是圆明园东门附近的一条长廊,这里的书架顶着天花板,有30多米长。如果不是一个有耐心的读书人,又怎么会走到尽头?
  “我们希望有一天单向街图书馆能成为百年老店,但是只局限于它是一家小店,而不会考虑将它扩大规模,并且会一直坚持将读书沙龙举办下去。”这是单向街负责人的心里话。自2009年10月,单向街图书馆搬迁至蓝色港湾之后,它不仅是一家书店,更是一座咖啡馆,同时还是一个出版机构,并且成为文化沙龙举办的重要阵地。不定期的文化沙龙,吸引着年青一代知识分子。当谈及哪一场读书沙龙最让负责人印象深刻的时候,负责人竟一口气说出来了十几个名字,有陈丹青、刘瑜、余华、莫言、梁文道,等等。“我们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完成每一场读书沙龙,邀请读者们喜欢的评论家或作者做嘉宾,让大家能更近距离交流。”在负责人的眼里,单向街图书馆举办的每一场沙龙都是精彩而又成功的,他们收获了读书人的肯定,收获了读书人的掌声,同时也收获了读书人长期的青睐。有参加过单向街读书沙龙的人都知道,这里的沙龙文化气氛很浓烈,如果不提前去的话,基本是抢不到位置的。这些沙龙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能面对面地和自己的文学偶像们交流,这也是很多实体书店办不到的地方。
  正如单向街一直坚持的理念:做这个书店,是想给年轻人提供全新的公共阅读空间,这样既符合年轻人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又有利于“全民阅读”。在京城民营实体书店关门成风的今天,读书沙龙成为单向街最后的砝码,那些曾经幻想的场景在搬迁之后已经荡然无存,但是那些不变的理念一直在坚持着,希望他们的忠实读者也依然坚持着。
  
  让书香在咖啡中复活
  书店:参差咖啡书屋
  地点:武汉
  2007年司门口三联书店武汉总店倒闭之后,走在武汉三镇的大街小巷,已经很难寻觅到个性的民营实体书店的影踪。参差咖啡书屋是为数不多能在武汉生存下来的民营实体书店之一,最近参差咖啡书屋还在武汉新地标楚河汉街的文华书城开设分店,让不少爱书的人惊叹:那些消失在城市中心的书店又回来了。
  参差咖啡书屋品牌的创始人王森一直坚持着自己开店的理念,就是“没有书,就没有精神”。参差咖啡书屋作为一家连锁品牌书店,已经在北京、武汉等地开设了16家连锁店,在民营书店相对萧条的大环境下,这是个不错的成绩。王森从北京的第一家店开始,就希望打造一个多元化和轻松随意的生活平台,使读者得到最大限度的精神和思想自由。王森认同民营实体书店正处在艰难时期的看法,大批有特色的民营实体书店相继关门同样给参差咖啡书屋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何在这个严峻的时刻找到一条出路?王森谈到还是要寻求多元业态的共存,纯粹的书店很难继续维持,因此越来越多的文化人士也在思索怎么让爱书的人仍然来书店看书和购书,“咖啡书屋”的经营思路是民营实体书店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趋势,同类例子还有依靠广告等收入养活自己的广州方所。王森认为这很正常,对于买书人来说,到实体书店,不仅仅是为了选书,更是一种生活的行为习惯和社交方式。民营实体书店变身或扩大为咖啡书屋,也给民营实体书店的生存带来了希望。一颗平常心很重要,王森再三说道。他不过分计较收入和利润,一步一个脚印,不追求规模,不苛求利润,能保本就行,有盈利更好。参差坚守“连锁不是简单复制”的理念,争取让每一家参差的分店都做到因地制宜,保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于是在武汉我们看到了参差花房咖啡、参差咖啡小博物馆、参差旅行咖啡、参差书墟咖啡、参差阳台咖啡、参差货柜咖啡等丰富百态的咖啡书屋,或许这也正是参差能够越走越好的原因。
  “现在好书店相继关闭,但人们生活中需要书呀!为什么不能把书店搬进咖啡店,让书香在咖啡香中复活呢?”这是王森心中最想说的话,“让书香在咖啡中复活”。
  
