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出国留学 > 出国文书 > 正文

流动儿童社会融入 论社区融入视角下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

时间:2019-02-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流动人口渐渐形成举家迁移的模式,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从社区融入视角出发看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根据社区资源特别是社区教育资源对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重要作用,提出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提高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能力。
  [关键词]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社区融入;整合社区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1-0063-02
  一、前言
  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巨大的转型浓缩在几十年间完成。使得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许多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问题。随着城市化不断发展,由农村向城市迁移流动的人口越来越多,流动人口的子女这一弱势群体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而流动人口的子女进入城市后对城市的适应性也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进入城市后,流动儿童生活的一个重要环境就是社区。通过拓展流动儿童生活的社区环境,发挥社区的融合作用,促进流动儿童对城市的适应能力。
  (一)流动儿童的概念界定
  1998年国家教委、公安部发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将流动儿童少年定义为是指6-14周岁(或7-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本文根据《儿童权利公约》中第一条“为本公约之目的,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将“流动儿童”界定为跟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一起流动进入城市并在流入城市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18周岁以下的任何人。
  (二)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概念界定
  人类行为发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具有多样性的背景中,在这样的背景中,人们有着对需要有效回应的生物、心理和社会需求,对个体、家庭和群体的需求做出有效反应的能力被称为适应。适应主要体现在对环境的互动与对资源的需求上。流动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身份由农民变为农民工,但却没有真正成为城市市民,农村户籍未产生变化,因此无法享受城市居民所拥有的福利待遇。流动儿童一般跟随父母聚居在城市边缘地带如城乡结合部,环境上的改变和资源的匮乏,使得流动儿童在城市适应上有一定困难。根据曾守锤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追踪研究,把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界定为两个核心的指标:心理健康(心理适应)和学业成绩(学习适应)。此外,流动儿童也需要对城市社会文化进行了解和适应。因此本文将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现状概括为心理适应、学习适应及社会文化适应三个方面。
  二、我国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分析
  (一)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
  从认知心理学上看,心理适应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对环境发生变化时采用同化和顺应方式做出有效的反应,从而使个体的心理行为和活动方式更符合环境变化的要求,使个体与环境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的过程。最终促进个体自身发展。流动儿童与新环境的相互作用使流动儿童不断地改变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去适应城市生活,有学者认为这其中经历了三个基本环节即认知调节、态度转变和行为选择。认知调节是流动儿童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判断的外部认知和对内部状态进一步了解的内部认知,流动儿童作为“陌生人”闯入到城市中,在对城市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认同的过程中将产生一系列矛盾,如果矛盾处理得好将逐渐适应城市生活,如果矛盾没有处理好将产生反社会行为。
  (二)流动儿童的学习适应
  从学校教育上看。流动儿童享受不平等待遇最直接地表现为教育的不公平,流动儿童较难进入到城市的公立学校。处于学龄时期的他们大部分只能就学于民办学校或者外来员工子弟学校,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相对来说较差,即使是能进入到公立学校的那部分儿童学习成绩与城市儿童也有较大的差距。有学者通过对流动儿童学业成绩的调查,流动儿童对不同科目表现为不同的适应性,在英语这门学科上表现为明显的适应不良状况。此外还有学校教师和同学对待流动儿童的态度上也会使流动儿童的学习适应产生困难。这种边缘化的学校教育阻碍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从家庭教育上看,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流动儿童在家中的学习空间较小,甚至没有自己的书桌,父母由于文化程度低和忙于工作,无暇带孩子到城市中的书店、文化馆和科技馆等青少年活动场所,导致流动儿童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渐渐地将影响流动儿童的学习适应。
  (三)流动儿童的社会文化适应
  流动儿童的社会文化适应首先表现为语言的适应上,语言是沟通的工具,各地不同的方言导致流动儿童在进入城市后与同伴或者周围的人沟通存在的一定的困难;其次,处于强势的城市人由于流动儿童父辈存在的“污名化”过程而给流动儿童贴上了污名的标签,使得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隔离,流动儿童的交往圈子很大程度上也只是停留在与自己相同的老乡或流动儿童范围内;第三,城市日新月异使得流动儿童接触到了电视、电脑等科技文化,由于父母工作的忙碌和经济上的困难使得流动儿童在课外的时间以看电视或者上网吧为主,容易受传播媒介的不良信息诱惑。产生文化冲突从而无法适应城市生活。
  三、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特点
  随着社区的不断发展,社区成为每个人生活的一个小社会,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前提是能否融入社区。社区融入是社区中的个人或群体平等参与社区活动与行动、社区决策与管理,享有社区服务,增强社区归属感与责任感,降低社区的不平等,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和谐共处。在社区融人的过程中,流动儿童渐渐树立起社区人口的概念而淡化流动儿童的概念,促使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一样成为社区人口的组成部分。但以目前流动儿童现状分析看。流动儿童并为真正融入到社区中。
  1.缺乏专门针对流动儿童的社区服务。由于我国社区起步较晚,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体系相对滞后,社区工作还在不断地完善中,因此缺乏对流动儿童专业化的社区服务。社区服务不足主要体现在缺乏对流动儿童的教育支持、缺乏对流动儿童家长的咨询服务、缺乏为流动儿童提供平等的社区资源等等。
