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创业 > 正文

【写满乡土气息的记忆】 乡土气息

时间:2019-01-2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天堂里的父爱   亲情一直是维系人类情感的最细腻、最微妙、也是最真诚、最原始的命脉。正因为它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才会谱写出让人割舍不下的情和爱的诗篇,流下动情的泪花。
  父爱中蕴藏着的,是太阳的光泽,是莽莽苍苍山林的气息。无须语言。甚至无须何种方式表白。父爱,在我的心中默默生长,慢慢积淀,静静流淌……
  清晨,对着镜子发现自己已经在悄无声息地衰老。曾经从父亲手中溜走的岁月,也从我的手中溜走了。想起已经老去的隔世的父亲忽然很伤感。不是害怕这把岁月的飞刀,而是父亲的年华在自己身畔停留的太过短暂。生命老去仿佛一夜之间,甚至还没来得及对生命的缔造者表达感激。这一辈子,我无时不深爱着一生与黄土相伴的父亲。我一直都这样深爱着!
  转眼四十多年就过去了。父亲也走了整整二十七年了。岁月如斯。我从那时血气方刚的一条汉子,步入了不惑之年。如果世间真有投胎转世之缘的话。如今,我那隔世的父亲也理所当然该是一条好汉了。四十年的人生旅途,四十年风雨兼程,四十年喜怒哀乐,往日的昨天就像昨天的往日,我记忆犹新。走出家门,走向社会,才知道世事艰辛和自己的微不足道。就在被过去感动的同时,我已熟谙:只有脚踏实地地劳动才会有所得,只有自强不息地拼搏,才能为自己争取一寸生活空间。
  父亲是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的农民,他有着农民的朴实与善良。尽管竭尽全力地在那片土地上种了收。收了又种。两鬓的白发和日渐憔悴的脸庞,在平淡中消磨着光阴。梳理岁月的沧桑。抚摸黄土的脊梁,是父亲含辛茹苦,操持着这个家,一手把我们拉扯长大,培养成人。记得在很早以前。父母排队般生了我们六个兄弟姐妹,挣工分吃饭,养家糊口确实不易。全家人的油盐柴米,人情往来,还有我们读书的花销。为了养这个家。父亲可绝对算得上是起早摸黑。有多少个日日夜夜,纵然再那么的辛苦,一直这样的坚持着,独自承受着生活的负重和压力。我为自己有那么一个伟大的父亲而骄傲。
  我不敢说父亲是个重男轻女的人,因为,没有一个父亲会不心疼自己的子女的。我是最幸运的,在弟兄姐妹中我排列老二,大姐小学没读完就过早地回到家里帮着父母承担起老繁重的农活和家务。我作为长子,在父母省吃俭用的供给和大姐以放弃学业为代价的关照中,便得以一口气读到了初中毕业。直到复学考起高中,考起中专,成为居民户口和吃国家供应粮的国家干部,我的其他几个兄弟妹子也在父母的期待中各自有了自己的归属。我曾感觉到,父亲也许曾经为此自责过。其实。做父亲的总是有操不完的l心,了不断的情。
  从小到大,父亲虽然脾气燥,教育训导我们却有他自己的办法。他常讲“一年之季在于春”的道理,教育我们做事不在于轰轰烈烈,而要对得起天地良心,做人也是一样。苦点没关系,只要还有双手,只要勤劳,就不怕没饭吃,也不会苦一辈子。父亲对我学习上严格要求的同时,没有忘记手把手教我学做农村人一辈子赖以维持生计的农活。每周星期六回家,除了改善一下生活打上一顿“牙祭”外,就是上坡跟在大人后面,学着薅草、追肥,看到我汗流浃背、狼狈不堪的样子,父亲的眼里饱含的是心疼、是鼓励、也有希望。我明白,父亲之所以对我严格要求,不外乎是要我记住:要学会生存。我从中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父亲性格开朗,心灵手巧,特别会为人,点子多,也挺仗义的,是生产队那一片公认的“师爷”。大家选他当生产队的经济保管员,相当于现在单位里的会计。没读过书,识字不多,记帐很吃力,有时只有父亲口授,由我代写。我实在不忍想象一个白日在地里劳累了一天的老人,晚上佝偻着身子,借着昏暗的煤油灯,用那双握惯了锄头的皲裂的大手,笨拙地捏着笔,吃力地一笔一笔画着,那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啊!
