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出国留学 > 出国文书 > 正文

“心流”理论下谈二语习得

时间:2019-01-2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一种对二语习得有着重要影响的理论即“心流”理论。“心流”是一种体验状态,是将个人精神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可以全方位提升学习效果。本文从其含义、发生条件、构成要素等几个方面分别给出了具体论述。深刻论及习得过程中各种因素以求“流状态”对学习者有十分积极的影响。为此,应该充分重视学习者的“流状态”,把“流”理论二语习得相结合以使外语教学效果最优化。
  关键词:“心流”;二语习得;完美状态;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2-0000-01
  
  心流(flow)的概念,最初源自Csikszentmihalyi 于1960年代观察艺术家、棋手、攀岩者及作曲家等,他观察到当这些人在从事他们的工作的时候几乎是全神贯注的投入,这些人参与他们的个别活动都是出于共同的乐趣,这些乐趣来自于活动的过程且外在的报酬是极小或不存在的。
  一、 心流的定义
  Csikszentmihalyi将心流 (flow) 定义为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二、心流发生的条件
  Csikszentmihalyi认为,使心流发生的活动有以下特征:“我们倾向去从事的活动并会专注一致投入其中”;“有清楚目标的活动”;“有立即回馈的活动”;“我们对这项活动有主控感”;“在从事活动时我们的忧虑感消失”;“主观的时间感改变”,以上项目不必同时全部存在才能使心流产生。
  三、心流理论和二语习得
  明确了二语习得中“流”状态产生的前提之后,需再次强调一下心流理论和二语习得的共同之处:二者都着力于个人技能水准与环境分配任务的互动(Long 1996)。二语习得中,个人与环境的互动首先体现为教师会为学习者提供一些挑战,同时学习者本身也可以进行深入思考。这同Krashen(1985)提出的“可理解性输入”如出一辙,即二语习得中的“i+1”理论,即提供的输入内容刚刚超出学习者现有的理解水平。整个过程中,学习者必然会经历介于厌倦和恼怒之间的“挣扎”,而Krashen(1982)指出,当学习者“忘记”他们在学习使用英语而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外语交流交际的具体内容中时,语言习得便产生了,这种“忘记”的状态正是心流理论在外语教学中最好的呈现。那么促使“流”产生的各要素是怎样协调的呢?
  (一)明确的目标、迅速适当的反馈能力――挑战与技能
  在流理论的诸多构成要素中,挑战与技能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产生“流”的非常关键的一项(Whalen 1997)。Csikszentmihalyi(1996)指出要不断设立新的挑战来满足逐级增进的技能,同时学习者也要完善自己的技能来满足新挑战的要求。Whalen(1997)对挑战和技能的关系作出更加严格的划分。他提出,“高挑战”和“低技能”则会导致愤怒和焦虑;“低挑战”和“高技能”会滋生厌倦;“低挑战”和“低技能”会导致学习者失去兴趣;而只有高度的挑战和高技能的平衡是最完美的流状态。二语习得者将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即难度适中的挑战与听说读写译思技能达到完美的协调,由此必然产生全局的控制感,从而获得可以感受到的进步。
  (二)对挑战的洞察力――据思维定行动
  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思维方式是指人们从事日常活动包括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及面临挑战时偏好使用何种心智能力。具体可归纳为线性思维和非线性思维。线性思维的特点是“逻辑与推理”,非线性思维的特点是“直觉与洞察”。外语学习是个复杂的思维过程,以口语学习为例,很多二语习得者在外语学习中都遭遇到口语瓶颈的现象,这是因为没有掌握外语的思维方式,更没有仔细分析文化差异。第二,英语强调逻辑性,句子的逻辑结构十分重要,汉语逻辑性较弱,国内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忽略英语逻辑。因此口语习得中应当着重培养重逻辑推理的线性思维模式。第三,时空观不同造成汉英语序有天壤之别,两种语言风格截然不同,很多中式英语就是未弄清逻辑才导致口语不伦不类。学习活动要依据客观的具体情况而定,目的依然是灵活变换选用相应的思维模式,帮助学习者达到“心流”状态。
  (三)潜在的控制力――支配动机
  前面已经提到,研究心流理论对教学的影响需要考察个人特点与环境条件,关于二语习得中影响学习者因素的分析,当今外语教学中对此研究已十分详尽。诸如年龄、社会心理因素、性格、认知方式、学习策略等。在心流理论下,我们分析学习者的动机因素如下表所示。
  表1动机类型内在兴趣学习者对目的语及文化的了解欲望,欣赏喜爱程度课堂情境教材、教师、班级影响社会责任把外语学习看作促进中国进步的重要途径个人发展提高个人社会竞争力或者社会地位信息媒介以外语为媒介获取信息,如浏览国外网站出 国为出国留学,定居,办理业务等成绩证书通过各类外语等级考试,或者满足毕业成绩,学位获得(四)集中注意力――屏蔽干扰
  笔者认为,此项“心流”产生的前提因素与前边介绍的三项有重复之处。集中注意力最大的障碍就是缺乏动机。内在、外在干扰因素在强大的动机驱使下绝大部分是可以被学习者克服的。如何屏蔽干扰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而定,全神贯注是“心流”理论不懈追求的最佳状态。
  五、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心流理论的定义、产生条件、主要构成因素是如何影响二语习得并使其得以优化。主要探讨了心流理论在外语教学中促使学习者最大限度集中注意力,培养抗干扰能力,确立明确的目标,产生迅速适当的反馈能力;根据学习者及学习任务不同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挑战的洞察力;因其动机不同,抓住潜在的控制力以求达成“流”状态,使得习得绩效优化。通过探讨为教学者和习得者都彰显出了这一心理学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优势。然而,除了上述优势外是否仍存在一些尚未克服的问题,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以求更好地在我们的外语教学中应用心流理论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Csikszentmihalyi, M. 1989. The optimal experience in work and leisure [J].Journal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6): 815-822.
  [2]Krashen, S. 1985.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M]. Culver City, CA: Laredo.
  [3]Long, M. H. 1996. The role of linguistic environment in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 In W.C.Ritchie & T.K.Bhatia (eds.).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4]Whalen, S. 1997.Assessing flow experiences in highly ableadolescent learners[R].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in Chicago,IL.
  [5]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
  [6]张蔚磊.外语学习的理想状态:“流”体验[J],当代外语研究,2011,1

标签:习得 理论 心流 下谈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