  2.流动儿童社会交往封闭。流动儿童的社会关系网络是以亲缘、地缘关系为纽带。主要以父母和周边的老乡、流动儿童为主,很少与城市人口交往,社会交往封封闭。流动儿童从熟悉的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需重新建立起社会关系网络,但由于城市单元房的居住环境使得人与人之间无法密切交往,加上大部分流动儿童的家庭都是居住在城乡结合地区的出租房内,住宅面积小、环境较差,人们都带着戒备之心防他人,新的社会关系网络很难建立。
  3.城市居民对流动儿童的偏见。由于流动儿童的父母文化程度低,所从事的工作都是一些较为辛劳且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的劳动,社会地位低,使得这部分人群游离于城市之外,成为一个独特的群体,加上以往城市居民的观念,这部分独特的群体是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冲突,根据“标签理论”,城市居民已将流动儿童这一群体进行特殊的区分,导致流动儿童在积极融入社区的过程中不断地遭遇排 斥,心理层面产生自卑、敏感和对社会不公平制度的反抗倾向。
  四、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提高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能力
  (一)社区教育资源是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的改变和资源的匮乏是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影响因素,因而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也可以被视为是对资源和环境的适应,资源又是环境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流动儿童适应环境的首要前提就是对资源的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处于学龄阶段的流动儿童,在学校教育边缘化、家庭教育无序化的状况下,需要社区教育资源作为二者的补充,因此社区教育资源成为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顾明远对教育资源的定义:“教育资源是指教育经济条件,也就是教育过程中所占用、使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流动儿童的社区教育资源也就是社区为提高流动儿童教育水平的过程中所占用、使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1)政策性教育资源。包括针对流动儿童问题制定的政策、法规、制度、建议和方案等等;(2)社区内的教育服务设施。包括各种类型的服务基地、教育基地、文化基地、时间基地。如建在街道、社区的教育活动室、家长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培训中心、图书馆等社区教育服务设施;(3)社区的人力资源。针对流动儿童的人力资源主要是指社区教育工作者,组成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包括社区内的大学生、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老党员和各方面的专业人士、社区工作者、英雄模范、技术能手等等,主要从心理层面和教育层面对流动儿童给予帮助。这些资源只有通过整合和优化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率,避免浪费和闲置资源。因此整合现有的社区教育资源,满足流动儿童对资源的需求对提高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提高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能力
  1.落实政府政策法规。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特别是农民工集中的城市出现的种种问题引起流人地政府的重视,特别是流动儿童的就学问题,由于户籍限制,流动儿童无法像城市儿童一样到公立学校上学。义务教育完成的质量相对较差。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法规指出应以社区为依托,弥补流动儿童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上的不足。同时。流动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进入城市,也许今天的流动儿童就是城市未来的主人,流动人口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作为流人地政府应对保障流动人口子女的权益制定政策法规,社区要切实落实与流动儿童有关的政策法规,矫正社区对流动儿童的偏见。创新流动儿童服务机制,消除流动儿童的不平等待遇,从制度上保护流动儿童。
  2.发挥社区人力资源优势。社区作为一个小社会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流动儿童在心理适应和学习适应等方面可以通过发挥社区人力资源得到提高。如社区内的中小学心理教师可以定期开展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组织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咨询活动;拥有高校资源的社区可以组织大学生到外来员工子弟学校支教,在日常学习中给学习有困难的流动儿童给予无偿帮助辅导其学习;开展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手拉手活动,扩大流动儿童社会交往范围。
  3.完善社区流动儿童教育服务体系。首先要提高流动儿童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优化流动儿童家庭环境;开放社区教育设施如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等,促使流动儿童多接触外界信息,调节自身心理适应能力,提高对城市社会文化的适应水平:提供健康的文化娱乐场所,流动儿童缺乏父母的照顾,沉溺于网吧、游戏厅等不良的娱乐场所,社区应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管理。创设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改善流动儿童课外娱乐生活。提高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余秀兰,社会弱势群体的教育支持[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申继亮,等,处境不利儿童的心理发展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美]乔斯?B?阿什福德,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生物学、心理学与社会学视角[M],王宏亮,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曾守锤,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追踪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5]贾晓波,心理适应的本质与机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
  [6]曾守锤,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追踪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7]刘建娥,乡一城移民社会融入的实践策略研究:社区融入的视角[J],社会,2010,(01)
  [8]郭良春,等,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少年城市适应性研究一北京市JF中学的个案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5,(09)
  [9]孙桂华,社区教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杜宇]

标签:适应性 视角 融入 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