  文化沙漠泛起的绿洲
  书店:书巢
  地点:南宁
  南宁曾一度被有些人戏称为“文化沙漠”,书巢也许算得上是这沙漠里为数不多的绿洲之一。在这家个性书店里有5米高的大书架,有难以寻觅的英文原版图书,还有南宁最齐全的设计类图书,三个独特元素撑起了这片绿洲。
  “书巢作为一家以设计类图书主打的书店,尽管平时买书的人不多,但是我们每个月都会坚持更新一次。当初开书店的时候,我们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是我们还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吸引爱书的人,让他们能多停留点时间在书店里,我们愿意为读者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这是书巢负责人心中的直白,书巢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其发展方向已经吻合了最初的目标。开业两年多以来,书巢最吸引顾客的地方恐怕不在设计类图书,而是每个周六晚上免费播放的电影。对于那些忙碌了一周的白领和在校园里苦读的学生们来说,这称得上是一份恩惠。通过电影,可以认识到许多爱书的人,还可以调节放松自己的精神状态。书巢的负责人表示,这样的运作方式,目的也是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因为仅仅依靠图书和杂物销售来维持书店是很艰难的。2010年,彭浩翔导演的新书签名会,是书巢近年来名头最大的沙龙,但很无奈,受南宁整体读书氛围的影响,这样的活动并没有取得理想中的效果。读书人还是太少,买书的人依然不多,在南方阴冷的冬天里,书巢这颗文化的火种依然顽强存活。
  “大家都知道,在商业区开书店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尽管书巢的发展比较顺利,但是生存空间还是比较窄,在未来我们会考虑搬到租金便宜的地方。我们希望爱书的人都能买书,而不是一边只想着来感受气氛,一边又不希望它死掉。”这是书店负责人最后的话。
  
  不起眼的图书成为焦点
  书店:诚品书店
  地点:台北
  诚品书店创建于1989年,当时台湾刚刚解严,思想文化处于启蒙阶段,多数民众热衷于缺乏文字思考的日本漫画,传统图书市场一片低迷。诚品的创始人吴清友曾梦想把“诚品”打造成为顾客工作与居家的“第三空间”,他曾说:“我希望,你不在家时,就在诚品;不在诚品时,就在去诚品的路上。”现在看来,他的梦想实现了。20多年过去了,诚品依旧保留着它最初的“梦想”,现今已发展成为有53家连锁书店的大型机构。第一次踏进诚品书店,就会被墙壁挂满了琳琅满目的书籍所吸引,中间是低矮的开放式木质书架,门口别致的海报、若有若无的书香味以及淡雅的背景音乐,自己已完全沉醉于一种安逸与闲适交织、现实与幻境并行的文字世界里。
  “诚品的推荐书目,一般都不会是市面上的畅销书,主要是一些“冷门书籍”,或者是上市不久就已经在其他书店惨遭下架的图书。为什么这样做呢?如果你是一个爱书人,仔细翻阅这些书籍,就会发现它们各有特色,并且颇具内涵,也就会毫不犹豫买下来。在这个推崇速食文化的浮躁年代里,一本书的好坏要经得起研读和时间的考验。诚品为这些作品搭建了平台,目的就是使读者能够在茫茫书海中触碰这些罕物,收获与众不同的体验。”这是诚品书店负责人告诉记者的,这恰恰也是诚品书店在台湾地区像火种一样传接下来的原因。“诚品追求的是顾客感受和对于书店的喜爱,我们的书架设置对顾客均保持一定角度的倾斜,非常便于读者伸手翻阅图。卖场的照明系统明亮、均衡且不刺眼,可以覆盖店内每个角落,锃亮的木质地板通透几净,读者捧起书便可席地而坐。站在走道上,可以看到所有读者就像在自家的地板上一样自由放松,摆出各种舒适的造型,在汲取知识的同时排解工作的疲惫。”
  在台湾,诚品已经融入每一个爱书人的生活,也许这就是诚品创始人吴清友说的,“我希望,你不在家时,就在诚品;不在诚品时,就在去诚品的路上。”

标签: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