  父亲当了多年的农村干部,无论春夏秋冬,还是严寒酷暑,父亲总是从早忙到晚,总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地忙着不顾及自己的身体而不辞辛苦地日夜劳作。父亲总是对我们说:“只要你们能成才,老老实实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我吃点苦算啥!”这就是父亲,对我们的教育。从来没有豪情壮语,有的只是言传身教,为了我们能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知操了多少心,流了多少汗,但他毫无怨言。他唯一要求的就是我们能够好好做人做事,对得起自己,他就满足了。
  是啊!我已经体会到了父亲的爱,沉默而又坚定,在我的人生遭遇坎坷时,在我的意志消沉懈怠时,是那恩重如山的父爱,让我从从容容走过生活中的坡坡坎坎,趟过现实中的曲曲弯弯,信心百倍地面对美好的人生。
  有一种爱叫沉默!感谢父亲让我读懂它!父亲给了我一种深沉的爱,那种爱平平淡淡,却又真真实实,那种爱没有过多的言语,也不需要言语……
  怀念天堂里的父亲,享受温馨难忘的父爱,我用泪水和笑容写下这份心情。
  乡村腊月
  腊月,似乎是乡村的专利,连飘飞的雪花和檐下长长的冰挂也充满浓浓的年味!
  腊月里,乡村的炊烟,带着冬阳的问候在每一个村庄的上空盘旋着、缭绕着!
  忙碌了一年四季的乡亲们,仍然在忙碌。不同的是,乡亲们是在盘点岁月的给予和回报,在谋划来年的希冀与收获。他们忙碌着。把所有的辛苦和欢乐在乡村的腊月尽情的释放和挥洒。
  置办年货,是腊月里乡亲们思考最多的事情。一家人围炉而坐,当家长的父亲或母亲,或主持家务的长兄,抑或是管家的嫂子、兄弟媳妇召集家庭会议,把年货置办、添衣保暖、人情客往、团年祭拜等等事宜,策划得周到细致。
  腊月的乡街子。热闹非凡。逢二五八,或三六九,或一四七赶场天更不消说,几乎所有在城里卖的东西,乡街子上都能买到。日用百货、电器五金、土产山货、时尚衣物,还有大人用的、小孩子玩的,香烟火炮、灯笼礼花、春联门对,甚至祭祖用的香蜡纸钱。有的时候就连城里人也会跑到乡街子上来抢购猪肉装香肠、腌腊肉,或妥土鸡蛋、自种的本地米,甚至瓜果蔬菜,因为乡街子上卖的东西远离城市,少污染、原生态,是现代人追求的美食和珍品。
  宰年猪,是乡村腊月的一道风景。在农村,每年能宰上一头年猪是一家人“运程”好坏的象征,是这家主人有没有经济头脑、是否能干的象征,也是一家人“六畜兴旺”、“丰衣足食”的好兆头。尽管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吃新鲜肉打“牙祭”已经成为故事,但宰年猪仍然是全家人生产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等“有钱无钱、回家过年”的打工人回家,等在外读书、工作的子女回家,让全家人共同分享那份快乐和幸福。在淳朴、简约的乡村,幸福就是如此的简单啊。早在计划经济年代,当城镇居民无忧无虑凭票供应肉食时,农村的许多人家却在盘算着“卖一头,吃一头”或“卖半边吃半边”的生活计划,那“卖一头”或“半边”便是上交给国家的“任务”。也就是生猪派购任务,记忆中大概是七八角钱一市斤的价格,除去任务猪过秤时肚里还没来得及消化的潲水重量,一头猪也就百来块钱,外搭一张交给杀猪匠的“屠宰证”和几十斤可 抵交“大中专学生粮食转移证”的奖售粮。凭那张让全家人嘴馋的“屠宰证”,就可以光明正大、理直气壮地宰猪过年了,一百来块钱也让一家人来年的生产开支有了来源。那时。在条件稍好点的乡村,绝大部分农家是只能“吃半边卖半边”的。