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出国留学 > 出国新闻 > 正文

高校科研经费审计内容 [效益审计在高校科研经费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19-02-0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一、高校效益审计探究   (一)效益审计的概念及发展 效益审计是指,对被审单位在履行职责的同时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的审计。效益审计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已经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审计实务中开始推行。操作层面上,美国已经制定了绩效审计现场工作准则用以指导效益审计的开展。我国审计署在《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了“效益审计”的要求,此后,在《2006至2010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审计工作的要任务是“全面推进效益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效果,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审计内容和审计方式上坚持“两个并重”作为完成该项任务的保障,为效益审计的深化、提升效益审计成果指明了方向,打牢了基础。
  (二)效益审计的特点 (1)以项目为中心。在传统的审计中,“资金”是审计的重中之重。而在效益审计中,资金只是实现效益的依托和媒介,而项目才是审计的中心。以项目为主体的效益审计,旨在通过项目的效益情况揭示资金存在的问题;或者在资金运转内部控制健全有效的情况下,无需再过多关注资金问题;或者以项目实施以来所使用的所有财政资金为审计对象,评价一段期间内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及其产生的效益。(2)评价标准具有灵活性。不同的项目的具休情况不同,例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在资金规模、资金的使用方向、产出成果的价值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差异。因而,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并没有一定之规,而具有灵活性。效益审计可以结合科研效益、资金使用率、科研经费节约率、成本效益率、成果应用率、科研课题耗时率、科研成果得奖率等指标得出审计结果。(3)取证范围的广泛性。效益审计除了向财务部门取证外,还应去其他相关部门,如科技产业部门、专利管理部门取证,以公正全面地做出审计评价。(4)审计方式的多样性。开展效益审计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如结合行业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进行评价,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实施规范的效益审计等多种方式。
  二、科研经费有效管理现状分析
  (一)科研经费内控制度缺失,导致科研经费管理混乱 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高校科研经费得以有效利用的制度保证。在高校科研活动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下列现象:部分科研项目的主持人和管理人可能由于时间、精力、专业知识等原因未能对项目可行性进行充分的论证,导致项目执行时,不能按预算进行资金调度,导致编制的预算和实际情况相差很大;由于内部审计部门以领导的意志为导向,导致内审部门缺乏实质的独立性,没有独立的监督者对科研经费使用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督。为了提高学校整体科研能力,许多学校为了尽可能获得科研项目,千方百计给项目申请人各种激励措施,更在科研经费的使用上大开方便之门,导致科研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界定模糊,甚至出现了虚列支出以达到套现目的的现象。有些项目结题后,不及时进行财务处理,结项但不结账,长期占用科研资金,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这些现象的出现都反映了高校内控制度缺失。
  (二)科研立项不合理,导致科研经费效率低下 只有科研成果能够转化成了生产力,这样的科研经费投入才是有效的。然而,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取得约3万项重大科技成果,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仅为20%,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10%,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专利技术的交易率也只有5%,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这些数据说明,目前的“产学研”模式没有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科研立项与市场脱节,科研成果难以产业化,大量科研成果不能产业化的局面导致科研经费的整体使用效益偏低。教育部科技司的统计数据显示:高等院校中16%的研发人员使用了10%的研发经费,科研项目的产出是发表了65%左右的国际论文。科研成为了以“论文”为导向的科研,缺乏对生产力的推动,这样的“科研”项目没有生产力价值,迟早会被抛弃。
  (三)科研评价指标体系缺乏可操作性 由于科研评价指标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导致科研项目难以进行考核。部分科研项目也就“混水摸鱼”,占用了大量经费,发表论文或者进行重复研究,没有实质作用。传统的科研评价多以教学评估、学科建设作为重点。近年来,我国高校效益审计借鉴国外高校效益审计的经验,进行了制定考核指标的尝试。普遍认为,对科研项目的评价体系应包括可以量化的经济指标和不能直接量化考核的定性指标。但是,因为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两个部分,通过财务指标的计算只能得到对直接效益的评价,间接效益主要是指科研活动产生的积极外部性的作用,即科技对人类生活的改善,是一个很难量化衡量的指标。但是,科技成果的实际效益要大大超过直接效益,而这种间接效益的产生则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产生巨大效益。如何衡量科研成果的间接效益,是对效益审计提出的一大挑战。
  三、效益审计应用科研经费管理的路径
  (一)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内控制度 要加强对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内控制度要先行。学校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学校的学科分布、立项情况等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可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办法和制度,不断完善学校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如在纵向课题上,国家规定较为严格,许多经费项目无法通过纵向课题支出,但纵向课题经费管理上,仍然存在着预算与实际支出出入很大等情况,学校应强调科研项目人应谨慎地进行预算工作,只允许在预算与实际支出在一定范围内有出入。横向课题经费的管理相对来说较为松散,学校应特别针对横向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建立和完善学校横向科研经费的管理办法,加强对横向科研经费的管理。此外,学校应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明确学校科研、财务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和完善全额成本核算制度,明确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支出的合理水平。
  (二)加强科研立项管理工作 科研项目只有作用于生产力,才具有“生命”。学校应该加强对科研立项的管理工作,保证科研项目立项有必要,产出有市场。首先,应对科研项目进行前期分类,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以确保科研项目的先进性和市场性,避免重复做前人已做过的工作和缺乏市场生命力的项目。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学校需要从宏观上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比例做出指导,基础研究虽然暂时的直接效益不明显,但从长期来看,必将对生产力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我国的基础学科建设相对片面、薄弱,将一定比例的科研经费投入基础研究中,开发作为工具作用的基础学科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基础研究,应给予相应的物质保证。针对应用科学,应鼓励积极转化为科研成果,实现实验室与市场的对接。在商业研究项目的立项前期,对立项效益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如在立项的可行性报告中分析市场前景和商业效益。同时,科研项目应与国家的经济政策、产业布局相呼应,便于评估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是科研成果追求的目标。
  (三)建立效益审计的指标体系 由于科研成果的效益性只能在科研项目结束一段时间后才能得到较为全面的反映,因此,科研经费效益审计宜采用事后审计的方式。科研经费效益审计既要对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进行审计,还需对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进行审计,而后者非常复杂也非常重要。效益审计要将传统审计方法与管理学的观点相结合,这就需要审计人员既要有丰富的审计实务经验,又要有管理才能。对科研项目进行效益审计时,需要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效益审计的定性指标包括课题研究意义、总体水平、创新突破程度及贡献、推广应用情况及前景、社会效益等指标,这些指标需要审计人员通过个别面谈、召开座谈会,走访调查、咨询有关专家等方法进行审计取证。在进行定量分析时,需要审计人员通过传统的审计方法,包括运用检查、监盘、查询、函证、计算和分析性复核等传统审计方法,熟悉被审计科研项目立项、实施、例行检查、成果和专利申报等科研项目的一系列活动,查看和核实管理制度、总结报告、会议记录以及合同、凭证、账册、报表等各种资料,取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对科研项目完成率、有效资金率、科研经费支出数、科研经费节约率、成果应用率、科研效益、人均纯效益、成本效益率、科研成果得奖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果,最后得出公正中肯的审计结论。
  
   参考文献:
  [1]谭红梅、张经鹏:《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审计初探》,《财会通讯(综合?上)》2009年第1期。
  (编辑 园 健)

标签:审计 效益 科研经费 高校