也有好些实在困难的家庭,年关时才会开口向家境好点的亲戚借上一块肥肥的腊肉,过年祭祖敬香火,之后也一家老小打上一回“牙祭”。改善一下油荤。特别是不懂事的小孩,逢左邻右舍宰年猪时,往往会忘记事前大人的叮嘱跑去守嘴,那副可怜相会让没年猪宰的父母感到羞愧和一阵阵心疼,也套成为来年千方百计都得争口气宰上个年猪的动力和念想,哪怕“吃半边”都行。生产队里特别困难的“五保老人”是有专门照顾的,也会有好心的人家偶尔送上一两斤新鲜肉。现在的政策好,“五保老人”可以享受低保、还会有高龄补贴,逢年过节,还会享受到政府送的寒衣、食油大米和肉食,那是雪中送炭般的,在他们的眼里是一份大恩大德,垂暮之年的他们会感恩一辈子的。当然,偶尔也会有宰了“半边年猪”的人家享受到了“五保户”待遇,肥肉上添膘的。
  在乡村,乡亲们是纯朴的、友善的,邻里相处是和谐的。人情世故,礼尚往来是千百年来的传统。乡村腊月,“吃庖汤”很时兴,体现着一种氛围。也看得出这家人的人脉人缘。孩子在乡村小学的老师,城里工作的亲朋好友,三亲六戚、左邻右舍,院坝里挤满欢声笑语,气氛其乐融融。通常是头天宰猪帮忙,第=天正式请“庖汤”,凡请到的人家一般都是全家老少都到场,因事或外出没赶上的还会择日补请。过去,习惯于满寨子的人都请,或全生产队的人大吃大喝一场。这样下来。常常是一头年猪除了四只腿、一个头,一场“庖汤”便吃完了,大有“有福同享”的慷慨。剩下四条腿走亲戚,一个猪头过年祭祖。正月刚过,一家人最起码的油荤都将成为大问题。也有家境贫寒或遭遇“天灾人祸”宰不起年猪的人家,怕还不起这份人情,也就婉言谢绝了或借故出门干农活躲了,以免难堪和难受。如今,乡亲们的观念已悄悄发生着变化,一些落后的习俗开始改变了,就连“庖汤”请客的范围也都简化到自家的至亲、左邻右舍了。这给主人家减少的不仅仅是轮流做饭、洗碗之类的麻烦。渐渐地,在乡村普遍形成了这样一种节俭的传统。
  随着腊月的日历一页页的撕去,除夕的日子也就一天天临近了。此起彼伏的爆竹声,让银装素裹的乡村更加安宁祥和,大红的春联在瑞雪的映衬下红红火火格外醒目!
  乡村腊月,瑞雪丰年好兆头!
  醉在苗家山寨
  有苗族的地方,就有动听的芦笙音乐、有奔放的芦笙舞蹈、有豪放醉人的羊角酒。
  苗族是歌舞和酒文化内涵比较厚重的民族之一。在苗家山寨。跳芦笙舞、喝羊角酒,让人感受一份质朴、热情和和谐。是欢乐和幸福的另一种诠释。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传统的“端午节”,也是苗族同胞的“花山节”。像汉族传统的春节年一样隆重和热闹。如果有缘分去体验一下,还可感受到苗家人欢迎贵客的最高礼仪“三角酒”。由于工作的关系,过去我曾多次耍过“花山”,喝过苗家的羊角酒,那记忆特别的深刻。花山节这天,苗族同胞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身着色彩艳丽的苗装,吹芦笙唢呐、跳芦笙舞、对苗家山歌。花山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走进金沙江畔溪洛渡新拉村的苗家山寨,刚到村口,我们就感受到了浓烈的节日氛围。到达苗寨社长家时,寨子里的苗族同胞都聚集在一起了。他们身着只有在盛大节日、隆重的场合或走亲访友才穿着的古朴、大方、庄重的“花衣”(盛装、礼服),脸上写满淳朴的厚道和幸福的笑意。
  苗家敬酒礼仪很特别。热情好客的苗家人,凡逢盛大节日,迎娶送嫁,迎送宾客,都要用“三牛角”斟酒敬献。三角酒和拦路酒是最高礼节,因而每逢盛大、隆重的佳节仪式,主人便邀请既懂礼节,又能说会唱的人代表主人给宾客敬酒。一来增添热闹气氛,=来显示主人的热情。特别是在相互回敬、转敬时。既敬酒又比说、比唱、比舞,往往把说、唱、舞集于一体。如今,苗族三角酒已被演绎为迎接贵宾的最高礼仪――拦路酒。每位客人都得喝完敬献的拦路酒,才能获准通过栏杆,从迎接礼仪队中间穿过进入寨子。拦路酒是不能回敬敬酒者的。第一角酒,表示尊敬和欢迎,敬酒者,口唱酒歌,左手执羚角杯口,右手执羚角尖,左脚向前跨一步,右脚继而向前半步转弓步,曲体,手执羚角酒从右下向左上抬升,将酒敬献给客人。客人接酒后,向左滴凡滴,再向右滴几滴,再将酒回给主人。其意表示敬祀天地和先民神灵。第二角酒表示感谢。客人可一饮而尽,也可以转地一圈、两圈、三圈的方式转敬他人,转上三圈后被敬者必须将酒饮尽。但一角酒不能超过三人。如果被转敬者是第三名,也必须将酒饮尽。第三角酒表示祝福。宾客离开时,如同进寨欢迎仪式一样。列队于寨门口。花杆拦路,芦笙歌舞、羚角美酒、将客人送出寨子。而最具娱乐性的敬酒礼仪是叩酒,敬者与被敬者在敬献酒的过程中,相互礼让表现出来的环环紧扣的动作和与之相拌的谈谐语言。敬酒者以主人家的名义,向正在进行芦笙舞表演的笙手和歌手逐一敬献一角酒。敬酒者左手握住斟满酒的角口。右手握住角尖,把角举齐胸部,选择微微屈膝下蹲的姿势后,在原地或向左或向右旋转、跳跃,将斟满酒的角自下而上缓缓呈递到被敬者手中。笙手或歌手同时以旋转、跳跃的针锋相对的左来左挡,右来右挡的左、右侧身的动作与之应对。最终以敬酒者以左侧身姿势向被敬者敬酒三次为一个回合,不能应对的笙手或歌手就要饮酒。若笙手和歌手应对自如,无论动作或是语言都没有出错,则顺利过关。
  芦笙舞表演是花山节上的重要节目。而永善的苗族芦笙舞则以马楠为代表,他们曾在全国、全省的民运会、中国国际艺术节上获过大奖。这是苗家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文艺,而多姿的民族舞蹈更是文艺精粹。-苗族芦笙舞历史悠久,起源于祭祀活动,也是苗家人节日、喜庆的主要舞蹈之一。它动作明快紧凑,舞姿纯朴,表现了山民耕作、狩猎的生活情景,风格粗犷剽悍。其内容可分为表现祖先刀耕火种场景和狩猎生活的生产劳动舞、生活情景舞、模拟动物舞、表现丰收和获取猎物后狂欢喜悦心情的情绪舞、特技表演以及祭祀礼仪舞等。芦笙舞主要有跳、转、跺、磋、踢、拍脚板等动作,表现或庄重肃穆、或节奏紧凑、或轻松明快、或活跃敏捷。跳芦笙舞时,男子吹奏芦笙,女子伴舞,时而蹬跳,时而叠罗汉、栽桩,时而翻滚,舞姿优美,节奏明快。跳技巧性芦笙舞时,舞者自奏自舞,手脚并用,无论跳难度多大的动作,曲子吹奏从不间断,芦笙随着身体的转动而动,脚上动作较多,技巧性很高。芦笙舞节奏轻快,动作古朴,粗扩豪放。刚健有力,风格独特,保持着原始古老的动作,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艺术性和观赏性。
  苗寨是淳朴的、苗族同胞是善良的,他们的生活是殷实的。社长家里,布置还不错,沙发、家具等刚添置不久,从堂屋里那悬挂的“菇”字匾额可以知道,这户人家近期刚办过喜事。
  在社长的盛情邀请下,大家都换上了苗家的“花衣”,与苗族同胞们合影留念。在社长家院坝里。大家体验吹芦笙、跳芦笙舞,社长他们则“见缝插针”的开始敬大家的羊角酒。
  吹芦笙,还特别不容易,据说学会全部芦笙曲60多首,需要几年的时间。要通过“口传心记”、“前传后教”,学艺出师,才能称为“芦笙能手”和传承后代的“芦笙尊师”。芦笙虽然只有六个音符,却能生动地演绎传统芦笙问讯曲、代歌曲、舞曲的深邃内涵。芦笙曲调以叙事为主,旋律起伏变化不大,乐曲节奏速度徐缓,曲调旋律长短不一,表达内容十分丰富。
  带着醉意。回昧羊角酒香。我们很虔诚、也很投入,在那“呜哇,呜哇”的简单重复中,体验简单而又深邃的欢乐和涵义。

标签:乡土气息 写满 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